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侯(校对)第2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4/422

  “咦?萧大人,你虽面上带笑,可眼中却有泪光闪动,这是为何?”曹国公李景隆眼尖,好奇的问道。
  “我……”萧凡咬着牙道:“春宵太快乐,我这是喜极而泣!”
  众臣纷纷点头,齐声道:“羡慕呀,羡慕呀!”
  萧凡泪流满面:“……”
  ……
  闲话说过,茹瑺习惯性的抚着他那圆滚滚的大肚皮,沉吟了一阵,道:“今日冒昧前来拜访萧大人,委实是不得已啊,大人升任锦衣卫指挥使,乃天子最宠信的臣子,如今天子……天子龙体有恙,我等身为大明忠臣,皆为天子担心不已啊……”
  萧凡微微一楞,看着内堂散坐着的茹瑺,解缙,还有兵部侍郎齐泰,户部尚书郁新,左军都督府事李景隆等人的神色,萧凡脑子飞快转动,随即很快明白这些人今日的来意。
  朱元璋的身体越来越差,这些他们都是知道的,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天子驾崩已是早晚的事,将来新皇登基,朝中必然会有一番极大的人事变动。
  政治权力的分配,可不像吃生日蛋糕那么随便,谁多吃一口,谁少吃一口都无所谓,事实上从古到今,伴随着统治者新旧交替,那个时候的权力争夺往往也是最激烈最残酷的时候。
  萧凡身为锦衣卫指挥使,又是新晋伯爵,与太孙朱允炆交情莫逆,深得新老两代帝王的看重,再加上他昨日又娶了两位郡主,已是朱家的外戚身份,可以肯定,将来无论朝堂的权力如何争夺,获益最大的,必然是萧凡这个刚入官场才不过半年多的新丁,将来最受新皇信任的,也必然是他。
  可以说,权力的争夺还未开始,萧凡已成了内定的最大赢家。
  大臣们都不是傻子,这个时候当然要跟着赢家走,如此才能保证自己在朝堂权力重新分配时最大限度的获得好处,或者维持现状。
  这就像赌博时跟着运气好的赌徒下注是同一个道理。
  想清楚了这些,萧凡心中一动,他们需要自己,自己何尝不需要他们呢?
  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兵部侍郎,翰林学士,世袭国公……
  这些可都是朝中掌握莫大权柄的人啊,有了他们的帮助,与他们结成一个利益相关的团体,形成一股属于自己的朝堂势力,渐渐消弱甚至排挤朝中清流的影响,让自己掌握话语权,那么自己那些理想抱负不就可以实现了吗?
  可是……用什么样的利益,才能让他们真心愿意跟自己绑在一起呢?
  萧凡喟然而叹:“春光依旧明媚……”
  解缙眼皮一跳,赶紧接口道:“……忠臣继续开会,忠臣!不是奸臣!”
第三卷
水深波浪阔
第一百六十二章
势力渐成
  忠臣聚在一起,那叫志同道合,奸臣聚在一起,那叫结党营私。
  同样都是聚会,奸臣的待遇明显差了许多。
  这也是从古至今没人愿意当奸臣的原因之一,就像评职称似的,忠臣们都评上北大教授了,顶着教授的光环一天到晚喷着诸如“百分之九十的上访者都有精神病”之类的狗屁言论,可人家是教授啊,说出来的话被蒙上了一层学术的耀眼光芒,哪怕是一坨狗屎也立马变成了黄金。
  相反,如果这话是一个普通的乡村民办教师说出来的,估计他半夜就会被人点了天灯。
  名分确实是个必须重视的东西,它让品性卑鄙的人披上了一件大义的外衣,在圣洁光辉的庇护下,肆无忌惮行着卑鄙恶毒之事,哪怕是丧尽天良,亦被冠以“正义”之名,毫无任何愧疚。
  这就是名分的魅力所在。有了名分的笼罩,就算杀人全家,那也是高尚无私的。
  这也是解缙急着拦住萧凡话头的原因。
  他们太想当一个忠臣了,这个名分对他们很重要,或者说他们本来就认为自己是忠臣,别人敢骂他们奸臣,他们就敢捅刀子。
  萧凡略略扫了一眼内堂里坐着各位大臣,发现他们尽皆望着自己,目光充满了急待被认同的神色。
  萧凡不由暗叹,世间为名所累者,岂只忠臣而已?奸臣也都有向善的心呐。所以说做妖就像做人一样,要有仁慈的心,有了仁慈的心,他就不再是妖……
  轻叹口气,萧凡无奈道:“好吧,就算咱们都是忠臣吧……”
  茹瑺顿时不满道:“萧大人,你这是什么话?老夫可不敢苟同什么叫‘就算咱们都是忠臣’?咱们本来就是忠臣!”
  众人立马飞快点头附和,并同声谴责萧凡这种自暴自弃的言论。
  萧凡在大家的谴责下惭愧的低下头,然后面容一肃,斩钉截铁道:“对!咱们本来就是忠臣!如假包换的忠臣!谁敢说咱们是奸党,咱们刨了他祖坟把他祖母拖出来日一遍。”
  众人闻言终于心满意足,皆曰此言大善,同日,同日……
  萧凡满头黑线,郁闷道:“你们就不想知道我要跟你们说什么吗?”
  茹瑺呵呵笑道:“说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咱们都是忠臣,忠臣说什么都是正确而且正义的,这就够了……”
  萧凡默然无语:“……”
  这帮家伙想当忠臣想疯了……
  ……
  “天子病恙,这是我们都不想看到的……”萧凡语气沉痛的环视大家,这话有点昧良心,老朱三番两次差点杀了他,萧凡巴不得他早点完蛋,不过这个真实的想法可不能乱说,会掉脑袋的。
  众臣动作一致的点头,人人面上皆是一副沉痛的神色。
  茹瑺更夸张,小而圆的小眼睛眨巴两下,楞让他挤出两滴依依不舍的眼泪来。
  萧凡心中冷笑,朱元璋如此嗜杀,洪武朝大臣的性命是最得不到保障的,这些大臣们肯定也巴不得朱元璋早点死了才好。
  现在的人心多脏啊!一个个口是心非,道德底线降到什么地步了?
  萧凡暗自嗟叹人心不古……
  “当今天子乃古往今来从未有过的圣明天子,功盖三皇,德被五帝,可惜老天无眼,竟让天子受此病痛折磨,我身为大明天子最忠心的臣子,一想到天子病重,我就难过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恨不得以己身代天子受苦才好……”萧凡语带哽咽,一副沉痛悲伤的表情。
  众臣神情渐渐凝固:“……”
  这马屁拍得,啧啧……
  萧凡面色不改,仿佛他只是说了几句人人皆知的大实话。
  对众人的鄙夷眼神视而不见,萧凡缓缓道:“……然则,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天子抱恙,怕是时日不多,为了大明江山社稷的承继,为了我大明正统的延续,我等还须早做绸缪,以免来日天子病情加重,我等臣子来不及准备,朝中会发生大乱……”
  众人闻言神情一振,纷纷抬眼紧紧盯着萧凡。
  终于说到正题了,萧凡如今是锦衣卫指挥使,这个职位看似不大,甚至连上朝的资格都没有,但这个职位却是天子最信任的,锦衣卫是个很敏感的特务组织,直属皇帝统领,只对皇帝一人效忠,历任锦衣卫指挥使的臣子,无一不是天子近臣,最受天子宠信。
  从萧凡升任锦衣卫指挥使以后,朝中的大臣便渐渐体味出天子对萧凡的态度了。
  天子前些日子对萧凡喊打喊杀的,除了萧凡确实惹恼了天子的关系,天子心中还是有另一番思量的,既要杀杀这个年轻人锐气,借此机会磨练一下萧凡的心性,打压一下萧凡的意志,让他知道皇权的沉重和威严,由此产生畏惧之心,但同时天子又要重用他,赋予他更大的重任。
  打一棒子再给颗糖,所谓帝王心术,无非如此,恩威并济而已。
  知道了萧凡在天子和太孙心中的分量,众大臣顿时有了数,不出意外的话,萧凡未来的前途不可限量,无论是新老两代帝王面前,萧凡对朝堂的影响都将举足轻重。
  认清了形势的众臣当然不能放过这个巴结未来宠臣的大好机会,今日相携前来,多少也带着几分投靠讨好的意思。
  萧凡也渐渐明白了大家的意思,于是微微一笑,道:“各位同僚所思,下官差不多能猜出一二,与各位一样,下官对朝中未来的局势也很担忧啊……”
  茹瑺捋着胡须,轻蹙眉头道:“天子历来勤勉,数十年来早朝午朝从未断过,现在却已改成三日一朝,看来天子龙体堪忧啊!倘若天子真的有什么不忍言之变故,太孙年幼,我等当尽全力匡扶才是,不知萧大人对将来的朝局如何看待?”
  萧凡缓缓道:“太孙登基,朝中必然有一番大乱,下官不讳言,在春坊讲读官黄大人为首的清流大臣眼中,我们这些人都是祸国乱政的奸人,天子尚在时,能掌握和控制好朝堂的平衡,天子若不在,太孙殿下年幼,不足以掌控朝堂,黄子澄等清流大臣必然容不下我等,各位同僚,一场朝争在所难免啊!”
  众人闻言眼皮一齐跳动几下。
  萧凡的话说到了他们心里,自从丁丑科案,他们在朝堂上帮萧凡说过话以后,从此算是与清流结下了深怨,虽然表面仍是一团和气,但背地里总是勾心斗角,这些日子来没少冲突过,若天子真的驾崩,黄子澄等一干清流必然会全力发动,不惜一切代价排挤他们,以达到清流完全掌握朝堂话语权的目的。
  在座的人都当着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兵部侍郎,这些职位所掌的权力举足轻重,黄子澄若然发动清流,必然容不得朝中的奸臣掌握着这么大的权力,肯定要把他们从现在的位置上挤下去,如萧凡所说,一场残酷的你死我活的朝争在所难免。
  茹瑺神色不变,朝萧凡拱手道:“不知萧大人有何高见?”
  堂内众人皆紧紧瞧着萧凡,神色虽然没有变化,但眼神中多了几分急迫的光芒。
  萧凡淡淡道:“他们要争,那便争吧!鹿死谁手,尚未可知,没到最后一刻,谁也不敢保证自己是最大的赢家,你们知道为何清流一派在朝堂有如此大的势力吗?”
  茹瑺沉吟道:“因为他们占据了朝中太多利害的位置,如六部中的四部,还有左右都御史,翰林院,大理寺等等,都由清流把持,一人所言,百人皆附,朝堂上声势浩大,连天子也不得不敬他们三分……”
  萧凡深沉的笑道:“各位同僚可知清流为何会一呼而百应吗?”
  众人皆不言语,神情却若有所思。
  萧凡接着道:“他们把持朝政,声势浩大,绝非偶然,因为……清流一派有信仰,他们有着共同的信仰。”
  众人疑惑:“何谓信仰?”
  萧凡笑道:“或者说信仰有点不合适,应该说,他们有着共同的口号,尊儒崇孔,他们要求的一切利益皆以孔孟之言为先导,一切私心皆隐藏在圣人的光辉下,冠以正义之名,所以他们在朝堂上无往不利,挑战他们,就是挑战上古圣贤,就是挑战国学儒术,挑战天下读书人的信仰,试问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与清流们针锋相对?首先从大义上来说,便弱了三分,底气不足之下,谁能争得过他们?”
  众人沉默不语,表情却纷纷有了认同之色。
  “圣人之言嘛,当然没什么不对,我们都是科举出身,都是有功名在身,圣贤的话我们从小读到老,早已成了我们说话行事的准则,不过……若是有人拿圣人之言为武器,以满足他的私心利欲,那就是对圣人的大不敬了,如今朝堂的所谓清流就是这样,所以我们与清流格格不入,也是这个原因,圣人是放在心里尊敬的,而不是用他们的言论来攻击政敌的,这样的做法,实在是一种伪善,伪正义!”
  萧凡的话说得众人精神一振,是啊,他们用圣人的话标榜自己,用来攻击别人,这本身就是对圣人的不敬,他们偏偏还理直气壮,如此说来,这些清流才是真正的奸臣啊……
  众人恍然大悟,纷纷向萧凡投去赞赏的目光。
  “萧大人法眼如炬,一眼就看穿了清流的本质,我等闻君一席话,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啊!”众人感佩不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4/4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