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侯(校对)第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422

  萧凡和声细气道:“师父啊,其实你本身就是一座金山呀……”
  太虚满脸绝望:“你要卖了贫道?”
  萧凡擦汗:“不是,师父误会了……师父你不是会武功吗?而且会很多种……”
  “那又怎样?”
  “随便拿一种武功出来,把它写在纸上,编成绝世武功秘籍,然后把它卖出去……”
  太虚跳起来大怒道:“你……你这孽徒!本门武功乃当世不传之秘,非本门中人不得擅习,你……你居然要把它卖了换银子?不行!贫道就是饿死也不能干这欺师灭祖之事!”
  萧凡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沉痛道:“师父,你的觉悟太低了!”
  “什么意思?”
  “武功是用来干什么的?”
  太虚脱口道:“当然是用来揍人的……咳,不对,武功乃顺天道而循人道,以天地自然为鉴,习之使人强身健体,益寿延年,使天,地,人三者合为一体,以致人即自然,自然即人之无上……”
  “好了好了,多余的废话就不必说了,简单的说,武功是用来强身的,对吗?”
  太虚不情愿的点头。
  萧凡道:“既是强身,何以只能本门中人习之?说什么人即自然,难道平民百姓就不是人了吗?我中华之国,前人武学众矣!就是因为各门各派的门户之见,以致后来武学凋零,许多功夫因敝帚自珍,不肯示之于人,导致永久失传,当今武林门派皆乃后世之罪人也!”
  太虚楞了楞,接着满面羞惭之色。
  萧凡又重重叹了口气:“悲哀啊!师父,悲哀啊!”
  太虚羞惭之色愈盛,半晌才讷讷道:“那你说,我们拿什么功夫出来卖掉?”
  萧凡胸有成竹道:“太极拳!”
  太虚惊道:“那不行!太极拳乃我师兄张三丰集毕生武学之精要,呕心沥血编集而成,是我武当派的镇派之宝……”
  话未说完,萧凡满面痛心的叹气:“悲哀啊――”
  太虚狠狠一跺脚,一副豁出去的神情,道:“好吧好吧!就卖太极拳,不过我要把拳谱修改一下,只留强身的部分,攻敌的杀招必须保密。”
  萧凡痛心的表情立马变得笑容满面:“行!”
  太虚眨了眨浑浊的老眼,两行热泪流了下来:“将来我师兄若发现满大街的人都会练太极拳,非揍死我不可……”
  “师父节哀,这都是劫数啊……”
  “……”
  ※※※
  借了某个落魄书生的书信摊子,太虚流着热泪一笔一笔的编出了一本太极拳谱,为了怕师兄找他麻烦,特意在封面上题款:“原著:张三丰”。
  三人捧着拳谱跑到江浦最繁华的东市,借了一面铜锣,萧凡哐哐哐的使劲敲了起来。
  东市里人来人往,萧凡敲了几下便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今日我师徒三人路经此地,盘缠用尽,无奈之下,只好将我师伯张三丰毕生武学之大成,花费数十年苦功,倾情奉献太极拳谱一本贱价出卖,此拳集美观,实用,强身于一体,老年人练了益寿延年,年轻人练了吸引异性,小孩子练了补铁补钙……”
  围观百姓交头接耳。
  “这不是陈家姑爷么?怎么成了‘路经此地’?”
  “哎哟!你还不知道吧?他已不是陈家姑爷了。”
  “啊?怎么回事?说说……”
  “听说呀,他跟陈四六反目了,跟陈家的亲事也彻底吹了……”
  “啧啧,难怪他穿着一身道袍,可怜的小伙子,想不开便出家了……”
  ……
  场地正中,百岁老寿星太虚一副不情不愿的表情,正在缓缓演练着太极拳,口中还反复念诵着:“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八卦新闻……”
  小乞女也一副人来疯的模样,喜滋滋的跟着太虚,像模像样的比划,一老一小缓缓练着太极拳,互成辉映,倒是赏心悦目得很。
  萧凡仍在卖力的兜售:“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各位大叔大哥想必皆是识货之人,看清楚了,张三丰张仙人的独门不传武功,今日友情大放送,起价五十两银子,欲竞者从,秘籍只卖一本,过时不候!”
  围观的百姓里果然有识货的。
  一个过路的商人立马看出了此拳的珍贵之处,于是高声喊价:“五十两银子,我要了!”
  另一名商人抬价:“我出五十五两!”
  萧凡高兴坏了,起哄道:“这位白白胖胖的仁兄出到五十五两了,还有出更高的吗?”
  “我出六十两!”
  “啊!这位天庭饱满的仁兄出到六十两了,六十两!还有比六十两更高的吗?”
  “我出七十两!”
  “我出八十两!”
  “我出一百两!”
  萧凡有一种幸福的晕眩感:“一百两!有比一百两更高的吗?”
  “一百两一次,一百两二次,一百两……三次!”
  “哐!”
  铜锣重重敲响。
  “成交!”
  前世享誉数百年的太极拳,作价一百两银子,就这样在萧凡的手中普及于世了……
第二卷
少年功与名第六十五章
各为其主
  一百两银子是个什么概念?
  洪武年间,天下产银不多,又缺铜制钱,于是朱元璋在洪武八年行大明宝钞,古代人根本不懂什么叫通货膨胀,什么叫货币准备金,什么叫货币信用,宝钞提举司能印多少便多少,可惜宝钞极易被伪造,而且宝钞用纸不能耐久,朝廷又只不收,于是……朱元璋悲剧了,行大明宝钞的当年便造成了通货膨胀,贬值极快,百姓们普遍对其不信任,虽然朝廷三令五申要求民间流通必须使用宝钞,可是百姓们都不认帐,暗里仍以银子为流通货币,甚至宁愿用以货易货这种原始的交易方式,也不愿使用宝钞来给自己添堵。
  相比之下,现银的购买力便大大增强,明朝时,一两银子可以买大米二石,一石等于九十多公斤,如此一换算,一百两银子可以买二十吨大米了。
  这对于刚刚还身无分文,饿着肚子的萧凡三人来说,无异于天降横财。
  他们当然不会傻得把银子都拿去买大米,但至少太虚喝酒吃肉是绝对可以满足了,小乞女可以添几身新衣裳,萧凡呢?他却实在想不出自己有什么地方需要花钱。
  这真是个幸福的悲哀,钱多到不知该怎么花了。
  “当大款的感觉如何?”萧凡笑问太虚。
  “蹄膀一次买两只,一只中午吃,一只晚上吃。”太虚的理想不算很远大。
  “你呢?”萧凡问小乞女。
  小乞女神情欢喜的指了指太虚,然后比划了两根手指。
  萧凡明白了:“好,蹄膀买四只,你两只,师父两只。”
  太虚问道:“你呢?”
  萧凡四十五度仰望天空,眼中有种淡淡的深沉。
  “我想来碗鱼翅漱漱口……”
  太虚和小乞女面面相觑,太虚叹道:“果然是王侯的命啊!志向比咱们远大了不止一点……”
  ※※※
  捧着沉甸甸的银子,三人回了山神庙。
  太虚在庙里不停的四处转悠,嘴里喃喃念着:“这么多银子,被人抢了怎么办?得找个地方藏起来才是……”
  转悠了好几圈后,萧凡实在忍不住了,道:“师父,你不是说你的武功当今世上鲜有敌手吗?”
  “是啊。”
  “有人抢银子,你揍他不就完了么?干嘛还藏起来?”
  太虚顿时醒悟:“对呀,贫道是绝世高手啊,居然怕被人抢银子……”
  萧凡很担心,跟着这么一位不着调的师父学武功,会不会把自己练得跟他一样不着调?智商这东西很难说,有的人高,有的人低,有的人还能传染给别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4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