环城术士(校对)第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566

  沈言沉默。
  之后一整夜,潘妮看见沈言一直在翻来覆去想着心事。不过第二天醒来,他继续调戏凯瑟琳,继续锻炼身体,甚至又连续射了十箭,似乎又恢复了正常。
  潘妮不知道,沈言最开始是沮丧的。他突然发现,原来面对强大的力量,他那点儿聪明劲儿真不管用。要是奥玛朝他射了那么一箭,他拿什么挡?!怎么想都无计可施……除非在奥玛出手之前,就断了他杀自己的念头!其实穿越的时候,那些空间裂隙的恐怖程度要比奥玛射的箭高一万倍!问题在于那个离沈言太远,他都想象不出来那个有多厉害。
  而奥玛的箭却能跟大口径狙击枪作比较,正因为知道狙击枪打在人身上是什么样,才把他镇住了!
  不过到了后半夜,沈言还是想通了。别人头上没了透明屋顶,我的头上也没有!其实是又拉平到同一起跑线,蜥蜴人虽然早跑了几年,但沈言也获得了一份珍贵的遗产,还有潘妮的帮助,差的……只剩下努力而已!
  论努力,沈言还没服过谁!所以他第二天起来,不用别人催就主动开始锻炼起来。
第025章
隘口前
  因为拖家带口的携着大量孩子与村民,车队的行进速度缓慢,每天只得3、40里。明明已经走了一大半路程,剩下的却仿佛永远走不完,难免让人焦躁起来。尤其是前方就是彭林山脉的南出口,自北向南走出彭林山系的两条主通道之一。为了翻越这条山脉,自上彭林国南下的商队、行脚几乎都要汇集到这里。
  那时候,这支构成奇怪的队伍将变得异常显眼。相信相关消息很快就会传回上彭林,如果弥尔顿被认出来,那消息传递的速度还会更快——走这条路上的人,三分之一兼职着各国各城的探子,剩下的三分之二也不介意用知道的情报换点儿小钱——没什么消息能藏得住。
  唯一的好消息是,因为南方没有什么强大的势力威胁,战争期间上彭林王国并没有在山口驻军,唯一的收税站在身后几百里之外。
  沈言通过汇总队伍中听到的流言,便勾勒出将要遇到的情况。然而让沈言奇怪的是,似乎弥尔顿和奥兹卡玛都对此无动于衷。
  既然如此,他也不多事好了。带来坏消息的人一向会被当乌鸦。
  如今沈言的车边,少了一群孩子,多了几个大人。自从“死人”消失之后,再没有小孩敢靠近这辆车,孩子群中也不知正流传着怎样的怪谭。不过无数的“小探子”在悄悄的盯着这儿,沈言稍微有什么举动,就会被这些孩子飞奔着告诉弥尔顿。除此之外,就是每天两顿饭后,凯斯林和奥玛会准时出现在沈言的车边。
  凯瑟琳是请沈言帮忙查看后勤数据计算是否有错漏,顺便请他批改作业;另一个是奥兹玛特,他同样拿着一个本子,边走便背着生词,堪比沈言当年考英语四六级。
  蜥蜴游侠前40年生涯,一直都有读书识字的愿望。无奈这个世界第一不需要培养大批产业工人,第二不用对抗尾大不掉的世家。贵族体系相当顽固,国王就是最大的贵族,统治阶级上下一心封堵平民上升的渠道——“堵不如疏”从来都是堵不住时的马后炮。
  因此半岛上绝对不存在什么提供教育的王国公立学院。想教导家族后辈识字,就算是普通贵族也要付出极大代价。站在王国宫廷内的更一大半是文盲,某些领兵十几年的将军不配秘书官,连封信都写不好。
  平民想识字除了给魔法师当试验品,只剩下撞大运一个选项。在这个时代,平民正确的上升途径并非读书、经营、谋职(通常没什么薪水)、做官、封爵、成为大人物;恰好抢到一笔钱、恰好掉进古代遗迹获得力量、恰好……然后才能进入经营、谋职等等节奏。就是说,一切的前提是现有奇遇,别的勿论!
  因此沈言教奥玛识字,某种意义上来说,真的是很大的恩惠。但就像奥玛救了他,他不会从此给奥玛当牛做马一样;他教奥玛识字,报酬也就是两壶箭支和陪他训练。
  有趣的是,弥尔顿居然也厚着脸皮参合进来。他原本就认识几十个字,平时能凑合着帮士兵写封家书什么的。如今陪着奥玛蹭课听,沈言和奥玛也没说什么,除了奥玛悄悄朝沈言抱歉之外。
  而且弥尔顿不止是听,似乎学习热情还十分高涨,奥玛都是上完课后一个人不停默记,弥尔顿则经常拿一些生词去找沈言询问,譬如“车前菊”、“四分之一”、“品脱”之类的词向沈言讨教。更有意思的是,明明前一天问过的词汇,他第二天还会夹杂在别的问题中再问一遍,看来是想验证一下。沈言故意讲解的与昨天稍稍变化,结果弥尔顿便露出慌乱的表情,不知该如何是好。
  在识字率如此低的年代,找个人愿意给你讲解已经万分幸运,打死他也不敢提出质疑!只能自己苦苦琢磨!
  验证等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反而更迷惘了。
  每当这个时候,沈言都窃笑。
  从弥尔顿拿着第一个问题问他时,他就猜到弥尔顿八成是将某本书或者某个配方上的文字拆出来一个个的来询问他,试图自己解开那张配方上的奥秘——真是把读书这件事想的图样图森破。先不说语言除了词汇还有语法、语境等等,他先得庆幸这个世界是如英文般的字母文字,换做汉语“当归柴胡”,你是问“当归”“柴胡”呢,还是问“当归柴”“胡”呢,或者问“归柴”是啥,保证得到一个大惊喜!
  没错,想认识文字已经如此艰难,沈言想接触本世界的“魔法”、“炼金”知识,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从沈言加入车队的第一星期就知道。而弥尔顿口袋里的东西,就是他接触神秘世界的第一扇大门。
  ……
  心灵世界,是个无聊的地方——空旷而无聊,雄伟而无聊,明亮而无聊,半点都对不起它的名字。
  潘妮很不幸,她跟着的前后两任主人全都是内心荒芜的家伙。他们一个表面冷漠一个表面热情,一个生人勿近一个寄身花丛,但他们的内心却是一样的空虚,因为他们从未放人进来过。
  说起来好笑,潘妮之所以能在这里活动自如,是因为沈言对她的感情是最深刻的,前一位也是同样。虽然潘妮是武器,但在他们的生命中都扮演了最重要的那个角色。
  除了潘妮之外,沈言的世界还闯进来过一个女精灵的影子——月精灵死前那一刻的绝美表演,深深俘虏了沈言的心。这家伙第一次看到比他还好看的人,于是惊艳并为之倾倒——可惜后来沈言认为她已死了,变得沉迷锻炼日渐消瘦,所以这个影子没几天就自己消散了。
  “呀呼!潘妮,潘妮看到没有,看到了没有!感知+1,我现在感知5啦!这个锻炼方法真有效果!”沈言那开心的喊声,在心灵殿堂的每个角落都能听见。
  潘妮放下手里的书,抬头看看沈言锻炼的情景(就像全息电影一样悬浮在殿堂的半空中),气得有点儿咬牙切齿,她甚至都被气乐了——看着沈言蒙着眼睛分辨奥玛丢东西的方向,她恨恨的给加上了配音。
  于是画面就变成了:奥玛往左面一扔木棍,沈言的头转向左边,配音“汪汪~~”;然后丢向右边转右边,配音“汪汪汪~~~”
  啊,潘妮要笑疯了!笑得在地上打滚。
  ——笨蛋,活该你这么笨,笨死算了!
  ……
  潘妮黑了沈言的数值,沈言是聪明人,就算他开始不知道,经过一段时间也会想明白。反正他们两个不管谁黑了谁,这就像一场游戏。只要牢不可破的信任还在,这些都不重要。
  沈言相信潘妮,因此哪怕潘妮黑了他的数值他也认为潘妮是为他好,反而回报以更加努力的锻炼!或许是因为数值被压低后触底反弹,加上沈言本身也不是个只知道埋头苦练的人,他会经常的思考和改进,以至于锻炼效果显得有些惊人!
  不到一个星期,沈言就取得【敏捷+2】、【体质+1】、【精神+1】的加值,而且就在刚刚,他那惨不忍睹的感知也获得了辉煌的进步——【感知+1】!沈言获得月精灵血统后的敏捷值是10,已经是他各项素质中比较高的。但正常月精灵的敏捷很少有低于15的,所以他这项数值虽高,但进步空间也很大。至于体质和精神的进步,那是因为有吸收神力的强化效果,他在这两方面的潜力都比别的要大。
  在使用潘妮提供的瑜伽冥想训练之后,体质和精神更是获得增长。
  可惜,这根本不是潘妮黑他数值时想要达到的效果——要不怎么说聪明人笨起来,其实比笨人更容易钻牛角尖儿。
  生物学上来说,当生物失去某种感觉后,会主动用另一种感觉替代。譬如生活在地下暗河中的鱼,在失去了视觉之后,很快进化成对水的振动极为敏感。而蛇在视觉退化之后,它们的舌头变得能分辨空气中的“味道”。
  而从生理学上来说,其实将身体素质用六个属性表达,是简单粗暴的做法。因为人人都清楚,这六个属性是彼此相关的一个整体。
  一个力量18、体质8的人会出现什么问题?他会整天因为用力过猛把自己搞骨折、脱臼;而一个力量2、敏捷18的人就像一个灵巧的赌徒,除了手指之外别的部分都很笨拙,因为他根本没有力量支配自己的体重。所以相关的属性之间,相差不能太过悬殊。当然,也可能出现力量5、敏捷5、体质15的绝妙数值——一个身体非常好,但极度缺乏运动的死宅。
  他其实稍微锻炼一下就能成为运动健将。
  而且属性也不是单独存在的,力量+敏捷等于速度,敏捷+体质等于协调性,力量+体质等于耐久。精神方面,感知+魅力(血脉)应该是生物的直觉,精神+魅力就是天赋,放在仙侠世界那就是根骨……总之,这才是潘妮的目的!她希望沈言在严重削弱属性的情况下,寻求别的突破口,从而觉醒主动弥补短板的特性——譬如用精神来辅助他那该死的感知5!
  当年女士还很孱弱的时候,就是觉醒了这样的天赋才渡过最危险的时期。而这个特性的巅峰,是用六项属性中的最高值计算所有属性。
  然而沈言这家伙居然练歪了!他还自以为干的不错……虽然确实不错。这怎能不让潘妮郁闷。
  像沈言这么练下去,随着不时的提升提示,就像游戏在不停提示你获得回报一样,他会越来越有动力!加之他的属性之前都被压的很低,练起来飞快。而且玩游戏的人都知道,练技能很容易就能估算出每升一级需要的时间,然后就会进入循环练级的怪圈,无法自拔!最后搞不好真被他练出一个极限属性出来!
  “小言言真是让我操碎了心!”潘妮为此愁眉不展。
第026章
刀锋隘口
  西彭林路口,这是它写在官方文件中的名字,也是上彭林王国默认的西南边界。
  在南部城镇联邦崛起之前,北方三国一向是将王国界限向南一直画到海边的。这也是为什么当年弥尔顿所在的游击大队会被派去绿角湾那种地方侦查。但随着南方城邦崛起和北方三国的频繁战争,任何一个王国都不得不将伸向南方的触手缩回,放弃那些力所不能及的地方。这时候拥有辽阔的荒芜南方,远不如选择个易守难攻的位置防守,确保真正富饶的中部更实在。
  刀锋要塞就是在这个时期建成,它位于山口最狭窄的部分,横向拦路切断了这条南下的商路。这个要塞高达数十米,全部由巨石砌成。下半部分是一个拱桥形式,道路从桥下穿过,前后两道巨大的铁闸门可在必要时彻底切断这条道路。闸门只在桥上部才能控制,而桥的上半部分是个完全封闭的军营,主体全部位于桥面上。
  桥面上的军队只负责驻防和控制闸门,道路巡逻队另有驻地,除了运送补给,桥面军营与下方不发生任何联系,而且桥面上还有烽火台——两座!只要20名士兵驻守,这座要塞能把10000人堵在山谷外10天,甚至更长的时间。
  因此在民间,人们都称这里为“刀锋隘口”。那两道大铁闸被拉起后,从下面往上看就像断头台的闸刀刀口。
  如今北方战争进入末期,隘口要塞和巡逻队也相继恢复到两个小队总计50人的程度,其中巡逻队的人数还要多些。他们在“桥洞”下设了一个检查站,主要目标就是为了拦阻那些战争末期越来越多的南逃农民。
  贵族们清楚的知道他们的财富来自于谁,他们用武力掠夺,用鞭子管理,用教会软化,用吟游诗人宣传。如果你问谁是王国的基石,标准答案永远是贵族!这年头谁说基石是人民群众,谁就是SB。
  原因很简单,一百个愚民聚集在一起,会诞生一个强盗头子;一千个愚民聚集在一起,会产生一个男爵,而十万个愚民聚集在一起,会拥出一位国王。但愚民永远是愚民,事情就是这么的无奈。就算是翻翻我们的世界史也会发现,当某个国家需要革命力量时,选择的顺序依次是军人、政客、财团、资产阶级/地主阶级、工人……实在没得选才会发动农民。当把革命力量寄托在农民身上时,那就是做好了全国打烂重来的准备。
  总之,既然战争要结束,土地上的农民却逃光了,那他们接下来剥削谁去?不止愚民的胃口在挨饿,老爷们的口袋现在也不满啊。所以当战争刚一露出要就终结的迹象,王国贵族的重心立刻就转移到如何争夺和抓捕逃民上来。
  此刻刀锋隘口前,哭声一片。
  等待出关的队伍,向后蜿蜒数里。四名士兵守着隘口下的路障检查放行,还有十来个士兵沿着队伍向后走,将衣衫褴褛的逃民从队伍中推出来,几十人一堆的关进一个临时栅栏。那些拖儿带女的逃民有的苦苦哀求,有的嚎啕大哭,连带着队伍中那些未被挑出来的人也跟着默默流泪。
  原本,此刻处于队尾的沈言还觉得这些人可怜。他和潘妮商量,消耗了一点儿神力(大约0.5单位)远远的推倒了一大片栅栏。那边关人的栅栏本就扎的不是很牢固,在场的又只有十几个士兵看守着。只要一个人带头跑,剩下的一哄而散。关隘上面的士兵下不来,就凭下面统共不到二十人的兵力,怎么可能拦得住上千人的逃民!
  然而好笑的一幕出现了——栅栏倒的那一刻,被关着的逃民哭声为之一顿!然后,靠近栅栏的十几个人,居然齐心合力的将栅栏扶了起来……扶了起来……起来。就那么扶好了,将自己重新关起来。当快步跑到缺口的士兵拍拍栅栏,对那些人表示夸奖的时候,他们居然露出开心的笑容。
  “草。”沈言向后重重的倒进破布堆内,再懒得往那边看一眼。
  再听那些连成片的哭嚎,只觉得就像鸡鸣狗叫一般,当耳边风。
  看弥尔顿到现在都没露出什么焦急的颜色,沈言就知道他对这一关应该早有预备,这时候倒有几分领袖的手腕。而且弥尔顿终于抓住了一次装逼的机会,每当有人心急火燎的找他询问时,他都会云淡风轻的告诉那人,“别急,我早有安排”——一副指挥若定的范儿,倍儿有面子。
  沈言敢说就这一回,至少为他在村民心中加了八十分。弥尔顿先后接受了村长、老虎以及凯瑟琳等人的顶礼膜拜,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当他得意洋洋的从沈言的车边“路过”八次时,沈言都在闭着眼睛睡觉,没给他任何装逼的机会。
  “别装睡了。”等弥尔顿怏怏离开,奥玛又跟幽灵似的出现在车边。“看不下去?”他朝着那些哭泣的人群方向扭了下头,“我跟你说件真事。”快轮到车队通过隘口,弥尔顿正往队伍前面走,奥玛跟着他这辆车步行,边走边讲道。
  “我曾有个朋友,他是军队的前排剑士,双手剑用的极好,也是最早逃难到南方的逃民之一。在南方,他找了一块肥沃的土地。当时那片土地已经有不少逃难的农民,而他算得上那附近武力最为强大的战士。有人怂恿他自立,但他从未动过拿起剑统治这些人,并成为领主的念头。他将剑埋进土里,随便找了块荒地,拿起了锄头认真开垦起来。他受够了贵族盘剥才往南方逃难,从内心里厌恶成为自己讨厌的人。你猜接下来发生了什么?”
  “死了呗,作死的人有千万种死法,但蠢货的死向来只有一种,被自己蠢死。”沈言眼睛不睁地说道。这世上最讨厌的人就是理想主义者——他们会死于理想,然后他们的故事会郁闷死那些听故事的人。
  “……是的。到了秋天,附近的某个流氓宣布成为领主,他不但将所有农民收成抢走一半,还带着收过税的这些农民围攻了我的朋友……我的朋友被一把草叉插在肚子上,死的毫无价值。”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没有治愈意义的故事不是好故事。
  “……别惹拿草叉的农民。”
  队伍停下,沈言坐起来,跟着奥玛一起望向前面。
  果然,当车队抵达路障时,弥尔顿拿出了一卷似乎是命令样的东西交给了士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