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伪君子(精校)第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566

  如此清雅脱俗的诗突然跟阿堵黄白之物沾上关系,黄掌柜感情上无法接受。
  秦堪却理解错了他的意思,眼睛微微眯了起来,森然道:“……你想黑吃黑?”
  他发誓,如果姓黄敢说是,他一定一拳揍爆他的狗头。
  幸好黄掌柜是个聪明人,他及时的察觉到空气里的杀机,于是很快恢复了神智。
  “刊印千本,我给唐解元一百两银子润笔。”
  秦堪立马接口:“刊印五千本,给二百两银子,以后每加印千本,给五十两,行就行,不行我再换一家书社,江南文昌之地,书社多如牛毛……”
  黄掌柜急忙拉住他,苦笑道:“这位兄弟,生意是慢慢谈成的,何必如此着急?”
  “我不能不急……”
  “为什么?”
  “唐解元现在躺在客栈里,饿得只剩一口气了,等我拿钱回去吃饭,再晚一点莫说人生初见,最后一面都见不到了。”
  黄掌柜犹豫片刻,使劲一跺脚:“行!二百两!”
  “立据,画押,给钱,谢谢。”
  ※※※
  绍兴疯狂了,苏杭疯狂了,江南疯狂了。
  数日前,江南第一才子唐寅出了一本《伯虎诗集》,诗集里每首皆可称名传千古之佳作,购者无不欢欣若狂,更有士子被感动得失声痛哭。
  才子,名副其实的大才子,江南文人的骄傲!
  其中“人生若只如初见”一首,更令许多深闺小姐如痴如醉,珠泪涟涟。
  自太祖皇帝首创八股文以来,大明的文人儒士为了八股可谓绞尽脑汁,这种文体实在不是什么好东西,它制约了文人的思想,让人跳不出八股的怪圈,它只是皇帝加强统治的一种工具,导致了民间仕林文风不自由,思想不自由,所以自大明立国以来,罕有传之千古的诗词佳句问世,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文明倒退。
  在这样的大环境里,竟然有一本诗集,里面的诗作皆可称佳句,皆可永垂万世,怎能不教文人们疯狂追捧?
  唐寅的名字再一次传遍了江南的大街小巷,他成大神了。
  世人喧嚣之时,秦堪却躲在客栈的房间里,俊脸噙着几分若有若无的讽刺笑容,志得意满的……数银子。
  好多银子啊。
  诗集大卖,书社黄掌柜加印又加印,银子送了一次又一次,除去给唐寅的四成,秦堪独得六成,加起来大约三百多两了。
  人生的第一桶金,晃得他眼睛发花,耀眼的银色光芒像天堂里的云朵,舒适,安宁……
  砰!
  房门被人一脚踹开。
  一道修长高挑的倩影出现在他眼中。
  秦堪眼皮一跳,下意识搂住了堆满一桌的银子。
  来者是熟人。
  “来抢钱?”秦堪的脸色不怎么好看。
  “不是。”
  “那你来干嘛?”
  “登门造访。”
  秦堪指了指被杜嫣踹得奄奄一息的房门,淡定道:“你管这种方式叫‘造访’?”
  杜嫣小嘴一撇:“赔你就是了。”
  秦堪叹道:“大小姐,我已将罚银交给你了,咱们不是互不相欠了吗?你还来找我干嘛?”
  “我只是想来看看那位江南才子被你坑死了没有。”
  今天的杜嫣好像并不开朗,踹门的气势都比往常弱了一截,秦堪感到很不适应,她应该再霸气一点的。
  朝上一指,秦堪淡淡道:“那位江南才子住楼上,上楼左拐第三间,出去时请关上门,谢谢。”
  杜嫣没了往常的火爆脾气,反而有气无力的叹了一声,起身把门关上,然后自顾在房里搬了张胡凳坐了下来。
  秦堪脸直抽抽,她还真不拿自己当外人……
  孤男寡女共处一室,她就不怕名节有污?老爹怎么教的。
  俏目淡淡朝桌上的银子一扫,杜嫣没有追问银子的来历,只是淡然道:“你又坑了这么多银子?”
  秦堪奇怪地看她一眼。
  这姑娘今天不大正常,眉宇间掩饰不住的愁意。
  难道罚别人款时被人打了?
  秦堪无法遏制自己心里冒出来的恶趣味。
  杜嫣轻轻叹息,若有所思:“你这人是个有办法的……”
  秦堪抿嘴不言。
  这女人脸上分明写着“麻烦”两个字,若搭理了她,恐怕她的麻烦会把自己撩进去。
  大家不算熟,还是保持仇人这种纯洁关系比较好……
  秦堪不搭腔,杜嫣俏脸也紧紧绷着,怎么也不肯再张嘴了,却又不离开,两人相对而坐,陷入了尴尬的沉默。
  砰!
  房门再次被踹开。
  秦堪长长叹息:“今天是什么日子,为何大家造访的方式都如此别致?”
  唐寅拿着一本诗集出现在他面前,浑身颤巍巍,指着秦堪直哆嗦。
  “为什么?告诉我为什么!”唐寅咬牙低吼,面孔扭曲得像早点摊上的麻花。
  “什么为什么?”秦堪气定神闲。
  “为何不跟我商量,便出了这本诗集?”
  “谁说没商量?你连手印儿都按了……”秦堪掏出一张协议在他面前晃啊晃。
  “你……”唐寅语结,随即怒道:“人生若只如初见是我作的吗?”
  “当然是你作的。”
  “咬定青山不放松也是我作的?”
  “当然。”
  唐寅彻底爆发了,一把揪住秦堪的领子,通红的面孔喷着怒火,扬着手里的诗集极度狰狞道:“那么,这首‘山下一群鹅’,也是我作的?”
第012章
原形毕露
  “下河捉鹅医肚饿,吃完回家玩老婆。”
  诗这个东西,其实见仁见智,大俗即大雅,毛太祖不也曾经说过“不准放屁”的雅句吗?
  至少在秦堪看来,山下一群鹅这首诗很通俗,老少咸宜,文盲都听得懂的诗自然是好诗,当年白居易先生就是这么干的。
  很显然,唐大才子不这么认为。
  “这是一首什么狗屁东西,竟然放在我的诗集里?”唐寅出离愤怒了,一世才子英名,因为这首诗一朝尽丧。
  “这首诗……难道不是你作的?”秦堪使劲挠头。
  他也糊涂了。
  秦堪不是大学中文系毕业,能记得这许多佳句已然是如有神助了,偶有差错在所难免,对一个几天前还挂在房梁上吊颈的人来说,实在不该用圣人的标准去要求他。
  拍了拍脑袋,秦堪发现自己真的张冠李戴了,好像这首诗是周星星版唐伯虎里,四个猥琐的江南才子一起合作的……
  唐寅的表情很愤怒,眼神中有一种将他除之而后快的浓烈欲望。
  秦堪咧了咧嘴,有些尴尬。
  读书人这都什么毛病呀,一首歪诗而已,何必搞得像杀了他全家似的?凡事为何不朝好的方向想想?比如你房间里的二百多两稿费,以及……交到我这么一个让你有钱买桃花坞别墅的聪明朋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