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侯(校对)第2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0/422

  萧凡很认真的点头:“你难道不觉得骂人是不对的吗?我这是对他略施薄惩。”
  朱允炆目瞪口呆,他很无语,骂人不对,你打人算什么?
  “你果然干了一番大事……”朱允炆面孔抽搐几下,叹息道。
  萧凡很淡定的道:“这不算什么,更大的事还在后面呢……”
  朱允炆一楞,接着捂住胸口,呻吟般无力的道:“你还干了什么事?”
  萧凡笑得一派儒雅,露出一排洁白的牙,斯斯文文道:“我揍了他之后,又把你任命他为钦差大臣的圣旨给抢来了,喏,圣旨在这儿呢……”
  朱允炆呆呆看着萧凡手里的一方黄绢,他有点想哭:“……”
  “你……”朱允炆张了张嘴,看来实在找不到好词儿夸他了。
  “……圣旨是我下给黄先生的,它跟你没关系呀,你抢它干嘛?”
  “原本是跟我没关系的,可现在跟我有关系了。”
  “什么意思?”
  “黄子澄不能去北平。”
  “他为何不能去?”
  “因为我要去。”
  朱允炆又一次目瞪口呆:“……”
  萧凡又及时补充道:“我要去北平,我没疯。”
  朱允炆呆楞了很久,半晌才悠悠道:“我若让你去北平,那我才疯了。”
  萧凡从皇宫走出来的时候,脸上带着轻松的笑。
  朱允炆重新下了圣旨,答应了他去北平,随时可以启程。
  朱允炆终于还是没有拒绝他,因为萧凡说了一个让他无法拒绝的理由:姐姐被别的女人拐跑了,姐夫能不追吗?你老婆不见了你不着急啊?
  朱允炆果然着急了,二话不说下了圣旨。
  当然,钦差大臣的待遇也提高了很多,为了萧凡的安全着想,朱允炆特旨命选调二千名最精锐的皇宫禁军,以及一千名锦衣校尉随行,比之黄子澄百余名钦差仪仗来说,档次规模大了很多。
  这就是有个当皇帝的朋友的好处,萧凡很高兴,他知道朱允炆不会拒绝他,因为朱允炆太看重萧凡这个朋友了,萧凡要做的事情,他不会不答应,更何况被人拐跑的是他的亲姐姐。
  出了皇宫,承天门外的广场上,挨了打的黄子澄已不见了踪迹,估计已被锦衣校尉们送回家养伤去了。
  萧凡原本对打伤黄子澄一事抱有愧疚的,后来听曹毅一解释,老家伙竟然自己打着小算盘,本来就对去北平一事不情不愿,现在正好顺势留在了京师,趁萧凡不在,一门心思把朝中的奸党一扫而空。
  知道了这些以后,萧凡不愧疚了,甚至有点遗憾,刚刚揍黄子澄的时候,如果自己也亲自上去踹他两脚,那该多好啊……
  不过,黄子澄想趁他不在京师扫锄奸党,这个主意他可打错了。
  萧凡俊朗的面容渐渐浮上冷笑,不把黄子澄弄下去,他能放心去北平吗?
  钦差大臣临时换人,第二天便满朝皆知,大臣们纷纷惊愕不已,清流大臣们弹冠相庆,他们认为机会来了,奸党首领萧凡离京,他们大可趁此机会一拥而上,将朝中奸党之流如茹瑺,解缙,李景隆,以及一小批归附奸党的侍郎,学士等等一扫而空,还朝堂一个朗朗乾坤,清明之象。
  而兵部尚书茹瑺,翰林学士解缙等人则大感意外,人人皆知萧凡与燕王结下深怨,是名副其实的死对头,这个时候萧凡去北平,那不是送死吗?更重要的是,萧凡与天子最亲近,他若离开京师,黄子澄等人趁机对他们发难怎么办?如今六科道,御史台的言官,六部中的四部皆为清流大臣所把持,势力强大无比,萧凡不在,谁人可与清流抗衡?
  于是,在得知萧凡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的当晚,兵部尚书茹瑺,翰林学士解缙,曹国公李景隆相携登门,拜访萧凡。
  这些人本是因利益捆绑而走到一起的,若说他们讲义气倒不至于,但萧凡无疑是他们之中的领头人物,他走了会直接影响这些人的切身利益,甚至包括官职和性命,他们不得不上门问个清楚。
  面对朝堂众盟友焦急的询问,萧凡很淡定的一一安抚,在众人问到他走后京师朝堂可有安排时,萧凡笑而不答,表情很神秘。
  送走了焦急惶然的众大臣,萧凡脸上的微笑渐渐变冷,他又连夜叫来了曹毅,二人在萧府的书房内商议了很久。
  第二日,萧凡一大早就来到了锦衣卫镇抚司衙门。
  锦衣卫第一号人物出行在即,衙门里开始忙碌起来。钦差天使的各种仪仗器具,黄罗伞盖,金瓜旗幡等物皆一一备妥,并从军户出身的锦衣校尉中遴选出千余名身手矫健,力大敏捷并且受过军伍合击训练的勇武大汉担任仪仗亲军。
  萧凡面带微笑,但心中焦急如焚。
  昨晚曹毅带来了消息,江都郡主和陈莺儿乘坐粮船到了长江北岸后,二人带着数十名侍卫下了船,然后一路往北行去,一行人未走官道,到了徐州府附近便失了踪迹,锦衣卫追查到此线索便断了,据推测,有可能是众人换了百姓装束,不知游玩到什么地方去了。
  一想到她们只带了数十名侍卫,进入掌兵十万的燕王地盘,萧凡便急得五内俱焚。
  站在镇抚司衙门前堂,萧凡暗暗捏紧了拳头,今日必须要把黄子澄弄下去!他再也耽搁不起时间了。上午,萧凡坐在二堂左侧的屋子里处理公务,马上要离京,手里积压的一些事情要尽快办完,他走以后,京师的镇抚司衙门便交由另外一个千户袁忠代为主事,以保证京师锦衣卫各部门正常运作。
  接近午时,喧嚣的前堂外忽然一阵死一般的寂静,接着便听到如雷般的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允炆笑吟吟的声音传来:“都平身吧,萧侍读在不在?他请朕来衙门看看,朕现在来了,他这主人为何没露面?”
  萧凡听到他的声音,心中不由一喜,急忙整了整官服,匆匆走出屋子。
  前堂大院内,宫中宦官和禁卫分别把守各处,朱允炆穿着一身简单的素色便服,满是笑意的瞧着萧凡,目光中充满了平和安详,萧凡也面带笑容直视着他,二人心中皆感到一阵平静安宁,这是朋友之间才会有的感觉,两年过去,相识仿若昨日,笑闹困苦,喜悦悲伤,二人一起相携走过,这种珍贵的友情,早已被他们各自深深的刻进了骨子里,不离不弃。
  前堂外跪拜的各佥事,千户,百户等人,见二人对视时流露出来的温暖而真诚的笑容,众人心头纷纷艳羡不已。
  跟皇帝交上朋友,交情如此深厚,萧大人的圣宠不是一般的隆厚啊。
  萧凡一撩官服下摆,朝朱允炆下拜见礼。
  朱允炆急忙抬手拦住了他,笑道:“罢了,咱们不是外人,用不着这些虚套俗礼。”
  萧凡嘿嘿一笑,顺势直起身子,将朱允炆请进了他办公的屋子。
  朱允炆进屋以后,笑嘻嘻的环顾四周,打量了一会儿屋子里的摆设,口中啧啧有声:“锦衣卫指挥使应该是大人物了吧?我瞧你这屋子里简简单单,除了一张公案,几把椅子,别的什么都没有,你这诚毅伯爷,堂堂锦衣卫指挥使也过得太清苦了些吧?我宫里有些看着挺华丽的小玩意儿,明日我遣宦官给你送来,都摆在这屋子里,当着这么大的官儿,你也不能太寒酸了不是?”
  萧凡腼腆的笑道:“陛下客气了,臣惶恐不安。这屋子以前是曹国公李大人用的,李大人调任左军都督府事后,倒是留下了许多值钱的古玩字画……”
  朱允炆抬手指着屋内四壁皆光的屋子,愕然道:“李国公留下的玩意儿呢?”
  “臣甚喜之,带回家去独自鉴赏了……”
  朱允炆张了张嘴,想夸萧凡两句,一时却不知如何夸起,只好无奈的朝他竖了竖大拇指。
  萧凡面无愧色,带几样东西回去而已,这有什么关系,你若见了前世的上班族,连个喝水的一次性纸杯都往家里捎带,那还不得吓死你,我已经很斯文了好不好?
  顺势拉过一把椅子坐下,朱允炆坐没坐相,还翘起了二郎腿,悠然道:“你都快离京了,今日叫我来你衙门干嘛?道别也没到时候呀……”
  萧凡眼珠一转,嘻嘻笑道:“臣离京在即,这屋子里留了几样绝世好宝贝,带走不便,想托付给陛下,陛下若喜欢,臣便将它们送给你了……”
  朱允炆嗤笑道:“得了吧你,我自小宫里长大,什么宝贝没见过?我可是见过世面的,想朝我显摆,你找错人了……”
  萧凡眨眨眼,神秘的笑道:“陛下你真不要?不要我一把火把它们烧了,你可别后悔。”
  朱允炆见萧凡笑得神秘,不由一楞,朝屋外守卫的禁军看了一眼,低声道:“呃……你先拿出来看看,什么宝贝这么了不起?”
  萧凡嘻嘻一笑,起身走到书柜前,从书柜底层的夹缝里掏了半晌,掏出几本尚留墨香的书。
  朱允炆奇道:“书?什么书这么宝贝?难道又是春宫图?”
  萧凡笑道:“老看图有什么意思,咱们活着要有创意才是,这书可比春宫图好看多了……”
  朱允炆迫不及待接过,翻开最上面一本书的扉页,见页首端端正正写着三个大字:“金瓶梅”,作者:“洪武三十年钦封诚毅伯,兼锦衣卫指挥使萧凡”。
  朱允炆哈哈笑道:“‘金瓶梅’?难道你要教我种梅花?我只听说过‘脯梅’,‘元梅’,这‘金瓶梅’是个什么品种的梅花?”
  萧凡神秘的笑,笑容透着一股子难以掩饰的荡意:“陛下先看,这种梅花,可比脯梅,元梅好看多了,此梅可称古往今来第一梅……”
  朱允炆被萧凡的表情弄得恶寒不已:“梅花乃高洁冰清之物,你的模样怎么如此淫荡风骚?”
  萧凡哈哈一笑,将朱允炆拉起来,然后把他按在自己的书案后坐下,把书摆在书案上,笑道:“陛下不妨随便看上几页,你若不喜欢,臣这就把它烧了。”
  朱允炆依言坐下,开始一页一页的翻着书。
  书,自然是好书。
  朱允炆才看了几页,白皙的俊脸便止不住的泛起了红光,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鼻尖悄然滴下几点汗珠,眼睛跟饿了一个月的狼似的,盯着书本冒出幽幽的绿光,急切而欣喜。
  萧凡则坐在书案对面的椅子上,学着朱允炆刚才的样子,悠然的翘起了二郎腿,看着朱允炆如饥似渴的一页一页翻着书,萧凡面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忽然,朱允炆面前的书案一阵一阵的晃动,幅度虽小,但书案上累起来的各种公文公函却摇晃着簌簌往下掉落。
  萧凡吃了一惊,急忙站起身,茫然大叫道:“怎么回事?神马情况?地震了吗?”
  朱允炆抬起头,脸色难堪又害羞,朝萧凡嘘了一声,低声道:“别吵,别吵是我弄的……”
  萧凡疑惑的瞧着他,目光很不解,看书就看书吧,你摇什么桌子?什么怪毛病?
  朱允炆干咳两声,俊脸有些羞红的道:“这个……你这本书很好看,我有些情不自禁,所以……咳咳。”
  低下头,朱允炆可怜兮兮的指着自己的下身,愧然道:“……下面的家伙不老实,一翘一翘的,顶着桌子了。”
  萧凡瞪大了眼睛,惊道:“陛下,臣这张桌子可有好几十斤呀……”
  朱允炆害羞中带着几分得意,傲然道:“可我就是把它顶得一动一动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0/4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