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世界大穿越(校对)第8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9/834

  元育在梵无劫耳边悄悄道:“她居然是婼氏神族!”
  “却也是了!你看到的她是女子之身,我却看到了‘玄’……”元育右手描绘出一个‘玄’的神文,一左一右,两个呈现S形状的弦交织在一起,构成如同双螺旋,又如葫芦形状的一个图案,这便是‘玄’的神文。
  “一阴一阳谓之道也,阴阳弦纹谓之玄!”
  “这是人族圣体,与我等练气士不同,人族圣体只需自然成长,圣体大成就是天生的道君。圣体源自巫族,圣体大成,便是大巫。当然圣体有强有弱,强横的圣体如十二祖巫部落嫡传,大成便是一只脚踏上大罗的人物。”
  “这还只是大巫的天生之能,若是以大巫之身修行,不乏有刑天,蚩尤,后羿,夸父这般可怕的人物,他们通过后天修行,圣体再做突破,开创独属于自己的体质,于是便有刑天圣体,九黎圣体,射日圣体,逐日圣体等传下。”
  “当然那种圣体大成,便具大罗特征的可怕人物,在巫族时代也是罕见。”
  “必须是十二祖巫嫡传的血脉才行,也只有祖巫部落的首领,才有这般血统,如今巫族融入人族血脉之后,几乎不可能见到这等天生神圣了!十二祖巫的血脉,也融入人族,成就十二圣体……这般在我眼中如玄如素,龙蛇交缠的圣体,应该是十二圣体中的玄素圣体。”
  “玄素圣体,男子称玄,为太玄圣体,女子称素,为素女圣体。”
  “婼氏神族,素女圣体……我想我知道她的来历了!”
  梵无劫坐在车中,微微一怔:“那位娘娘是?”
  “婼氏,允氏,合称允婼!”元育没有直言,而是话头一转,说起婼氏神族的来历起来。
  “允婼……这是燧人氏的名讳,莫非是燧皇后裔——燧皇后裔为风姓,共分为十部:一为天芎部,二为天齐部,三为天乙部,四为合雄部,五为天阳部,六为天阴部,七为候鸟部,八为候虫部,九为雷雨部,十为天皇部。”梵无劫惊讶道。
  “风姓十部,乃是我人族的血脉源头之一,太过古老。华胥氏、女娲氏、伏羲氏、太昊氏、少昊氏、赫胥氏、仇夷氏、雷泽氏、盘瓠氏、弇兹氏皆出自风姓。其中天皇部有伏羲氏,乃羲皇后裔,雷雨部有雷泽氏,候虫部有盘瓠氏,候鸟部有少昊氏,天阳部有华胥氏,天幽(阴)部有女娲氏,合雄部有弇兹氏,天齐部有燧人氏,天芎部有太皞氏!”
  “风姓十部,姬姓百氏,姜姓列山,为人族传承源头,三皇五帝之正统。”
  梵无劫悚然动容道:“那位娘娘莫非是娲皇圣母?是了!我师姐乃是太古原人,人祖之一,与娲皇圣母有交情自是当然……”
  元育一敲梵无劫脑壳,摇头笑道:“你想什么呢?虽然婼氏确实与娲皇有些关系,但我都说了这女子身具人族圣体,乃是素女圣体,人巫混血,巫族虽然也是人族血脉源流之一,但女娲后裔,怎么可能具备巫族血统?”
  “许是联姻,混了血统!”梵无劫强自嘴硬道。
  “虽然人族最古老的传承部落,为了继承盘古正统,延续巫族传承,大多与巫族混血,但其他氏族可能血统混杂,唯有女娲氏不会,娲皇造人,乃是女娲氏最大的骄傲,她们怎么可能去混杂人族血统?女娲氏修炼的定然是最纯粹,也是最高深的神体传承,开启神藏,怎么也不会走圣体的大巫之路,不然女娲氏出大巫,那不成了天大的笑话了吗?”
  “巫族虽然有十二祖巫,但十二祖巫之中也是有派别的,帝江、后土、烛九阴乃是祖巫之中的三位领袖。娲皇圣母与后土娘娘关系复杂,当年造人之争的时候,巫族差一点就成为人族正统源流之一。所以人族之中,哪一位皇帝的传承都有可能有巫族混血,唯有娲皇圣母,绝不可能!”
  “风姓十部,大多为人族纯血……其中与巫族联系最深的,不是一看即知吗?”
  梵无劫低头冥思了片刻,突然抬头恍然道:“弇兹氏……是了!十二祖巫之中,并未有燧人氏,但翕兹却是十二祖巫之一,若是风姓有祖巫传承,必然出自翕兹氏族。燧人氏与弇兹氏有血缘联盟,为合雄部。”
  “风姓,婼孋,必定是合雄部的巫女。”
  “她是风姓,婼氏,合雄部的弇兹……”
  元育点头道:“弇兹虽为人族远古圣王,但祖巫翕兹却更加威名赫赫,因此在帝江转世入有熊,轩辕为天帝之后,为了洗去巫族的烙印,翕兹氏就以另外一半的燧皇血统为源流,更名为允氏、婼氏,男子为允,女子为婼,是为允婼神族!”
  “那位娘娘,不是他人,就是当年结绳记事,结玄搓索的上古圣王弇兹圣母。”
  “也是十二祖巫中的帝翕兹,翕兹祖巫!”
  “玄素圣体的来历,便是翕兹圣体,当年翕兹圣母搓皮为绳,其中单股为‘玄’,双股合成的为‘兹’,三股合成的被称作‘索’,又名为素。人族先贤,最早以绳索记载大道,他们将绳索打结,记录大道的玄妙,最初的修行法门。”
  “当年太上老子,之所以将自己开创的修行之道,称为玄门,就是因为玄门起源于上古先民结绳记事,探寻大道的历程。”
  元育在虚空中书写了一枚‘玄’字神文,一阴一阳两道玄纹交错打结,揭示着大道最初,最朴素的面貌……一阴一阳谓之道!
  “翕兹圣母作玄,为我玄门起源,所以在玄门之中圣母地位独特,即是人族的上古先王,三皇五帝的人族正统源流,也是我玄门之祖,被称为——九!天!玄!女!”
  梵无劫身体微微一颤,继而迅速冷静了下来,他喃喃道:“所以那位娘娘,就是祖巫翕兹,人族圣王弇兹圣母,玄门九天玄女娘娘!”
  “师姐果然交友广阔,这等……大人物,居然也有交情!”
  九天玄女……又有名号:玄帝、王素、素女、须女、帝弇兹,乃是当年教授天帝修行,为天帝修行启蒙的人物,也是天帝传闻中的配偶,但又与燧皇关系复杂,为十二祖巫之一,人族蒙昧时期,开创修行之道的先祖,老子亦承其遗泽。
  甚至连玄门,都是因为这为圣母娘娘作玄而得名。
  梵无劫能够想象,玄门的开创者老子在入道之初,是如何摸索着一个个打结的绳索,探寻先人记载的天地奥妙,留下了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言语。
  九天玄女,在玄门之中的地位,是祖师。
  翕兹圣母在人族,是三皇源流,黄帝之师,燧皇之妻,远古的女圣王。
  祖巫翕兹,是巫族十二祖巫之一,盘古正统,大道源流。
  所以她留下的血脉被称为玄素圣体,是人族正统,巫族正统,盘古正统,天庭神族。这样的人物,这样的大能,休说一个小小的紫阳帝君,就是颛顼帝亲面,她不给面子,颛顼又能如何?这是祖宗啊!
  元育和梵无劫相对苦笑,对于他们来说,这也是祖宗啊!
  作为人族,人家是血脉源流,远古圣王,自己铁定是流着翕兹圣母的血统的。而作为玄门弟子,九天玄女也是玄门祖师,与三清平辈的人物。在玄门之前就探索修行大道,为玄门奠基的祖师,她可以不认玄门,但玄门必须认她。
  梵无劫这才知道,人家婼孋真的不是高攀,而是翕兹圣母对骊山圣母本就是折节下交,他苦笑道:“天庭果然卧虎藏龙,我们这点身份,还真的不够人家看的!”
  “玄素圣体亲近大道,是最适合玄门修行的体制,玄门大道本就有那一位祖师奠基,因此这门圣体,也蕴含着玄门大道最本质的根基。”元育有些眼红道:“若是我当年是玄素圣体……不,只要沾一个边,觉醒一点玄素圣体的本质,修行之路,也都不会那么坎坷。”
  “玄素圣体,能结玄作素,将天地大道结玄以记,能运转天机,结者为玄,为素,为劫!”
  “玄素圣体如何成长且不论,若是修行,便能结一根本命之玄,又称为灵根,灵索,修行之中的所有劫数,都会以绳结的形式,结在本命之玄上,参悟那结,便能弄清劫数的来龙去脉,借劫数修行,每解开一结,便能参悟许多大道妙谛,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度过玄劫,解开玄结,便能打开众妙之门,一应法力神通尽数领会,以天地大道为师,不需借助前人道统。”
  “玄素圣体,不需要任何的指引,只凭一根玄,不断作劫,不断在玄上打结,然后一一开解,度过劫数。每度过一劫,便解开一个结,了悟一分大道,从中参悟出无数道理,神通法力自成。因为修行如此便利,化劫数为修行,故而太玄圣体,素女圣体又被我们玄门中人称为众妙之门。”
  “传说素女圣体,若是作为双修道侣,便能借助素女的那根玄,依凭生出自己的一根玄,玄成两股,是为兹。一阴一阳两根玄,妙用无穷,只需双修便能作劫成结,双修两方相互印证,一者为阳,一者为阴,乃是开启玄门,参悟无上大道捷径。”
  “素女双修的法门,便是《素女经》,相传为天帝所作。”
  “怎么样……心动了吗?”元育坏笑着对梵无劫挑了挑眉毛,梵无劫咽下口水,慌忙摇头道:“不敢不敢,小子岂敢妄想……”梵无劫不知为何心中有股淡淡的心悸,让他慌忙不迭的摇头否认。
  “太玄圣体是众妙之门,素女圣体却是玄牡之门。”
  元育别有意味地笑道:“此乃玄门梦寐以求的双修体质,梵小子,错过你可不要后悔啊!”
  梵无劫一脸正气道:“那位姐姐与我亲善,乃是好意,若是与她两情相悦,倾心爱慕,乃是天地至理,阴阳合和,发自内心,自是人之大性。但若为图修行之利,设计构陷,生出不良的图谋,那我梵无劫成了什么人?”
  “下做小人!”
  梵无劫正气凛然:“无劫并未有求凰之意,还请慎言!”
  元育这才正色起来,点头笑道:“是我有考验之意,却是看低了老弟。玄素圣体虽然玄妙无穷,乃是最适合我玄门修行的圣体之一,但哪里比得上本心重要?若是为此动摇本心,一百个玄素生体,也度不了你成就大罗!”
  “不过你那位姐姐玄素圣体修行,竟然已经接近大成。”
  “不可小窥啊!说起来你的本事,还未必比得上人家呢!十二圣体,九大神藏,十强魔躯,上古天庭的修行之路,果然不止我们玄门一条,看这天庭之上,圣魔神体无数,神通天成,体质成年便接近先天神祇,与后世诸天时代,神体没落,诸多特殊体质只能成为修行助力,沦为修行途中的借力攀登的所在,而不复上古之时,通天大道的妙用。”
  元育评价在婼孋身上一窥的上古大道——“朴素古拙,比起诸天时代的巧思妙用,虽然简约朴素,却更近大道。”
第一百三十章
弱水不浮,紫阳出巡,表面兄弟
  进入南天门后,天河越发浩荡,无数星辰沉浮天河之中,许多强横的巨兽在天河之中兴风作浪,它们穿梭在星辰之间,庞大的身体,将星辰都映衬得渺小起来,这些巨兽之中有长达数十万丈的蛟龙,宛若恒星一般,散发着强烈太阳真火的三足金乌,有抱着冰盘的玉蟾,有沉浮天河之中,在九天弱水之中翻滚,露出庞大的犹如神山大陆的鲲鱼。
  但这些或是强横至极,或是巍峨庞大的巨兽,在建木面前,就如同依附树冠上的蝉虫。
  这里是建木的树冠,天河之中建木的叶子浮在水面上,成为天河中富饶繁荣的仙洲,上面生活着无数天人,他们浮空而起,才仙洲之上往来穿梭,驾着一艘艘画舫飞舟,穿梭在三千仙洲之间,还有浮空的楼阁亭台,其上天人来来往往,热闹非凡。
  龙车奔驰在天河之上,四条蛟龙摇身一变,化作数万里长,张牙舞爪在天河之中摇头摆尾的游戈,婼孋的凤车在旁边并列而飞,他们从大大小小的仙洲中间穿梭过去,巨兽在他们身旁穿行,一只大鲲发出悠长如同鲸息的鸣悦,巨大的声响震动的旁边几座仙洲之下,掀起巨大的浪潮。
  梵无劫坐在龙车之上,伸出手去触摸身边的天河,九天弱水从他的手指间流过,带着一丝湿意,但又与水不同,触手宛如无物,轻灵至极,水流比风更轻,拂动在手中,即便以仙人的灵觉都难以察觉。
  九天弱水是一种奇特的元气,之所以说它是水,是因为光芒穿透它的时候,会因为弱水的流动而扭曲,就像波光荡漾一样,光照耀出了弱水的流动,光融化在弱水之中。
  这种奇特的真水,元气的性质奇异,它似乎天生便能消融一切元气,却有难以被修士利用。
  所以仙人坠入弱水之中,会感觉如同凡人溺水一般的难受,他们无法驱使九天弱水,甚至难以改变九天弱水的状态,无论元神法力,只要沾到弱水,便会被化去。就算不被化去也无法触碰到,无法影响弱水,这种至轻至灵的真水,就如同真空一样不受力。
  元神、法力、元气、神念,一切有形无形,有质无质之物,沾到弱水,便会被其化去。
  只有星辰运转之时,能生出一种奇特的斥力,将弱水排斥在外。因此天河之中除了星辰或是建木之叶这样奇特的存在之外,一切有形无形,有质无质之物,一切元炁,皆融于弱水之中。便是日月星光也不例外。
  龙车经过三千仙洲时,梵无劫就亲眼看见往来仙洲之上的仙人不慎落入天河中,他受建木引力的牵引,落入弱水之中,瞬间就被淹没,弱水无色无质,他就仿佛沉入了一片虚空之中,当他沉入弱水的那一刻,元气就与他隔绝。
  他徒劳的施展着法力,他的法力才出体外,就被弱水化去。
  仙人的肉身强横至极,一掌击打出,可以击水成钢,捏神铁成泥,然而落水的仙人奋力挣扎,身体周围却浑不受力,他只能往弱水更深处,缓缓沉下去。仙人不饮不食,不呼吸也能存活到天荒地老,然而在弱水之中,他的法力,元神不断的化去,渐渐虚弱。
  这个过程要持续近十几年的时间,这十几年中仙人就如同溺水的蝼蚁一般,缓缓的向下沉,距离河面越来越遥远,他的元神一点一点的融化,绝望而缓慢的死亡,最终被弱水化去,连骸骨,神魂都无法残存。
  梵无劫神念无法透过天河,查看法眼无法触及的弱水深处,有多少仙人修士在绝望的沉溺,挣扎,但那位仙人惊恐而绝望的看着自己一点一点的被拖入弱水深处,清晰的感知到自己缓慢的走向消亡,那种惊恐绝伦的眼神,确实让梵无劫不寒而栗。
  “九天弱水,鹅毛不浮!”元育似乎察觉到了梵无劫的小小失态,他伸手朝龙车之外伸手一抓,至轻至灵、无形无质的九天弱水,根本无法被抓住,迅速从指缝中流逝。
  “天河不浮,弱水不掬。唯有那些天生异种的大鲲,蛟龙,异兽才能在弱水之中生存,传说是因为当年水祖身化洪荒万水之时,显化九种先天真水,乃是先天水元大道的权柄所在,故而后天大道几乎无法统御先天真水。”
  “因此先天真水汇聚的大河沧海,诸如血河真水汇聚的无垠血海;碧落黄泉汇聚的黄泉冥河;功德净水汇聚的八宝功德池;天一真水汇聚的归墟海眼;玄冥真水汇聚的极天之北;一元重水汇聚的地极九幽;九天弱水汇聚的天河;三光神水汇聚的银河;宙光真水汇聚诸天界海,时光长河……这些洪荒水元所在的大江大河,非得有对应的先天水元大道才能生存滋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9/8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