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伪君子(精校)第2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8/566

  军士大哭,接过信用油纸包好塞入怀中,最后重重磕了三个响头,一言不发跳下了身后的辽河。
  ※※※
  低沉的牛角号再次吹响,如地狱的收魂序曲,一遍又一遍地提醒着秦堪的结局。
  瞪着发红的眼睛注视着前方已结好冲锋阵势的蒙古骑兵,秦堪忽然仰头哈哈一笑,锵地一声抽出了刀,刀身微颤,斜指前方。
  “千古艰难事,唯死而已!既无贪生之念,今日便死战到底!”
  一众将士眼眶发红,咬牙纷纷高举刀枪,激奋大喝:“死战到底!”
  “死战到底!”
  声震云霄的喊杀声令所有蒙古骑兵愣了一下,他们不明白,一支已完全陷入绝境的军队为何突然爆发出如此高昂的斗志,印象中的大明军队,不是这个样子的啊……
  牛角号忽然变得短促起来,蒙古骑兵结好阵势,开始催马冲锋。
  丁顺和孙英抿着唇,沉默着向秦堪跪拜,磕了个头。
  站起身,二人同时抽出刀走向中军前方,厉声嘶吼道:“盾牌,弓箭准备!长枪准备!”
  刷!
  军士们动作整齐划一,丝毫不见危难临头时的慌乱。
  蒙古骑兵们冲锋途中,见这支军队如此面貌,纷纷心中着慌。
  这是明廷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军队,因为他们有宁死不屈的意志,和死战到底的信念,从上官到士卒,莫不如是。
  最后的交战时刻,他们赢得了蒙古骑兵们的尊敬。
  秦堪咬着牙,瞪着通红的眼睛,眼睁睁看着蒙古骑兵越来越近,即将再次重复骑兵蹂躏步卒的一幕。
  “来人!给我把那几箱子毒气弹点燃了全扔出去,不论生还是死,大家且遭回罪吧!”秦堪大吼道。
  长长的引线冒着火花,一个个毒气弹扔向两军之间的空旷草地上,一团团黄色的浓烟顿时弥漫着方圆数里之地,不论蒙古骑兵还是大明将士都撕心裂肺般咳嗽起来,呛咳声此起彼伏。
  秦堪捂着口鼻吃吃笑了起来。
  损人不利己又怎样?临死我再坑一回人,当是给这本不属于他的时代留下一份纪念品吧。
  骑兵穿过黄烟,冲锋的速度不由自主地受到了影响,马速却已不似方才那么快了。
  双方咳得东倒西歪,眼泪鼻涕混成一块,人人睁着通红的眼睛,在浓烟中寻找敌人的踪迹,壁垒分明的两军顿时陷入混乱。
  浓烟中,秦堪呛咳着下了命令。
  “全军冲锋!”
  战争史上极为少见的步卒向骑兵发起主动进攻的一幕开始了。
  山崩地裂的喊杀声中,各自的百户千户领头,挥舞着钢刀在滚滚黄烟中踉跄扑向被烟迷得晕晕沉沉极度痛苦的蒙古骑兵。
  一场打到现在这般地步,所谓阵势已完全没有必要了,步卒无论排出多么精妙的阵势也无法抵挡骑兵的冲锋,各自为战的混战至少还有一线生机。
  这是一场极为惨烈的战斗,双方已完全顾不得自己的性命,纯粹抱着鱼死网破同归于尽的想法,用刀劈,用手掐,用头撞,用牙咬……用尽生平一切可以杀死敌人的方法,只为临死前多拉一个垫背的敌人。
  浓烟中一片混乱的厮杀声,秦堪捂着口鼻咳得撕心裂肺,数十名侍卫和五百少年兵紧紧围着他,在他周围布下铁桶一般的防卫。
  喊杀声越来越近,夹杂着仿佛近在咫尺的马蹄声,显然浓烟也挡不住骑兵,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斩杀秦堪这个汉人的大官。
  秦堪索然一叹,终于到了离开这个时代的时候了……
  忠犬一般死死挡在秦堪前方的五百少年兵一齐发动,杨志勇举刀一马当先,率先朝浓烟中扑去,一阵金铁相交声里,少年们稚嫩的惨叫声仿佛一支支利箭射向秦堪的胸口。
  无论面对多少艰难绝望都没流过泪的秦堪,此刻眼泪却像决堤的河水般滚滚而下,心口感受着一阵又一阵的刺痛。
  一阵狂风吹过,浓烟被吹得疏淡许多,激烈厮杀的战场情景也看得清楚了。
  触目所见,一片尸山血海,一片残肢断臂。
  蒙古骑兵的数量减少许多,显然当明军将士豁出命时爆发的战斗力,还是令蒙古骑兵们吃了大亏,双方混战中骑兵无法冲锋,战马已失去了交战的意义,蒙古骑兵下了马,与明军将士厮杀一团。
  然而战事仍旧不利,蒙古兵们已攻破中军直达秦堪所在位置,秦堪前方数丈之外,五百少年兵已成了他最后一道屏障。
  杨志勇领着少年兵们做着最后的殊死搏斗,一支长矛破空刺来,忽然穿透杨志勇的腰肋,杨志勇单薄的身躯剧烈一颤,咬着牙扭头反手一刀,劈中暗算他的蒙古兵的脖子,刀片嵌入脖子一半,蒙古兵张了张嘴,却连一声惨叫都发不出来。
  杨志勇瞪着血红的眸子,注视着气绝的蒙古兵一字一句道:“你杀了我,我也杀了你,记住我的名字,我叫杨志勇!”
  说完二人以这种互戕的姿势僵硬地倒在地上,倒地的姿势仍透着一股少年人的倔强。
  秦堪下唇咬出了血,手中的刀却越握越紧,一名蒙古兵冲破了屏障杀到秦堪身前,秦堪长刀猛地往前一刺,如同当初崇明抗倭时的动作一样,生涩却坚决,刀刃深深地刺入了蒙古兵的心窝。
  “杀身成仁,就在此刻!”
第338章
命不该绝
  “杀身成仁”,儒者毕生追求的最高目标,在这个以儒家为正统的年代,君王死社稷,儒者死公义,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秦堪没想到,自己这个连四书五经的繁体字都认不大全的伪儒生居然也有杀身成仁的一天。
  眼里已一片血红,秦堪的麒麟袍处处破烂,手里的绣春刀残血滴滴,顺着雪亮的刀刃流到地上。
  尸山血海里,秦堪刀尖倒插入地,支撑着疲累的身体,大口喘息着。
  周围数十名侍卫死的死,伤的伤,中军已被突破,唯剩一千多将士在苦苦抵抗。
  战场厮杀,秦堪丝毫不在行,厮杀的力气和技巧也远远不如普通的军士,能活到现在全靠身边侍卫的拼死周全,往往顾头不顾腚的一刀劈去,侍卫们便恰到好处地帮他在背后架住蒙古人的还击,另几名侍卫则抽冷子一刀刺出,攻击,防守和还击三者天衣无缝,数十人合在一起变成了一种颇为古怪的合击阵式,一时间倒也令蒙古人无可奈何。
  无可奈何只是暂时,小胜挽不住大败,战阵厮杀方面,蒙古人远比明军将士要老道得多,数千人很快分化成十几个小队,将残余的明军将士分割成十几小块包围起来,各自进行歼灭。
  至于秦堪,则是蒙古人的重点照顾对象,似乎看出秦堪身上的麒麟袍最为华贵,蒙古人一直没下重手,活捉他的意思很明显,好几次秦堪露出了破绽,明明可以一刀斩下他的头颅,刀刃已触到秦堪颈部的皮肤,又触电般飞快收回力道。
  周围死伤多少秦堪已顾不得细数,他只知道自己的力气快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他仍留着,这一丝力气用来抹自己的脖子。
  大明高官绝不能做蒙古人的俘虏,沦为俘虏后遭受的羞辱和非人待遇比死更难受。
  挥刀的手臂渐渐麻木,胸腔里的空气似乎越来越少,无论怎样张大嘴使劲呼吸也嫌不够,耳朵里听不见属下袍泽的惨叫,也不知那些熟悉的面孔几人活着,几人死去,秦堪唯一能做的便是不停的,麻木的挥刀劈刺,不顾每次劈刀后身躯露出的各种破绽,他知道这些破绽侍卫们会帮他挡住。
  “大人!属下们帮你杀开一条血路,你先跑吧,求你了!”
  不知何时,浑身浴血的丁顺杀到了秦堪身边,与秦堪背靠着背互相喘息。
  趁着对峙的空当,秦堪大口呼吸,丁顺的话他已懒得回应。
  “大人,够了,你为将士为朝廷做到这般地步,已经够了!跑吧,跳下辽河横渡过去,属下找几名精通水性的弟兄在水里搀着你……”
  秦堪疲惫地喘息:“丁顺,我……若真想活命,早就跑了,何必等到现在?”
  丁顺泣道:“大人,我清楚你的意思,但是,你何必把命搭上?你跟我们这些厮杀汉能比吗?”
  “大官与兵丁,都是一条命,没什么区别,活得风不风光不要紧,要紧的是……我们汉人的尊严别丢了,它值得用命来换。”
  战场上,明军将士站着的越来越少了,千余名将士缩紧了防御,自动自觉地向秦堪靠拢,并以秦堪为中心,竭尽所能结成一个并不严整的圆阵,将秦堪紧紧围在中间。
  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秦堪清楚,所有将士已力竭,大势去矣。
  数千蒙古兵将这群顽抗的明军将士团团围住,一名蒙古首领模样的人气急败坏大声呼喝了几句,紧接着,低沉的牛角号吹响,四周的蒙古兵们纷纷露出了狰狞的面容。
  秦堪惨然一笑,他知道,蒙古首领不打算活捉他了,这样付出的伤亡太大,首领承担不起。
  牛角号骤然停止的那一刹,无数蒙古兵开始全力冲杀,明军将士刚刚结成的圆阵脆弱得像一张白纸,一冲便破。
  “跟狗鞑子拼了!”
  明军将士里,不知是谁高喊了一句,残余的将士们纷纷怒吼着挥刀而上。
  此时此刻,大家都已没了活下去的打算,脑子里唯一只存着拼命的念头,包括秦堪。
  侍卫一个个的倒下,秦堪身边的防卫越来越薄弱,混战中不记得自己有没有受伤,他甚至暗自乞求加颈的一刀早点来临,好让自己早一刻解脱。
  他,太累了。
  终于,一名蒙古兵冲破了明军最后一道防线,一支长矛无情地刺向秦堪的胸口。
  秦堪连阻挡的力气都没有了,看着那支长矛的矛尖离自己胸口越来越近,秦堪忽然扔了手中卷刃的刀,仰头闭上了眼睛,露出一抹轻松的笑容。
  下世为人,只盼生在煌煌盛世,汉旗指处,所向披靡,不再如今日这般饮恨辽河!
  黑色泛着冷光的矛尖离胸口只差一寸却忽然停住。
  久久未感痛楚的秦堪睁开眼,却见面前这名蒙古兵的脖子正中插着一支利箭,箭头已入肉半尺,白色的翎尾犹在脖子外微微颤动。蒙古兵双眼凸起,眼中布满了惊愕,生机渐渐从他眼中消逝。
  不仅秦堪愣住了,战场内所有人都愣住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8/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