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英雄志(校对)第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266

  蒙亦骤然站起来,声音透着决绝的坚毅,说道:“汝愚,我们走吧,下次来的时候,我希望能够将老主公的骸骨移到他的故土博陵去。”
  徐汝愚点点头,心中想起父亲在灞阳城下尸骨无存,眼中不禁又溢出清泪来,咽声说道:“时间不会很远,明日我去城中请付棺木,将义父的骸骨收集起来带到荒城去,日后在安葬博陵。”
  蒙亦说道:“这样更好,就让我们十二个罪孽深重的人护棂吧。”
  徐汝愚探头看见远处车队支着数十支火把向这里迤逦而来,虽然隔得远,徐汝愚还是清楚看见陪在易行之身边的人就是当年逼迫自己搬动巨石的凌战威。旧日恩怨已如烟云消散不见,徐汝愚抓起两把雪,抹在脸上,将满面的泪痕洗去,对即墨明昔说道:“警戒降一级,他们应当来送御寒物品的。”
  蒙亦想起六年前对永宁郡所造的杀戮,心中愧疚,说道:“我们就不陪你过去了。”
  徐汝愚理解的点点头,走到候在营门的幼黎身边,携过她的手,给她温了温冰冷的手,说道:“你衣裳单薄,身子又弱,还是进营帐吧。”
  幼黎的双眸在暗夜中闪着柔和的光芒,柔声说道:“现在不冷了。”
  车队在二百步停下,易行之、凌战威并肩向徐汝愚走来。
  凌战威端视徐汝愚片刻后喟然说道:“老天终是没让我犯下不可弥补的错误,我身后车中都是些御寒的物资,汝愚不要拒绝。”
  徐汝愚平静的说道:“凌阀主厚爱汝愚,汝愚怎敢不恭然从命。”侧身吩咐即墨明昔安排人去接手那批物资。易行之、凌战威似乎知道徐汝愚祭拜过吴储,情绪不会太佳,寒暄几句,就告辞归城了。
  凌战威送来的御寒物资中,不仅有厚布营帐等必备物品,还有一批药材,徐汝愚见他想得十分周到,心中不由有一丝感动。即墨明昔领着青焰军将士不消片刻,就将五十顶营帐支好。安排好哨岗,众人就入帐休息了。
  徐汝愚等人在江津城外等了五天,梁宝与尉潦方从雍扬赶过来与他们会合。
  腊月二十五日,青焰军设在津水岸边的哨岗看见一队十六艘都是由长达二十余丈长的百梢商船组成的船队迤逦在碧水清波上,梁宝、尉潦站在领航的船首。看着那深深的吃水线,就知道船中装着满满的货物。
  哨岗刚想派人回营通知,徐汝愚已领着众人向津水岸边走来了。尉潦未待船近岸,就跃上岸来。梁宝沉稳的下令,让船队近岸系缆,一切安排妥当之后,才上岸来。
  徐汝愚笑道问道:“一切还顺利?”
  梁宝搔搔脑袋,回道:“还好,江大哥看了你的信,立刻请来梅大人商议,梅大人毫不犹豫就答应了,说:雍扬世家借先生的粮食自当归还。”
  珏儿听了心中奇怪,说道:“你什么时候有粮食借给雍扬世家了?难道这十几艘船里装的都是粮食?”
  “东海战局之前,我就料到公良友琴与许伯当会合兵围困雍扬,所以就让凌天囤积粮食,一时导致雍扬粮价上涨数倍,凌天与宿帮被雍扬民众骂为奸商,不过各地粮食还是大量涌入雍扬,避免了雍扬被困时闹粮荒。”
  “那些粮食不是免费发放给雍扬民众了吗,你怎么好意思讨还啊?”
  徐汝愚给她说提俊脸一红。幼黎拉过珏儿的手,在她耳边轻声的说:“顾虑到东海陈族的感受,雍扬那边不能与我们走得太近,只能以这样的方式支援我们,这些话不要跟人乱说哦。”
  珏儿现在才明白前些天汝愚为何鬼鬼祟祟的派遣梁宝与尉潦领着五十多名好手前去雍扬。不过又好生奇怪,张嘴问道:“不就十几船粮食吗,需要五十多名好手前去护卫,雍扬随便派点护卫就行了,就不信有谁敢劫?”
  徐汝愚笑道:“这十几船粮食装足也就二万担粮食,在这产粮之地,也就三千多金,我想现在还没有哪家人愿意为了这点钱冒犯我的,不过这十几艘船中装着五十万金的话,就难说了。”
  “什么,你说这船当中有五十万金,天哪,快让我上去看看,我这辈子还没见过这么多钱。”五十万金相当于一个四十万丁的中等城邑一年的税收。
  梁宝平静的说道:“不止这些。”徐汝愚“哦”然一声,示意梁宝继续说下去。梁宝说道:“这些商船也是雍扬送给先生的,雍扬水营被公良友琴击溃之后,雍扬江港由陈族的平城水营接管,雍扬不得再设水营。这些商船其实是以百梢战舰的标准修造的,只要稍稍改装就可进行水战。为了以示雍扬与先生没有瓜葛,这些水手在江津就要上岸,船就由我们自己驾到清江去。”
  徐汝愚笑道:“凌天这次还是难不倒我。阿弥,这十六艘船以后就归你管了,你领人前去交接吧。”
  雍扬不能设置水营,那在清江设立强大的水营就是必要。弥昧生未曾想到徐汝愚会委此重任,心头激荡,想要说话,嗓子眼却像被异物梗住一样,说不出半句话来,脸涨得通红。
  听雪在旁叫道:“阿弥不愿水营统领,我来当好了。”
  叔孙方吾笑道:“现在哪来的水营统领可以当,不过只是船老大,阿弥是嫌职位低了。”
  弥昧给她们拿话一讽,缓过劲来,走到徐汝愚的面前,单膝跪地,言语肯切的说道:“主公这么器重昧生,昧生当以死相报。”
  徐汝愚将弥昧生搀过来,说道:“我相信你,宜先生也相信你。关于这个人选,我与宜先都一致想到你,你可以做好的。”
  徐汝愚回首看向人群之后许伯英,走到他跟前,将他拉到岸石之上,问他:“你在襄樊会也无具体职务,你可否暂时前来帮我,日后你要回襄樊会,我也不会挡你。”
  许伯英脸上满是期待,眸光骤然明亮异常,俄而心中不知转过什么念头,眸光迅速黯淡下。许伯英低声丧气的说道:“汝愚麾下人材济济,我治军、武艺均及不梁宝、明昔他们,汝愚怕用不着我?”
  徐汝愚哈哈一笑,说道:“伯英什么时候学会妄自菲薄了?这船中有二万担粮食与五十万金需伯英替我管理,我们这一千多人的衣食住行需要伯英为我们张落,伯英若是不畏辛劳的,能否为我理财?”徐汝愚灼灼的目光直视许伯英的双眸,让他感觉灵魂就要被他的眸光点燃一般。
  许伯英朗声说道:“承蒙汝愚如此器重。我今天在此立誓,他日若是重返襄樊会,也不会泄露青焰军中一丝一毫的秘密。”
  徐汝愚正要他说这句话,搂过他的肩膀,说道:“我既然请你帮我,就不会怀疑你。”
  清江府五座荒城位于越郡西南内陆,发源于云岭的清江曲折北行,在清江府境内与发源于武陵山的溧水河合流,水深河宽,利于二百梢的巨型船只航行。但是云岭被苗人占据,武陵山被夷人占据,位于清江中游的清江府在十多年经历普济岛海匪、夷人、越郡世家多次战乱破坏,只留下五座荒城,还有就是几十股穷凶极恶的盗贼,因而清江只有下游极短一段水道有航运通行。
  马帮没有商船与战船,初时到越郡荒城,能做的也只是与盗贼争夺地盘,但是领兵作战,许伯英显然及不上许景澄与许照容,更不用说邵海棠了,所以许伯英现在留在襄樊会并无大用。虽说表面上襄樊会的势力远远强过徐汝愚的青焰军,但是想到徐汝愚背后的实力,以及他本身无人能及的惊世才华,就知道他到了荒城之后,可以做的事情很多,特别拥有十六艘百梢战船之后,徐汝愚肯定是要打通清江航道,那时清江府与外界的通道就会打开。梁宝夷人的身份,注定徐汝愚会与武陵山上的夷人打交道。
  许伯英与徐汝愚相识日深,徐汝愚虽然并未将心中所想完全告诉许伯英,但是许伯英知道徐汝愚心中素有大志,徐汝愚必定会借助清江打开云岭通往南宁郡的通道,借助溧水河打开武陵山通往南闽的通道,那时清江府就会成为通衢要邑。
  许伯英几乎能猜到徐汝愚离开雍扬的初衷。
  徐汝愚自从得傅缕尘传授“大道泽生”的奥义,心中已坚定为天下为万民的信念,故而在雍扬临危受命,力挽狂澜。
  东海战局结束之后,雍扬各世家不再依赖徐汝愚的军事才华,在政务上事事予以制肘,加上东海郡最支持徐汝愚的陈昂也因信念与家族利益相背,权势渐渐削弱,直至现在完全被剥夺军政大权。
  现在的雍扬府无骑兵、无水营,在军事受制于陈族,在经济、政治上受制于众世家。徐汝愚最大的理想就是削弱世家豪门对普通民众的奴役,这在世家力量极为强大的雍扬府,根本就是不可能办到的。
  徐汝愚不得以放弃雍扬府都尉职,以退为进,全力扶持出生平民且心胸宽广的江凌天与他的宿帮势力,让江凌天代替自己职掌雍扬府。江凌天资历不足,徐汝愚又千方百计的扶持战乱后实力严重后退的梅族,让梅族与宿帮形成互生的政治联盟,共同控制雍扬府的军政大权。
  最为关键的一点,后备营三千勇士是完全听令于徐汝愚的,后备营的所有将佐都是徐汝愚一手从流民中提拔上来的,雍扬府所有的人都相信,除非将后备营撤销重新组建,否则无法削弱徐汝愚对后备营的控制力。
  襄樊会起初无疑会依赖徐汝愚,襄樊会在自己组织生产之前所需的粮草、物品都需要通过清江水运从外界输入,并且襄樊会普通会众迁移到清江府更需要徐汝愚的支持。如果在清江府襄樊会与徐汝愚所领的青焰军成为最终的两大势力,自己该如何自处。许伯英想到这里不禁有些迷茫。
  当初在伏牛山时,邵海棠曾提议让徐汝愚出任襄樊会会首,那时他就看到日后襄樊会可能有的窘境了吧。在我心中也认为这才是最好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让襄樊会成为这片大地上举足轻重的势力。再说徐汝愚的信念应当与襄樊会创建的初衷相一致的啊,可是那些已经背离创会初衷的人啊,无情反驳了此议。
  徐汝愚撇了撇嘴,脸上还是平淡的微笑,虽然说襄樊会至今还有二千余精锐战力,日后会迁移过来的普通会更可能高达两万人。而徐汝愚只有二百多人的精锐战力,当然随弥昧生从汉水桃源过来近六百名小镇居民中,青壮年占了一半,但徐汝愚并不想杀鸡取卵。除了让弥昧生从中挑选五十名精通水性的汉子操控商船外,连商船的护卫,徐汝愚也会让青焰军去担当。
  汉水桃源的居民跟随宜观远在竹行小镇居住了几十年,青年一代几乎都是深受宜观远的影响,他们生性单纯朴实,自由热烈,没有世家等阶观念,同情为世家奴役的黎庶百民,又多精通书文,心中信念与徐汝愚极为相近。这些人成长起来,才是最忠实于徐汝愚心中信念的人,徐汝愚万万不敢让他们轻易受到损伤,作为普通军士去征战更是舍不得。
第十章 青焰军议
  梁宝与尉潦从雍扬府带回二万担粮食与五十万金,先前一直愁眉苦脸的众人一时笑逐颜开。青焰军在商南镇的物用一直依赖于襄樊会,那时襄樊会有求于徐汝愚,也只得任他索取。但是到荒城之后,青焰军的物质若还是依靠襄樊会的供应,那青焰军就会成为襄樊会的附庸,这是跟随徐汝愚的众人都不愿看到的结果。
  从商南至江津长达千里之遥的路途上,虽说众人都信任徐汝愚之能,但是心中还是存有疑问与担忧。现在徐汝愚不仅从雍扬府得到第一批数额巨大的物资,更可以凭借十六艘随时可改成战舰的商船,打通清江府与外界的联系,那时襄樊会反过来会依赖青焰军。众人心中的担忧荡尽无存。
  徐汝愚、江幼黎、蒙亦、叔孙方吾、许伯英、即墨明昔、梁宝、弥昧生、魏禺、尉潦、宜听雪、江珏儿等人走进设在营地正中的帐内。不知何时营帐按照官帐的模式布置,一张长案正对帐门,左右二列矮几。几案后铺着素色坐毯。
  徐汝愚携着幼黎的手径直走到居中的长案之后,转过身来面对众人,肃然说道:“这十六船物资是我们近期内唯一能得到雍扬的援助,日后就要在座的诸位齐心协力,共同与我在清江府开拓一番新局面、成就一番事业。”
  徐汝愚犀利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看到众人眼中期盼的目光,知道他们业已猜到此番会议的实质内容。徐汝愚从商南行军至江津途中一直与众人反复商议有关重组青焰军的细节,现在时机已经成熟。
  徐汝愚缓缓说道:“甫至清江,我们需要韬光养晦,不宜过度张扬,我部所有的人马都将宿编到青焰营下,现在我将编制公布如下:弥昧生从汉水桃源中挑选五十名精通水性之人组建清江水营,归弥昧生统领;魏禺所领青焰军左哨一百二十五人组建清江水营护军,归魏禺统领;青焰军右哨一百二十五人组建清江骑营,归明昔统领;从汉水桃源征选一百二十五名青壮组建教导骑营,归梁宝统领;组建宿卫营,归尉潦统领……”
  尉潦没听见徐汝愚报出近宿卫营的编制,不待徐汝愚继续说下去,嚷嚷着说道:“先生,宿卫营多少人编制,你怎么不说?”
  徐汝愚笑道:“你识多少字,宿卫营就有多少编制。”
  尉潦急道:“我前天刚跟叔孙叔习了二十个字,现在又忘了一干二净。先生还是让我去明昔手下当个小令吧,总比手下没有一个使唤的人好。”
  众人都给他逗乐。蒙亦说道:“我们在清江立足之后,宿卫营承担护卫青焰军基地与家眷的重任,怎么会无兵可带呢,若是有敌来犯,我们留在基地的将士都要受宿卫营节制,你还不满意?”
  尉潦听他一番解释,心满意足不再争辩。即墨明昔等人看了心中偷乐,都想:留守基地的人中,尉潦的资历、经验永远不会最高,大概难有他独立征战的机会了。徐汝愚此举是怕他杀机太盛,放纵在外,造成太多的血惺,有违自己创立青焰军的初衷。
  徐汝愚见他轻易给糊弄过去,与心知肚明的几个人交换了一下眼色,继续说道:“青焰军暂设三执事,由蒙亦、许伯英、叔孙方吾三人出任,青焰军设十二教习,蒙亦为首席。叔孙方吾职掌青焰军总务。许伯英职掌青焰军后勤、财务、商贸。”
  叔孙方吾虽说职掌青焰军总务,但总务中最关键的后勤、财务、商贸三事悉数为许伯英分去,叔孙方吾总务官职实际上反成为许伯英的辅职。关于许伯英在青焰军的位置,让徐汝愚、叔孙方吾、蒙亦心疼了好些天,叔孙方吾当然知道精通政务的许伯英是总务官的最佳人选,本意由他出任,后来考虑到多方面的原因,由叔孙方吾出任总务官,而将总务中的三大实职授予许伯英。
  徐汝愚朗声说道:“青焰军由我自领,诸位入座吧。”
  徐汝愚、江幼黎并肩跪坐在长案之前,蒙亦、叔孙方吾、许伯英、梁宝、即墨明昔、弥昧生、魏禺、尉潦、宜听雪、江珏儿也依次坐下,数年之后威震天下的青焰军的核心层就在江津城南一座不大的营帐中形成了。此时青焰军加上从汉水桃源迁民中征调的一百七十五人,也不过四百二十五人。
  徐汝愚待众人坐定,徐徐说道:“我们的此行的目的地是越郡清江府的宣城邑。梁宝你将宣城的情形与诸位讲述一下。”
  梁宝离出座位,将珏儿递过来的越郡地形图展开,说道:“清江府位于越郡西南,古称越头荆尾,闽之门庭,南为六百里的武陵山系,西有怀玉山系与荆郡相隔,清江府地势由南向北倾泄。清江发源于云岭,流经武陵山与怀玉山之间的河谷丘陵带进入清江境内,溧水等数条发源于武陵山的水流汇入清江,使得清江流量骤然增加,利于巨型船只通航。位于清江府西南的宣城,背依武陵山、怀玉山,溧水紧贴宣城南城墙汇入清江……”
  徐汝愚挥手止住梁宝的介绍,接着他的话题说道:“宣城是清江府第一座毁于战火的荒城。三苗被容家驱逐出南平郡西南的黔山一带,投附南宁的越家,自旧朝宣灵帝始,百万苗人逐渐迁移到南宁与荆郡之间云岭居住,而原先居住在云岭的百夷族人,渐渐向东北方向的越郡迁移,新朝初创,近八十万的百夷族人,悉数迁移到越郡境内的武陵山中。当时宣城岳家家主岳之峰对于身后出现强邻,生出万分戒心来,与越郡众世家联合起来对百夷族人采取隔绝、驱逐的政策,严禁商货进出武陵山。百夷族人被逼无奈,出兵夺取宣城,为百夷族争取一定的生存空间。”
  徐汝愚讲述百夷五十年史,梁宝、即墨明昔、魏禺、尉潦四人都深深埋下头去。徐汝愚悠悠叹道:“岳家被逐出宣城之后,越郡最强盛的世家祝家与樊家对百夷采取铁血政策进行镇压,不惜将宣城毁去,也要将百夷族人逐出越郡。其后四十年,越郡世家与百夷族之间的战争主要发生在清江府,清江府五座城邑:宣城、新安、抚州、崇义、清江渐渐成为荒城,在清江战局的后期,普济海匪占据金华府的温岭邑,极力向越郡内陆扩张,扶持清江府的盗匪集团。在新朝三十六年至新朝四十二年,清江府的各路盗匪成了清江府除世家、百夷族之外第三股势力。新朝四十二年,百夷族与越郡世家战事正紧,公良友琴从温岭出兵,迂回至抚州、宣城间俘夺人口充塞岛民,此役中百夷族王室护卫不幸遭遇普济匪军,百夷族王室失踪,失去领袖的百夷族不得不放弃抚州、宣城两城,退回武陵山中。各路盗匪乘机占据两城以及众多坞堡。越郡世家的实力被公良友琴吸引在金华府,也无余力经营残破不堪的清江府了,清江府从此成为盗匪的乐园,只有新安邑勉强算得上完好。”
  徐汝愚讲完清江府荒城的由来,心情未免沉重起来,顿了一顿,接着说道:“经历四十年的战乱,百夷族人口由八十万下降至三十万。越郡世家为了继续遏制百夷势力,在金华与抚州的武陵山东北麓险峻处设寨筑堡,用高墙构连,东西横亘一百二十余里,将百夷族三十万人尽数封在武陵山中。南闽宗政世家同样对百夷族采取封锁、隔绝的政策,在武陵山的东南设置封锁带。武陵山的西南是绵亘千里的云岭,百夷族本就是被三苗族从云岭驱逐出来的,自然得不到那边的支持。武陵山的北面就是清江府,可是清江府现在又被数十路不同来路的盗匪所盘踞,百夷族自然也无法从弱面与外界联络。被封锁在武陵山中百夷族人生活极为艰辛,常常为了一些生活必需品付给清江盗匪高达数十倍的代价。”
  “清江府盘踞的各路盗匪中,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主要是由公良友琴在背后支持的亲普济盗匪,第二类是在荆郡越郡世家争霸战中落败的世家沦落至清江府的盗匪,第三类就是由清江本地流民组成的。清江府因战乱人口大多流亡异地,但还是有一些人留下来,为了在险恶的环境下生存,也只得沦落为盗贼,但是他们占据清江府险要地形,组织生产,并不依靠掠夺为生,十年前、七年前我父亲与我两次赴清江,估计平民流贼有二十万之巨,其中十有七八是老弱妇孺,二十万人分为大大小小的十七支队伍,最大拥有人口不过三万人,战力不足二千,谈得上精锐的更少得可怜。现在据说他们业已联合起来对抗其他两类盗贼。在世家争霸战中落败的世家在清江府沦为盗匪之后,与公良友琴在背后支持的盗匪,是日后我们在清江府必须要逐步驱除的,他们以掠夺为生,为害荆、越、闽、宁四郡,危害比普济海匪、世家征伐还甚。”
  徐汝愚说到这里,双目明亮的望向众人,坚毅的说道:“即墨明昔即是百夷王族遗脉,梁宝、魏禺、尉潦都是夷人,在我青焰军,没有异族之说,同居四海之内,诸位都应敬如兄弟姐妹。明昔,你们站出来。”
  即墨明昔、梁宝、魏禺、尉潦眼中已是蓄满泪水,听到徐汝愚说到“同居四海之内,都应敬如兄弟姐妹”,鼻头抑不住酸楚,热泪滚落下来。四人跌跌撞撞的爬到中央,跪伏在地上,说道:“明昔听候先生吩咐。”
  徐汝愚说道:“明昔,在我们还未能在清江站稳脚之时,你不可以向你的族人泄露你的王室身份,免得你的族人伧促起事,既坏我大计,又徒然给你族人带来灭顶之灾,你可知道?”
  百夷是个勇于抗争向往自由的民族,若是明昔以王室的身份重返武陵山,百夷族极有可能会重新走出武陵山争夺清江荒城。此时的百夷只有三十万人丁,又长期被封锁在武陵山中,战力疲弱,人民生活极其窘迫,再也经不起战争的消耗。
  即墨明昔伏首应道:“明昔知道先生的好意,明昔会遵循先生的意思去做的。”
  徐汝愚点点头,说道:“好了,明昔的身份与姓氏今日在此下封口令,谁也不许在我们十二人之外提及,直至封口令解除为止。梁宝你领着二十夷族战士迅速潜入武陵山中寻找你的族人,约他们十日后派人到宣城运粮上山。”
  尉潦讶道:“这十几船的粮食不是为青焰军贮备的?”
  徐汝愚笑道:“船上不仅有二万担粮,还有数百包海盐,若是我们一千人享用,怕是两年也耗不完。武陵山中春季最是缺粮,食盐更是缺乏,我们只要留下一千担粮食十包海盐与船中的兵刃箭弩,其它都以市价加三成的售价卖给你们的族人,你们不会说我贪财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2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