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伪君子(精校)第2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0/566

  智商是硬伤啊。
  严嵩那家伙对刘瑾的判断果然没错,这年头人人精得跟猴儿似的,能自己把自己带沟里的人才委实不多见了。
  秦堪原本打算在朱厚照面前有意无意说说内库和豹房,用以唤醒朱厚照对自己口袋银子的重视,结果刘瑾自己招了……
  真替刘公公的智商捉急……
  此刻刘瑾满头大汗满头鲜血,滴落在殿门外地板上的已分不清是汗水还是血水,看起来特别触目惊心。
  秦堪躲在门外一脸坏笑地招摇着借条,刘瑾恨极,却不敢发怒,眼角不易察觉地猛抽抽。
  “刘瑾!朕在问你话,哑巴了?”朱厚照在殿内暴喝:“朕的豹房可全指着内库呢,内库如今余银多少?”
  “陛下,内库……内库余银……”刘瑾汗出如浆,结结巴巴不成句。
  殿内,朱厚照盯着门槛外跪着的刘瑾,静静等待他的回答。
  而秦堪,仍旧躲在门外看不见的角落里,不停地招摇着手里的借条,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刘公公,机会瞬间即逝,再不表示表示,我可走了啊……”
  刘瑾垂着头,额头青筋暴跳,此刻脑海里天人交战,分外挣扎。
  借了这笔银子,白白便宜了秦堪这混蛋一百万两,不借……他刘瑾损失的可能不止一百万两。
  借不借?借不借?
  不借不足以保狗命,不借后果很严重。
  “刘瑾,朕在等你的回答!内库余银几何?快说!”朱厚照不耐烦了。
  刘瑾浑身一颤,狠狠朝地上磕头,声音抖索道:“禀陛下,内库余银一百余万两,每分每厘皆有账可查,陛下明鉴。”
  秦堪笑了。买卖成矣!
  扬了扬手中的借条,秦堪无声地朝刘瑾说了两个字,眼力惊人的刘瑾面颊狠狠抽搐,他看出了这两个字的意思。
  “盖印。”
  刘瑾又恨又怒,然而在朱厚照的目光注视下,却只能不易察觉地轻轻点了一下头。
  被讹上了,一百万两啊……
  “去传马永成过来,朕要看看内库收支账簿。”
  刘瑾心一紧,急忙道:“陛下,老奴去传他。”
  身形刚消失在殿门口,秦堪已笑吟吟地迎了上去,手里的一叠借条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
  刘瑾气得胸腔内一股逆血翻腾,压低了声音森然道:“秦堪,你……你这是趁火打劫吗?”
  “刘公公,我这可是在救你,公公若不领情,我这就告辞出宫。”
  “救我?”刘瑾冷笑,怒道:“杂家若盖了印,你平白赚了一百万,杂家却倒欠别人三百万,你敢说你在救我?”
  秦堪笑容一敛,将借条揣进怀里,朝刘瑾拱拱手:“刘公公,告辞了。”
  身形刚转,却听得身后刘瑾气急败坏惊怒交加的声音:“回来!杂家……杂家认了!我……盖印!”
  眼眶里蓄满屈辱的眼泪,刘瑾咬着牙从怀里掏出随身携带的司礼监官印。
  秦堪又笑了,从怀里掏出借条,刚递出去却猛地往回一缩,拧着眉头沉吟道:“据说江湖上的规矩是九出十三归……”
  “秦堪!”刘瑾重重跺脚,满脸泪水一副拼命的架势,低声咆哮:“信不信杂家血溅五步,和你同归于尽?杂家不过了!”
  ※※※
  刘公公栽了跟头,摔得鼻青脸肿,堂堂大明内相,竟被小人讹诈了一百万两银子。
  在借条上盖下丧权辱国的司礼监大印以后,刘公公的情绪很不稳定,处于半疯边缘。时常神情呆滞,又时常无缘无故嘿嘿冷笑,司礼监人人自危。
  当天夜里,掌管着内宫钥匙的刘瑾命人悄悄打开了宫门,一辆辆装载着银子的大车从秦府库房陆续进了内库。
  朱厚照对豹房很上心,自然对修建豹房的内库银子更上心。
  银子运入内库后,朱厚照第二天摆驾内库瞧了一番,看到堆积如山的亮灿灿的银子,朱厚照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点头夸了刘瑾和马永成几句,然后心满意足地回了宫,幻想着日后生活在豹房里的幸福日子。
  而刘公公最近却走起了背运。
  内忧刚刚解决,外患接踵便至。
  商人虽然地位低下,但他们的钱却不是那么好拿的,因为他们的背后站着朝廷官员。
  挡人升官如杀人父母,挡人发财如挖人祖坟。
  刘公公不才,两件事都干了……
第379章
眼花缭乱
  十张盖着司礼监大印的借条在京师某些官员手中互相传递。
  每张写明了欠债三十万两,十张加起来正好三百万两,这笔银子是由山阴侯秦堪出面抢夺……
  是的,没错,就是“抢夺”,秦堪的行为已被商人背后的官员们定了性。
  秦堪出面,落款却是刘瑾的名字,盖的更是司礼监的红印……
  朝中早有传言,山阴侯秦堪与刘瑾向来不和睦,秦堪对商人们说是刘瑾借银,所有人皆冷笑连连,打死也不信,然而司礼监的红印却作不了假,……这二人到底是何关系?
  整件事情扑朔迷离起来。
  迷离归迷离,敢抢大臣们的银子,说什么也要跟他拼了!
  不知何人带头,一封封参劾奏疏飞向内阁三位大学士的案头,铺天盖地的奏疏里面,内容几乎一样,全是参劾刘瑾和秦堪,说二人狼狈为奸,强抢民财,妄杀商贾而令京师市井动荡不安云云。
  收到这么多参劾奏疏,内阁大学士能怎么办?如今整个朝廷皆由刘瑾做主,内阁敢办刘瑾吗?秦堪深得圣眷,连刘瑾都怕他三分,内阁敢办秦堪吗?
  内阁的做法很干脆,所有的奏疏全部往司礼监一递,三位大学士连一张如何处理的建议条子都没下。
  刘瑾被秦堪坑了一把,正在气头上,随便翻了几本奏疏便勃然大怒,第二日,皇宫午门前的广场上,三名叫嚣声音最大的言官被西厂番子活活杖毙。
  大明的文官向来是不怕死不怕打的横脾气,三名言官被杖毙并没有吓住文官们,反而群情激愤。
  铺天盖地的奏疏锲而不舍地飞向内阁的同时,数十位官员跪在承天门前,面朝皇宫磕头磕得血流如注,悲呼先帝的声音此起彼伏,回荡不绝。
  同时,京师城内多数商铺关门上板,虽不敢纠集成群闹事,却也以罢市的方式抗议刘瑾和秦堪为虎作伥,欺压商贾良善。
  事情闹大了。
  官员们不依不饶,商贾罢市,百姓柴米油盐无着落,京师城内顿时弥漫着恐慌。
  ※※※
  刘瑾快疯了,他真的觉得自己快疯了,司礼监内捂着脸悲痛哭泣,和承天门外跪着的官员一样,他也在悲呼着先帝。
  这件事从头到尾与他何干?都是秦堪闹出来的,结果所有人的矛头却只指向他,凭什么?为什么?
  半疯状态的刘瑾除了举起屠刀,也没有别的办法,这本是一件欲辩难辩的事情。
  商人罢市的第二天,西厂开始清场了。
  承天门前,十余名跪地哭嚎的大臣被拿入诏狱,余者尽皆被水火棍驱散。
  如虎如狼的番子们闯进了各大商号掌柜的家中,钢刀架在商人家眷的脖子上,于是,店铺重新开业了……
  满城沸腾着的愤怒声音同一时间安静下来。
  刘公公再一次体会到强权和暴力的妙处,此次事件就这样被他用蛮横的方式狠狠镇压了下去。
  洋洋得意的刘公公半躺在司礼监的暖炕上哼着小调,他却不曾发现,朝堂大臣们盯着他的目光愈发阴森怨毒,内廷与外廷之间的矛盾经过此事后,愈发尖锐而不可调和。
  凄风苦雨的朝堂风暴刚刚降下帷幕,两道不起眼的人事调令走了一遭内阁和吏部廷议的过场,成为了朝廷的正式任命。
  原绍兴知府杜宏升任都察院左都御史,领资政大夫衔。
  原兵部主事严嵩升任兵部左侍郎。
  廷议过后,司礼监掌印刘公公捏着鼻子咬牙切齿在任命公函上盖了大印。
  ※※※
  乱花渐欲迷人眼。
  秦侯爷明里暗里频频出招,打了一通令人眼花缭乱的迷踪拳,效果很不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0/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