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侯(校对)第3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2/422

  茹瑺顿了顿,又道:“……改革军制的麻烦不仅于此,大人知道,打天下要靠武将,治天下却只能靠文官,先帝鼎定江山,开创大明,如今天下安靖,并无战事,武将的存在便不像战时那般重要,如此一来,文官的作用便突显而出,古来圣贤皆重文礼而轻武功,认为兵戈是制造灾难的祸端,圣贤提倡重礼修德,而杜绝兴兵布武,这些道理千年相传,早已深入人心,如今的朝堂是文官的天下,大人欲大兴武事,这是违背圣人教诲,更且触动了文官的利益,贬低了文官的地位,那些腐朽大臣们怎能不拼死反对?大人若在金殿之上提出这个想法,恐怕连功勋公侯和那些墙头草角色的大臣们都不会站在大人这一边,欲改革军制,难如登天啊!”
  茹瑺一番言语说完,堂内死一般的沉寂。
  萧凡神色渐渐郁闷冷凝,两道剑眉如山川般深深蹙了起来。
  原来他将这个时代想得太简单了,以为穿越便占了见识和知识的优势,可以拿出一些前世行之有效的国策来改变这个世界,可他却没想到,好的国策都是在时势恰当的时机才能推行天下,时也,势也,缺一不可,用诸如今的时代,却是火候未到,不知不觉间,自己竟然也犯了激进贸然的毛病,差点酿成大错。
  可是……改革军制是必须要推行的,这一点萧凡非常坚定,军队已然千疮百孔,将来朱棣谋反,靠这样的朝廷大军去对抗久经沙场的幽燕边军,胜算委实不高。
  问题又绕回来了,改革难度如此之大,自己该怎么做呢?难不成把那些反对的大臣全杀了?他倒是不介意,朱允炆肯定没这魄力。
  沉默了很久,萧凡朝茹瑺拱手道:“多谢茹大人赐教,本官感激不尽。”
  茹瑺急忙回礼道:“下官所言或有不中听之处,但全是发自肺腑,大人不见怪就好,不敢当大人的感激……”
  “茹大人方才所言,本官总结了一下,改革军制的难度,主要是两点,其一,百万人弃农强军,缺乏军粮是关键,若将军粮摊派给各地州府,势必增加各地州府百姓的负担,届时恐会生起民乱,其二,兴武之说触动了文官的底线,认为会导致朝廷重武轻文的风气,所以他们拼死反对,此事在金殿之上必然掀起悍然大波,很难获得大臣们的赞同,这个也是关键,对吧?”
  众人神色复杂的点头,别说那些清流大臣,就是这些奸臣同党也都不太赞同,这个萧大人要捞政绩明明有很多方法,干嘛非得动军制?这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萧凡闭上眼睛,将头靠在椅背上,一股深深的疲惫侵袭着他的身心。
  位高权重,左右朝堂,却仍有这些靠权力无法办成的事情,这让他感到很沮丧。
  可是,这些事情却必须要做,不得不做,朱棣谋反近在眼前,朝廷军队如此孱弱,若不下猛药治之,将来如何抵挡朱棣的十万反军?
  军粮,大臣,两个难题走马观灯似的在脑海中萦绕。
  大臣那里倒好说,软硬兼施之下,不怕他们不就范,粮食倒是个大问题,绝对不能将这笔负担加诸到百姓身上,否则自己会被天下人唾骂,这辈子也活得不开心了。
  ……如果这个时代有杂交水稻就好了,亩产提高之后,连十几亿人都能养活,区区百万军队更不在话下,问题是,杂交水稻这么高深的技术,自己前世只是一个不学无术的抢劫犯,根本不懂呀……
  要不让太虚开坛作法,请老天降下一道神雷,把前世的水稻之父袁院士给劈到这里来?
  不太靠谱吧?太虚那老骗子业务水平很是稀松,万一劈歪了把拉登带来怎么办?
  萧凡思忖良久,忽然眼前一亮,一些前世的记忆渐渐涌入脑海,杂交水稻虽然很难办,但可以用别的农作物来代替呀。
  比如玉米,红薯……这些都是高产作物,若是大面积耕种,何愁养活不了百万大军?而且玉米红薯不占良田,贫瘠山梁皆可种植,如若普及于世,可是大大有惠于军队百姓的善事,不过此事也有难度,玉米和红薯是中美洲产物,哥伦布这个时候还没出生吧?新大陆都没发现,上哪儿找种子去?
  朱棣谋反近在眼前,若欲大规模改革军制,暂时不可行,至于玉米和红薯,只能等镇压了朱棣的谋反以后,再徐徐图之,按朝廷目前的国库储备,打一场大战的实力还是有的,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大不了将来自己想办法培养一个明朝的哥伦布去搞个大航海,弄点种子回来便是。
  大规模的改革不可行,小规模的改革则一定要推行下去,办军校,开武举,造火器,这些都是必须要做的。
  “改革是一定要推行的!”萧凡沉吟良久,然后重重的一挥手,斩钉截铁道。
  众人皆愕然的望着他,接着异口同声道:“请大人三思……”
  萧凡不得不解释道:“我欲兴武事,实在有不得已的原因,军若不强,何来文治盛世?我知道你们不赞同的原因,但我也有我必须要这样做的苦衷……”
  众人接着道:“请大人三思……”
  萧凡不耐烦了,站起来大声道:“靠!你们不就是怕将来朝廷重武,自己升不了官了吗?”
  众人皆面带赧赧之色,沉默不语。
  萧凡想了想,道:“这件事没你们的帮助不行,这里本官给你们许个愿,茹大人贵为尚书,这官位没法再升了,我向天子保荐,封你个伯爵,大人意下如何?”
  茹瑺浑身肥肉一哆嗦,接着感激涕零道:“多谢大人保荐,下官誓死与大人同进同退,绝不退缩!”
  萧凡一指翰林学士解缙,道:“解学士,你如今是翰林学士,如今九卿之中的太常寺卿因魏大人告老而出缺,天子本来属意黄子澄担当此职,黄子澄嘛,被天子贬谪到山东去了,我向天子保荐你为太常寺卿,解学士觉得如何?”
  解缙眼泪唰的下来了,涕泪交加道:“在下愿为大人效死力!”
  萧凡又望向齐泰,道:“齐大人是兵部侍郎,于兵家之事多有研究,调任别处未免屈才,我便也向天子保荐你一个伯爵,如何?”
  齐泰矜持的捋须道:“这个……下官无德无能,实在是……”
  “再装逼我就改换别人了!”
  “啊!下官感激不尽,愿为大人肝脑涂地,死而后已,死而后已啊!”
  “……”
  一个个升官晋爵的心愿许下去,众人跟打了鸡血似的,整个前堂沸腾起来了。
  许完愿之后,萧凡慢腾腾的道:“各位同僚,你们说改革军制一事,……真的很难吗?”
  众人得了好处,顿时将萧凡奉若神明,异口同声道:“不难!一点也不难!谁敢反对大人,我们半夜把他家祖坟刨了!”
  萧凡狠狠一拍手掌,气道:“不就是升官儿这点屁事吗?早说不就完了!折腾这么久,纯粹没事找事!”
  众人皆面色羞惭不语:“……”
  朝众人翻了个白眼,萧凡哼道:“古之贤者皆崇投桃报李,我帮你们升了官儿,你们呢?”
  众人尽皆一楞,接着仿若一道闪电劈中头顶灵台穴,大伙儿立马闻弦歌而知雅意。
  “萧大人代天子北巡,领孤军深入草原,为歼灭鞑子立下首功,此等伟功,朝廷应该大加褒奖才是,我等不才,愿于金殿之上为大人齐声呐喊,奏请天子为大人晋爵侯爷,以彰大人伟功!”
  萧凡哈哈大笑,竖起大拇指赞曰:“太上道了!”
  一锤定音,奸党们统一了认识,改革军制之事提上了金殿议程,并且背着朱允炆将朝廷的官位和爵位像分西瓜似的分了个干干净净。
  奸臣开会,收获很大,皆大欢喜。
  正事说完,萧凡忽然想起了一件私事。
  “本官听闻天子最近颇好美色,这个……倒不是不可以,天家血脉毕竟需要开枝散叶,才能保我大明万世基业后继有人嘛,但是……天子居然喜欢上黄观他妹妹,这个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凭什么呀?黄观那死人脸板得跟棺材似的,他妹妹能好看到哪里去?天子的审美观很令人担心呀!各位大人难道没妹妹吗?怎么不献出来?怎能让黄观那家伙专美于前?”
  众人面面相觑,沉默不语。
  半晌,解缙小心翼翼道:“大人,据说黄观的妹妹年方二八,长得颇为标致,是京师里有名的美人儿呀……”
  萧凡一窒,接着气道:“那也不行!黄观将来若做了天子的大舅子,气焰岂不是愈发嚣张?那时还有咱们的活路吗?你们谁有妹妹的?赶紧去把天子勾引回来!”
  解缙急忙一指茹瑺,道:“茹大人有个女儿,不过已经许了人家,而且长得嘛,嗯,反正靠她勾引天子不太可能,口味不重的男子一般看不上眼……”
  茹瑺肥脸变黑,头顶开始冒烟:“……”
  解缙又不知死活的一指齐泰,道:“齐大人有个妹妹,双十年华却至今云英未嫁,身份上来说倒是可以……”
  萧凡一楞,道:“二十岁了还没嫁人?为什么?”
  解缙嘿嘿笑道:“只因齐大人的妹妹是有名的瓜子脸……”
  萧凡愕然道:“瓜子脸是标准的美人脸呀……”
  “大人误会了,所谓的瓜子,是一整朵向日葵,不是指一颗瓜子……”
  “整……整朵向日葵?”萧凡倒抽了一口凉气,然后同情的看了齐泰一眼。
  齐泰的脸也渐渐变黑了。
  解缙得意洋洋的炫耀他的见识,道:“此外还有户部郁尚书的女儿太肥,户部卓侍郎的小姨子太黑,工部徐大人的女儿太瘦,礼部张尚书的侄女屁股太小……”
  齐泰再也忍不住了,站起身一脚狠狠朝解缙踹去,解缙正滔滔不绝间,冷不防被齐泰一脚踹中,啊的一声惨叫,应声而倒。
  齐泰犹不解恨,仍旧一脚一脚死命的踹着他,脸色涨得通红痛骂道:“狗娘养的淫贼,朝中大臣们的女眷被你瞧了个干干净净,如此无耻卑鄙,老子今日为朝廷清理门户……”
  茹瑺身子太过肥胖,只能坐在椅子上兴奋的挥舞着拳头,咬牙切齿的叫道:“揍他,揍他!”
  “……”
  一片喧闹声中,萧凡颓然叹了口气,道:“各位的妹妹皆是身怀绝技之人,天子恐怕消受不了,这事儿还是算了吧……”
第五卷
近侍归京邑
第二百三十一章
暗潮又起
  奸臣们开完了会,一个个心满意足的向萧凡告辞。
  他们脸上带着满意的笑容,今日的会议对他们来说收获颇丰。
  能够位列朝班的大臣,其地位权位已然令天下人高山仰止了,但人的欲望如万丈沟壑,永远也填不满的,如果能够再升一升官儿,或者晋个爵位,谁会不愿意?傻子才不愿意呢!奸臣们虽说人品值得怀疑,但他们绝不是傻子,一个个比猴儿还精。
  久居栈位的大臣们其实并没有很高的原则和底线,他们所做的一切决定都是因为个人或家族的利益,只要对自己有利,杀父仇人都可以坐在一起热乎得跟亲兄弟似的。
  萧凡主张大兴武事,与他们的利益产生了冲突,不过萧凡后来给众人许下升官晋爵的愿望,大大缓解了这种冲突,他们几乎不用考虑就可以做出取舍。
  世事本就如此,一啄一饮,一索一还,有利则合,无利则分。
  改革军制的主张若在金殿上提出来,也许会遭到朝堂大部分大臣们的坚决反对,不管怎样,至少还有这些奸党们会与他站在一条阵线上,这就足够了。
  ——事实证明,人这一生确实需要几个朋友,狐朋狗友都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2/4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