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寡失败以后(校对)第1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6/191

  岳欣然肃然道:“现下,我镇北都护府是什么样的情形,二位心中清楚,外有北狄大军虎视眈眈,内有这许多豪强山头林立,这几载战乱,十室九空道见白骨,百姓何辜?
  我既任司州,必会竭尽心力,也请二位抛却一时偏见,尽忠职守,不是为我,是为我都护府的所有百姓。若此番事后,二位觉得我不配此位,或是有贤才更堪此职,大可向都护大人谏言,我在此,可向二位立誓为证,都护大人绝不会因我与他的亲近关系而有所偏袒,天人共证!”
  黄云龙心中激荡,立时行了武官的一礼,肃然道:“岳司州,黄某治下,原亭州八郡都官悉数听您分派!”
  邓康听得失神怔愣间,想到此时整个亭州的情形,他一咬牙,直视岳欣然昂头道:“我邓康不过一介穷书生,亭州动荡之局中,我纵有再多圣贤道理也是百无一用……可司州之位不同,乃是都护府枢机之位,决定无数百姓生死,你敢以一介女流之身大逆不道牝鸡司晨,若真有行差踏错,我舍却此身也必要向陛下弹劾!”
  邓康这话中,竟是全不相信岳欣然先前的誓言,不相信陆膺会秉公处置与岳欣然相关之事,叫黄云龙不由皱眉冷视,司州大人的为人,一路营救陛下途中,他看得清楚分明,这邓康真是书生小心眼,酸腐至极,只好意气用事!
  岳欣然却全不以为忤,甚至痛快地道:“那就一言为定,邓典学!”
  然后,邓康深吸了一口气,向岳欣然郑重行了一礼:“属下典学从事邓康,拜见司州大人。”
  岳欣然也是神情罕见的郑重,回了一礼,百无一用是书生,可正是这些人,他们的礼节,有时候重逾泰山。
  岳欣然心下明了,这一文一武,两个礼节之后,她这司州之位,才算是真正有了可用之人,虽然目下也只有两个。
  然后,岳欣然道:“二位,如今我镇北都护府,民生上头有两件事,其一,去岁坚壁清野,亭州城中都饥民遍地,整个都护府中,不知多少百姓食不充肠,我自益州而来时,连益州都出现了许多亭州流民,赈灾之事,刻不容缓;其二,北狄入侵,已经耽误不少春时,如今不可再误,否则就算眼前赈灾解了燃眉之急,今秋无粮出产,又将是一场大灾劫。这两件事,其实都是一件——粮!”
  这时代,人口就是第一生产力,不论是种地、建设工事、都护府扩充兵力,都必须要足够的人口,粮食,是人口存在的前提。
  这也是为什么镇北都护府需要下力气来经略的缘故,陆膺手下黄金骑再厉害,若整个都护府的经济不行、人口萎缩,黄金骑也必成无木之火、无源之水,不可持续。
  现下岳欣然解决粮食问题,便是在维持整个镇北都护府已经岌岌可危的人口。
  这不只是人道主义的考虑,更是现实发展的根基。
  只是,说到这个字,黄云龙一脸苦涩:“司州大人,先前封大人任州牧时,您是听过孙簿曹如何回话的,打了这几年仗,亭州百姓苦哇,青壮征入伍,时局又这般动荡,亭州本地早就征不上什么粮食了,再征,就是征百姓的命了,自亭州流转的粮草,俱是军粮,根本没为百姓做半点打算。”
  说白了,先前亭州的粮仓更像是个中转站,军粮乃是专用,不会为百姓截留,而且方晴贪墨之巨,连流转的军粮都要揩把油水,亭州纵使能有些征粮,只怕也都被他侵吞得一干二净,哪里还能吐得出来。
  现在,大军撤走,少了中转军粮,亭州的粮仓更是账实相符的干干净净了。
  邓康于民生之事极少接触,不是甚懂,却也知道亭州的艰难,他建议道:“可否请都护大人上书陛下,请朝廷赈济?”
  岳欣然却摇了摇头,不再就此多说,转而道:“除此之外,还有一事,”她看向黄云龙与邓康:“八郡都官与典学之下,还有多少人可用?”
  黄云龙叹气:“不瞒司州大人,我这都官说起来,也甚是窝囊,说是辖下八郡……最北边挨着北狄那两个郡,沙泽与径山,北狄人来来回回不知犁了多少遍,郡城也和空城没甚两样,兄弟们死的死跑的跑,不剩下什么了;
  亭州左近几个郡,亭丰、亭阳与亭岱稍好一些,只是,这几个郡乃是大军常驻之处,今日您也是见过杨李这等匪徒出身的家伙,但这几郡的刘余陈赵等几家,似刘兵曹这般,他们至少两代都跟着在亭州戍边的,家眷根基皆是安放在这三郡——原先在沙泽、径山二郡的,这场乱战中,也南迁到此处了,兵武众多便各成一系,那头都官上下的情形不免也跟复杂了一些。”
  黄云龙“复杂”一词用得甚妙,多少含混暧昧都在其中,倒不是他不想向岳欣然解释,而是一番话根本就解释不清楚,这些兵家豪强之间的关系本身就复杂,夹在那些兵家豪强当中,身为司掌治安的都官,兵家子弟若个个安分老实不惹事才有鬼,都官么,能在亭三郡混得下去的就不可能与这些兵家豪强彻底脱开干系,但因为近着亭州城,上头的命令该执行还是得做,其中的分寸拿捏,各郡都官心中都有根只有他们自己知道的微妙之线,反正稀里糊涂,好一笔乱账。
  黄云龙说到最后,自己都苦笑:“至于与南面的雍州接壤的三郡,雍安、雍阳、雍如,倒是少受战火殃及,但其中情形……说句不中听的,自我这都官从事上任以来,便是我的令到了这几个郡的都官手中,他们肯不肯奉令行事,全看他们心情好不好,肯不肯给我黄云龙个面子。”
  就是岳欣然,听得也很想扶额,亭州打了三年,打出来的就是这么个支离破碎的混账下场,都官分管一地治安,缉拿、抓捕,自成体系,应该说是各大体系中对上命下达配合程度最高的体系之一,连都官体系都成了这般模样,其他体系……
  黄云龙低声道:“是属下无能,倒不是都似我这般。”
  岳欣然有些惊讶,黄云龙道:“孙簿曹治下,一贯是稳妥清楚的。咳,他家的夫人,姓林。”
  孙?林?
  联想到与雍州接壤的三郡,她大致有了一些判断,老牌世族,似益州的三江世族,在当地根深蒂固,多半还与魏京有千丝万缕的关系,都官之职关系到一郡治安刑讯,定是被他们牢牢把持,黄云龙可不是什么世家出身,难怪水泼不进,便是似益州那样的和平地界,要与这些世家掰手腕都极费劲,更何况亭州这乱战中搞出来的水不免极浑。
  很好,这下岳欣然连孙簿曹与刘兵曹不肯赏光前来见她这位新任司州的原因也找到了——无他,一人身后站着真正的当地世族,一人身后站着十万亭州边军,有底气,自然敢硬气。
  岳欣然看向邓康,他面色极为尴尬:“回禀司州大人,这番动荡,典学上下实是不剩下几人了……”毕竟,书生也是要吃饭的,他神色有些感伤:“府衙中还剩下六个研学抄书的官吏,我勉强接济,但他们家中也难开锅了……这般动乱之中,礼义败坏,斯文扫地,早已经没人读书了。”
  就是黄云龙听完,也不免觉得邓康一个大写的惨字,堂堂一州典学,好歹与他平级,从五品的官,与郡守平级,竟然手上只有六个人……
  岳欣然却是击掌笑道:“妙哉!”
  黄云龙:……
  邓康:……
  黄云龙小心揣测这位司州大人是不是在借机报复,毕竟不是说女娘们的心眼儿都不大?
  结果,岳欣然竟对邓康混到这样惨的田地真的赞不绝口:“乱世之中,邓典学竟还为我都护府保全六位读书种子,善哉!义哉!”
  这已经比岳欣然预想的好上太多,六个人,还是颇有经史底子的六个人!想当初她派去教茶农的初始团队可是四个大字不识从零开始的婢女啊!
  乱世之中,文明最不堪摧折,岳欣然不必想都知道,为了保全这些人邓康所付出的努力。
  岳欣然面上的欢喜做不得假,这已经是近来听过的无数消息里,少见的好消息了。
  她一指邓康:“邓典学,光凭此事,你便可为我镇北都护府记一大功。”
  随即她立时安排道:“黄都官。”
  黄云龙立时从惊愕中回过神来:“属下在!”
  岳欣然犀利视线看向他:“此八郡,不论是何情形,你发一纸公函,将都官上下,不论职位高低、是官是吏,悉数招到亭州城来集合。”
  黄云龙领命,却还是疑惑:“司州大人,不知召集他们,所为何事?”
  岳欣然看一眼邓康,笑眯眯地道:“考试,然后培训啊。”
  黄云龙与邓康俱是迷茫,如果此间有第二个与岳欣然一样来历的人,一定会当场大叫:“国考!”“D校!”
  岳欣然默默想着,从武官中先进行选拔可能是艰巨了一些,但眼前急着用人,暂时先不拘一格,而且,她有相当的把握,此事之后,会有更多可用之人,更何况,以如今局势,先启用一批有自保之力的人,也极好。如果不是陆膺手头也缺人,岳欣然不是没想过挖他墙角的,像石头啊、话唠啊,这些人,综合素质都不错……
  思虑已定,岳欣然便朝邓康道:“明日……不,今日稍晚些,便请邓典学将他们都召来,便当是我设宴相请。”
  二人领命而去,冯贲进来回话——他如今不只是护卫,还当着岳欣然半个长史的角色——那两位颇具传奇色彩、成功洗白上岸的大盗杨大福与李成勇到了。
  这二人,杨大福皮肤黝黑生得憨厚老实,不像大盗,反倒像个老实的佃农,见到岳欣然,他老老实实地一礼:“见过陆夫人。”
  杨四福这会儿眼珠子也十分老实,跟着他大兄行了一礼。
  李成勇却面容白皙,看起来瘦弱却神情阴鸷,他身旁跟着个斯文儒雅的中年文士,见到岳欣然过来,二人皆是不动声色地打量,而未曾出声招呼。李定勇此时下巴上光光溜溜,除了些许血痕,没有一根胡须,就像个再诚恳不过的年轻人,半点看不出先前的桀骜。
  不论是出声的、还是没出声的,从称呼和态度上都已经摆得足够清楚——你一个妇人,没什么资格同我们谈,叫你夫君来。
  岳欣然却是微微一笑,看着也算都护府辖下两座山头的两方势力:“第一,我镇北都护府有粮,第二,你们一粒也不必肖想,”然后,她朝冯贲一挥手:“送客吧。”
  然后,这位新任的镇北都护府司州,竟是头也不回地径自离去,留下还未在亭州城吃过这样排头的两山豪强。
第108章
乱起
  李成勇等人面色难看地出了府衙,
到了他们在亭州城中落脚之处,小二端上来热乎乎的羊肉汤,
门一合,
李成勇才看向自己身旁的李定勇道:“你先前向她透露了咱们的来意?!”
  李定勇连忙辩解:“我同那小娘就在路旁见过一次,哪里会说这个,
大兄你与军师再三叮嘱,我怎会不知轻重!”
  李成勇阴恻恻的眼神便朝杨四福递去,杨四福放下碗连连摆手:“我可没见过那小娘!”
  李成勇面色阴沉冷笑:“那这就奇了怪了,
咱们谁也没透露,这小娘是如何知晓咱们想开口要粮的?哼,竟是连那姓陆的都没能见上一面,好大的架子!”
  杨大福喝了口汤,憨厚地摸了摸脖颈后冒出的细汗,
才道:“李大兄,
要俺来看,
不论这小娘如何晓得的,她方才的话,倒不像假的,
这镇北都护府没准真有粮,只她这般强项,
道是一粒也不愿给咱们……直接这般开罪咱们,
于她有何好处?真叫人费思量。”
  李成勇面孔带着股青白,倒像是久病,他此时皱着眉毛,
更显得阴气沉沉:“前头那些京里的捞什子将军,官阶一个赛一个响亮,来来去去最后还不是都得拉拢咱们?
  哼,这小娘也不瞧瞧,亭州这地头,那些镇边的兵老爷和世家豪族里头,哪个肯轻易瞧他们一眼!还真以为皇帝老爷叫他干什么镇北都护,他就真能管着咱们亭州了?!要是咱们不点头,圣旨?草纸都不如!”
  说完,他抬起碗,一仰头将汤当酒般干了,哐地将空碗掷在桌面上。腾腾热汤下肚,倒逼得李成勇青白面孔上涌出血色,未添生机,倒凭添一股狰狞的血煞之色。
  他李成勇在丰牛山外第一次杀人越货到如今,就是当初北狄没打过来
,在这亭州城,他的画像也是悬在城门第一个,整个亭州城说起他的名号哪个不是谈虎色变,何曾吃过今日这样的排头!还TM是个女娘敢这么羞辱他!就算对方是那姓陆的那什么都护的女人,李成勇也决计咽不下这口气。
  他身后,那个斯文的中年文士却慢腾腾咽下最后一块肉,才徐徐开口道:“东家不必这般气怒,也莫因这点怒意小瞧了这位都护夫人,若我所料不错,咱们讨要粮草一事,她必是料到了。”
  李成勇闻言,立时转过头,说实话,他得有今日,从一个被通缉的大盗摇身一变能有如今这风光地位,人人称呼他们弟兄一句“将军”,多有仰赖这位军师相助,否则,以他来看,当初那什么魏京来的冯将军要打北狄,他最多也就冲上去抢几票军粮,干些大的,带着弟兄们占山为王吃香喝辣睡女人,绝计不会想到要去主动拜倒在那姓冯的门下,帮着打什么北狄。
  一路从大盗变成共抗北狄的义士、到什么将军,反正正儿八经的仗没打几场,地位倒是水涨船高,那些官爷待他们明面上也必须客客气气恭恭敬敬,弟兄们不必打家劫舍也能活得滋润,李成勇自觉眼界也不再似从前,故而,他极听得进这位姬军师的话。
  姬澜沧转而道:“郭将军,李将军,二位有无想过,为何今日这都护夫人敢这般蛮横跋扈?不说别的,二位手中兵力也远胜他都护府如今统率之军。”
  李定勇愤愤地道:“定是那姓陆的脑门别在裤衩里!那女人自以为得宠了呗!”
  这些大宅门里乱七八糟的事,他年少时抢掠那些富户车马听过不知多少。
  姬澜沧瞥了他一眼,转过头,神情淡淡地问道:“就算小李将军说的是对的,二位将军,若是那位陆都护也与这位都护夫人一般,如此蛮横,不知二位有何打算?”
  李成勇摩挲着手中那粗劣的陶碗,神情阴鸷眼神冰寒,这也是他为何一度心情极糟的原因,在他看来,女人就是得听男人的,那娘们敢如此跋扈,说不得就是那姓陆的意思,这样一来,他就要面临一个选择——如果走马上任的这位镇北都护未将他们放在眼中,他们该怎么办?
  郭大福叹了口气,看着李成勇道:“当初要不是跟着李大兄一道投了那冯将军,俺如何能有今天?一切多亏了大兄,现下,大兄说什么就是什么,俺都听大兄的。”
  郭四福闻言眼珠转了转看向自家大兄与李家兄弟,却见李成勇青白面孔上流露些许暖意,看了一眼郭大福,他沉默良久,才缓缓道:“当初北狄围城,传言皇帝在北狄营地里时,分明咱们是同那几家约好了一道行事,结果呢?他们一个个空口白话说得好,最后行事的只有咱们,分明是拿咱们当枪使去试探那姓宋的国公,板子只打在咱们身上……害咱们凭白折损了几百个弟兄!
  那姓宋的更是翻脸无情,前头指望着咱们一道打北狄人的时候就客客气气,转头砍人脑袋的时候眼睛也不眨,我现在算看得清楚,这些人,官阶越高,越是心黑,咱们打杀路商还讲究个江湖规矩,这帮官爷根本没有半分规矩情面,说好的话可以不算,做好的交情翻脸就无情,这姓陆的能好到哪儿去?
  ……咱们跟那些做官的老爷,终是尿不到一个壶里!”
  这番话,说得场中诸人心头戚戚,最后一句话,更是做了定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6/1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