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商(精校)第1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6/184

  相比其他冷漠地商人,林泉虽然也有一付冷漠的外表,但是他的内心却是热忱的,大概也只要他身边的人才明白这点吧,想到林泉复杂的身世,以及他生存的复杂环境,才造成他现在的性格吧,简单的生活,或许才是他所需要的吧,顾良宇心里想着,不想林泉倒将话头挑到他的身上:“老顾什么时候带耿姐回家看看去?”
  顾良宇放下心里的执念,与前妻钱兰结婚,现在正式的与耿丽丽走到一起,顾良宇苦笑着说:“我不在家的那几年,家里的事情都压在钱兰身上,我母亲卧七八年,什么事都是钱兰照顾的。我跟家里通了几次电话,都被骂得狗血淋头,我一个陈世美,现在有胆子回去吗?”
  “感情的事,不能复杂,不然两头遭难。”林泉颇有感慨的说了一句。
  “你倒是明白了?”顾良宇笑着问。
  林泉摇了摇,说道:“一团乱麻,哪里想得明白?女人的心思又不是可分析的数据,根本找不到理性的东西。”自从上次回来之后,舒雅也转变主动、热情的态度,若即若离的跟林泉交往着。
  林泉心里倒是明白了,方楠早就溶入他的工作、生活之中,血脉相连,他确实离不开方楠,但是舒雅却是另一种简单的生活对他的诱惑,不仅仅包含少年时的情感,至少与舒雅在一起,身上承受的压力会暂时消失。
  
第五章
南风的态度
  清晨从静海乘飞机到西疆省东部的春江市,静海与春江的航线都是麦道小机型飞机,飞在空中摇晃的厉害,噪声又大,下了飞扬,林泉耳鸣了半天。
  林泉一行七个人,走出机场,看见出口处的丁向荣,神情有些疲惫。
  春江市是西疆东部的物流集散中心,经济发展比东面的南风、开源地区要好很多,静海到这里做生意的人很多,每周都有一次往返航班。
  “飞机晚点半个小时,害我们好一阵担心。”
  “没什么好担心,国内飞机失事率还是很低的,按照概率来说,比乘火车要安全多了。”林泉百无禁忌的说着,“你们连夜赶路的吧。”
  “昨天夜里到的,那辆桑塔那在搞创收呢,我跟小罗坐火车来的,还要委屈你们坐火力到南风市,到那里才有车接。”
  “你们在机导播候机室睡了一夜?”
  丁向荣的秘书罗民说道:“可不是,昨晚六点到的,老丁说怕误了接机时间,又舍不得坐机场大巴,转三趟公交线,赶到机场就八点了,在候机室睡了一夜。”
  丁向荣笑道::“来往的空姐可养眼了,有什么抱怨的”。
  丁向荣的秘书罗民年纪与林泉相仿,罗然人,原来是罗然县扶贫办的工作人员,去年年底辞去公职,成为丁向荣的专职秘书。
  林泉介绍顾良琮、攀春兵给罗民认识。罗民眼睛又看着后面的张介、闻娴、肖莉莉等人,林泉介绍说:“我在静海大学的学生,这次领他们来看看罗然教育社的情况,然后将他们交到林琴南先生手里。要琴南先生在滦县有个研究课题,我这次过来,正好要绕道到那里看看。
  “滦县的扶贫贷款项目?”
  “是地,林琴南就这事跟我提了几回,一直抽不出时间来。有些对不住老人家……”
  丁向荣将路安排好,时间没有耽搁多少,赶到南风市,已经是下午六点钟了。在闷热的硬座车厢里坐了三个小时,攀春兵肥胖的身体挤出一层油汗来,下了火车,脸色惨白惨白的,林泉看着攀春兵,笑着说:“你不是要减肥吗?来回多跑几趟。铁定能瘦下去。”
  攀春后就觉得自己出气比进气多,拿着罗民递上来,冰镇过的矿泉水直往嘴巴里塞:“我哪比得上你经热,这一身肥肉,可比冬天里地棉袄还保温!你说三伏天还穿棉被不是招罪受吗?”
  竭了一会儿,等拥挤的人流散去。大家才向出道口走去。徐兰站在出道口,看见丁向荣,林泉他们,将手举起来朝他们挥动,身边站着一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穿着浅灰色的短袖衬衫,身高体壮,一双眼睛炯炯有神。
  “周学仁。罗然县委书记,我不知道他会过来,指不定他从哪里得来的消息。”丁向荣小声的跟林泉介绍。一起加快步子走过去,握住周学仁的手,说:“周书记怎么过来了。”
  “林先生到罗然来,我不能到春江机场接机,已经怠慢了。”虽然是第一次见面。周学仁熟路的握紧林泉的双手,“林先生对罗然做出地贡献,比我在罗然工作十年还大,我代表三十万罗然民众过来接你。”
  林泉心想周学仁一定知道父亲在巩余砸车的举动,窥他的脸色,倒是坦然,也不提这茬,嘴里敷衍客套:“不敢当,不敢当,从父亲那里早就听说过周书记的大名,原想到罗然后再拜访周书记。”
  “徐兰到县委来借车,我才知道林先生今天要到,没让徐兰通知丁向荣,希望林先生不要觉得唐突。”
  从南风市到下面的罗然县,还有一百公里左右地路程,众人就在南风车站附近找了一家酒店吃饭,不知是周仁学一贯的简朴作风,还是为了迎合林泉等人,晚餐简简单单,还是周学仁个人掏腰包请客,不知道是不是他说说而已。
  日程安排的很紧,没有在南风留下休息,众人吃过晚饭,就连夜乘车往罗然赶,一辆桑塔那,一辆吉普车过来,勉强坐得下这么多人,路况不好,又多盘山路,只到夜里十一点才赶到罗然。
  赶到罗然,才得知父亲林铭达临时有事到底下的分社去了,还联系不上,林泉哭笑不得,心想父亲还有精力下去,巩余砸车的事便算不了什么,何况周学仁一路上也没有提这事,心想这对南风市政府来说也相当的尴尬,保不定有人想保巩余的那个混帐书记也说不定,西宅基金会是做公益性事业,不是到地方上来耍威风地,只要父亲那里没意见,林泉也懒得动什么脑筋,毕竟国情如此,用不着愤世嫉俗。
  林泉入球是县委招待所里,攀春兵只觉得骨子架都散掉了,浑身上下都透着疲乏。
  身在异地,林泉睡不踏实,给清晨的清光扰醒,推开窗户,让曙光流泄进来,走进罗然,就感觉不到夏季的炎热了,夜里睡觉,身上还要盖一床薄棉子,林泉躺在床上抽烟,看着窗外地青山绿林。
  林铭达辞去西宅中学校长一职,提前离休,全身心的投入到西宅教育基金的工作中去,大半年的时间都留在罗然,好在才五十六岁,身体上不让林泉他们担忧。
  县城很小,县委招待所建在县城的最高点,一眼将全城揽尽,面积只有四五平方公里,没有什么企业,也就没有什么污染,空气清闲,是静海远远比不上的,全县经济都信赖于旅游,养殖、林矿等产业,在靠近南风市的地区有几家县哉或企业,全县超过12万的人口挣扎在贫困线上。
  03年,罗然县财政收入才5000万。
  清新的空气,适宜的温度,躺在床上很舒服,虽然早就醒过来,林泉还是躺在床上,顾良宇过来叫他,丁向荣、徐兰过来了。
  林泉看看表,还不到六点半,丁向荣,徐兰都没有吃早饭,趁着一起吃早饭的时间,将西宅教育基金近期来的运行跟林泉做了汇报。丁向荣的秘书罗民进来说周学仁要领县委领导过来,说是要陪同林泉全程参观西宅公益学校的建设情况,还有南风电视台的人。
  林泉眉头一皱,罗然县的人还真当自己有这闲工夫,毫不客气地说:“我不是来做宣传的,也不是来给罗然县的领导创造宣传机会的……”
  丁向荣有些尴尬,周学仁不晓得林泉的脾气,这么搞多少给让林泉觉得罗然领导太不会察颜观色、太不知情识趣了,他说道:“我去县委解释一下。”
  虽说事情发生在巩余,但是让人对罗然县的领导多少有皯迁怒,周学仁采取回避这事的态度,林泉也就交塥憋在心里,现在终于忍不住抱怨对罗然的不满。
  丁向荣赶巧将周学仁的车队堵在县委院子里,周学仁诧异的说:“还想去宾馆接你们,你怎么过来了?”
  丁向荣将林泉的意思委婉的解释了一遍,周学仁说道:“是我考虑不周。”让县长老年领着县委其他成员留下来,“这几天就由我来陪同林先生。”
  巩余发生的事,罗然县委的人都晓得,周学仁从徐兰那里得知林泉突然决定来罗然,当然认为他是来兴师问罪的。周学仁在车站接之前,到南风市委市政府汇报过这事,市里领导就这事的看法有分歧,不同意罗然县委就此事先表态,要周学仁先到车站林泉再说。周学仁只得回避这个话题,他从林泉脸上也没有发现什么不满,还以为这事有缓和的机会,毕竟祸不是罗然闯下来的,这时候听丁向荣传来的话,可见林泉对罗然县也是不满的。
  县委其他人倒觉得林泉架子太大了,在场的人在罗然都可以说是说一不二的,还特意起早,说不让去就不让去,心里未免有些不乐意。再说市里派电视台、南风报的记者下来,大力宣传西宅基金会的公益行为,便是有缓和对立情绪的用意,倒没有想到对方一点都不领情。
  县长老年将周学仁拉到一边,说道:“让南风电视台、南风报的记者就这样的回去,只怕不大好吧?”
  “这事我来向市里汇报……”周学仁断然决定,巩余的事件这么恶劣,偏偏市里对此事竟然还没有统一认识,多少让人寒心,这时候宁可得罪市里的某些人,也不能让基金会撤出罗然。
  “这一下去就四五天,周书记,县里还是你坐镇,让李副书记陪同就可以了。”县长老年不晓得周学仁的心思,劲道。
  周学仁拍拍县长老年的肩膀,说道:“罗然一年的扶贫款才多少,一年地教育经费才多少,西宅一年多为罗然建这么多的学校,教职工工资以及教育经费还不用县里来负担,县里每年可以将节约下来的一百多万经费多修几条路,我要是不亲自陪同,不是对不起人家吗?县里工作你暂时主持一下,有事电话联系就是了。”
  
第六章
林泉的不满
  罗然县财政最大的开支就是办公与教育经费,西宅教育基金除了为罗然南部山区建造了数十所村小,初级中学,每年还将继续投入一百五十万到二百万的教育经费,直到县财政的窘迫善改观过来,再考虑将学校称交给当地的教育局。
  罗然县从03年就提出五年内乡乡通拍油路的目标,市里拨一部分,县里自筹一部分,可是县里财政收入有限,每年入不敷出,只到今年才好过一些,将扶贫款以及节约下来的教育经费用上,筑路的速度可以加快许多。
  至于“村村通砂石路”,根本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目标,可行的方法就是将过于偏远的村子从深山老林里迁移出来,迁移到乡级公路附近,也方便那些赤贫家庭脱贫,但是县里一下子掏不出这笔费用。
  县城很小,从县委院子到招待所就三四百块,林泉刚吃过早饭了,丁向荣领着周学仁,周学仁的秘书,还有县教委主任就过来了。
  两辆小车坐不下这么多的人,林泉对攀春兵说:“你与张介他们留下来。麻烦罗民送他们去滦县,你去接我父亲,再过来跟我们汇合。”
  西宅教育基金在罗然县成立了一所公益教育社,以建以乡上的初级中学为中心,下面再分建七至八所乡村小学,形成以点到线再到面的三级管理已经有半年的时间了,虽然是暑假其间,学生放假,但隶属于教育社会的教职工却没有漫长暑假的待遇,这段时间他们要到乡上地初级中学生接受培训,教育社所属的村小只有三到四名教职工,所以一人兼几科,兼数职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
  两辆车在西关乡停了下来,县里到西关乡有去年刚修的柏油路,一边向西关乡公益初级中学走去丁向荣一边向林泉解释:“除了统一的授课安排之外,初级中学还安排了一定量的职业技能培训课程,用来帮助那些读完初中就无法继续读书的学生,我心里还计划着,利用教育社的体系,向村民提供最简单的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养殖技术培训。林老师也很赞成这个方案……”
  徐兰在旁边补充说,“以初中学为最基础建立地中心站,也可以配备专职的养殖技术与职业技能讲师,最简单的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养殖技术培训,村上地教师稍加培训都可以胜任,教育社是公益的,下属的教职工也应有一些公益性的精神。”
  周学仁说道:“县里的经济差误很窘迫,这部分工作本该是县扶贫办的责任,可以调一部扶贫款给教育社。”
  丁向荣笑着拒绝:“无法做到专款专用。财务审计上会很困难,周书记将钱拨给我,我却很难给周书记一本清清楚楚地账目,周书记还是将钱用到其他紧缺的地方上吧。教育社的工资标准比县教委要高一些,劳动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福利也很完善,教职工的积极性很高。多做一些公益性的事务,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村小普通教师基本工资为450元,初级中学普通教师基本550元。教育社直属员工的基本工资为650元,中上各种补贴,福利,比当地公只平均工资还高,出处务工的人员。一年也未必有四千元地积蓄。近年来高校扩招规模很大,就算中西部那些根本不具备办学条件的院校也升级为大学,大肆扩如,然而中西部的就业机会却没有增加多少,许多大学生毕业回家就失业,西疆省这种情况相当严惩,这些学校毕业的学生到东部沿海找工作任何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何况东部沿海地毕业生也处于过剩的状态。
  如今的大学费用每年高达一万,罗然县零四年有40%的家庭年收入低于1500元,也就是说,这样的家庭要积累六七年,才能供养小孩读一年大学,四年大学读下来,这样的家庭好背负三十年的债务,最可悲的是,莫过于读完大学却找不到工作、家庭还要负担如此沉重的债务。
  教育社会毕业回罗然的大学生提供了将近两百个就业机会,虽然工资相对东部城市来说很低,但对那些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来说,已经足够了,有些人甚至愿意到工资标准更低的村小工作。那些职业位原计划只招收高中,初中学历的人。
  西宅教育基金选择在罗然县为试点成立教育社,在过去一年霎时间里,为罗然解决了许多军队干部问题,给罗然县提供最实际的援助,周学仁心里的感激是实实在在的,对林泉这个人也相当好奇。
  去年年初,丁向荣到县委来请示县委给予援助时,周学仁还以为基金的创立者是迟暮的老者,在积累财富之后考虑回报社会,第一等捐赠资金就超过金年下发的扶贫款,周学仁恨不得将整个县委班子给供给丁向荣调动,后来决定由教委与扶贫办的同志配合西宅教育基金的工作人员工作。
  随着林铭达到罗然的次数增加,周学仁也渐渐地了解到基金创立人的情况,他一开始以为林铭达创立西宅教育基金,后来才知道是林泉,孔立民等超级富豪创立了这个公益基金林铭达是林泉的父亲,在此之前,不过是一所普通中学的校长。
  林泉的身份怎会让人不好奇!
  相貌英俊、态度随和的青年,大概在大街上相映,绝不会将他与亿万富豪联系在一起,周学仁对林泉这个人相当感兴趣,他了解西宅教育基金的模式,也知道基金的规模,这笔公益基金至少有1个亿出自林泉个人的捐赠,那么对于事业上升期的林泉来说,他的身家大概庞大得惊人。
  罗然是贫困县,接受社会各方的捐赠次数也很多,绝大多数是上了年龄的老人,那些四五十岁的中年企业家都很少,捐赠规模也无法与西宅教育基金相比。就算全国性的救助失学獐工程十几年来接受的总教育捐赠又有多少?当然,越来越多的人对国家的公益体系抱有怀疑、不信任的态度,林泉这些人,宁可费尽心思成立一个独立的公益基金,也不愿将钱直接捐献给国家公益慈善体系,也怨不了人,林铭达在巩义怒砸巩余县委书记的帕杰罗时老泪纵横的情形,周学仁听了也刺心,巩余县委大院的几十号人愣是没有人敢上去阻挡。最让周学仁惭愧的是,林铭达对公益教育事业的热忱没有因此而稍减,一听到下面的分社有,甚至没有等远道赶来的儿子林泉。
  林泉在下面等了三天,视察工作尽量做到细致,第三天林铭达、攀春兵、罗民等人汇合,林泉决定到不通车的村庄去参观,让罗民陪父亲林铭达留在乡里,其他人一律下去。攀春兵一百九十斤的体重,比其他人可累多了。留在罗然也没能闲着,这几天一直在掉腰,走山路更要了他的命,一天跑了三所村小,回到乡里,樊人兵连站的力气都没有了。
  林泉让他留在乡里,笑着说:“你跟着我们,也太破坏我们的形象了。”
  攀春兵对周学仁说“我听说罗然县五年内要做到村村通砂石路,这几所村小都不远,怎么连小车都通不了?”
  周学仁没想到林泉这么能走,他也累得更呛。这三所村小所在地,他在县委书记三年任内也没走过,尴尬笑道:“县里的财政状况只是能保证乡乡通柏油路,这是省里的硬指标,也由省市拨一定比例的专款。村村通砂石路工程,钱款由县里与乡里筹集,也亏了他们,县里的财政今年才稍稍缓过劲来,但是五年内村村通砂石路这个目标只怕无法完成,有些村子太偏远,县里计划将这些村子往乡级公路附近迁移,这些工作可以与退耗还林的工作结合起来,县里做过统计,需要迁移一万八千人,每人一千元计,也要一千八百万,退耗还林专款可以拨出八百万,还有一千万的缺口……”
  周学仁解释得很详细,用意不言自明,林泉只是一脸淡然的保持着礼节性的笑容。
  林铭达在罗然大半年时间欣赏周学仁的为人,在旁边说道:“罗然的底子太薄,这些年经济工作倒取得一些进展,前年,十几家县域企业进行改制,就初见成效,人去年开始,周书记就组织水文化局的财志,邀请省里的水利专家对罗然河的资源进行堪察,正积极向省里审报水电项目……”
  小大电与风电,太同属于绿色能源,是国家新能源法出台之后鼓励发展的项目之字形,但是国内不资源丰富,适于发展水电的地区很多,而目前投入小水电项目的资金却有限。林铭达清楚联投对西电、新电等企业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林泉除了教育社的问题,其他事情一概不发表意见。
  林泉在下面的乡镇街了五天,第六回到罗然县城,以日程紧为由,拒绝罗然县委出面组织的宴请,当天中午就赶往滦县。
  
第七章
小弟的气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6/1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