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侯(校对)第1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3/422

  江都郡主见萧凡发楞的模样,俏脸顿时一红,接着噗嗤笑出声来。
  “你们刚才在看什么呀?”江都郡主红着脸,然后不明所以的翻开手上的画册。
  于是,在二人惊恐的目光注视下,江都郡主的俏脸先是一白,然后渐渐变红,最后变成了深红……
  “允炆!你……你竟然……竟然有这种淫秽下流的东西!我要告诉皇祖父去!”江都郡主咬着牙,如同烫了手似的,狠狠将画册往地上一摔。
  萧凡一见姐姐要训弟弟了,皇家的家务事,他不便多嘴,于是拍了拍朱允炆的肩,温声道:“殿下,臣先告退,你们慢聊……记得反省错误,好好改造,以后别再犯了啊。”
  朱允炆见姐姐要去告状,萧凡又很没义气的打算撇下他就走,顿时急得汗都出来了,一把拉住萧凡的衣袖道:“萧侍读,你……你不能走!”
  “为什么?”
  “因为……”朱允炆张口结舌半天,急得面红耳赤,再看姐姐那张气得发白的俏脸,心中一阵害怕,顿时急中生智道:“因为那画册是你给我的!”
  “啊?”萧凡和江都郡主一齐傻眼。
  朱允炆不由分说拉过萧凡,凑在他耳边鬼鬼祟祟道:“……帮我背一回黑锅,不然姐姐若告到皇祖父那里,我死定了!”
  “殿下,臣尝闻圣明天子以孝治天下,无道昏君让忠臣背黑锅……这不是仁君所为啊!”萧凡有些悲愤,头一次被人这么冤枉,而且冤枉他的还是大明朝未来的皇帝,真不知自己是不是该感到荣幸……
  “上次在酒肆,你摸了卖酒姑娘的屁股,不是也赖在我身上了么?今日帮我背这一回,咱们扯平……”朱允炆半是哀求半是要挟道。
  萧凡愈发悲愤,这个朱允炆……貌似比刚认识的时候无耻多了,当初多淳朴的孩子呀,到底谁把他带坏了?肯定是那该死的黄子澄。
  好吧,兄弟就是用来互相背黑锅的。
  萧凡猛地一点头,转脸朝着面露惊愕的江都郡主悲壮的道:“郡主,殿下说得不错,那画册……确实是臣带进东宫的!”
  朱允炆闻言眉开眼笑,同时用很正义很谴责的目光狠狠瞪了萧凡一眼。
  江都郡主却大吃一惊:“是你带进来的?”
  “对!臣有罪,臣……万死!”萧凡很无奈的认罪。
  江都郡主比刚才更愤怒了:“你……你为何会有这种……不堪入目的东西!”
  萧凡深沉的叹了口气,苦着脸道:“郡主殿下,臣还年轻,尚未娶妻,正所谓‘知好色而慕少艾’,二十岁的成年男子,有这种东西实在是很正常的,望殿下明鉴……”
  江都郡主面带愠色道:“萧凡,你是朝廷大臣,凡事当须慎独躬省,以德律己,没娶妻也不该如此自甘堕落,这叫我……这叫你的家人以后如何看你?”
  朱允炆现在跟没事人似的在旁边看热闹,闻言咂摸咂摸嘴,皱着眉寻思:姐姐今日怎么了?说的这话跟妻子责问在外面偷了腥的相公似的,味道怪怪的,酸酸的……
  “啊……皇姐,我回寝宫拿个东西,你慢慢训话,这萧凡实在太不像话了!姐姐你别客气,好好骂他!”
  朱允炆很没义气的撇下萧凡便往殿后跑去。
  萧凡扭头看着朱允炆落荒而逃的背影,神情颇为幽怨……
  嗖!
  朱允炆又飞快的跑回来,俯身拾起被江都郡主摔在地上的画册,大义凛然道:“此书道德败坏,不堪入目,我拿回寝宫烧了它,皇姐你继续……”
  嗖!
  朱允炆消失。
  “噗嗤!”萧凡忍不住笑出声,接着立马躬下身子,肩膀一耸一耸的,掩饰般呛咳道:“咳,郡主殿下,臣有罪,有罪哇——”
第二卷
少年功与名第一百零四章
倒霉学士
  朱允炆遁了,偌大的偏殿只剩下江都郡主和萧凡二人。
  江都郡主看着在她面前躬身请罪的萧凡。俏脸唰的一下红了,她急忙朝一边让开了几步,这完全是个下意识的动作,不知道为什么,尽管她贵为郡主,可她就是不想受萧凡的礼,这让她产生一种遥远的距离感,仿佛二人之间的身份隔着一道天堑一般的鸿沟,她不愿这样,或者说,她宁愿自欺欺人的不想看见这道鸿沟。
  “萧……大人,你不必多礼,我担当不起。”江都郡主脸红得像煮熟了的螃蟹,急忙向他裣衽回礼。
  萧凡纳闷了,他从不知道朱家的子孙这么有礼貌,贵为郡主者,居然担当不起一个五品官的施礼?朝廷的礼仪有这一条吗?
  “萧大人,你们男人,都喜欢看……那种东西吗?”郡主声音低得几不可闻,问完后螓首更是快垂到酥胸上了。
  这个问题有点不好回答,不知道别的古代人怎么想。反正见过大风大浪的萧凡对那些画得无甚美感,完全不够逼真的春宫图是毫无兴趣的,前世这门那门的香艳照片视频,早已将萧凡磨练得曾经沧海难为水了。
  “郡主殿下误会了,其实臣对那些东西一点都不喜欢,臣是个严于律己的正人君子,太孙殿下可以证明的。”萧凡一脸大义凛然的道。
  江都郡主抿唇一笑,羞涩又带着几分捉弄意味,轻俏笑道:“一点都不喜欢……你还把它带进东宫来给太孙看?”
  “啊?”萧凡有些汗然,差点忘了,自己还帮朱允炆背着黑锅呢。
  “郡主殿下,事情呢,是这样的……”萧凡脸色尴尬,吃吃的解释道:“……刚才臣在春坊,见黄先生没来,于是凑到他的书案上看了看,结果……正好被我发现了那本画册,臣打开一看,顿时大惊失色,接着义愤填膺,黄先生太不像话了,为人师表者,有了好东西怎么能不跟学生分享……啊,不对,为人师表者,道德竟然如此败坏,身为春坊讲读官。黄先生实在是误人子弟,臣大怒之下,把那本画册没收,拿到东宫与太孙殿下共同研究……”
  为朱允炆背黑锅萧凡不反对,不过,他更不反对多拉一个人进来背黑锅,黄子澄大小肥瘦长短正合适,而且他和萧凡有个共同点——大家都是忠臣。忠臣天生就是用来背黑锅的。
  “既是道德败坏的东西,你为何还要跟太孙研究?”
  “……要想批判它,就得了解它!”萧凡严肃得像个誓死扞卫封建礼教的卫道士。
  江都郡主红着俏脸,半晌垂头不语,接着掩嘴轻笑,瘦弱的肩膀微微耸动,最后不可抑止的笑出声来。
  “萧大人……”郡主声音里透着愉悦的笑意。
  “臣在。”
  “你帮允炆背黑锅就罢了,何必把黄先生也拉扯进来?黄先生若是知道,非得打你板子不可……”
  萧凡大惊道:“郡主怎么知道……”
  郡主红着脸轻啐道:“去你的!你们俩一唱一合的,真拿我当傻子呀?”
  “臣……羞愧!”
  老朱家的子女真没一个是傻子,个个比鬼还精,——除了朱允炆。
  郡主瞧着萧凡尴尬的神色,不由掩嘴轻笑,大大的眼睛弯成月牙儿:“萧大人。允炆胡闹,你是他的侍读,可不能惯着他,更不可陪着他一起胡闹呀。”
  萧凡听着江都郡主的语气,仿佛跟他很熟稔似的,还透着那么一股子亲近,萧凡心里不由犯起了嘀咕,这郡主怎么回事?咱们一共只见过两次,其中一次还被你性骚扰,除此之外素无来往,没熟到这份上吧?
  “臣……谨记。呃……郡主殿下,衙门里尚有不少公务待臣处理,臣告退。”
  这女人说话怪怪的,不知搞什么名堂,走为上策。
  江都郡主似乎没想到萧凡毫不留恋的提出离开,芳心顿时一阵失落,脱口道:“啊?你……这就走了?”
  顿了一下,郡主赶紧掩饰般轻咳道:“……萧大人公务在身,去忙吧,国事要紧。”
  “臣告退。”
  萧凡躬身施完礼,忙不迭的直起身,转背就走,匆匆忙忙跟救火似的,身影闪了几下,便消失在偏殿外。
  江都郡主瞧着萧凡落荒而逃的模样,不由忿忿的嘟起了嘴,喃喃薄怨道:“哼!跑什么跑!我有那么可怕吗?难道除了你家里那个十二岁的小姑娘,你眼中便容不下别的女子了?”
  说罢江都郡主恨恨的甩了一下长长的水袖,满腹幽怨的往外走去。一时竟忘了她今日是特意来找朱允炆旁敲侧击萧凡的为人品性,袅娜的倩影在偏殿外的花园里款款盈盈闪了几下,便不见了芳踪。
  偏殿后的屏风处,朱允炆满嘴嚼着果干儿,一双眼睛楞楞的盯着殿外,眼中充满了疑惑,嘴里一边嚼一边喃喃自语:“姐姐何时对萧侍读家里的情况如此熟悉?连他家中有个十二岁的小夫人都知道,简直比锦衣卫的密探还厉害呐……还有,姐姐今日说话这语气,……不对劲儿呀,莫非……可是,皇祖父不是为她定下了亲事吗?难道她对萧侍读……那我的姐夫……”
  “嘶——”
  朱允炆嚼着果干儿,忽然一阵龇牙咧嘴起来,他觉得有些牙疼了。
  ※※※
  乌衣巷,燕王别院。
  今日燕王开宴,宴请几位藩王兄弟,席间有皇五子周王朱橚,皇七子齐王朱榑,皇十七子宁王朱权。
  宴席很热闹,诸王各在封地就藩,兄弟数年不见,平素大家相隔甚远,又没什么利益冲突。所以兄弟间的情分倒是颇为真诚。
  几位藩王之中,宁王朱权年纪最小,今年才十九岁,而且脾气性格最为直爽,同时他所戍守的藩地大宁(今内蒙古宁城县)又与燕王朱棣的北平府接壤,二王麾下军队经常互相配合征伐北元,时不时搞个联合军事演习,明元边境动辄十几万人动刀动枪,杀气冲天,气势很是骇人,常吓得北元朝廷名义上的正规军化明为暗。变成地下抗明游击队,北元皇帝拿这两位藩王很是头疼。
  因为有了这层渊源,所以诸王之中,燕王和宁王的兄弟感情最为深厚,而且宁王年纪虽小,可体态魁梧,脾气刚烈,为人凶横,打仗时最为勇猛,常以王爷之尊亲自上马浴血厮杀,连燕王这样的狠角色也不得不让他三分。
  宁王端起酒碗,大灌了一口酒,然后浑不在意的用袖子一抹嘴,大声道:“四皇兄,听说前些日子你得罪了咱们的侄儿允炆,被父皇知道了,你后来又跑去皇宫负荆请罪?”
  提起这事,朱棣的笑脸顿时变得阴沉,目光中厉芒闪烁不定。
  朱橚和朱榑闻言互视一眼,急忙若无其事的端起酒碗,有一口没一口的浅饮,假装什么都没听到。
  朱棣叹了口气,神色忽然萧然,唏嘘道:“咱们的侄儿允炆长大了,再也不是以前那个跟在咱们身边一口一声皇叔的稚子了,本王自他幼年便与他开惯了玩笑,前些日子一时不察,竟忘了他太孙的身份,所以忘形之下……唉!几位皇弟,时过境迁,今非昔比,我等戍边的藩王当安守本分,莫跟本王一样做出出格的事儿来,你们当以本王为戒呀!”
  宁王朱权哼了哼,道:“允炆跟我一般大的年纪,可我却是他的皇叔,如今他当了太孙。莫非便端起了架子,眼中没有咱们这些辛苦为他戍边的叔叔们了?叔叔跟侄子说几句玩笑话都不行么?”
  朱棣闻言脸色一变,沉声喝道:“十七弟,你喝多了?说话怎可如此无理!太孙殿下乃父皇钦定的储君,我大明未来的国主,你我将来要侍奉的陛下,天家之中,先论君臣,后论叔侄,你连这个都不懂么?”
  宁王一楞,接着悻悻的哼了一声,仰头灌了一大口酒,闷不出声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3/4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