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亲妈的锦鲤日常[穿书](校对)第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91

  这孩子跟他没有一点关系。
  秦宴思来想去,面上却丝毫不显,只在之后出差时,鬼使神差地给芝麻团带了两个玩具和几套英语书,他观察过锦西家里很少买玩具,却买了不少幼儿的英语书,她在给孩子做英语教育,秦宴不得不承认她的思想很超前,从前秦宴去港城出差,那边的孩子幼年都学英语,他也打算将来教导自己的孩子多门语言。
  孩子见到玩具很惊喜,又跳又笑,让秦宴莫名觉得满足。
  锦西的表情稍显复杂,似乎并不想他和孩子这样亲近,这让秦宴对自己的猜测有了几分把握。
  -
  就在这时,祁静那边传来消息,说是杨月华不肯出钱给她做生意,很抱歉她不能入伙了。
  其实祁静很想跟锦西一起做,不知为何,她就是觉得锦西不是凡人,以后一定有大成就,奈何她不赚钱,花一分钱都要找杨月华要,而杨月华并不认为一个年纪轻轻地小姑娘,能在短短时间内,就把生意做这么大,当祁静跟她说这件事时,杨月华当即道:
  “你什么都不了解就和人合作?祁静啊,不是妈说你,你跟她才认识几天?做生意是你想的那么简单的?”
  祁静被她说生气了,可她手头没钱,只有点零花钱,根本不够入伙的。
  祁静又说了很多,杨月华却咬定不松口。
  “才投资几万块钱能做几百万几千万的大生意?不是妈说,这个锦西也太能忽悠了,做生意没她想的那么简单,你跟她做朋友可以,做生意这事还是算了。”
  不管祁静怎么说,杨月华都不同意。
  祁静跟锦西说这件事时,锦西也没说什么,她也想到了这种可能,杨月华不相信她是正常的,不过眼下锦西的资金回笼了一些,以眼下的资金情况,哪怕没人合伙,也能撑下去。
  “没事,合作不成,还可以做朋友。”
  锦西并未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这只是一件小事,成年人又不像孩子,今天不跟你玩明天又和好,她虽然有心把生意扩大,但合伙人可以慢慢找,如果她资金回笼的比预计快,不找也行,倒不是必须要祁静入伙。
  下面时间,她努力拉开秦宴和孩子们的关系,可孩子谁都不黏就黏秦宴,见到秦宴比谁都亲。
  有一次锦西给他们讲述父亲是什么时,小芝麻竟然鼓着嘴嘟囔道:
  “要是父亲就是秦叔叔就好了!”
  把锦西说的当时就不好了。
  其实芝麻团的父亲是谁都没关系,反而锦西和对方也没有婚姻关系,可问题是她真的不想扯出太多麻烦事来,尤其对方是秦宴这样的大佬。
  锦西的生意比想象中做的好,就在下面的一个多月里,锦西把生意铺到了周边城市,开春后毛线的销量有所下降,锦西让工厂推出赠送包,每买一包毛线可以送一小团别的颜色,送的礼物放在布袋里,一起销售,而送的线虽然不多,却足够织一副手套了,眼下很少有销售东西送礼物的做法,锦西的做法一推出,颇受欢迎,毛线的销量在短短两周内,开始攀升回暖。
  到了四月底,锦西算了一下,她已经进账了三百多万。
  二十多元的成本,七八十一斤的利润,锦西第一次得知,如此不起眼的毛线生意也能做成暴利行业,与此同时,锦西包下了某大厦的一层楼,做五色鹿的办公大楼。
  没有一个办公室员工,却包下整层楼,锦西的做法让人看不懂。
  没人知道,锦西远远不满足于现状,哪怕一个月能赚五百万,对她来说也是远远不够的,她要做的不仅仅是在华东地区销售五色鹿,更要在全国打响五色鹿的品牌。
  锦西的目标是在八月前,赚到两千万,而后扩张她的生意版图。
第20章
  租下办公大楼后,
锦西先是找了一个经理和人事部主管,
由他们来招人组建公司。
  “方总。”殷杭不着痕迹地打量锦西,到现在他还无法接受锦西是公司老总的现实,应该是富二代吧?否则不可能年纪轻轻把公司做这么大,在办公大楼密集的区域租下整整一层楼。
  “嗯。”
  “我刚面试了几个员工,不出意外可以定3个员工,他们这周会出差外省,替我们五色鹿做地推,替商家做活动,
宣传品牌。”
  “好,
按照你的思路去做。”
  锦西话不多,
表情也始终淡淡的,
可殷杭却不敢造次,
对她说话向来毕恭毕敬的。
  “我不求过程,但结果你得达到。”
  殷杭试探性问:“不知道您的目标是……”
  眼下公司刚成立,
没几个人,
连像样的会议都不曾有,殷杭对公司的运营目标没太大了解,
只在应聘时跟锦西聊过几句,俩人的运营思路很合得来,
锦西二话没说就把他招进来了,可锦西不知道的是,
在来五色鹿之前他多次碰壁,
其他公司的老总认为他是幻想派,
总是提出不切实际的想法,认为他过于猖狂不够务实,殷杭一直找不到赏识自己的人,却不料,在与锦西交谈的过程中,俩人一拍即合,十分投缘。
  殷杭承认他是狂想派,他认为眼下有很多机遇,每个公司和品牌都应该抓住,那些老板太没有理想,总认为一年赚个几十万就不错了,不肯放手去干,殷杭不赞成那种保守的做派,时不我待,机遇一旦错过,就不会再来。
  锦西挑眉,依靠在高背椅上时,双手交叉,眼神平静地看他。
  “我要在8月之前,达成两千万的盈利。”
  如果不是坐的正稳,殷杭怀疑自己会从椅子上摔下来,两千万?就这几个月?锦西是不是说错了,殷杭终于明白以前那些老板听他说话是什么感觉了,不可思议,认为这个人是疯了!两千万?短短数月?
  疯了!真是疯了!可这疯狂的行为却让他听得热血沸腾。
  殷杭收回自己刚才的话,他不是狂想派,比起锦西,他是真正的保守派。
  “两千万?”
  “怎么?达不到?”
  殷杭下意识摇头,锦西的眼神是认真的,她说话的语调和表情莫名让人信服,是呢,或许是他们疯了,可能找个陪自己疯的老板,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殷杭忽而笑了,随即眼神充满狂热的光。
  “两千万?是不容易,但没有挑战的事,做起来一点意思都没有!”
  锦西勾唇,很肯定地说:“我相信你有这样的才能,我也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去帮你,等过段时间,咱们会上一波广告,我相信广告之后,咱们五色鹿的销售额会再上新高的。”
  殷杭很少遇到主动做广告的老板,不禁问:“要做多少钱的广告?”
  锦西面上带笑:“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目送殷杭离开,锦西笑了笑,殷杭不知的是,前世的锦西一直视他为偶像,前世的殷杭在早年郁郁不得志,不得老板赏识,直到后来遇到做保健品的冯江涛,九十年代,是保健品疯狂生长的年代,这富饶的土壤滋养出疯狂销售的保健品,殷杭的大胆和冯江涛的保守结合在一起,俩人一起把保健品推向全国,使得该保健品当年的营收就达到了10亿之多。
  哪怕在后世,10亿都不是个小数目,更何况这是1994年,可以说,10亿是个天文数字。
  但九十年代保健品的问题颇多,虚假广告营销使得中国保健品从根上开始腐烂,很快,保健品被爆出各种问题开始走下坡路,冯江涛也因此把办公大楼抵押出去,沉沦多年,谁知就在短短几年后,又一个新的保健品品牌破土而出,又因为其成功的广告营销,在短时间内把该保健品推向全国保健品第一的宝座。
  众人不知道的是,后来的那保健品依旧是冯江涛做出来的,而冯江涛是没有能力想出那么天才的广告文案,锦西因为了解过相关事情才会知道,冯江涛背后的人是殷杭,殷杭不仅仅是天才的销售家,更是营销策划的天才。
  一个广告成就一个品牌,早就一个公司。
  殷杭深谙其道。
  是以,看到殷杭来应聘,锦西比谁都激动,也在第一时间和对方聊天,并一拍即合,把对方留在自己的公司,锦西知道殷杭是个懂得感恩的人,哪怕他有另起炉灶的本事,可前世的他因为感激冯江涛的上市之恩,一直留下来帮助冯江涛。
  锦西没想到书里的世界也会有现实中真实存在的人,或许整个大背景是真的,那个大背景下知名的人和事都会存在。
  这一世,锦西截胡,把他留在自己的公司。
  殷杭是实干派,很快带着员工去下面省市洽谈合作了。
  -
  这年头,报纸电视是传媒的代名词,人们获得消息的途径,只有这么几种,电视就不用说了,这个年代,家家户户虽然能收到几个电视台,可央台一家独大,属于有电视的家庭都会收看的电视台,处于近乎垄断的地位,可哪怕已经到了94年,全国拥有电视的家庭依旧算少数,在农村,一个村甚至只有几台电视,如此,人们就是想看电视也难,比起电视,报纸更容易走进家家户户,更容易把消息带到每家每户。
  这个年代,没有互联网,人们习惯看报纸买早晚报,一早,锦西出门散步时,看到很多遛狗的大爷大妈,路过路边的报刊亭,啥事不做,都会买一份报纸看新闻,他们边走边看,有的会在路旁的长椅上坐一会,打开的报纸挡住脸,只留下一个静止不动的身影,配合破旧斑驳的墙面,颇有老电影的感觉。
  锦西觉得这一祯祯画面美得像一幅画,这个年代真好啊,人们还有心思静下来读书看报,不像后来,手机占据人们的生活,控制了人类的大脑,想静下来看书看报,很是艰难,就连有看书习惯的锦西,都觉得每日能坚持读书实在是太难了。
  总说这忙那忙,其实就是把时间花费在别的事情上。
  她也在路边买了份报纸,眼下国内有九家覆盖面较广的报纸,这些报纸的发行量较大,九家报纸加起来的发行量超过1300万份,这是锦西记忆中的数据,前世她做过相关的论文,了解过数据,1300万的发行量,如果是日报,就等于每天至少有1300万人在看,这还不包括报纸传阅的量,如果算一份报纸一家人看的话,那么,其覆盖面难以估计。
  锦西翻看了手里这份报纸,这报纸在华东地区都有发行,和市面上其他报纸一样,报纸的反面通常会有一些广告,广告内容多样,有二手房,有白酒,有复读机广告!缺乏信息来源的年代,就连广告都被仔细阅读着,锦西就坐在这看了很久的广告。
  合上报纸,一个主意已经成形,锦西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当她跟殷杭说出这消息时,殷杭的惊讶是显而易见的。
  “做广告?还是整版广告?九家报纸一起做的话,会花很多钱。”
  “是,我当然知道这一点。”
  可锦西放不下的是这个年代广告的高转化率,在后世,广告漫天,没日没夜对人们进行轰炸,那年头的广告效果已经很普通了,可在1994年,广告还没有滥用,人们没有更多选择,不可以快进节目,没有那么多电台可以调转,人们就连广告都喜欢看,报纸广告的覆盖面广,投资低,见效快,当日就可以获得很好效果,锦西就像捡到宝一样,实在无法拒绝这诱惑。
  “这恐怕得投入几百万吧?”
  “要不了那么多,我问过,几百万够咱们全版登报一段时间了。”
  “那……”殷杭咽了口唾沫,只觉得锦西的心比自己还野,几百万就这样轻描淡写的,完全没有丝毫流量,她就不怕这钱收不回来吗?“您打算怎么做?”
  “我要做品牌广告。”
  “品牌?”
  “对,拉高五色鹿的品牌形象,营造文化内涵,我要你编一个段子,把五色鹿毛线的内核凸显出来,而后咱们登广告。”
  “您有方向吗?”
  锦西点头,她确实有方向,94年慈善基金会刚成立,人们对环保慈善的概念还不深,更不会质疑企业家做环保和做慈善的真诚,这时候的慈善还不是一场秀,与环保和慈善挂钩的品牌容易在最短时间内,赢得人们好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