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万元户(校对)第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263

  悠扬的琴声传遍麦田,一阵风吹过,曲调飘远,风似乎从楚瑜心头刮过,让她心里有种酣畅淋漓的畅快,那种浑身热汗被微风带走最后一丝燥热的爽快感,让楚瑜久久没有回过神。
  他吹的是《G弦上的咏叹调》,楚瑜听过这首曲子的大提琴版本,低沉典雅,没想到口琴吹出来也别有韵味。
  口琴声平静、悠扬,带着一种平和的落寞。
  一片新绿的麦田里,她远远和贺沣隔空对视,满脑子都是口琴的余音。
  -
  和家人说过后,楚瑜当晚便和少安驾着驴车往新庄去,新庄就在田东边的山后,因为路不好,来往不方便,因此,新庄在此时的新安县城都是最穷的一个村。
  一阵小雨过后,路很泥泞,泥泞到驴差点陷进泥土里拔不出来,短短的距离,楚瑜慢吞吞走了约1个半小时才到了山后面,楚瑜刚到那里,就见树丛后站着几个人影。
  “是今天那个姑娘吗?”老太太的声音传来。
  “是,是我!”楚瑜应了一声。
  几个人从树丛后跳出来,因为天色暗,楚瑜拎起煤油灯看了一眼,却见每个人手里都拎着一个竹筐里面是满满的鸡蛋,新庄这里田虽然不好种,但鸡养的比林家庄多一些,家家都能养三四只,这在林家庄是很少见的,然而,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路难走,新庄人很少把东西拿到城里去买,只等人上门来收,收的价钱自然是低,一般是2分,老乡们听老太太说有人愿意3分钱收,便都把储存的鸡蛋带了出来。
  “小姑娘,我把人都带来了,家家都有鸡蛋,你都收不?”老太太不放心地问。
  “收收!”楚瑜笑:“有多少我收多少!”
  老乡们闻言,忙说:“我这有3斤!”
  “我这有5斤!”
  “我这有4斤!”
  “我有10个!”
  新庄的鸡蛋个头果然很大,不愧是吃虫子长的鸡,鸡蛋颜色都不一样,楚瑜握在手里,只觉得满意极了,她笑道:“我说话算话,按照3分钱一个来收!你们有多少我要多少!”
  老乡们激动坏了,连忙把鸡蛋一股脑递给楚瑜。
  “别急!我一个一个称!”林少安说。
  少安跟楚瑜出去锻炼了几次,做事稳妥了许多,他一个个帮他们称重,称好后把鸡蛋一个个摆在草筐里,摆好后全部铺上厚厚的稻草,再一层层摆上去。
  “姐,2块钱!”
  楚瑜把两块钱给了这老乡。
  “3块钱的鸡蛋!”楚瑜又给了三块钱。
  就这样,楚瑜一共收了500个鸡蛋,花了差不多15块钱,把钱全部付给老乡后,楚瑜不忘说:
  “我过一周再来收,这一周,鸡新下的鸡蛋,你们可以留着再卖给我。”楚瑜说。
  “行!”老乡们巴不得这样,再三嘱咐楚瑜一定要来。
  -
  “姐,你说他们明明可以去县里卖,为什么不去,还等着人上门收?”
  “或许是因为山路难走,也或许是因为懒吧?”
  “懒?”
  楚瑜没做声,前世她在农村长大,知道有些村总体都比较难,不能吃苦,也不想着赚钱,只图安逸,只要日子没差到让自己饿死,就可以将就,这些村一般都比较穷,在她看来,新庄虽然山路难走,却也不至于穷到这个地步,归根结底,还是人不太勤快。
  楚瑜这次没有选择去县里卖鸡蛋,而是直接把鸡蛋拖去了临淮市,一来因为临淮她去的次数多点,熟悉一些,有安全感;二来临淮那的消费水平更高,这500个鸡蛋,容易卖完;三来是因为临淮比县城的路还要近些,这年头,路不好走,楚瑜不得不把距离也考虑进去。
  少安没有怨言地跟在楚瑜身后,俩姐弟路上花了4分钱买了两块粗粮饼子,简单对付了一下就往市区去了。
  “姐,500个鸡蛋呢,能卖完吗?”少安心细,容易担心,他一直觉得能赚到22块多钱,应该不错了,姐姐应该知足,而不是又把钱花了去进这么多鸡蛋,要是卖不掉坏了这可咋整?
  “顺其自然吧!能卖多少卖多少,尽力而为!”
  少安闻言,默默点头,他一直以为自己辍学后,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和大部分林家庄同龄人一样,下地做工,赚点小钱,过几年结婚生子,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可楚瑜最近的举动,却在他心里点起一根小小的火苗,让他看到希望,也许,他的人生也能有别的活法。
  因为赶了驴车,姐弟俩在7点左右就到了市区,楚瑜之前来过,记得棉纺厂家属区的路怎么走,她直接赶着驴车去了棉纺厂门口,这里是早上买菜的必经之路,人多,棉纺厂的职工手头也富裕一些,买东西战斗力强。
  “姐,我们得小心点,万一厂里有领导出来看见了怎么办?”
  “我明白,遇到情况咱们就赶紧走!”楚瑜把驴车停在边上的巷子里。
  很快,家庭妇女们陆续拎着菜篮子走出来了,棉纺厂大家都认识,三五成群的,楚瑜见了,低声喊了句:
  “卖鸡蛋了!山上的野鸡蛋!营养好!个头大!味道好!”
  这声叫唤使得几个妇女当下停了脚,她们左右看看,小心翼翼地来到巷子里。
第012章
卖鸡蛋
  “小姑娘,你卖鸡蛋?”
  “是啊!”楚瑜解开筐子上的白布。“婶子,你看!我这有500多个鸡蛋呢!都是山里的鸡下的,你也知道,山里的鸡什么都吃,满山跑,鸡蛋也好!”
  “呀!这鸡蛋确实不错!”
  “是啊!看起来个头很大,小姑娘,你这鸡蛋怎么卖?”
  楚瑜笑笑:“我这鸡蛋卖8分钱一个!”
  “8分?小姑娘,你这鸡蛋太贵了吧?”妇女们说道。
  楚瑜自然知道,这年头鸡蛋的普遍价格是7分,要8分,这帮人也能买,可今天鸡蛋多,她只求早点把鸡蛋销完,因此故意要高点价格,好给她们还价。
  “我们这鸡蛋都是7分钱一个,人家个头也不比你这个小呢!”
  楚瑜有些为难,一脸淳朴的笑容,“婶子,我这鸡蛋不一样,是山里的鸡下的,营养顶的上普通鸡蛋的两倍呢,适合孕妇和小孩吃,收来就贵,卖8分我也没赚什么钱。”
  妇女们买鸡蛋,几乎都是给小孩吃的,她们听了这话,又瞥了眼楚瑜的鸡蛋。
  “哎呦!我们人多,你便宜点,我们几个人多买点!”几人合计着。
  “多买点?”楚瑜思索一番,而后露出一脸肉疼的表情,咬牙说:“行!7分就7分吧!你们要帮我宣传一下啊!”
  “放心,我们肯定帮你宣传!”
  几个妇女心情不错地开始挑鸡蛋,别说,楚瑜这鸡蛋确实是大,皮子好看,看起来都跟普通鸡蛋不一样,经常买菜的人当然知道楚瑜没有撒谎,这样的鸡蛋卖7分肯定是她们赚到了。
  想到这,每个人果然提了一袋子去,楚瑜这鸡蛋按个卖,她们每个人都买了一袋子,等算钱的时候,楚瑜才发觉这帮老娘们确实是精,鸡蛋7分一个,她们挑了23个,26个,16个,都挑末尾是3或者6的,等算钱的时候,一算账,抹零,就把零钱给抹掉了,她们肯定是知道,要是零钱多,楚瑜不可能抹,可少了就不一定了。
  楚瑜深感家庭主妇的精明,她收了钱,笑着说:“婶子们,吃得好要给我们多宣传一下!”
  “行!吃得好我叫邻居们都来买!”
  之后,又有几个人来买鸡蛋,短短10分钟时间,楚瑜的鸡蛋卖了100多个。
  过了半个多小时,又有几个妇女跟过来,为首的问:“卫星妈,你就在这买的鸡蛋?”
  “是啊!就这姑娘卖的,我买去给我家卫星补充营养的,刚煮了吃,那味道不是一般的香,这不我再来买一些。”
  纺织厂的工人一个月20多块的工资,平时还有各种票可以发,如果夫妻俩是双职工,那日子会很好过,因此她们买起东西来也不像村里人那么拮据。
  听了这话,几个女人围过来,叽叽喳喳的:
  “这鸡蛋确实不错,我买点回去!”
  “是不错!我也买点给红卫补营养!红卫马上要考试了,多吃点补补脑子。”
  就这三下五初二,你买了30个,我买了20个,她买20个。
  “我也要买点,我家小姑子马上生产了,我这做嫂子的肯定要送点东西过去,送鸡蛋正好!”
  于是,5分钟不到,这筐鸡蛋就被几个妇女挑挑拣拣,又没了200个!
  楚瑜没想到,自己的鸡蛋竟然出名了,整个纺织厂的妇女都来买过,没到9点,楚瑜这一筐鸡蛋已经卖的差不多了。
  这时,一个妇女骑着自行车满头大汗地跑来。“姑娘,你这鸡蛋还有吗?”
  “没了,婶子。”楚瑜抱歉地说:“只剩下一些被人挑的裂口的鸡蛋,不能卖给你。”
  妇女一听,失望极了,“我听说你这鸡蛋特别好,还想买点的,姑娘,你下次什么时候来买?”
  楚瑜笑道:“婶子,我1个星期后会再来,您要是想吃,到时候我给您留点?”
  “行!行!我一个星期后来买。”
  筐见底了,少安看得眼都直了,他数了数筐里的碎鸡蛋,心疼地说:“姐,有15个碎的呢。”
  “没事。”楚瑜笑着说:“碎了的,咱们留着自己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2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