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万元户(校对)第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263

  更别提林木匠还把家里打的新家具都送来了。
  “哎呦,楚瑜!这是你家打的家具?”赵银凤眼睛都直了。
  “是啊婶子。”
  “这样式好别致,咱农村可没见到这样的!”农村就是结婚时打的家具,都是普通的八斗厨,四方桌,没啥创新,可楚瑜做的这些家具不同,书桌做成圆弧形,边上连着暑假,衣柜里面一层一层的,还有抽屉、挂衣服的地方,还做了鞋柜啥的,林木匠还给抬了一些木板进去,说是要搭成床,大家进去看了,原来就是木板搭着离地三十厘米高这样,床尾是个连起来的桌子,床头是个大书架。
  “嗨,婶子,别人不知道你还不知道吗?”楚瑜笑了笑:“我打这些家具都简单,不就是为了省钱吗?这些样式是陆战画给我的,他说北京那边都是这样打的,我瞧着这些样式还省钱呢,就给做出来了。”
  “原来是这样,楚瑜啊,你现在可是全国都出名的红人啊!主席都说你是无产阶级,谁敢说你不好?”赵银凤说。
  楚瑜琢磨着这话,虽然有些酸,但应该没大恶意,也就没去追究。
  当天,林家又请所有帮忙的人吃了一顿,大家乐呵呵的,当晚,林家便都睡在了新房里。
  新房干燥、空旷、干净……有许多优点,最重要的是,有干净的洗浴间,以后楚瑜就可以在里面洗澡了。
  “姐,我要睡你的床上!”楚乐拿着枕头进来。
  楚瑜失笑:“你不是有自己的床吗?”
  “可是我更喜欢你的床!姐,这个榻榻米真的好特别哦!床跟桌子连在一起,我第一次看见呢!”楚乐一脸天真。
  “没啥特别的,你以后会习惯的。”楚瑜说完,关灯睡了觉。
  穿越来4个多月了,她一直为生计奋斗,现下,总算为家里盖了新房子,也算是了了一件心事。
  这段时间,楚瑜顾不上接服装订单,便没有新的钱入账了,现下楚青只想把之前没做完的订单做完,楚青顾着要跟王西平见面,在临淮也不安生,有意要回林家庄,楚瑜眼看就要开学了,也没法待在那边,俩人一商量,等手头这批风衣做完后,没问题了就把东西搬回来。
  后天就要开学了,楚瑜心知,真正的奋斗在后面——考大学!
  -
  到了8月,林家庄很多人陆续从广播报纸里得知唐山大地震的事情,只是一开始的报道里并没有说得详细,没有提到这次地震的伤亡情况,大家都以为这是个小地震,谁知到了8月底,很多数字被报了出来,从广播里听到越来越多的伤亡人数时,林家庄许多村民当场就哭了出来。
  此时,伤亡数字的统计还没有完全结束,数字也没有后世所说的24万,这个数字要到11月才能完全统计结束,整个8月,全国都笼罩在一种沉重的气氛中,陆战也因此接到了援助计划,被部队调去支援唐山,他没来得及告别,但听陈列说,原本这事是轮不到他的,是他自愿去的。
  楚瑜因为这事心里很不是滋味,只有身在这个时代下,才真正恨透了某些人,听闻这次地震已经提前被预测出来,只是有人不作为才使得这个城市这么多人在睡梦中死于废墟之下,可距离唐山仅100多青龙县却因为撤退及时,无一伤亡。
  这次地震不仅是天灾,也是人祸。
  下面的几天,楚瑜吃饭都没什么滋味,不仅是她,所有人都是这样。
  楚瑜心情不好便把英文字典拿出来背诵,此时她已经能认出英文字典里所有单词的意思了,即给她一个单词她能条件反射说出意思,当然,她的记忆带有一定的顺序性,一旦单词顺序被打乱,她未必能全部认出,楚瑜知道,这情况说到底是因为对单词不够熟悉,她便开始打乱记忆背诵,随便翻开一页字典便背一页,在她的不断巩固下,她的英文词汇量比前世高了不少。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楚瑜高中开学了。
第044章
搬走了
  本镇的中学分为初中部和高中部,
都在一个校区,很好找,
楚瑜进了学校,
听到广播播报,说是分班情况贴在了公告栏,
她走过去,
公告栏上贴着一张红纸,上面用毛笔写着每班的学生姓名,
如果有重名的就写清是哪个村的以便区分,她在高一(10)班的分栏里找到自己的姓名,
楚瑜进了教室,
新学期的课表已经贴了出来,
很多同学趴在那里抄课表,楚瑜拿出本子,正要抄,
却听一个熟悉的声音喊了起来:“林楚瑜!”
  楚瑜回头一看,周素芳扎着个麻花辫子,
高高兴兴走了过来。
  她这一喊,使得全班学生都安静下来,大家都惊奇地看向林楚瑜,
说起来楚瑜可是本校的风云人物,她初中时所做的英语学习演讲让大家受益匪浅,也让同学们对英语重视起来,只是大部分虽然知道林楚瑜这个人,
却不知道她到底长什么样,此时见了才对上号。
  “她跟我们一班啊!”
  “这下好了,咱班英语不用愁了,也能经常向她请教英语问题了。”同学们似乎很高兴。
  楚瑜笑笑:“素芳,你也在这班?”
  “是啊!我找人调的,我就想跟你同班!”周素芳笑着说,她拉着楚瑜的胳膊看向课表:“嗯,跟初中差不多嘛,不过这学期的政治课有四节呢,我听人说,主要学习各种思想理论,还得每周交两篇学习心得,批判前苏联的赫鲁晓夫,以及刘邓!”
  楚瑜闻言没做声,思想政治教育依旧占主导地位,不过没关系,很快就不是了,这种与学习毫不相关的莫名其妙的事情,很快将退出中国的各大学校。
  楚瑜发现高中课程有些不同,比较强调实践,听周素芳说,学校有时候会把学生带去农村劳动,或者进行军事训练,扫墓种树之类的更是必做的事情!”
  班主任是个中年人,人看起来还和善,他似乎有过很多年的班主任经验,很能镇得住场,班上的调皮学生没敢多说话,便被他压制住,乖乖地坐在教室里等班主任讲话。
  朱冯东说了一些新学期注意事项之后,便让学生去领书,发到书后,楚瑜翻了翻课本,除去语数外,还有一本《工业基础知识》,一本《农业基础知识》,教大家拖拉机的构造原理之类的实用性内容,以及化肥的分子式和方式式之类的,书本上的实验也都跟实践有关系,楚瑜深深觉得,学完这两本书,她就可以开拖拉机制造化肥了。
  这也就是后世学生所学的物理和化学两科,楚瑜翻了翻课本,实在没有多少实际知识,难怪文革后第一次高考招生,大学很难招到达线学生,从书本上就能发现点问题。
  楚瑜在班上算个名人,连老师都知道她,这不,没等上英语课,英语老师张清泉便过来了,她笑着把楚瑜找出去。
  “林楚瑜,我听很多老师说过你。”张清泉长得很文静,她笑说:“你初中的滕老师跟我说起过你,说你英语很好,你愿意担任这学期的英语课代表,带大家一起学英语吗?”
  楚瑜微愣:“老师,我相信班上有很多学习好的同学。”
  张清泉没想到她会拒绝,便问:“老师可以问问,你为什么不愿意当课代表吗?”
  楚瑜笑笑,回答得很诚恳:“老师,班上人太多了,作业抱起来很重,我吃不消!”
  张清泉被她逗笑了,她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实诚的理由,她拍板道:
  “你呀!既然你不想抱作业,我找个副课代表帮你抱!”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楚瑜再不同意就显得有些布置好歹,她没做声,听张清泉的安排。
  而张清泉笑眯眯看着楚瑜离开,果然,好学生怎么看都喜欢,就是说点不讨人喜欢的话都显得那么有个性有特点!
  -
  前几天上课几乎都在讲班规制度,学习上倒是不累,只是每天来来回回几十里路,楚瑜实在有点吃不消,第一天就累得趴在床上,很久起不来。
  少安进了,有些奇怪:“姐,你咋了?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别提了!走路走得我累死了!”
  “累?”
  “是啊!每天来回要走几十里,谁吃得消啊?”不打算减肥的她这样走下来,都瘦得没一点赘肉了。
  少安失笑,他知道楚瑜手里有点钱,上次楚瑜拿钱给秦美丽的时候,他看见楚瑜的口袋里有好多大团结。
  “姐,嫌累干脆买辆自行车得了!”
  “自行车?”
  “是啊!”少安理所当然说:“不过这自行车券不好弄,我记得你手头还有十几张工业券,但这些不够,听说自行车券得三四十张呢,跟缝纫机差不多!”
  楚瑜闻言,陡然道:“是啊!我怎么没想到买辆自行车呢!”
  这样来回要轻松一些。
  只是,盖房子她已经花了四百块,楚青花了两百,再加上她买菜做饭,现在手头只剩下五百多块钱,秋装的钱还有五百没拿到手,全算上也不过一千左右的存款,努力了2个月,最后只剩下这点钱,楚瑜很有危机意识,当然没钱不是主要原因,真要买辆自行车也不是不可以,骑车去上课很快就到了,每天不用这样劳累了,只是……
  楚瑜很快否定了这个想法。
  “姐,你是不是没钱?我这有20多块钱给你!”
  说着,少安把钱一股脑掏出来塞给楚瑜。
  楚瑜一怔,有些惊讶:“你哪来的钱?”
  少安笑笑:“难不成你忘了你之前教我那个赚钱的方法?”
  “蝉蜕?”
  “是啊!我之前每天都回家找蝉蜕,后来蝉蜕都被我找的差不多了,我干脆抓知了猴抓回家等它脱壳,再把蝉蜕收着,我按照你说的方法拿去医药公司卖,真的卖了不少钱,还有你之前让我抓癞蛤-蟆,我也抓了一些癞蛤-蟆制作蟾酥,把那白色浆液拿去卖,乖乖!姐,你别说,好值钱的!比肉还贵!只可惜每天捕杀癞蛤-蟆太血腥,我怕引人注意就没干,因此,2个月只赚这点钱!”
  这两个方法都是楚瑜交给他的,蝉蜕和蟾酥都是可以入药的,因此有人收购,农民卖的少医药公司也会收,只要注意不在村子里引人注意就行。
  楚瑜笑着拒绝:“钱你自己留着,我不要你的钱!再说了,我不买自行车不是因为缺钱,而是我不希望太过招摇。”
  少安陷入思考。
  “少安你想想,咱家最近是不是有些过于出风头?现实爸治好了腿,而后家里买缝纫机盖房子,现在是没人查的,但万一要是查起来,被人知道我们做生意那就完了!所以自行车还是迟点再买吧!”
  “行,姐,都听你的!”少安说着,执意把钱塞给楚瑜:“姐,你替我保管!我一个大老爷们不会管钱!”
  说着,少安头也不回地跑了。
  楚瑜失笑,话说林旭东和林少安好像都挺信任她的。
  楚瑜把少安的钱放在柜子里,打算等他结婚再拿出来给他。
  -
  白露一过,天就凉了下来,之后的第二天,当月的9月9日,下午三点,中央台开始预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各位听众,本台今天下午4点钟有重要广播,请注意收听。”
  郑长卫听了这消息,奇怪地说:
  “到底是什么消息还需要提前预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2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