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伪君子(精校)第2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9/566

  戴义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啰嗦个没完,尽管明知多少掺着利益成分,秦堪还是有些感动。
  “让戴公公担心了,以后秦某一定小心谨慎,戴公公今日出城十里,是特意迎我么?”
  戴义笑道:“陛下派人给侯爷宣旨,杂家想念侯爷,于是抢了宣旨太监的活儿,亲自出城先见侯爷。”
  语气一顿,戴义表情一肃,道:“陛下有旨,山阴侯,锦衣卫指挥使秦堪赐穿蟒袍,许骑马禁宫行走,秦堪入京后即刻进宫面君。”
  秦堪赶忙拱手应了。
  ※※※
  一千余人的仪仗不急不徐地入了城。
  走时浩浩荡荡三千多人,回来少了一大半,不少人还是重伤在身被袍泽抬着回来的,与去时的风光相比,这支队伍无疑落魄了许多,然而这一千多经历过血与火,生与死鏖战的官兵,尽管样子落魄,可举手投足间散发出来的强大自信和无法形容的顾盼神采,却与当初吃太平粮的京兵大不相同。
  千余人列队缓行,迎面扑来一股子带着血腥和硝烟的味道,仿佛一千只从野外窜进城的恶狼,任何敢于挑衅他们的敌人都将被无情撕成碎片,吓得京师路人纷纷惊慌闪避,连巡城的五城兵马司军士和东西厂番子们也忙不迭地退到一旁。
  情理之外,意料之中的是,秦堪的入城虽引来无数百姓敬畏的观望,但朝中的大臣们却没有一个迎接他的,巍峨的皇宫外,只有一群锦衣卫属下以大礼相拜。
  秦堪一副荣辱不惊的微笑,吩咐丁顺雇了一辆马车送杜嫣先回家之后,又与众属下寒暄了一会儿,这才领着塔娜进了皇宫。
  塔娜自进城的那一刻起便罕见的沉默起来,紧紧抿着嘴不说话,眼睛却好奇的四下打量,眼中充满了惊叹之色,显然,京师的繁华对这个从未离开过草原的小姑娘来说,绝对是闻所未闻的。
  当她最后看到雄伟巍峨的大明皇宫时,目光已变得极度震惊,此时此刻,她终于对这个传延了几千年,有着蒙古人无法比拟的灿烂文明的民族感到深深的敬畏了。
  “喂,狗官……”塔娜终究有些怯意了,悄悄拉了拉他的袖子:“你们明廷的房子好大,这是你们皇帝住的地方吗?”
  秦堪笑道:“对,只有皇帝才配住这么大的房子。”
  塔娜咬了咬下唇,道:“前年马奶节的时候,我随额直革去伯颜猛可的黄金大帐朝拜,今日一比,他的黄金大帐……”
  秦堪笑着接道:“蜗居,他那顶破帐篷只能算蜗居。”
  塔娜怅然失落道:“那我额直革的大帐简直……”
  “简直像个棺材,你爹躺在里面左翻一下,不得劲,右翻一下,还是不得劲……”
  “……”
  秦堪的毒嘴终于令塔娜惧意渐消,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强烈的欲将他立斩刀下的冲动。
  好在塔娜颇识时务,此处是大明禁宫,据说是天下最雄伟也是戒备最森严的地方,来回不停的禁宫武士巡弋经过他们的身边,纷纷朝秦堪抱拳为礼,恭敬之态连她这个不谙世事的蒙古女子也看得出,这狗官在朝中的势力很不一般,若敢殴打他,大抵会被无数弩箭射成蜂窝。
  恨恨剜了秦堪一眼,塔娜决定忍气吞声,不跟这狗官计较。
  ※※※
  二人缓步慢行,进了承天门,穿过太庙太社稷,前方不远处便是金水桥。
  秦堪一边逗着塔娜一边悠闲缓步,猛不丁抬眼一瞧,秦堪愣了一下,接着眼眶顿时泛上一层湿意。
  河水潺潺的金水桥上,朱厚照穿着一袭白色绸衫,头顶挽成一个发结,镶嵌着碧绿宝石的玉簪将黑亮的头发固定在头顶,修长的身影静静地立在桥上,如浊世里的洁白莲花般出尘脱俗。
  朱厚照的嘴边已长出少许绒毛,嘴角带着轻轻的笑,远远地注视着秦堪,眼眶却蓄满了泪水。
  二人再见,恍若隔世,秦堪心情一阵激动,急忙上前几步,一撩蟒袍下摆,跪在朱厚照身前,大声道:“臣,锦衣卫指挥使,辽东督抚秦堪,奉陛下旨意巡辽归京,此行整肃辽东,诛李杲,结朵颜,血战鞑靼,臣幸不辱命。吾皇万岁!”
  朱厚照弯身将秦堪扶了起来,眼泪扑簌而落。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二人相视一会儿,接着哈哈大笑。
  重逢的泪水随着笑声滑进嘴里,细细一品,竟是甜的。
第351章
刘瑾新政
  没有盛大的欢迎仪式,也没有大臣们如潮的赞颂,有的仅仅只是朱厚照独自站在金水桥边的迎候,如同秋日里知交好友相约游玩般平常,唯独二人眼眶里的泪水,诉说着男人之间无法言喻的激动。
  朱厚照亲自领着秦堪入了宫,对于跟在秦堪身后寸步不离的塔娜,朱厚照只是奇怪地扫了她一眼,然后坏坏地朝秦堪挤了挤眼。
  男人的坏眼神比掩耳盗铃更明目张胆,秦堪摸着鼻子苦笑,欲辩难辩之时,塔娜的脸刷地一下红透了。
  宫里的规矩比外面大,更比草原上大,到了乾清宫门前,秦堪吩咐塔娜站在殿门外等候,他和朱厚照二人入内。
  乾清宫内,君臣二人相视而笑,贴身小宦官扬了扬手,御膳房呈来三碗热气腾腾的银耳羹,一碗是朱厚照的,一碗是秦堪的。
  秦堪自然不会跟朱厚照客气,径自取过一碗大内皇宫厨师做的羹汤,和朱厚照稀里哗啦喝了起来,吃相同样的难看。
  一碗羹汤喝完,二人一擦嘴,满足地叹口气。
  “好了,快说说,此去辽东你到底遭遇了什么,什么义州夺兵,什么威服广宁卫,还有如何诛李杲,结朵颜,更重要的是,辽河之战到底怎生惨烈,蒙古鞑子的骑兵果真如此厉害么?”
  秦堪整理了一下思路,当即便将出关后的所有经历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
  朱厚照听得神采飞扬,听到义州夺兵时城内设宴,城外伏兵,朱厚照一脸提心吊胆,广宁卫营门外大兵压境,两门佛朗机炮吓得指挥使魏杨乖乖投降,朱厚照便乐得哈哈大笑,后来李杲集结重兵,秦堪领仪仗官兵深入草原,效班超出使西域,星夜派人斩杀火筛,最后与朵颜结盟,花当点兵合诛李杲,甚至连丁顺挖了李杲祖坟的事也被脸色赧然的秦堪说了出来,朱厚照笑得前仰后合,笑骂了几声龌龊,瞧他那脸色根本不把人家的祖宗当回事,反倒有几分赞扬的意思。
  一直说到辽河之战,朱厚照的脸色渐渐凝重,秦堪的语气低沉缓慢,仿佛一个局外旁观者,用最客观最平实的语言将那一战的艰难,惨烈,和刺入人心的痛苦直接表达出来,朱厚照听到最后又情不自禁落下泪来。
  “我大明将士……壮哉!”朱厚照颤声哽咽。
  秦堪叹了口气,神情陷入痛苦的思索:“陛下,那一战,太惨了,当时臣已报必死之心,中军被破之后,臣亲自上阵杀敌,只剩最后一丝力气时,已打算横刀自刎殉国,若非朵颜骑兵率部相救,臣早已饮恨辽河……”
  朱厚照叹道:“军报上的辽河之战只有寥寥数语,朕真不知道,这一战竟如此惨烈,秦堪,苦了你了,朕实在该封你国公才是,比起那些尸位素餐的大臣,你才是真正的国之柱石。”
  顿了顿,朱厚照扭头朝殿门外瞧了瞧,道:“门外那位姑娘,便是朵颜花当的女儿塔娜,亲自领兵救你的那个?”
  “正是,她是臣的救命恩人,臣回京将她带进宫,却是为了让她亲自向陛下递上大明与朵颜结盟的盟书,有了朵颜卫这个盟友,以后大明与鞑靼瓦剌的对峙局面当会大为缓和,我大明边境从此又多了一处广袤的缓冲地带,和上万骁勇骑兵,此举利在千秋。”
  朱厚照听得大为兴奋,当即扭头朝殿外喊道:“宣外面的塔娜姑娘进殿!朕要好好赏赐她。”
  神情强自镇定的塔娜在太监的带领下缓步入殿,离朱厚照数步远的地方站定,按蒙古人的礼节,塔娜单膝跪地,右手抚胸垂首道:“朵颜卫使节塔娜觐见大明天可汗陛下,长生天的神迹永远照耀陆地上最伟大的君王。”
  别出一致的觐见礼节令朱厚照眉开眼笑,他喜欢的就是新奇的东西。
  瞧了瞧塔娜,再暧昧地瞧了秦堪一眼,朱厚照冷不丁道:“你们的关系不仅仅是施恩与被施恩吧?”
  秦堪顿时尴尬不语。
  塔娜倒是不忸怩,坦然道:“我额直革曾经要把我许配给狗官……咳,给秦大人,但是我和秦大人都不愿意。”
  “为何不愿意?”朱厚照瞟了瞟秦堪,道:“朕的臣子也是年少风流,一表人才呀。”
  秦堪扫了塔娜一眼,干笑接口道:“陛下,有追杀亲夫前科的女人你敢娶么?”
  塔娜勃然大怒,朱厚照神情一变,顿时敬畏莫名。
  “你武功很厉害么?”朱厚照眨着眼,不知打什么主意。
  塔娜朝秦堪重重一哼,垂首道:“回陛下,朵颜部但有出征战事,塔娜通常是前军先锋。”
  朱厚照顿时大喜,指着秦堪兴奋道:“如此甚好,塔娜,你把他家的镇宅神兽打趴下,朕封你一品诰命……”
  ※※※
  很想骂朱厚照一句“狗嘴吐不出象牙”,可惜秦堪没有足够的胆量。
  大概当初杜嫣揍朱厚照的心理阴影很深,朱厚照一直琢磨着找回场子,于是撺掇塔娜这傻姑娘出手,幸好塔娜没傻到家,她不介意跟杜嫣打一架,但是如果打赢了,皇帝的赏赐委实令她心惊肉跳。
  当某位无良侯爷的一品诰命夫人,塔娜毫无兴趣。
  辞别朱厚照出宫,丁顺和李二等在宫门外,而且非常有眼力的给塔娜雇了辆马车,众人骑马簇拥着秦堪出城往秦府而去。
  “李二,我离京这些日子,京里有何动静?”秦堪骑在马上淡淡问道。
  李二一催马腹,与秦堪并骑而行,压低了声音道:“侯爷,京里动静挺大,最大的动静是……司礼监刘瑾正在大刀阔斧推行新政。”
  “新政?”秦堪嘴角勾起一抹讥诮的笑容:“刘公公雄心壮志,可敬可佩呀,新政什么内容?”
  李二自然听得出秦堪话里的嘲讽之意,道:“刘瑾所谓的新政包括方方面面,比如清理天下田亩,清理军屯官仓,裁撤京官和地方官府以及各地卫所冗官冗兵等等……”
  秦堪喃喃叹道:“刘瑾这人……倒也并非一无是处,只不过新政名目虽好,却太不现实,清理田亩,触动了大明的地主乡绅利益,清理军屯官仓,又触动了官员和军队的利益,简单的说,他这是作死啊。”
  李二补充道:“不仅如此,刘瑾还向陛下奏议,请将各地镇守太监擢升至巡抚同级,后来被包括内阁三位大学士和满朝文武以死相胁反对,这条奏议才暂时作罢,不过后来刘瑾恼羞成怒,寻了由头杖毙了几个带头反对的大臣,满朝文武敢怒不敢言。”
  秦堪点点头,神情若有所思。
  对于刘瑾此人,不能一概以“坏人”论之,事实上刘瑾推行新政的用意是好的,弘治帝虽然打下了大明中兴的基础,然而如今的大明国库和民间并未富裕,刘瑾的这些新政条目正是为了增加国库收入,为了达到国富民强的目的,尽管历史上的刘瑾恶迹斑斑,有一万个该死的理由,但推行新政这一事,刘瑾没做错。
  出发点没错,但方法错了。
  秦堪也想改变这个时代,这一点他和刘瑾的愿望是一致的,但他绝不会选择像刘瑾这样简单粗暴的法子改变这个时代,这是自寻死路,官员武将和地主乡绅都被他得罪光了,当天下回荡着同一个声音,嘶喊着诛杀刘瑾,那时纵然他在朱厚照面前再得宠,朱厚照保得住他吗?
  李二瞧着秦堪凝神思索的样子,凑近了低声道:“侯爷,刘瑾的新政如今闹得天怒人怨,无论京官还是地方官员,皆对刘瑾咬牙切齿,侯爷若在其中帷幄一番,扳倒刘瑾或许不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9/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