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荒蛮神(校对)第6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7/884

  “举手之功,不足挂齿。”张顺笑道,“星云舟是皇曦宗才能炼制的道器,陈真人若是能从皇曦宗换取最顶级的星云舟,横渡星海返回天钧,或许都不用两百年。”
  陈寻苦涩一笑,张顺他们从宗门借用星云舟、混天灵网,都需要三十万功绩点,实难想象换得一艘最顶级的星云舟,实在不知道要耗用多少功绩点呢。
  但不管怎么说,想在二百六十年后太元秘境再次开启之前,赶回天钧,这至少是一种可能。
  张顺说也是安慰人心的话,对陈寻心满怨恨与敌意的陈翎等人,则是呲然冷笑。
  他们心里都想,陈寻迷失星域到了玉衡大世界,想再返回故土,无疑是痴人做梦;就算他在玉衡大世界修成元胎,只要不渡大劫,寿元接近无限,理论上只要不怕旅途孤寂,五六千年也能返回故土,但五六千年的星路旅途,谁知道会遭遇多少凶险,有一百条命都不够折腾了。
  这些事情做完之后,该尽的道义都已经尽到,陈翎等便催促张顺赶紧离开,他们从宗门借用的星云舟、混天灵网,要第一时间归还,破损的混天灵网,还不知道要他们耗用多少功绩点才能弥补呢。
  想到这里,陈翎看陈寻更是厌烦,恰如张顺所说,此人也是无心之失,但这人无疑也是大灾星一个,她现在就想离他远远的。
  被陈翎等人反复催促,张顺尴尬一笑,跟陈寻说道:“我等就此别过,陈真人若是有需要之处,可到西城明海楼。明海楼是东曦门在凤州城中的客卿暂修之地,陈真人到那里,也能很快联系到我们。”
  “哟哟,这不是从宗门借出星云舟、混天灵网,妄图捕杀幻面盲蛇的张顺、陈翎吗?这次,你们又送几条人命,去喂食幻面盲蛇啊?”
  虽然是夜里,进出凤州城的凡民、修士,也是车水马龙。
  有十数青年男女趾高气昂的往这边走来,出声奚落,张顺、陈翎等人则闻声色变,绷起一张脸,恼怒的盯着来人。
  见走过来的十数青年男女,身上灵甲法袍都刻有东曦门的标识,陈寻心想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看来东曦门内部也不安宁。
  那十数人,为首青年身形高大,腰间佩着一柄紫色雷电缠绕的道器灵剑,气势竟不在张顺之下。
  此人长得剑眉星目,丰神朗俊,眼瞳里却满是刻薄。
  陈寻心想他们与张顺、陈翎等人之间必是积怨甚深,这才会遇到就专挑张顺、陈翎他们的痛处猛戳。
  “陆俊,上次宗门天演大会,你败在我手。二十年一期的宗门天演将至,莫非你还要在我手里自寻其辱不成?”张顺阴沉着脸,沉声喝道。
  “上次你仗着本命道器雷云矛胜我,但听说你的雷云矛,被照月宫的顾明月打成一堆废铁,这次的天演大会,你再挑上我,还以为能占到我的便宜不成?”
  佩剑青年陆俊没有被激怒,反而哈哈大笑起来,说道:
  “你要是等不到天演大会,我们现在就可以到城中道天武台一决生死,看看到底是谁自寻其辱。”
  在星域深处,张顺曾祭出七支神矛,助陈寻击退幻面盲蛇。
  照道理来说,七支神矛都有下品道器的层次,七支神矛一起祭用,威力应比寻常的下品道器强出百倍。
  而事实上,七支神矛一起祭出的威力,比想象中要弱许多,陈寻猜想,兴许就如陆俊所说的那样,张顺手里的七支雷云矛已经严重受损,远不能发挥最强威力。
  而听他们对话的口气,陆俊当年也仅是小败,以此可见他的实力真不容小窥。
  张顺若能在东曦门的天演大会前,修复雷云矛,或能继续压制陆俊,但此时就生死决斗,绝对占不了半点便宜。
  张顺本人也知道这个道理,虽然他与陈翎等人,都被陆俊挑拨得怒气冲冲,此时却不得不隐忍下来,脸色也涨得紫红。
  见张顺不敢应战,陆俊猖狂大笑,丰神朗俊的星目,又轻蔑的在陈寻身上扫视过一番,奚落说道:“张顺,你莫非以为张氏趴在地上礼贤下士,多招揽几个这样的无用货色,就能压过我陆氏一头,那真是要叫世人笑掉大牙了。”
  陈寻脸色阴郁。
  张顺一路过来态度谦恭、百般照应,自然有招揽他的意思,但陈寻也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张顺姿态谦恭延揽,也算是有名门正派的风范,他心里没有什么反感。
  而他想在凤州城暂时立足,也需要与张顺搞好关系。
  他是外域散修,又一心想找到最快的办法返回天钧,自然不会随意卷入东曦门内部的矛盾之中,但陆俊仅仅是看到张顺对他有招揽之意,矛头就直接指向他,陈寻再好的脾气,这时候也是动了真怒。
  陈寻心里冷笑:等老子搞清楚张氏、陆氏之间乱七八糟的关系,就叫你这孙子就会知道什么叫有用,什么叫无用了……
第005章
投靠
  张顺、陈翎等人要回宗门归还借用的星云舟、混天灵网,在城门口与陈寻约好相见之期,就直接往东面的崇山峻岭飞去。
  陆俊与张顺、陈翎等人,毕竟是同门,虽然言语尖酸苛刻、粗脖子红脸,但积怨再深,还不至于在凤州城门口公然就大打出手。
  陆俊此次进凤州城有事情要办,看张顺、陈翎等人狼狈而走,心里也是得意之极,飞往城中里,有意无意的往陈寻这边瞥了一眼,杀机暗藏。
  陆俊眼里的杀机一闪即敛,陈寻却是暗暗心凛。
  虽说陆俊不至于在东曦门所辖的重镇凤州城内,公然杀戮他域散修,但背后纠缠陆氏、张氏的宗族恩怨情仇,双方必然不择手段打压对方的势力,陈寻心想自己真要叫姓陆的盯上了,就绝对不会有什么好事。
  跨步迈入凤州城,陈寻才发现城内的灵气,竟要比城外浓郁数倍,心想这必是与城中二十八座玄磁通天塔有关,也难怪会有大量的宗门弟子、散修,会长期选择在凤州城落脚。
  陈寻没有急着去找落脚的地方,先在城里闲逛起来。
  在他跨入一座名为明心斋的丹药法器铺子里,心神微微一凛,转头看到一角青色衣袂闪入街尾的一座玉器堂里,却是陆俊身边的一人。
  要不是他道心洞明如镜,都未必能感应到有人暗中尾随,陈寻心里冷冷一笑,心想那个姓陆的还真盯上他了。
  陈寻心想他要想赶在太元仙殿再次出世之前回到天钧,就必须要在三五十年谋得一艘珍品道器或极品道器级的星云舟。
  但他手里除了都天拘魔旗跟一堆残破道器、天器碎片外,另无长物,连丹药都没有几枚,怎样才有可能在三五十年内,从皇曦宗这样的仙道宗门手里换得一艘顶级星云舟?
  照张顺的描述,最顶级的星云舟,都不见得比徐峥老魔的浮屠战舟稍差啊。
  常规办法是肯定不行的,而说到白手起家、发家致富,从来都没有打家劫舍来得快。
  虽说陈寻不愿随意结下恶缘,但姓陆的一定要找上门来,陈寻也没有拒之门外的道理。
  而看姓陆的嚣张气焰,陆氏在凤州及东曦门的势力绝对不会弱,陈寻心想这事还得好好谋划,不能乱了阵脚。
  ※※※
  料定姓陆的此时还不会公然拿他怎么样,陈寻就耐着性子在附近几条坊巷的丹药、炼器铺子闲逛。
  陈寻已经修炼到天人境圆满。
  在天钧时,有天道龙血能源源不断化变天地精元补充消耗,他又忙于御魔诸事,根本就没有去想修炼元胎的事情。
  这次,他被迦黛拖入虚空乱流之中,天道龙血近乎耗尽。
  九狱神王诛魔战车、璇龟古镜等道器又不在身边,他此时的实力,相比较在天钧时,陡然下降了好几个层次。
  现在不仅要考虑怎样逃避迦黛这魔头的追杀,考虑怎么暂时在凤州城立足的问题,将来就算他获得星云舟,再次进入茫茫星域,还不知道会遇到怎样的穷凶顽险,同样需要他能有绝对强的实力去应付。
  修炼元胎,将都天拘魔旗提升到道器层次,不计一切代价的提升实力,才是他当前迫切要做的事情。
  陈寻在凤州城里,看似漫无目的的闲逛了十数日,实是暗地里将东曦门与凤州城的情况重新梳理了一遍。
  倒不说张顺此前有什么事故意隐瞒着他。
  交浅言难深,短短两三日的相处,张顺也只能简单介绍凤州城的基本情况。
  要真正说到东曦门数十万的传承历史,下辖百余中境、下境宗门以及诸多宗族世家、诸郡诸城之间的恩怨情仇,还真不是一时半会,能说完的。
  而张顺更不可能在相识才两三天的他域散修面前自曝家丑,说及他张氏一族与陆氏的恩怨仇恨。
  然而这些恰恰是酒楼茶坊间,诸多凡民修士最喜欢议论的话题,陈寻“闲逛”十数日,就将这些摸得一清二楚。
  了解过这些之后,陈寻就决定接受张顺的推荐,进入东曦门担当普通客卿,先获得立身之地再说。
  ※※※
  陈寻走到东曦门设在凤州城中的客卿总院明海堂前,还没有向守门的侍役递上名帖,就听见张顺爽朗的笑声从门内传来:
  “张顺在明海堂,恭候陈真人多时了。”
  张顺跟随一名中年人之后,跨过齐膝高的门槛走出来,爽朗大笑着朝陈寻稽首施礼。
  “我到明海堂有四天了,得知陈真人这些天就在城里闲逛,没有派人去打扰陈真人的雅兴,就在明海堂等陈真人过来……”
  陈寻稽首回礼,又听张顺介绍他身边不言苟笑的中年人张汝成乃是明海堂的总执事,也是张顺的族叔、东曦宗张氏一脉的第二强者,陈寻又赶忙施礼问候。
  看张汝成气机浑如一体,看不透他气息的强弱,陈寻心想张氏一脉,确如传言所说,拥有不弱中境宗门的实力啊。
  张汝成以他这一身修为,能走出明海堂的大门相迎,已经算是礼贤下士到极致。
  他暂时看不出陈寻有特别值得重视之外,但相信张顺的目光不会看错,而此前这人能在凤州堂中闲狂十数日,不经意间将张氏一脉与东曦门的诸多事了解清楚后再做决定,看似过于稳重,却从侧面说明他事前对张氏一脉没有什么图谋,倒是值得招揽的青年强者。
  张汝成小叙片刻,便有事离开,留张顺领陈寻到客卿院住下。
  数间精舍、三亩小园、一眼活泉,山石池水,灵气浓郁,结成淡青色的云雾环绕院间。
  陈寻还能在院子布设一座法阵,防止外人闯入。
  “普通客卿,每月百点供奉,但陈真人初到凤州城,想必要置办的东西甚多,这枚客卿玉碟里,我事先录入三万点功绩,还望陈真人不要介怀。”张顺说道。
  不同身份,不同的玉碟。
  看张顺、陈翎他们为借用星云舟、混天灵网,好不容易才凑出三十万点功绩来,想来这三万点功绩是张氏宗族提供。
  吃人嘴短、拿人手短,陈寻接下这玉碟,实际就要算东曦门内张氏一脉名下的客卿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7/8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