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万元户(校对)第1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3/263

  “楚瑜,我没经验,你说我做什么好?”
  楚瑜失笑,陆静什么都没想就打算辞职,还真是有勇气。
  都是一家人,她没有不帮的,她扫了陆静一眼,却见陆静的身材和陆战很像,高挑,身材比例好,腿直,很有气质,虽然不是柔美类型的,可却有种铁娘子的风范,特别有气质,更重要的是陆静气质不错,穿衣服自来洋,一头卷发竟然不能看,撑得起来!这样的女人要是去卖衣服,肯定很火爆。
  楚瑜沉思道:“姐,你喜欢卖服装吗?”
  “服装?”
  “是啊。”楚瑜笑笑:“如果你喜欢卖服装,不如开一家coco的专卖店,做我们品牌的二店,应该比你做别的赚得多。”
  她这样做一来可以拉陆静一把,卖个人情给这个大姑姐,二来专卖店是陆静自营的性质,赚钱和她没关系,二人没有经济纠纷,少了麻烦。
  陆静早就想让楚瑜帮自己一把,又不好意思说出口,现下听楚瑜主动说,当下激动地说:
  “行!楚瑜,我这就去递交辞职申请,去找店面开店!”
  分开后,陆战先送楚瑜回培训班,他部队有事,还得赶回去,俩人只觉得时间不够用,恨不得每一秒都贴对方身上,到了屋里,他俩耳鬓厮磨,没多久就抱一起去了,摸摸抱抱的,肌肤相处,解解渴,陆战明明没时间,却巴不得赖在她身上不走,俩人身上都有火,这没浇灭心头不舒坦,只好约下次再战!
  陆战走前直说他会好好表现,争取立功多请假,回来安抚她这个寂寞的小少妇,把楚瑜给说笑了。
  “楚瑜!”临走前,他又抱着自家媳妇,低声道:“如果能帮,就帮一把陆静吧!她公婆不在这个城市,齐铭家里也帮不上她,一直自己带孩子还得赚钱,也不容易,如果能赚多点钱,咱全家都安稳。”
  楚瑜自然明白这个道理,更重要的是,这个大姑姐对她没什么不好的,也不爱挑事,性格跟她合得来,她愿意搭把手。
  她不希望陆战为家里事烦心,便笑道:“陆首长交代的任务一定完成!”
  “得!”陆战狠狠咬了她一口,霸道地低喘:“小少妇,陆首长再给你一个任务!”
  “嗯?”
  “每天洗香喷喷躺在床上,随时等我回来找你大战三百回合!”
  “……”楚瑜直接把他踹了出去。
  等陆战走,楚瑜对着空荡荡的房子笑了,男人是当兵的,每次回来好不容易摸熟了,过几天又走了,次次见面都有熟悉的陌生感,这倒是婚姻保鲜的不错方式。
  她洗洗澡,早日休息,次日继续给清北班的学生上课。
  -
  79年下半年,大部分个体户还没有摸清国家的态度,国家也在摸着石头过河,对很多行业未来的发展都在摸索中,因此大部分规则没有制定,市场几乎是空白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谁有勇气谁就能赚到钱。
  楚瑜厂里来了几个新的摊贩,都是劳改刚放出来的,这几年国家翻了不少冤假错案,不少人因此被放了,出来后没事情做,只好来摆地摊,但他们想不到,他们这一举动会让他们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带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楚瑜的coco实体店开张有半个月了,这半个月来,每日的营业额都在稳固增长,虽说增长那十块二十块钱她根本不放在眼里,可在当下看,这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那就是让她明白,民众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比她想象中高。
  “林老板!”楚瑜正指导柜姐烫衣服,教她们怎样抓住客户的心,她回头,却见陈二军又来了。
  “陈老板?”
  陈二军有些急:“林老板,这喇叭裤还没有存货吗?您看北京这边刚有了流行的苗头,我答应你,只要我能进到货,我肯定让手底下的人好好卖,争取把coco的喇叭裤推火了!”
  说话间,一群女学生走进来,为首的好奇地打量着coco的装修,小声问:
  “请问有喇叭裤吗?”
  楚瑜笑着让售货员小林去招待。
  “陈老板,你也看到了,我们厂的牛仔裤先紧着经销商发货,毕竟人家是大户,一拿就几千条,而你们每次拿货几十条拿着,我不可能把货先给你们,你说是不是这么个理?”
  陈二军急坏了,最近工厂一直紧着大户来,他每次拿货都拿不到,已经好几天没货卖了,在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这得少赚多少钱啊!
  “林老板,我能理解,可您这么做不就等于断了我们的财路吗?”
  楚瑜笑了笑,没做声。
  陈二军见状,当下问:“那林老板,您说,要怎样才能供货给我们?”
  楚瑜正等着这句话呢,说实话,仓库有没有货?自然是有的,可她早就交代了仓库管理员对外宣称没货,为的是什么?就是为了等这一天,她要规范手下的摊贩们。
  楚瑜笑了笑,似是不在意一般,道:
  “陈老板,既然你这么问,那我就给你说说工厂的规定,你也知道,这厂又不是我一个人开的,就是我想给你方便,我也没办法,现在我们厂里实行代理制度,你现在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交一千元押金作为代理费,成为我们的代理,从此后,我们会优先给你供货,新款紧着你们先来,但同样的,你们也需要帮公司宣传推广,满足一定的销售额度,每个季度完成考核。”
  陈二军万万没想到楚瑜会制定这样的政策,这种政策简直是闻所未闻的,陈二军道:
  “林老板,一千块也太贵了吧?”
  “真的贵吗?”楚瑜挑眉道:“陈老板,恕我直言,想想去年的你是什么样,再看看今年的你,我既然收了你做代理,自然会扶持你赚钱,给你更多款式选择,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加盟coco,开一家coco的专卖店,做实体店生意,省得摆摊风吹露宿的,下雨下雪都没法卖。”
  陈二军不得不承认,楚瑜的这个规定对他诱惑很大,现如今有很多摊贩跟他一起抢生生意,如果真能开一家门店,闲暇之余再去摆地摊,那就能赚双份钱了,再说现在入秋了,过了秋分雨水就多了,北京这个冬天又是死冷死冷的,雨雪多,到时候摆摊不便,可有了实体店就不一样,大家都能来买东西,更重要的是,眼下实体店少,选址可以紧着他来,那么,他要是能在人流量大的地方选个小店,成本少赚得却多,岂不是很好的选择?
  当下,又有几个人来买牛仔裤,陈二军说不心动是假的。
  “林老板,实体店生意真那么好做?”
  楚瑜笑了笑,直接从边上拿了本账本甩给他,陈二军疑惑地翻开,越看眼睛睁得越大,不是吧!这才开业几天啊,都赚这么多钱了!一天营业额五六百呢!好的时候七八百!这也赚得太多了,一天纯利润至少能有两百多,想他一家子一天辛辛苦苦都赚不到这么多钱。
  陈二军当下就被数据说动了,他咬牙道:
  “行!林老板,我听你的,我搞代理!搞加盟!交一千块给你!”
  楚瑜笑了。
  -
  陈二军选址的事情楚瑜没参与,但陆静的事她不能不管,楚瑜给陆静找的店在一个人流量很大的路口,靠近几所学校,每天放学时候都堵车,不过堵得是自行车,边上有不少居民区,离这一里多还有所大学,正适合开店。
  陆静觉得也合适,重要的是房租很便宜,没人开店就意味着没有门面房的说法,门面房跟住房的租金差不多,这间120平方的门面,只收了陆静15块钱一个月,还不算贵。
  陆静讨价还价,最后以14块钱成交了,房子找好后,楚瑜找之前的装修工人给陆静的二号店做装潢,所有的装修方案沿用总店的,以清新自然的风格为主,两周后,装修完成,虽不如总店奢华,摆个古董做花瓶,却也清新干净,加上采光好,给人感觉很舒服。
  在装修之初,陆静就听楚瑜的建议,让齐铭用毛笔写了告示,告知开业时间,开业折扣!来往的人都能看到,要知道coco现在在北京小有名气,大家当然关注了,加上总店那边现在不打折,二店打折自然吸引不少人注意,很多姑娘特地把钱存着留开业买衣服。
  十月底,陆静的二号店开业,楚瑜没收她加盟费,算是拉她一把。
  陆静也知道感恩,常常去培训班给楚瑜送鸡汤送泡好的茶给她润嗓子。
  到了开业这一天,陆薇和田信芳都来玩儿,楚瑜也趁下午没课跑出来。
  鞭炮是要放的!这鞭炮放完,coco门口已经有一排人在排队,陆静见了,不敢相信地问:
  “楚瑜,他们该不会都是来买衣服的吧?”
  楚瑜摇头,说实话她也没想到有这么多人。
  陆静把大门打开,宣布开业,外面排队的人一窝蜂涌进来,全部都直奔目标,不带含糊的试穿后付款,生怕迟了就买不到的,而开业6.8折的优惠让有些人甚至一买好几件!
  其中,阔腿裤在一个小时之内就卖了11条!实在是不错的业绩!
  楚瑜也为她高兴,当人家儿媳妇也不容易,这事做好了还行,要是做不好让陆静赚不到钱,田信芳嘴上不说,只怕久了也会有看法,不是她喜欢把人往坏了想,而是做人就这样,现下陆静这边生意火了,她也能交差了。
  “楚瑜!你这coco的名气不是一般大!来的人都是奔牌子来的!”
  “是啊,我也看出来了!”楚瑜迎着阳光,扬起唇角,她也观察到,现在很多人不是奔着衣服款式来的,而是奔着牌子,在大家看来,coco比国际名牌还要大牌!
  当天,陆静让服务员几次跑去楚瑜的工厂拿货,晚上她一统计,这一天竟然比楚瑜那边总店开业收入还多,共入账1400多元!在这个没有专卖店的年代里,民众们没有选择,楚瑜的coco以新潮的款式成为北京人流行的风向标。
  田信芳很高兴,当她知道后来陆静每天能保持平均五百一天的营业额时,更是放心不少,还好这班没白辞!
  陆静也高兴,她虽然没有楚瑜的利润多,一天却也有大几十块钱的净利润,这比她上一个月班赚得还多!这样一算,一个月至少两三千的净利润了!她和齐铭都高兴坏了,周末去家吃饭碰到楚瑜,直说楚瑜是福星!
  人家陆奶奶又出来说了,她小姐妹算命,楚瑜不仅是财神婆!主陆家财运!还旺陆家人。
  “楚瑜能带着陆家走向繁荣!让陆家世世代代都安康!这是我小姐妹说的!”陆奶奶说。
  家人闻言,都笑了起来,在他们这样的家庭里能安康就意味着陆家以后少磨难,站队没有错的时候,只要子孙后代都能好,他们做长辈的也高兴。
  自此,楚瑜在陆家的地位又高了不少。
  -
  不知不觉,楚瑜脱下针织衫换上了黑色呢子大衣。
  天冷了,楚瑜也挂念家里人,她把工厂里做的新衣服找了几件女人们能穿的,又给楚乐买了件红色的新棉袄,寄回家,暑假没能回家让楚瑜觉得对家人亏欠许多,暗暗想着等过年要跟陆战一起回去。
  就在这时,周教授找到楚瑜,说有个任务找她一起参与。
  “什么任务?”楚瑜疑惑,到底是什么事?
  周教授道:“小平同志访美后,签订了交流项目,其中有一项就是引进美剧,这不,中央台的译制部接到了这个项目,要译制一部名为《大西洋底来的人》的美剧,他们人手不足,希望我能帮下忙,我想到你英语不错,想让你来试试。”
  楚瑜一愣,万没想到自己竟然有机会参与这样知名的电视剧,没别的原因,当初《大西洋》可是造成过万人空巷的效果,说个事情大家肯定都知道,八十年代,中国尤其是北京的小青年都爱戴麦克镜不撕商标,就是受这部剧的影响,麦克镜就是蛤-蟆镜,男主角的蛤-蟆镜让全国人民为之痴迷并效仿,而后世楚瑜的英语老师曾说过,《大西洋》是非常经典的科幻片,只可惜受当时的条件所限,很多地方译制不到位,如果放在后世,定然不会这样简单。
  更让楚瑜激动的是,这部剧还带来另一样流行风潮——喇叭裤!
  没错!喇叭裤和蛤-蟆镜在后世很多年成为流行风向标的原因,就是因为这部剧,而现在,楚瑜家的喇叭裤虽然卖得很不错,但还没有达到人手一件的程度,她需要有把火来烧一烧,无疑,这部剧是个很好的契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3/2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