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侯(校对)第1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2/422

  “……所谓密旨,就是指除了你以外,任何人都不能看的,你问我,我问谁去?”解缙白了他一眼,然后从袖里掏出一封打好了火漆的密信。
  萧凡怀着忐忑的心情,惴惴不安的撕开火漆,此刻的感觉有点像在看法院给自己的判决书……
  解缙识趣的退开了几步以避嫌。
  萧凡展开密旨,凝目看去,顿时吃了一惊,只见纸笺上写着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适可而止。”
  这下萧凡明白了,他明白老朱其实比他更明白,京师这块地方,甭管再含蓄的阴谋诡计,都逃不过老朱的耳目,相比之下,老朱其实不太适合当皇帝,他更适合当锦衣卫的特务头子……
  来不及揣摩这四个字的内中含义,他只知道自己露馅儿了,想在这位人老成精的开国皇帝眼皮子底下玩小聪明,那简直是个天大的笑话,敢情一大帮人忙活了一整个晚上,自以为阴谋得逞,既让黄子澄得了教训,解了被骂之恨,又能成功的嫁祸给朱棣,顺便阴他一下,让他们狗咬狗一嘴毛,自己乐得坐山观虎斗,其实自己的小把戏人家老朱全看在眼里,这点道行还真摆不上台面……
  萧凡的脸刹那间便得通红,他感到很羞愧,真的很羞愧,他觉得自己忽然间成了一个供老朱观看的小丑,玩尽了花样,丑态百出,就是为了博老朱一笑,太他妈的贱了!
  今晚的老朱,让萧凡感觉到他的可怕,他的阴沉,他的深不可测……
  一旁的解缙见萧凡脸色忽然变得通红,不由凑上来关心的问道:“你的脸怎么红了?”
  萧凡垂着头,没精打采道:“……精神焕发。”
  解缙很有求知欲的指了指朱棣和黄子澄的脸,道:“那他们怎么又黄了?”
  “……防冷涂的屎。”
  朱棣和黄子澄对他怒目而视。
  朱棣冷哼道:“萧大人,父皇命你处置我二人,敢问你打算如何处置呢?”
  萧凡懒洋洋的摆了摆手,道:“来人,把这两位请进镇抚司衙门……”
  “让我们去镇抚司做什么?”黄子澄很明显对锦衣卫衙门缺乏好感。
  “……去衙门每人写一篇检讨,八百字以上,认识要深刻,条理要通顺,高潮要迭起,女主要后宫……”
  “……”
第二卷
少年功与名第九十六章
圣意难测
  武英殿内。
  萧凡战战兢兢走进暖阁。然后纳头便拜:“臣萧凡,奉诏见驾,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坐在龙案后翻着书,眼皮子都没抬,神情淡然道:“平身吧。”
  “谢陛下。”
  朱元璋仍旧没抬眼,悠闲的翻了一页书,道:“一个皇子,一个重臣,昨晚尽被你玩弄于股掌之中,呵呵,萧凡,好手段啊。”
  淡淡的一句话,却如晴天霹雳,震得萧凡脑子发懵。
  萧凡吓得浑身一抖,顿时又扑通跪下,颤声道:“臣……有罪!臣罪当诛!”
  朱元璋语气不善道:“你早就该诛了!你把朕的锦衣卫当作什么了?你萧家的狗腿子?为了私人恩怨做这些鸡鸣狗盗之事?萧凡,你做官之前没人教你分清何谓‘家国天下’吗?”
  “臣……惶恐!臣……万死!”
  “哼,你惶恐?萧凡,朕认识你时日亦不短了,人与人相处久了,有个收获,那就是了解。朕初时见你文质彬彬,温润如玉,一派谦谦君子模样,没想到画虎画皮难画骨,你骨子里的德行可跟谦谦君子完全两个样子,朕一直很奇怪,好好的一个人,他为什么平日里总能表现出两个样子?萧凡,你能为朕解惑吗?”朱元璋似笑非笑的瞧着他。
  萧凡背心的冷汗唰唰的流淌,不知不觉整个后背都湿了。
  “臣……臣一直以孔孟礼乐经义为言行之准则,不敢丝毫有亏君子操守,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行了行了,你就别乎了,你说句老实话,这些鬼话说出来,你自己信吗?”
  “臣信!……好吧,信得不太多……”
  朱元璋身子往后微微一仰,将头靠在椅背上,脸上微带笑容,但笑容里却夹着几分冷峻之意。
  “萧凡,按说以你为官以来的所作所为,桩桩件件加起来,杀你的头也足够了,你这人貌似忠厚,实则狡诈,可以肯定,你不是个好人……”
  萧凡又惧又委屈的抬头看着朱元璋:“陛下……”
  太武断了,我怎么就不是好人了?我上辈子给希望工程捐过款好不好?
  “……可是,你知道为何朕没撤你没抓你,更没杀你吗?”朱元璋冷眼看着萧凡。
  “臣愚钝,臣不知。”
  朱元璋意味深长的笑:“用心多想想,你会知道的。”
  “臣遵旨。”
  朱元璋看着额头不断冒冷汗的萧凡,他缓缓将身子前倾,伸手虚画了一个圆圈,冷声道:“朕给你一个圆圈,你好好在这个圆圈里待着,在这个圈里,你想做什么都由着你,但是,你所言所行不能超出这个圈,出了圈,朕必容不得你,萧凡,朕的话你要死死记住,这关系着你的前程性命。”
  朱元璋这番话说到最后,语气已变得冰凉无比,如同地狱吹来的风一般,令人颤栗阴寒。
  萧凡额头的冷汗越冒越多。
  朱元璋这话的警告意味已经很明显了,君有君道,臣有臣道,为君者,审时度势,生杀予夺,皆是君道,为臣者,以忠侍君,心无偏私,这是臣道,挟怨倾轧报复,这些事上不了台面,属于圈子之外的事了,换句话说,萧凡昨晚的所为,已经超出了圈子,朱元璋今日拿话不轻不重的点醒了他,并且警告他,千万不要再有下一次了,后果会很严重。
  “臣……多谢陛下宽容,多谢陛下教诲!”萧凡想明白以后,立马惶恐伏地拜道。
  朱元璋静静看着他,半晌,终于露出了笑容,缓缓道:“倒不是个蠢货,不枉朕栽培你一场,罢了,此事就此揭过吧。”
  萧凡心中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一股惶然敬畏之情油然而生,伴君如伴虎,这话果然没错啊,特别是这位还是名垂青史的暴君,稍不留神就有掉脑袋的危险,自己当初的想法是正确的,只要朱元璋活着,在朝廷当官就是个高危职业。
  君臣二人沉默了一会儿,朱元璋手指轻轻敲着龙案,道:“昨晚燕王和黄子澄之争,你后来是如何处置的?”
  “臣……臣见了陛下‘适可而止’四字密旨后,将他们带进了镇抚司衙门,然后……然后命他们每人写了一篇检讨,便将他们放回去了……”
  朱元璋眉头一皱:“何谓‘检讨’?”
  萧凡赶紧解释道:“就是反省己过,检查己错的悔过书……”
  看了朱元璋一眼,萧凡小心翼翼比划了一下手指:“每人……八百字,态度很端正,认识很深刻……”
  朱元璋脸上笑意愈深:“他们真写了?”
  “有陛下的圣旨在先,他们不敢不写。”
  “他们写完后,难道不生气?面无怒色吗?”
  萧凡小小一记马屁送上:“他们当然对臣颇有怒色,不过他们有没有怒色并不重要,臣的眼中只关心陛下有无怒色,陛下所喜者,亦臣所喜,陛下所恶者,亦臣所恶。”
  朱元璋被拍得龙颜大悦,哈哈笑道:“好,好,这样很好。”
  萧凡仔细琢磨这句话,却还是不明白朱元璋的意思,是说朱棣和黄子澄对自己生气很好?还是自己不关心他们二人,眼中只有皇帝的这种态度很好?
  跟皇帝打交道,真是件费脑子的事啊。
  “萧凡,你可知朕昨夜为何下旨要你来处置燕王和黄子澄的争斗之事?”
  “臣愚钝,不敢妄揣天意。”
  朱元璋仍旧一脸意味深长的笑:“朕还是那句话,用心多想想,自己去体会,做官与做人的道理一样,很多事情是需要自己领悟的,你若悟性不够,便活该一辈子被人踩在脚下。”
  ※※※
  萧凡躬身退出了武英殿。
  待到殿外的阳光微微刺痛他的双眼,他才长长的舒了口气,初春微寒的轻风一吹,被冷汗浸湿的后背顿时寒意森森,他情不自禁的打了个哆嗦。
  整了整头上的官帽,萧凡抬脚往宫外承天门走去。
  一边走脑子里一边思考。
  朱元璋说了两次“用心多想想”的话,到底用意在哪里呢?
  做了错事为何不杀他?为何还让他处置朱棣和黄子澄斗殴之事?
  是啊,为什么呢?按朱元璋的脾气性子,这位爷可是中国历朝暴君中排得上名号的人物呀,死在他刀下的大臣有多少,数都数不清,他为何偏偏放过了自己?难道因为自己长得帅?可是长得再帅,这张脸也不能当免死金牌使呀。
  朱棣与黄子澄斗殴本是自己一手策划,却偏偏又让自己去处置他们,一个是当今皇子,一个是四品儒臣,任哪一个的分量都比自己重得多,若非圣旨压着他们,他们肯让自己处置才怪,朱元璋让自己处置的目的何在……
  萧凡伤脑筋啊,朱元璋打了一套迷踪拳,打完收工,这让自己怎么猜他的用意?可是直觉又告诉他,必须要好好想想朱元璋的用意,想明白了,也许对自己的仕途有很大的帮助,最少也有个指导性的大方向,只要自己把握住了这个方向,与朱元璋的步调保持一致,那么自己脖子上的这颗脑袋便能安安稳稳的继续长在脖子上。
  萧凡皱着眉,在沉思中慢慢走到了承天门。金水桥下,一泓清水悠悠荡荡,由东往西流淌。清水深可见底,连河床上的卵石形状都看得清清楚楚,在阳光照耀下,折射出粼粼波光。
  萧凡站在金水桥上,目光呆滞的望着桥下的清水,楞楞的看了许久,忽然如同被雷击中了一般,浑身一激灵,顿时豁然开朗。
  一句很有名的话在脑中出现:“水至清则无鱼。”
  他终于明白朱元璋的用意了!
  朝堂,清流,奸臣,党争,制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2/4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