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侯(校对)第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422

  “相公若不是带了我去陈家,恐怕你也不会跟陈家反目,我……”
  萧凡笑得很平静:“不关你的事,带不带你去都是同样的结果,其实你也看得出,我和陈家走的路,终究不相同,分开是必然的。”
  萧画眉深深的看着萧凡,眼中饱含着青涩却深邃的情意,眼前这个笑得温和的男人,把她从生死挣扎的边缘救了回来,给了她吃穿,给了她温暖,给了她一切,他一直在默默的付出,不管为她做什么,都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如同头顶的树荫,给她一夏阴凉,却从不向她索取。
  原以为会在某个阴暗肮脏的角落,冻饿交加中草草的结束掉自己这凄凉悲哀的一生,上天却安排自己遇到了他,能活着。真好,能遇到他,比活着更好。
  拉过萧凡的手,看着手腕上那三道她曾经留给他的抓痕,萧画眉青涩的用嘴唇轻轻碰了碰它,然后抬起头,用很认真的眼神看着他。
  男人都喜欢说“以国士报君”,她用什么来报君?
  “相公,我以后一定会好好保护你。”萧画眉认真得仿佛在用生命起誓。
  萧凡失笑:“你一个小丫头,拿什么保护我?”
  “用我的命。”萧画眉淡淡的笑,笑容竟带着几分瘆人的邪气,就像与恶魔签了一纸邪恶的契约,用身体与灵魂换了一个心愿。
  萧凡心弦一震,然后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他能感觉到萧画眉的情意,淡如凉水,却深入骨髓。十二岁的小女孩,原本什么事都不懂的,而画眉受过多年苦难,心性和经历早已将她磨练得比成年人更沧桑,更成熟,更懂得幸福是如何的珍贵。
  两人头靠在一起,享受着这沉默而温馨的时刻,心里很甜,很安静。
  不知过了多久。
  “相公……”
  “嗯?”
  “家里没银子用了……”
  “你……刚才埋银子的时候怎么不早说?”
  “……忘了。”
  “那我们去挖银子吧……”
  真是个有意义的夜晚。
  ※※※
  第二天上午,不到巳时萧凡便已等在了承天门外。
  昨日解缙传话说朱元璋要召见他,萧凡早早的就到承天门外候旨了。
  这就是当皇帝的好处,只能别人等他,萧凡是万万不敢让他等的。
  正等得百无聊赖的时候,朱允炆穿着一身明黄色的四爪龙袍走来了。
  他脸上带着几分愁意,见到萧凡后,抑郁的神色稍缓,朝他绽出了阳光般的笑容。
  萧凡暗叹,帅哥就是帅哥,穿什么都这么帅。虽然很不愿意承认,但事实是,朱允炆这家伙确实比自己帅上几分,举手投足都带着十足的雍容华贵之气,若换个嫉妒心强的人看到他,真忍不住往他脸上泼硫酸……
  “皇祖父要召见你?”
  “对呀。”
  “你跟我一块进去吧,我也要给皇祖父请安。”
  二人并肩走过金水桥,慢慢进了宫门。
  “萧侍读,听说你被皇祖父任为锦衣卫同知了,这几日在衙门做得还习惯吗?”
  萧凡笑道:“锦衣卫镇抚司目前只是空架子,要完全把它建起来,起码要半年时间才行,如今正是百废待兴之时。”
  朱允炆笑道:“虽然不知皇祖父为何任你为同知,但皇祖父必有他的用意,指挥使李景隆人不错,算起来他还是我表兄呢,虽然有些贪玩,可他这人没什么坏心眼儿,值得一交。”
  萧凡笑了笑,这位李景隆可不是一般的贪玩,自从财政问题解决后,他几乎完全撂了担子,每天跑镇抚司衙门里点个卯,蘸个蒜便翘班,人不知跑哪去了,到了下班时间准时回衙门打卡,有时候懒得回来,干脆派人打声招呼,典型的纨绔子弟作风,锦衣卫里拿主意的其实是萧凡,有这么一位舍得放权的领导,真不知是幸还是不幸。
  不过李景隆却不知道,他的这位二把手萧凡同志也不是什么很勤奋的人,有些事情能交给下属办的,尽量交给他们办,现在他感到最为难的便是身边缺人,缺信任的人。
  转了转眼珠。萧凡笑道:“殿下,跟你打个商量,送个人给我如何?”
  “谁?”
  “你身边的亲军百户,袁忠。”
  “你要他干嘛?”
  “把他调入锦衣卫,升个千户,帮我办办事,你不会不舍得吧?”
  朱允炆笑道:“这有何难,我身边的侍卫都是隶属锦衣亲军的,本来就归你们锦衣卫管,你要用他尽管调他过去便是。”
  萧凡喜道:“多谢殿下。”
  待会儿见了朱元璋,如果有机会的话,向他请旨把曹毅也从江浦县调入锦衣卫,有了这一左一右两大臂膀,以后办事就轻快多了。
  二人走了一阵,朱允炆的神色忽然变得沉重,他挥退了后面跟着侍侯的宦官,长长叹了口气道:“你知道吗?各地藩王这两日陆续进京了。”
  萧凡点头。
  朱允炆俊脸布满深深的愁意:“藩王之策,本是皇祖父的生平得意手笔,可是……它却渐渐变成了我大明的祸患,皇祖父分封藩王的时候想得很细致,他认为秦失天下,是因为秦皇不愿分封诸王戍守各地,以致一方变乱,天下皆反,而刘邦得天下后大封刘姓诸王,于是汉室江山国祚能保四百余年之久,皇祖父欲效刘邦,用诸王戍守,以安天下,可是,皇祖父却忘了,他在位时,诸王皆是他的皇子,尚可弹压住他们,但万一有天皇祖父西去,那个时候,诸王皆是我的叔辈,我如何能弹压得住?他们若不愿奉我为主,于是兴兵作乱,谋夺江山,届时我该如何自处?”
  萧凡道:“殿下想的很有道理,你的担心也不是杞人忧天,藩王之策,确实隐患颇多,必须寻一个妥善的办法解决才是,否则你将来登基之后,隐患便很有可能变成真正的祸乱,殿下何不将你的这些担心坦言告诉陛下?”
  朱允炆吃了一惊,面色发白道:“告诉皇祖父?那可不行!藩王之策乃皇祖父生平的得意手笔,我若把这些担心告诉了他,他肯定会大骂我一顿,说我不知好歹的,我……我可不敢跟他说。”
  萧凡叹道:“你误会陛下了,陛下年已老迈,他这一生做了这么多事情,为的不就是给你留一座没有隐患的江山吗?你把心中的担心告诉他,陛下不但不会生气,反而会帮你出出主意,毕竟这大明江山是你们祖孙俩的,现在出了问题,一位是当今皇上,一位是未来国君,祖孙坦然相对,有什么不能商量的?”
  朱允炆满脸惧色,飞快摇头道:“不……不行,我不敢,还是待将来皇祖父百年之后,我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吧……”
  “殿下,你是大明未来的国君,难道连跟祖父说真话说实话的勇气都没有吗?你若一辈子都这么软弱,那些叔叔们看在眼里,他们会怎么对你?君弱臣强的局面,能全怪罪于臣吗?君若不弱,臣子怎敢强?你的软弱性子正是给你那些叔叔们绝好的谋反机会呀!现在你贵为太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如此尊贵的地位,你却连一句真话都不敢说,这叫以后的臣民们如何肯听从你的号令?如何肯奉你为主?”
  萧凡的一番话,仿佛晴天一道炸雷,把朱允炆震得半晌作声不得,楞楞站在原地许久,脸色时青时白,表情变幻万端。
  沉默良久,朱允炆终于下了决心似的,苍白着俊脸,咬着牙使劲点了点头:“行!我听你的!我要做个有主见的皇帝,至少要做个敢说敢做的皇帝!我……我会跟皇祖父说出我的担心。”
  萧凡轻松的笑了,蛹化彩蝶,破茧而出,他仿佛看见了一个瘦弱怯懦的太孙,正慢慢变成一个霸气十足,有勇气有担当的男人,这种蜕变让他感到由衷的欣喜。
  历史,或许真会在萧凡看似漫不经心的拨拉下,悄然改变了它原来的轨迹……
  下了决心的朱允炆仿佛整个人都变了,浑身散发出湛然的光彩,从里到外透着一股强烈的自信,连笑起来都比平常迷人多了。
  “萧侍读,谢谢你。”朱允炆认真的看着他,发自真心的道。
  萧凡笑眯眯的摆了摆手:“你做太孙,要跟皇祖父说真话,我做你的臣子,当然也要跟你说真话。”
  二人相视而笑,一种只属于知己的默契从他们心底缓缓生出,在二人之间静静的盘旋,祥和而舒适。
  “昨日燕王也进京了,你知道吗?”
  “我当然知道,呵呵,我还跟他说了几句话,后来他想贿赂我,晚上给我家里送了好几千两银子,以为区区铜臭之物就能收买我……”
  “啊?燕王之野心真是昭然若揭!那你收了吗?”
  “怎么可能?我当然没收!当晚我就给他退回去了,一共五个箱子,一个不少。哼!太小看我了!我是那种用钱能买通的人吗?”
  “萧侍读……真忠臣也!”
  “那是!”
第二卷
少年功与名第九十章
臣子不臣
  到了武英殿门口。朱允炆犹豫了一下,道:“萧侍读,你先进去吧,待皇祖父召见你之后,我再单独向皇祖父进谏,事关重大,外臣在场恐皇祖父会迁怒旁人。”
  萧凡点了点头,朱允炆的考虑是对的,质疑藩王之策可以说是触及朱元璋的逆鳞,换了旁人提这事,恐怕早就被朱元璋诛九族了,哪怕是朱允炆提这事儿,恐怕都要冒一番风险,这个时候委实不宜有旁人在场。
  萧凡朝朱允炆露出一个鼓励的笑容,拍了拍他的肩,然后整了整衣冠,向守在大殿门口的宦官道:“臣锦衣卫同知,兼东宫侍读萧凡,奉诏面圣。”
  宦官打量了萧凡一眼,转身进了殿,没过一会儿。宦官出来高声道:“陛下宣萧凡进殿见驾——”
  萧凡躬着身子,不急不徐的跟着宦官进了武英殿。
  朱允炆独自站在殿外,见萧凡的身影消失在殿内,他神情凝重的皱着眉,漫无意识的朝武英殿外的御花园走去,今日与皇祖父说的话实在太犯忌讳,太冒风险了,他必须好好组织一下语言,辞锋既不能太尖锐,又要把事情说清楚。
  萧凡的身影消失在殿门口的同时,朱允炆的身影也消失在了御花园内。
  ※※※
  武英殿内。
  萧凡躬身进了东暖阁,发现暖阁内并不止朱元璋一人。
  以黄子澄和张紞为首的数位朝中大臣站在龙案的左侧,隐隐离龙案两三步之遥,而燕王朱棣则穿着藩王蟒袍,神态恭谨的站在龙案右侧,粗犷的脸上带着温和的微笑,朱元璋老脸笑得皱纹愈深,目光望向朱棣时,带着掩饰不住的欣慰之色。
  见萧凡进来,黄子澄忍不住怒哼一声,向他投以仇视的目光,其他几位大臣神情也阴凉如寒冰,尽皆不善的看着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4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