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侯(校对)第1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5/422

  萧凡心底暗叹,得,张真人的老年痴呆症又犯了。
  “师伯,我是您的师侄呀……”萧凡讨好而殷勤的笑道。
第二卷
少年功与名第一百三十六章
北平军报
  张三丰,武当派创始人,人称张神仙,三丰祖师爷。
  萧凡实在没料到,传说中的张三丰竟然是这个样子,这多少让他有些失落。原本他以为张三丰至少也该是高大威武,飘飘欲仙,与世无争的不老神仙,一脸淡然慈爱的默视着芸芸众生,可他实在没料到张三丰竟然如此暴力,而且还患有一定程度的老年痴呆……
  心中的偶像丰碑,又一次轰然倒塌。
  好吧,再暴力那也是自己的师伯,谁叫自己当初太笨,被太虚那老家伙忽悠进了武当派呢。
  萧凡上下打量了张三丰无数次,终于还是觉得这位三丰师伯多少比太虚那老家伙靠谱多了,不说别的,光是他那副仙风道骨的外貌就给他加了不少分,一看就让人打从心底里产生信任感,不像太虚,长得一副猥琐鬼祟的模样,第一眼就让人觉得他是个江湖老骗子,——事实上,他确实是个江湖老骗子。
  师弟打完了,张三丰施暴的欲望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他舒服的伸了个懒腰,道:“那个谁……”
  “师侄,我是您的师侄。”萧凡欲哭无泪,他不知道这个称呼要提醒多少次,三丰师伯才会记住,难道说自己就这么没有存在感?
  “啊,对,师侄啊,找间房子,贫道这段日子就在你这里住下了。”张三丰丝毫不懂啥叫客气。
  萧凡赶紧道:“师伯愿意住在寒舍,寒舍实在蓬荜生辉,师侄心中无限欢喜……”
  “少废话,哪间房?”
  “后院左侧厢房。”萧凡老老实实道,接着又补充了一句:“……就是您刚才揍师弟的那间房。”
  太虚怒目以视。
  张三丰大感满意,笑道:“呵呵,不错,就那间了,刚才贫道揍得很顺手,看来那间房的风水于贫道大大有利,无量寿佛——”
  鼻青脸肿的太虚嘴角抽搐了一下,喃喃道:“那间房的风水对贫道却大大不利,嘶——疼死我了!以后打死也不从你门前过……”
  张三丰没听到似的,袍袖一甩便大步流星往厢房走去。
  萧凡和太虚跟在他身后,神情恭谨而殷勤,就跟城隍判官身后跟了俩小鬼似的。
  悄悄捅了捅太虚,萧凡道:“师父,你瞧瞧人家师伯,比你有气派多了,瞧人家走路说话这神态,这姿势,还有这凛然的气势,啧啧,师父,你什么时候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啊……”
  太虚恶狠狠的瞪了萧凡一眼,压低了声音道:“你个小王八蛋!真是白眼狼,师父我白疼你一场了,见了师伯就跟见了亲爹似的,你对我怎么没这么恭敬过?”
  萧凡斜眼扫了他一眼,叹气道:“师父啊,你得检讨一下自己才是,你看看人家师伯,那叫一个泰然自若,飘飘欲仙,一看就是下凡间微服私访的低调神仙,你呢?穿着破道袍,举着算命破幡子,四处骗财,见人就来一句‘你有凶兆’,两者不是一个档次啊,你能指望我对你多恭敬……”
  太虚冷笑:“……你以为师兄能比我好到哪儿去?”
  萧凡笑道:“至少他不会到处装神弄鬼,神仙就是神仙,哪怕把他扔进三昧真火的炉子里烧成了灰,剩下的那也是神仙渣子,简称‘神渣’……”
  太虚:“……”
  回了厢房,萧凡赶紧命下人奉上清茗,然后张三丰坐上首的主位,他和太虚则恭敬的在下首坐定。
  张三丰坐定之后,可能是额头肿得通红的大包又疼了,于是他一阵龇牙咧嘴,然后恶狠狠的瞪了太虚一眼,估计又有一种施暴的欲望在心中抬头了。
  太虚吓得浑身一哆嗦,急忙端杯喝茶,避过张三丰愤恨的目光,此时的太虚充分表现出师弟的乖巧素质。
  张三丰恨恨的怒哼一声,这才捋着长长的胡子,转头望向萧凡。
  萧凡赶紧正襟危坐,像个被领导检阅的仪仗兵,抬头挺胸,目不斜视的望着正前方。
  张三丰看着看着,忽然眼睛一眯,眼中射出两道精光,伸出手掐算了几下,然后沉声道:“那个谁……”
  “师侄……”
  “嗯,师侄啊,贫道有一言相告……”
  萧凡心情一阵激动,这是老神仙要点化我呀,多大的福分。
  “师伯请说,师侄洗耳恭听……”
  张三丰神情肃穆,满脸凝重的道:“这位师侄,……你有凶兆!”
  萧凡笑容渐渐凝固。
  “噗——”太虚嘴里一口滚烫的茶水喷了出去。
  ……
  萧凡现在明白了,环境决定性格,太虚当年一定是个活泼可爱,天真无邪的小道士,后来被张三丰一步步调教成了一个老神棍。
  太虚都这模样了,张三丰能好到哪里去?人家可是太虚的师兄啊。
  想到这里,萧凡火热的心一下就冷了。
  “师伯,要不要找点药给你脑袋上敷一敷?您脑袋那个大包才是凶兆啊。”萧凡面无表情道。
  张三丰毫不在意的挥了挥手,道:“不用急,贫道脑袋上那是已经发生了的凶兆,可你的凶兆还没发生,而且很严重,有性命之忧啊……”
  萧凡叹了口气,这年代的道士莫非都是算命的?连千古闻名的张三丰也不例外?
  挥了挥手,萧凡很理智的换了个话题,浑然没将张三丰的话放在心上。
  “师伯,您这次云游天下,怎会忽然来了京师?”
  张三丰笑道:“这次来京,实是为了见天子一面……”
  “啊?皇上召见您?”萧凡大吃一惊,连朱元璋都想找张三丰算一卦吗?
  张三丰奇怪的看了他一眼,道:“贫道乃东汉张天师的后人,洪武十七年起,天子便数度差人往龙虎山,武当山等处相召,贫道碍于俗务,一直未能成行,这有什么奇怪的?”
  萧凡结巴道:“可……这次您怎么就来了呢?”
  张三丰恶狠狠的瞪了太虚一眼,怒道:“还不是因为这个孽障!贫道潜心专研一生独创的太极拳,传给他才几年呐,就给贫道糟践了!现在满大街的人都会使太极拳,师门镇派之宝如今连草纸都不如,贫道这次是来收拾他的!”
  “这么说,师伯这次来京,主要是为了收拾师父,顺便见见天子?”
  张三丰想了想,肯定道:“不错,收拾他比较重要。”
  傍晚时分,京师北城的太平门外。
  繁忙的一天终于结束,忙于生计的百姓们挑着担子,推着小车,纷纷往家中赶去,人人脸上洋溢着或快乐或淡然的神色,一天下来,总有些许收获,其时大明开国三十年,战火已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特别是身处南方的百姓们,业已多年未曾感受过战争的阴影了。
  这里是一方乐土,金陵王地,六朝胜迹,只有文人们的伤春悲秋,丝毫没有沙场上的杀戮血腥,他们安定而朴素的过着每一个平淡的日子,每日辛勤劳作,换取糊口之外略有富余的生活。
  这是一个平静得与往常没有什么区别的日子。
  北城太平门外,守着城门的兵卒抱着长枪,懒洋洋的倚在城门边,打了个大大的呵欠,双目无神而倦怠的看着来来往往进出城门的百姓。
  忽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这平静的气氛,守城兵卒们一楞,然后踮起脚朝外望去,却见血红的夕阳下,一骑快马飞速朝城门奔来,快马离城门越来越近,几个呼吸间便只离城门数十丈了。
  只见马上的骑士风尘仆仆,脸上已被风沙尘土覆盖,认不出相貌,他的力气仿佛已快用尽,仍重复不停的抽打着胯下的马儿,而他坐骑的马喘着粗重的气息,因长久的奔跑,马的嘴边已冒出不少白沫儿,看来体力已快撑到极限,马上就要倒下了。
  守城门的兵卒一惊,接着打起精神,纷纷用长枪斜指骑士,大喝道:“来人住马!京师重地,不得策马奔跑!”
  马上骑士闻言抬起无神的双眼,举头见城门上刻着斗大的“应天”二字,骑士不由精神一振,如释重负般长长舒了口气,眼中透出喜悦的光芒。
  见守城兵卒手执长枪,警惕的指着他,骑士赶紧在背后一扯,掏出一方插着红翎的黑匣子,然后马速丝毫未停的往前奔去,骑士高举黑匣子,凛冽大喝道:“北平军报,十万火急,谁敢拦我?”
  一听是十万火急的军报,守城兵卒自是懂得规矩,急忙向两旁一闪,让出一条宽敞的道路,任由骑士马不停蹄的狂奔入城。
  骑士过后,城门掀起一阵狂风,兵卒们面面相觑,眼中都透着几分不安,北境难道又不安宁了?他们这些京城兵会不会调派去前线杀敌?
  马上骑士一路狂奔,直到奔至承天门的石牌下,胯下的马儿终于长嘶一声,体力完全透支,前蹄一软,倒在了地上。
  骑士也受不了这长久的奔波,跌在地上打了几个滚后,便再也不动了。
  承天门外站着数名值守的宦官,见状纷纷吃了一惊,急忙凑上前,见骑士已无意识,手中却死死抓着一方插着红翎的黑匣子,宦官们认得这是十万火急的军报,众人脸上神色一凛,急忙掰开骑士的手指,将黑匣子取在手里,一名宦官举着匣子,二话不说便匆匆往宫里跑去,另几名宦官则将骑士奋力抬到承天门金水桥外的太医院救治。
  武英殿内,朱元璋脸色铁青,狠狠一拍桌子,大声咆哮道:“乞儿吉斯吃了熊心豹子胆么?区区五万人的小部落,居然敢犯我大明疆境!而且还敢兵围北平城,当朕老了吗?”
  殿内宦官宫女们见天子龙颜大怒,纷纷吓得扑通跪在地上,颤声齐道:“陛下息怒——”
  朱元璋抬头朝殿门外大吼道:“来人!速传皇太孙,兵部尚书茹瑺,兵部左侍郎齐泰,户部尚书郁新来见!”
  顿了顿,朱元璋神色复杂的补充道:“……也传皇四子燕王来见。”
  京师南城外的聚宝山,山下有一座不起眼的小寺,名曰“西天寺”。
  寺外常年被青翠的树林所环绕,晚风乍起,吹动树叶沙沙作响,悠扬的晚课钟声飘荡在夜空中,伴随着阵阵梵音佛唱,端的令人如同置身桃源般忘俗去忧。
  寺内左侧的禅房内,一道剧烈的咳嗽声传出,正在大殿内念经的和尚们纷纷互视几眼,见周围几名身着便衣的魁梧汉子神色不善的盯着他们,和尚们面容一惊,赶紧闭上眼,继续开始晚课。
  禅房内,朱棣看着脸色苍白,剧烈咳嗽的道衍和尚,不由满是心疼的叹了口气。
  “先生受苦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5/4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