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侯(校对)第1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4/422

  这话算是对萧凡个人的补偿了。
  很好!
  身心受到惊吓的萧同知现在很需要补偿。
  下午的时候,锦衣卫的几位佥事,千户纷纷登门,深情慰问昨夜被追杀得跑遍大半个京师大街的萧同知大人。
  这些人都是自己的直属手下,是萧凡掌握的权力中最重要最直接的部分,而且将来也许会对他的仕途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萧凡很热情的接待了他们,谈话中非常愤慨的谴责了幕后主使人在京师实行恐怖刺杀的恶劣行径,并就下一阶段锦衣卫在京师进行反恐演习的事项做出了具体部署……
  一帮属下深刻领会到萧大人的指示精神后,纷纷告辞回了衙门。
  萧凡单独留下了曹毅。
  曹毅深深的看着萧凡,道:“大人,你对遇刺这件事怎么看?”
  萧凡笑道:“曹大哥的官场规矩学得越来越精深了,现在这内堂之上只有咱们两人,你大可不必如此,还像以前那样,你叫我萧老弟,我叫你曹大哥。”
  曹毅本是军伍出身的爽快人,闻言笑了笑,道:“好吧,萧老弟,对于幕后主使,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萧凡一本正经道:“我的想法很复杂,简单的说,对这个幕后主使之人,可以肯定的下个结论……”
  “什么结论?”
  “……他是个坏人。”
  曹毅朝天猛翻白眼:“……”
  萧凡嘿嘿一笑,目注曹毅道:“曹大哥,咱们是生死患难过的朋友,有些话不必藏在心里,相信你肯定也知道,幕后主使之人根本不用查,肯定是……”
  曹毅脸上的肌肉跳动了一下,从牙缝中迸出两字:“燕王。”
  萧凡笑道:“不错,我也认定是他了。虽然我在朝中树敌不少,可朝堂那些人都是文人,干不出这么疯狂的事儿,剩下的就只有这位手握兵权的燕王殿下了……”
  “你打算怎么办?报仇,还是隐忍?”
  “曹大哥,我虽然长得斯斯文文,可我的性子也是刚烈无比,有仇一定要报,不可能隐忍的。”
  曹毅嘴角扯动了一下,道:“你打算怎样做?”
  萧凡潇洒的一挥衣袖,道:“堂堂正正找上门去。”
  曹毅毫不犹豫的接口道:“好,我陪你去。”
  萧凡注视着曹毅,目光中笑意盎然:“曹大哥不为难吗?”
  曹毅哈哈一笑:“昨日已如昨日死,我虽曾是燕王麾下将领,那时他待我亦甚厚,可我在战场上杀鞑子,斩首无数,早已报答了他这番知遇之恩了,从他把我当作一枚弃子,毫不留情的抛弃那天开始,我就当自己已经死了,为他死了。今日我能穿着飞鱼服站在这里,是因为我的上司是我的朋友,而不是我的主子。”
  萧凡眼中泛起淡淡的感动:“曹大哥,你放心,我们之间不论从属,只论朋友。至少有一点我比燕王强得多,那就是,我在任何时候也不会抛弃朋友,同生同死,绝不背叛。”
  曹毅豪迈笑道:“有你萧老弟这句话,曹某这条老命便是卖与你又如何?快哉!”
  萧凡也笑了:“那今日咱们两兄弟就一起搭个伴儿,去寻那燕王殿下的晦气?”
  “你打算怎么寻他晦气?”
  萧凡神秘一笑:“既然陛下的意思是低调处理,那我只好低调了,不过我相信燕王殿下更希望低调……”
  ※※※
  乌衣巷的燕王别院内。
  二堂的正墙上挂着一幅偌大的猛虎下山图,吊睛白额虎呈凶猛狰狞之相,两眼怒视前方,有气吞山河之气势,令人忍不住生出畏惧臣服之心。
  燕王朱棣就坐在猛虎图前,两腿大张,双手握拳直视前方,其神态和气势竟隐隐与猛虎图暗相吻合,如龙盘虎踞,傲视天下。
  道衍和尚静静坐在右侧,目光中流露出深深的欣赏。
  洪武十八年,朱元璋从民间选拔了十名僧人,欲分给诸藩王讲经荐福,世上的僧人当然并非都是六根清净的,事实上真正六根清净的僧人太少了,众僧聚在一起正满脸市侩的讨论着哪个藩王权重,哪个藩王钱多,哪个藩王人傻之时,只有道衍和尚独自岿然不动,不屑与那些市侩僧人为伍。
  当诸王进来时,道衍和尚却一眼看中了面带微笑,神态沉稳的朱棣,他知道,这就是他颠沛半生所要寻找的人,能够实现他一生伟大抱负的人。
  就在朱棣经过他身边时,一直沉默不语的道衍抓住了机会,突然开口道:“燕王殿下,贫僧愿意跟随您。”
  朱棣楞住了,他看了一眼这位不懂礼仪不知进退的和尚,脸上却带着温和宽厚的微笑,问道:“你为何要跟随本王?”
  道衍笑了笑,压低了声音道:“王若用我,必赠王一顶白帽子。”
  白字为上,王字为下,两个字加在一起是什么字?
  朱棣大惊失色,怒斥道:“大胆!你是什么人?不要命了么?”
  道衍微微一笑,沉默不语,径自闭目打坐。他知道朱棣会回来,从本质上来说,他和朱棣是同一类人,道衍有道衍的抱负,朱棣有朱棣的野心,他不会甘愿从此只当一个小小的燕王,这世上必然有更尊高的位子等着他去坐。
  果然,没过多久,便到听到朱棣略带惊慌却又坚定无比的声音,声音低得几不可闻:“你跟我来吧。”
  这就是道衍和朱棣的相识过程。从此,两个心怀异志的人搭配在了一起,为颠覆这个世界而开始紧锣密鼓的做着准备,一直到今天。
  看着朱棣气吞山河的坐姿,道衍打从心底里感到一阵欣慰,满意。
  十二年过去,他跟随的王者征伐四方,威震天下,已在诸王当中渐露头角,独占鳌头。
  事实证明,他当年选择跟随朱棣的眼光是正确的。
  是金子,总有发光的一天,现在的燕王殿下,已是光芒万丈之时。人生得遇明主,何其幸也!
  “殿下,北平的告急军报还没传来吗?”
  朱棣眼皮抬了抬,又垂下,沉声道:“估摸着就这几天了,交给张玉的差事,本王放心,他不会让本王失望的。”
  道衍微笑道:“张将军智勇兼备,是一员不可多得的骁将,现在想必他已成功的将北元乞儿吉斯部落激怒,引他们兵围北平城下,北平告急的军报想必也日夜兼程的正在赶往京师的路上,殿下尽可放心。”
  朱棣点点头,叹道:“这次回京,比往年凶险得多,当日一步踏错,竟激起父皇削藩的心思,这京师不能再待了,只盼张玉能早传军报,北平若告急,父皇便不得不放我回北平主持抗敌,我便如鱼入水,如龙腾云,那时北平十万精兵猛将尽在我手,京师有何异变也不会像现在这般无措了。”
  道衍点头道:“殿下确实应该早早离京,京师非久留之地,迟则生变……殿下,眼下京师正是风声鹤唳之时,殿下昨晚实不该派死士刺杀萧凡,此举只能愈发坚定天子削藩的心思,殿下,你又犯了一个错误啊!”
  朱棣面沉如水摇头道:“不,这回本王没错,萧凡此人留不得,将来必成本王祸患!父皇自从动了削藩之心以后,萧凡在父皇驾前所献削藩之法,句句直指各藩王软肋,而且此人深得父皇和太孙的信任,此人若不除,不用等本王回北平,恐怕他已将本王害死了……”
  道衍不认同道:“这个萧凡……没有殿下说的这般厉害吧?贫僧见他面貌清秀,双目不正,眼神闪烁,此相正是伪君子之相,如今纵得天子宠信,亦只是小小的锦衣卫同知而已,殿下为何这般重视他?”
  朱棣神情凝重道:“此人不可小觑,削藩之事且不说,你前几日可曾听说京师的丁丑科案?”
  “此案在京师闹得沸沸扬扬,贫僧当然听说了。”
  朱棣冷笑道:“父皇逼他杀刘三吾,朝臣们暗中串联欲全体参劾他,对一个新入朝堂的臣子来说,这两条路皆是绝人之路,进退不得,除死别无他法,可这萧凡,不显山不露水的,居然轻轻松松同时化解了,这样的人,本王能小看他吗?”
  “可是,殿下若欲杀他,等你离京以后再派死士动手不是更好吗?何必一定要现在杀他?”
  “不杀不行啊,丁丑科案一过,父皇的注意力也许会转移到削藩之事上,那时若萧凡再给父皇出个什么损招儿,本王身在京师就万分被动了……”
  “所以殿下甘冒被天子怪罪的风险,也要先除去萧凡?”
  朱棣笑道:“说是风险,倒也算不得多大风险,本王派出去的皆是豢养多年的死士,纵然刺杀失败,失手被擒,也断不会出卖本王,此事可以说是死无对证,这天下任谁也查不出来。”
  道衍叹道:“没有证据并不代表别人心里不清楚,殿下难道不怕此举令天子不快,反而坚定了削藩的决心吗?”
  朱棣道:“刺杀萧凡只是一个由头,父皇若真想削藩,杀不杀萧凡他都会削,萧凡只是一个小小的五品锦衣卫同知,而本王却是父皇的亲儿子,孰轻孰重父皇心里有数,所以,本王权衡再三,觉得刺杀萧凡对本王利大于弊。”
  道衍摇头道:“就算天子装聋作哑,可殿下忘了萧凡了吗?他昨晚逃过一死,想必对殿下恨之入骨,你不怕他报复?”
  朱棣大笑道:“这里是京师皇城,本王是亲王贵胄,若父皇弹压下此事,萧凡他敢拿我怎样?哈哈,笑话!本王还怕了他不成?”
  话音刚落,便听到别院大门外一道嘹亮刺耳的声音传来。
  “里面的人听着!你们已经被包围,赶快放下武器,脱下裤子,双手抱头走出来,否则我们就冲进去了……萧大人,是这么说的没错吧?”
  朱棣的大笑声如同被人掐住了脖子似的,顿时停住,脸色一片茫然,与道衍面面相觑。
  紧接着,一道不耐烦的声音喝道:“滚开!声音一点都不嘹亮,这么简单的喇叭也不会用吗?而且连台词都念错,你这么蠢,怎么混进锦衣卫的?”
  然后,别院门外一道更嘹亮的声音响起。
  “里面的人听着!你们的同伙已落在我手上,识相的话赶紧准备银子赎人,一个时辰之内我若见不到银子就撕票啦!嘿嘿嘿嘿(狞笑声),还有,不准报警,也不准报官,更不准报锦衣卫!因为我就是锦衣卫……”
  “……”
  别院内,朱棣和道衍满头雾水听了半晌,最后两人浑身一齐颤了一下,两人对视一眼,发现彼此眼中尽是震惊之色。
  “这……这声音……”朱棣结结巴巴迟疑道。
  “萧凡!”道衍非常肯定的下了结论。
  朱棣眉稍一挑,一股肃杀之气充盈眉宇间,怒声喝道:“大胆狗贼,竟敢勒索到本王头上!”
  道衍冷冷道:“他为何不敢?天子已令他独自处置此事,这本就是给他一种补偿,殿下以为他不敢惹你,可他偏偏敢了,殿下,你昨晚之举委实冒失了!”
  朱棣脸色时青时白,变幻万端,终于垂头丧气道:“本王好象又错了……先生,现在怎么办?”
  道衍叹了口气,平静的脸上似哭似笑的抽搐了几下,道:“开门迎客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4/4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