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世界大穿越(校对)第4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9/834

  那不是比释迦摩尼还要厉害?
  陈昂敢放言普度众生,接引一切有情众生,那是因为有‘洗脑’大法在,一干愚夫愚妇,落入极乐世界,凭借神通法力,操纵洗脑,还不简单,到时候要他虔诚便虔诚,要他向善就向善,这才是佛门的不二法门,度化正道。
  而诸位大菩萨敢立愿,也是凭借自家的无量神通,若是神通弱一些,早就被妖怪锤杀,不用再提普度众生四字。
  这佛门普度众生之愿,没有法力依凭,也是镜花水月,落入外道。
  大势至菩萨无奈叹息,只得双手合十,向老子,陈昂请道:“还请两位天尊,允许我赐予弟子一宗佛宝,开释佛法广大。”陈昂笑道:“这本是菩萨过分之情,但我算来,就是我要行佛门正道,消灭一切罪恶,凭借肉体凡胎,也是不能,故而便同意了菩萨所请。”
  大势至菩萨谢过两位圣人,将头顶宝瓶摘下,对老僧道:“这智慧宝瓶,只允许你行幻术开释,不可妄动神通。”又对陈昂道:“也请两位圣人赐下一宝,已示公正。”
  陈昂笑道:“如此也太欺负菩萨了!”说罢,便走到那鹿台花圃之前,折下一枯枝,对朱大豪商道:“西域有奇花,名曰曼陀罗兰加洛斯,有幻毒,能迷人。我未想到,这义渠国居然也有种植,可惜万物冬藏,难以见得。”
  “如今虽是深冬,却有大势至菩萨不远万里而来,我当令此花盛开,开满鹿台,已示庆祝,这一台之花,就算我送你的宝物吧!”
  陈昂将那枯枝插下,一点绿意萌芽,眨眼之间这一点枯枝蔓延生长,漫陀罗,翻圆华,铺满鹿台之上,花开七色,天香妙曼,香气如轮转,曼陀罗花开满树,其花倒坠树下,如天雨曼陀罗华。
第七十章
断言般若非智慧
  朱大豪商看着刹那之间,花开满鹿台的奇景,目瞪口呆,回过神来才暗自叫苦道:“这曼陀罗花我也熟悉,商队往来义渠大秦,也做过曼陀罗花的药材买卖,除了巫笕之流,用它来焚香配药,未听闻有其他用处,这冬日里,开一苑之花,固然是神仙手段……可,可这又有什么用呢?”
  “等到了开春,这等无用的花草比比皆是,那边的胡僧受了一个宝瓶,轮到我,怎么就得了这么一个玩意?”
  不过朱大豪商毕竟是朱大豪商,很快就回过神来,暗道:“只有没用的商人,岂会有没用的商品?这曼陀罗花,在寻常日里,比比皆是,未必有什么稀罕之处。但如今数九寒冬,百草凋零,就有了买卖的本钱,更勿论此花开遍,乃是神仙手段,这样论来,也算是奇货可居。”
  这时候,鹿台宫殿的义渠王也听闻消息,赶了出来,见到这雪中天雨曼陀罗华,香气精微,七色奇花开遍的奇妙场景,顿时震撼难言,支吾道:“两位中土大贤……这……这是……”
  陈昂微微一笑,回答道:“我受大王盛情招待,不胜感激,故而特令这圃中曼陀罗花开,以酬大王。”
  这话一出口,义渠王还未有什么反应,那朱大豪商就有些呆滞,看着陈昂的眼神都几乎有些仰望的味道了!这般把一宗买卖做三次的本事,朱大豪商都自愧不如,那边大势至菩萨说赐下宝瓶,就赐下宝瓶,而陈昂要赐下曼陀罗花……
  先是天雨曼陀罗为大势至菩萨卖个人情,又将这些花作为宝物,赐予朱大豪商,最后又将这数九寒冬,花开祥瑞卖给义渠王做人情。
  一份人情分三次卖,当真做得一手好买卖。
  朱大豪商细细算来,发现这买卖做得真妙,这第一次令数九寒冬,花开鹿台,卖大势至菩萨的人情,卖的是面子,朱大豪商虽然不知陈昂的身份,也不知大势至菩萨的来历,但想来,两者的身份都是极其尊贵的,这般作为相当于陈昂以自己的面子,卖给大势至菩萨一个面子,结下人情。
  若是地位不够尊贵的凡俗之辈,别说花开鹿台,就是黄金铺地,琉璃为瓦,白玉为堂,盛情招待,那也只是崇拜的本分,而不是人情,只有陈昂,玉皇,老子这般身份,多走几步路接见,都是情分。
  第二次卖人情,乃是赐下帮助朱大豪商,完成斗法的宝物,赐予的是一份机会。
  对于朱大豪商这样的顶尖商人来说,只要给予一个能获得这些曼陀罗花的机会,一切就已经尘埃落定,他们自然会去争取。
  第三次卖给义渠王人情,乃卖的是这冬日开花的祥瑞,这般圣迹,必能大大提升义渠王的威望,仔细算计,陈昂卖给大势至的,是亲自出手令曼陀罗开花的面子,卖给朱大豪商的是鹿台之花本身,以及它创造的机会,卖给义渠王的是花开对其他人的意义。
  这一园圃的曼陀罗花,生生被卖出三份,偏偏每一份都是对对方最有意义的东西,完全榨干了这里面的价值,这种做生意的手段,让朱大豪商大为钦佩,若有所悟。
  那义渠王果然承情,大喜道:“贵客果然有神鬼之能,能人所不能,我自此刻才尝到做大王的滋味也!听闻中土,天子封建诸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犬戎旧俗,蛮横无理,不如中土多矣!若是有朝一日,我也能如两位大夫一般,命这百花,于寒冬开放,天意人心无不如意,善莫过哉!”
  陈昂问道:“不知大王是从哪里听到的这些道理?”
  义渠王长笑道:“是一个齐国士人,路经我义渠国,本王召他到这鹿台一对,他与我说的!”
  旁边朱大豪商心中冷笑道:“这蛮夷不知从哪里听来的奇谈怪论,就当做我中土习俗,君要臣死,我弄死君先,这才是我等士大夫的本色!”
  那义渠王命人收拾殿上那一片狼藉的场面,在这宫殿之外,鹿台之上,再布下盛宴,庆祝天降祥瑞,曼陀罗花开,因为那鹿台殿内死伤惨重,满地血迹,已经不适合再宴饮了!
  朱大豪商沉吟许久,才捋出一个头绪,他上去请教悟空道:“孙君子,那胡僧赐下宝瓶,不知如何不凡,而仙长令那一圃曼陀罗花开,我也摸不清其中头绪,还请君子点拨一番,叫我抓着个头绪,好赢下这场比试!”
  悟空拽下旁边一朵曼陀罗华,笑道:“那宝瓶没甚么用,俺师父种下这花有用的很,你是占了大便宜了!好叫你知道,那宝瓶是大势至无量智慧光的象征,能使众生能解脱血光刀兵之灾,其中装着无量光明,能解脱一切苦厄,超日月光,是为无量智慧光。”
  朱大豪商惊恐道:“这般无量神通,何称无用?就算那胡僧禁制了宝瓶的无量神通,就是拿出万分之一的威能,我空有一堆无用的曼陀罗花,又如何能对抗?”
  悟空大笑道:“他那智慧与我的智慧不同,说起来都是大话,你莫要被他诳着了!”
  朱大豪商不解道:“这智慧还有不同么?”
  悟空解释道:“那大势至菩萨,以及灵山一干骚老胡的智慧,都是他们吹出来的,好叫你知道,他那智慧是般若,我师父传下的智慧才是智慧!”
  “所谓般若者,消除见者和所见结合并引向解脱之道的方法,通过合一各分支的实践,不纯逐渐减少,知识之光将照亮辨识能力。而我家的智慧,乃是认识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去理解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世界的规则。”
  “他家的般若是去认识一个形而上的道体,真如,万物本源,或是寻求消除自己内心的执,障。我有一偈,可言般若:心如菩提树,身如明镜台。那菩提树,明镜台便是智慧,般若。而我家的智慧,却是认识客观世界,把握物质世界变化,运动,发展的规律。”
  “俺根本不认那狗屁般若是什么智慧!若是像他那般每日打坐,冥想,禅定,能从自家的心中,看出什么智慧来,那才叫俺老孙耻笑。这般智慧,除了麻醉自己,狗屁不如!人之一物,不过宇宙中一个渺小尘埃罢了!所谓意识,思维,心,也不是什么大道至理,不过如草木顽石一般,若说心之一物,有什么不凡之处,便是能认识把握客观世界的客观规律。”
  “沉迷于‘我’‘心’,而不能认识到,这世界不依附任何人的‘心’‘我’而存在,所求的般若智慧,不过是一声回响在宇宙中的喃喃自语罢了!”
  悟空叹息道:“若是不能认识客观世界,叫的再响,吹得在大的‘智慧’,不过是幻术罢了!所以,大势至的宝瓶之中,装的乃是一瓶子的幻术,你只需持着真正的智慧,这诸般幻象,不过尔尔。”
  朱大豪商听得半是懵懂,半是冷汗淋漓,他艰难道:“孙君子,即便是幻术,那义渠国中又有几人能看得穿,看不穿的幻术,与真实又有何异?那边持着幻术,陈仙长却赐我一堆不知何用的曼陀罗,着实叫我为难,诧异啊!”
  悟空道:“这曼陀罗花,有无穷妙用,乃是真正基于客观世界,客观规律的宝物,你且听我说……”
  叫人能成仙成圣,暗中却蚀骨销魂,一口闷吞云吐雾,二口吸飘忽若神,三口四口断烦恼,五口六口忘忧愁,此物乃销毁精神第一害,能拔城摧国乱人伦。纵然有神仙自夸道心坚,也不敌千变万幻迷魂烟,风下成蛊道基毁,浑浑噩噩意志崩。
第七十二章
吃药修行周伯符
  悟空与他解说完后,听见陈昂的一声呼唤,便留下朱大豪商自家思量,转去见陈昂。
  鹿台之上,大雪如碎银一般散落大地,一片纯白世界中,无数曼陀罗花开七色,显得分外妖娆,甚至有些妖异,陈昂矗立雪中,见到悟空回来,便让他在自己旁边坐下,道:“悟空,自从你随为师学习以来,每日勤恳不懈,如今已有小成,为师甚慰!”
  “如今你能看破那所谓般若智慧之虚假,领悟到科学才是能真实不虚的探索大道的唯一途径,这很好!”
  “科学不是某种具体存在的东西,它是一种世界观,一种方法论,它承认一切客观现实,并从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和认识中,总结和认识规律。或者说科学本就是一种客观规律,是意识去认识客观规律的过程中,总结的规律,所以,不可将科学神话,因为我们所认识到的科学,都是有局限的,都是相对的。”
  “释迦摩尼道友,所传沙门佛法,为避免自己的感悟阻碍后人的正确认识,反而生出见知障,故而精简一切理论,留下验证正法的三法印,我也学他,强自描述科学的两法印,去验证正法——那便是认识和实践。认识世界的方法,有许多种,比如学习……但任何认识,终究要在实践中验证,这不能保证你一直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因为客观世界终究有客观的局限。”
  “悟空,为师曾经有一个实验,试图去证明在一定级别的信息操纵下,被操纵者永远都认识不到真实的客观世界,这一法则,被我称为信息降维法则。将认知对象降维的信息量级,根据认知对象的认知能力,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常数。”
  “这个常识,便是认知客体信息降维常数,又称为信息天堑。”
  “但为师还有一个理论,是证伪信息降维法则的一个理论,即一个认知客体,能诞生超越信息天堑的变量,也就是智慧生物,能诞生超越我认知的奇迹,在关于其的运算中永远不是常量,而是变量,使得一切对智慧和认知客体的维度障碍,都不绝对成立。即变量升维理论。”
  “为了验证这个证伪的理论,推翻信息降维法则,为师的某一个本尊,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将认知客体的变量,以文明的形式集合,将无数存在升维可能的变量客体集合,去整合放大那种变量。”
  悟空好奇道:“师父,你成功了么?”
  陈昂微微一笑道:“扯远了!悟空,如今为师就要教你实践印,实践是认知反馈作用于客观世界,再反作用于认知的手段,于科学研究中,它被称为——实验。”
  “为师教你求索大道,认知和实践便是两条腿,为师所总结最有效认知和实践的方法,便是学习和实验,悟空,要热爱学习,热爱实验。时时刻刻,不要忘记学习和实验。比如这次,为师就顺手布置了一场实验,所谓斗法比试,都是小节,那里有实验重要。”
  “实验最重要的,便是实验计划。”陈昂笑道:“悟空,这次的作业便是,根据为师的实验计划,制定一份你自己的实验计划,并完成实验,做出实验总结报告,交给我!”
  悟空接到了陈昂递给他的一份实验计划:
  义渠国大型人体试验——以精神药物刺激研究佛门念愿二力。
  实验计划汇总:本次实验总共分为九个部分试验,包括精神药物作用于义渠人的效用分析,佛门根本法力的体系研究,佛法九识体系构建,念力对于暗物质的干涉分析,愿力原理探究……本实验旨在以佛门样本研究人的心念对物质世界的作用,实验设计如下:
  陈昂解释道:“为师设计的实验是基于为师对佛门的深入认识,佛门有六识,眼耳鼻舌身意,根据为师的研究,其他五识,及其代表的色声嗅味触五感,只是人体器官的感官作用,而第六识意识,极其代表的意识活动,才是触及佛门神通法力的根本。”
  “为师猜想,所谓意识,同样对应着人体的一种脱离器官层次的感官,极大可能关系人的思维器官——大脑的活动,它有可能是一种量子感官,或是大脑代表的另一种感官器官功能。要研究意识,必须从意识活动中接触,而意识活动最基本的表征,脱离其他五感干扰的表征,就是梦!”
  “梦是人的意识活动,佛门触摸意识活动的方法,就是模拟梦的一种精神活动——禅定。”
  “根据信息大一统理论,一切客观世界是由信息构成的,一切客观现象,都被信息所操纵,我们和客观世界接触的途径,便是感官,有了视觉才有色相,有了触觉才有质量,形状,空间,有了听觉才有波动,有了味觉嗅觉才有味道,一切客观物质的概念和定义,借来源于我们认知世界的途径——感官的总结。故而意识所代表的第六感官,可能会观察到更深乘次的世界。”
  “悟空,你应该清楚,修成量子元神以来,你所见到的世界和五感观察的世界,有了何等的差别?这个世界凡人所能见的世界,与你相比,不过沧海一粟,那部分他们不能见,不能察的世界可被称为暗世界,对于意识感官被压制的大部分人来说,意识所感知的世界,同样是暗世界。”
  “若是能开发意识,触及意识感官,看见那一部分暗世界,便有了影响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可能,做到凡人所不能成之事,这般手段,便是神通。开发意识所修成的神通是什么,为师已经知道,便是佛门中所说的自力——念力!”
  “而他人的意识干涉,便是他力——愿力!”
  “意识影响客观世界的作用力,便是佛门所说的他自二力,念力和愿力,佛门神通,便是以意识的感官所修成的念力和愿力为基础,修行而成,而且意识并不是这种认知的终点,而是一个起点,其后的路,佛门的大能已经走出,眼耳鼻色身意之后,就是阿陀那识、阿赖耶识、阿摩罗识。”
  “到了为师这个境界,许多东西都不言而知,但切不可认为这种基于我们智慧和经验的知识,就是完全客观的,如果不去实践,那么这种认知就永远不可能得到验证和进步,所以即便为师知道九识是什么,也要去实验。本次的实验计划,就是以曼陀罗花这种能影响意识的精神药品为工具,解析开发意识,乃至其他三识的过程。”
  悟空思索了许久,向陈昂问道:“师父,那实验计划的下一步,便是开发一种认识意识,控制意识的实验工具么?”他翻了翻陈昂这份只有大纲的实验计划,叫苦道:“师父,您不会叫俺来开发这个工具吧!这里面还强调,这种工具,必须人所自足,不可借助种种超越凡俗的手段和工具……俺,摸不着头脑啊!”
  陈昂笑骂道:“你这惫赖猴子,真是一身懒筋,讨打!”
  “那佛门种种禅定功夫,都能开发意识,你依照着它,自家编出一部来,有甚么为难的?”
  悟空摇头道:“师父,你休当我看不出来,那佛门禅定,还需观想佛陀菩萨的法身,借助那些佛门大能之力,才能踏出这最艰难的第一步,其后还要那些借助苦行刺激身体,身口意三密加持,愿力修持等等手段,才能顺利修行。俺要开发一本不借助佛门手段的方法,何其难也!”
  陈昂伸手捻下一朵曼陀罗花,微微一笑。
  悟空顿悟道:“师父是说,嗑药修行?这曼陀罗花能叫人沉如种种幻境,扭曲五感,倒是放大意识感官的灵药,可是意识修行,最忌讳混一真幻,意识感官修行之时,全无概念,受到五种感观的支配,叫意识所捕捉的信息,幻变成种种奇异幻相,一旦不能点破,就沉沦幻境,不见真如,佛门称之——入魔。”
  “故而这六识虽是人之宝,在认知更高层次的感官之时,却是六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9/8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