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世界大穿越(校对)第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834

  倒是陈昂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悠悠道:“原来你试探我告密者的情况,就是想要知道,我知不知道这处密道。看来你也没有十分的把握,那个圣女不知道这里。”
  “这里本是我明教最机密的所在,只有历代教主才知道,可惜我太不谨慎,竟然不敢确定,是否在平日里在柔芷……碧斯昂面前漏了话风,所以出言试探你。”方腊解释道,给自己身后转移的妇孺争取时间。
  他不知道,陈昂根本没有留他们下来的意思,所以才在这里啰啰嗦嗦,他是压迫一众武林门派,又不是搞灭门,不让方腊逃出去,他如何能发愤图强,将明教武学再推上一层楼?
  这时,邓元觉忽然一指点在方腊身后,将他大穴封住,明教众人还未来得及震惊,就被邓元觉塞了一个教主过来,他们搀扶着方腊,退到洞口里面,看着这个大和尚,拄着铁杖,挡在他们身前。
  “你们带着教主先走,我为你们挡住追兵。”邓元觉沉声道,看着一众表情悲戚的教徒,他高声笑道:“快去,莫做小女儿家的姿态。”
  说着伸手往明尊身上一抹,地道就开始震动起来,众人连忙退往深处,看见数十万斤土石轰然倒塌下来,把入口封的严严实实的,将他们和邓元觉,隔离开来。邓元觉居然才是那个知道密道的人,他看似粗狂,实乃精细,早就察觉了这个秘密。
  邓元觉一脸平静,双手合十道:“我束手就擒,不知你要如何处理这些教徒,我愿和他们一起。”他本有最后的逃生机会,以他的身法,在地道垮塌之前,闪入其中,实在不是一件难事,明教众人以为他要拖住陈昂。
  可实际上,他要与这里的数万教徒,共存共亡。
  “西夏大军,前日已经溃败,西夏王都被擒拿,河套之地,尽入大宋之手,青唐,西域正好需要汉人守边。你等明教教众,武艺娴熟,弓马出众,正好可以震慑那些蠢蠢欲动的党项人。这里数十万信徒,教众,移民实边吧!”
  陈昂笑道:“你尽可攻杀西域,传教边疆,只是那里民风彪悍,要小心为上。我还未曾去过西域,不过听说昆仑山上,光明顶,倒是一个不错的地方呢!”
  邓元觉微微稽首,起身站在了教徒中间,他们听到要背井离乡,虽然有些骚动,可是能留下一身性命,已是想都不敢想的好事,只敢庆幸而已。
  陈昂笑着对黄裳说:“新扩之地,要是没有移民。只怕不稳,可大宋富饶,即使无田无地,也能混口饭吃。哪有人愿意背井离乡?我甚至向官家提出,收缴各地游手,乞丐,凡是年轻力壮者,都送往西夏屯边。”
  黄裳谨慎道:“只怕西夏起兵报复,滋扰边境,难以安心生产。”
  “保靖卫民,防止西夏反攻,不就是禁武堂的职责吗?都司禁军会让西夏没有报复之力的。朝廷已经通过了禁武令三十六条,正是立威之时,一个明教还远远不够,六扇门送来了数十家有血债的武林门派,还有绿林庄寨,务必要武林,知道朝廷法度的威严。”
  陈昂冷冷道:“一路追杀方腊过去,一一铲除这些败类。”
  大多数武林门派,都是地主豪门,有着大量的弟子托付产业,是当地的一大势力,大部分和官府同流合污,陈昂也不方便动他们,但还有一些在当地作威作福,积累了恶名,正好用来杀鸡敬猴。
第六十一章
青衫磊落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浓烈过后,是无穷的寂寞。
  太行山上,草木尤青青,只是这里一片莽苍之下,仅有鸦雀高啼,便有几分萧索,陈昂站在半山腰,俯视着山下,浩淼天地一孤影,尤为萧瑟。
  放眼望去,苍茫的太行山,巍峨高大,就像亘古存在的一位长者,仁和而厚重,沉默却忠实,它注视着千百年来,巍峨太行脚下,那人间的悲欢离合。
  陈昂有些出神,他深切的感受到那种孤寂,仿佛时光流逝,沉淀了一切的平静,看破红尘的萧索,他不禁想到:“如果千百年过去,我会和太行一样,悠然淡漠吧!”
  在坚定的意志,在浓烈的情感,即使升华,即使刻骨铭心,是否敌得过那无情的时光?去经历这一切,看红颜白骨,沧海桑田,又是否保持得住这份本心呢?天下最无情的,是时光,时光杀人,无声无息不见血,往往在不知不觉间,就改变了一个人。
  再回首,昔日的自己,有些陌生而不认识了呢。
  陈昂有些自嘲的笑了笑,他不知道向前追逐那个飘渺的目标,会不会改变自己,他也不知道,前方是否是自己喜欢的风景,但去经历世事,升华生命的精彩,比起他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更有意义。
  他知道自己在担心什么,越来越淡薄的感情,越来越寂寞的心,总有一日,这世间再无让他动容之事,这有超频状态的原因,但更多是因为时间,原以为冷漠是因为无情,后来才知道,也可能是因为看破。
  时光流水的冲刷,会让陈昂越来越接近一个‘仙’的状态,人在山上,远离红尘,只有骨子里一点‘侠’的热血,能让他看起来,还像一个人。
  陈昂摇摇头,瞳孔中一点莹莹蓝光,丝丝散去,刚才意外的触摸到太行之魂,差一点让他迷失在这种苍茫亘古之中,人类的情感,是经不起时光考验的,以后还是不要做这样危险的事情为好。
  摆脱这种道化的影响,陈昂看到黄裳向他走来,这位龙图阁学士,翰林,此时已经褪去一点文人的青涩,越来越有宗师的气度了。这几天,江湖的磋磨,让这位武学奇才,江湖璞玉,打磨出一角美玉的光华。
  “都督,太行十八寨,排了座椅的贼首都已经授首,只有军师白衣秀士王伦在外,逃脱这次清算,是否要禁武堂追缉?山寨中那些掳掠而来的妇女,还有她们所生的孩童,是否要发回原籍?”
  “都不必了,这样做是在逼死她们。将山寨中没有血债,罪行较轻的,改为徒刑西夏,问那些女人愿不愿意跟他们走,愿意的送他们全家团聚,不愿意和死了家人的,就地安置吧!”陈昂负手而立。
  “父母双亡的孤儿,带回禁武堂,以授之武学文字,以军制操演他们,编制就叫羽林军,为龙骧虎踞两卫的预备。”
  “是!”黄裳听了,脸上不易察觉的松了松,连日里的杀戮,让他也感到疲倦,没有人是喜欢杀人的,怜悯之心,人皆有之,能为这些孤儿争取一个好的待遇,也能让他安了安心。
  “都督,十五家民怨极大的寨子,门派,已经被清算,下面就是有血债的江湖中人,地方帮派,海沙帮,三江帮这些地方势力,是否要龙骧卫提前前去准备,清理王家寨,斜龙岭等的龙骧卫已经就地待命。”
  龙骧卫铁骑,奔袭如风。除了追踪方腊这一路,有陈昂亲自带队,拔除那些死硬钉子,其他龙骧卫,化整为零,以小队的形势,破袭那些目标,往往一日之内,转战百里,讯疾如风,才能在短短几天之内,将六扇门黑名单上的门派,尽数诛除。
  往往要等到几天之后,当地的势力才会隐隐约约得到一些消息,在整个江湖还没反应过来之前,整个江湖就肃然一清了。
  “这些不是我们应该操心的事,让六扇门去通缉他们,当地官府已经得到了三十六道禁武令的公文,自然会出手打压,如果他们敢反抗官府,才是我们出手的时候。”陈昂淡然道。
  他忽然微微一笑,“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调查清楚,蔡大人死于丐帮降龙掌的惊天命案,如今朝堂怨气沸腾,皆要严惩丐帮。”
  黄裳微微一怔,沉默的低下头去,他可清清楚楚的听到,是谁问的官家,‘最想杀的人是谁?’,又是谁,以势大力沉的一掌劈死蔡京。
  他深深的叹息道:“丐帮帮主乔峰,当日正在辽宋战场之上,有无数将士可以证明,丐帮数十万帮众,没有切实证据,唯恐他们不服啊!”
  “证据?朝廷需要证据吗?”陈昂似笑非笑的看着他,“天底下,除了丐帮还有其他帮派会降龙掌吗?不是丐帮所为,那是谁干的?至于丐帮帮主乔峰,除了他就没有其他人会降龙掌吗?我觉得丐帮宿老都有可能嘛!”
  他说这话的时候,脸上居然没有半点不好意思,仿佛真的是丐帮杀了人一样。
  “可是丐帮帮众恐怕……”黄裳还在犹豫。
  “丐帮帮众,数十万丐帮子弟,这才是它的证据啊!”陈昂看着他,笑道:“数十万人,不事生产,以乞讨,强索财物为生,不能给大宋提供税赋,这样的大型黑势力团伙,早就是朝堂诸位相公心里的一根刺,至于证据,莫须有嘛!”
  “我们是官府,我们的话就是证据。丐帮如果不跟我们有个交代,那就是它取死之道,大宋朝廷不会善罢甘休的。”
  黄裳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叹道:“可乔峰为国为民,抗击辽人夏人,功莫大焉,丐帮上下也多有卫国赴死者,这样一门忠烈,只怕让人心寒。”
  “丐帮有净衣污衣两派,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要分清楚。污衣派以下层人士居多,人多势众,但大多是都是求一口饭吃的贫民百姓,丐帮数十万人,大多都是如此。他们加入丐帮,无非是找一个活命的依靠。”
  “这样的人,是朝廷的朋友,因为朝廷也可以成为他们的依靠,乔峰和丐帮几位长老都是如此,忠君爱国,足可为大宋潘屏,正适合移民所需。”
  “而净衣派不同,他们世代习武,是丐帮中层高层的主力,一般都是当地有势力的豪强,以丐帮为枢纽,举势自保,虽然名为丐帮众人,实际上是地主豪强,多有不法。如果他们掌握丐帮下层穷苦,那就是朝廷的心腹大患,故而朝廷扶持污衣派,对抗他们,造成两派的对立。”
  黄裳这才恍然大悟,“所以这一次,是打压净衣派,转移污衣派,让污衣派在西夏立足,同时驱逐净衣派的影响力。”
  陈昂负手回身,头也不回的向山寨走去,十几匹骏马拴在那里,悠闲的啃着地上的青草,陈昂的声音从后面传来,“我们去丐帮大会,那可是一场武林盛世啊!”
  牛鬼蛇神,各路人马纷至沓来,净衣派,污衣派,一群半吊子的反贼,西夏一品堂,大理的世子,还有数十年前,一场挑拨辽宋,意图颠覆大宋的阴谋,受害者和迫害者,英雄与叛徒,家国大义和兄弟义气。
  数十位红衣骑士,跟在陈昂身后。
  陈昂牵着骏马看了黄裳一眼,身后的龙骧卫,已经整装待发,一行人头也不回的拔马而去,只留下当地的官员打理后事。
  黄裳看着一行人化作一道烟尘远去,不过数息,就只剩下一缕淡淡的扬尘,唯有陈昂低吟的声音,从远方传来,环绕在原地。
  “青衫磊落险峰行,玉壁月华明。
  马疾香幽,崖高人远,微步毂纹生。
  谁家子弟谁家院,无计悔多情。
  虎啸龙吟,换巢鸾凤,剑气碧烟横。
  向来痴,从此醉,水榭听香,指点群豪戏。
  剧饮千杯男儿事
  杏子林中,商略平生义……”
  黄裳肃立了片刻,也翻身上马,起身追了上去。
第六十二章
睁眼瞎话
  陈昂带着数十骑,轻装疾走一路往南行,数日之后,已抵达苏州境内,一路上虽然有驿站停靠,但连日的奔波已让众人人困马乏,不得不另找地方休息。
  无锡城里暖风融融,行人熙来攘往,甚是繁华,一行人官府打扮,也没人不长眼的敢上前招惹。打听到当地有名的松鹤楼,酒香肉足,乃是无锡一绝,当即牵马前往。果然就在不远处,就能闻到焦糖、酱油混着熟肉的香味。
  一行人风尘仆仆,一看就知道是远来的客人,跑堂极有眼色,看到陈昂身上锦衣官袍,就自行安置了一间上好的雅阁,又上了十几个肉菜,他带着几位红衣骑士,去另一边坐下,把最好的隔间让给了陈昂,黄裳和一干大内侍卫。
  两名大内侍卫,这几天可是吃足了苦头,他们自持身份武艺,岂料龙骧卫中个个胜过他们,陈昂出手更是看在眼里,惊在心里,只觉得对方武功之高,简直已达到不可思议的境界,再也不敢起怠慢之心。
  此时暂且安定,两人连忙上前讨好道:“都督武功赫赫,如今已踏平中原武林,那数十家绿林高寨,据为积年老匪,江湖久患,官兵数十次围剿,都未做大功,如今都督马蹄一至,金城汤池,灰飞烟灭,威震武林数千里。”
  陈昂听他们马屁如潮,面上却并无喜色,急的两人头脑发昏,他们做了大内侍卫,武功未曾精进半分,但是油滑人事,却学了个十成十,一急之下,什么话都敢说。
  其中一位侍卫,小声道:“丐帮乃天下第一帮,帮众高手如云,耳目遍布天下,如今都督还不是要折就折?中原之地,都督勒令禁武,虽然现在丐帮还是一个好大场面,可笑大树将倾他们却还不知道,等到都督兵马一至,狼奔豕散,就是他们最好的结局。”
  陈昂暗自叹息一声,这官场真是养废人的地方,这两人在江湖之时,还有几分豪气,如今跟一个岌岌小人有什么区别,比起慕容复的四大家将,都差了不知凡几,比起丐帮众人,武林英豪,就更不用提了。
  他慢条斯理的尝着桌子上的饭菜,良久才放下筷子,对着一旁大拍马屁,拼命泄露军情的两人,幽幽道:“丐帮耳目遍布天下,你们这样说,有考虑过丐帮兄弟的感受吗?”
  “朝廷派我们来此,是嘉奖丐帮忠义,同时促进丐帮和谐发展,虽然还要调查丐帮涉嫌暗杀蔡大人的事情,但大局上,我们相信,丐帮是被一小缀败类给蒙蔽的。你们这样说,真是一点都不考虑隔壁那位丐帮兄弟的感受!”
  话音未落,众人就纷纷肃立而起,看着一旁的雀屏,突然间,身后传来一声撞击声,几人惊诧的回头张望,只有黄裳和陈昂两人,微笑着看着原地,只见雀屏下蹿出一个黑影,在窗沿下点了一点,整个人犹如一支利箭,飞速的射了出去。
  黑影夺过他们系在院子里的马匹,向城外疾驰而去,旁边的红衣骑士听到声音,纷纷跑了过来,两名大内侍卫脸色惨变,哆嗦道:“都督,快追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8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