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伪君子(精校)第4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4/566

  “文弱书生,堂堂国公,竟敢领兵冲阵厮杀,这是你该干的事儿么?下回你再出征,我先给你下点麻药,让你连战马都跨不上去……”唐子禾喃喃自语,忽然噗嗤一笑,接着转过头,一双妙目望向南边,朱宸濠只领着千余残兵,丢盔弃甲仓惶逃远。
  唐子禾蹙眉注视许久,美眸忽然露出杀机。
  再次留恋地看了一眼远处坐在地上休息的秦堪,唐子禾从枝丫上起身,动作敏捷地下了树,最后翩然朝朱宸濠逃离的方向追去。
  ※※※
  朱宸濠兵败,败得很彻底,六万步军几乎全军覆没,他只带了千余残兵仓惶逃走,余者非死即降,作为失败的典型,他的表现很成功,完美地向世人演示了窝囊到什么地步的失败才叫真的失败。
  宜将剩勇追穷寇,对朱宸濠这种包藏祸心又没什么大本事的人,朝廷自然要追杀到底,敢造反就必须有敢死的心理准备,你敢死朝廷就敢埋,而且最后不论你想不想死,朝廷还是要埋,胜利者才有话语权。
  王师追兵接二连三地派出去,锦衣卫和东西二厂也忙了起来,从安庆到南昌这一路,厂卫探子上天入地,搜林穿山,绝不错过一丝反军逃窜的消息,也不错过任何一个曾经敢跟朝廷动刀子最后又扔掉兵器逃远以为可以当作什么事都没发生过的反军军士。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大明的“天网”就是厂卫。
  作为胜利者的朱厚照本该大肆庆贺狂欢,但朱厚照却在帅帐内大发雷霆,没有任何胜利者该有的喜悦。
  朱宸濠逃了,意味着这次的胜利并不彻底。朱厚照或许在国事政务方面马马虎虎得过且过,但在军事方面无疑是个非常挑剔的完美主义者,对他来说,全歼敌军活捉敌将才算真正的胜利,朱宸濠的逃走无疑给他的胜利事迹抹了黑,朱厚照无法接受这样的胜利。
  皇帝龙颜大怒,下面随军出征的勋贵大臣们诚惶诚恐,而秦堪却很聪明地暂避风头。
  秦堪很理解朱厚照的心情,身为皇帝,豁出性命以万乘之尊亲自在战场上冲阵杀敌,这是古往今来的皇帝绝少能做到的,朱厚照却做到了,原本是一桩流传千古的佳话美谈,结果拼了半天老命却让敌人的主帅跑了,佳话美谈显然被大大打了个折扣,变得有些啼笑皆非,不伦不类了,换了谁都会发脾气。
  理解归理解,秦堪没有往枪口上撞的犯贱爱好,大战结束后朱厚照擂鼓聚将,准备对下面的将领们开批判大会泄泄心头邪火时,秦堪找了个督促锦衣卫追缉反军将领的借口,在众多勋贵和大臣们羡慕的目光里匆匆离开大营,进了安庆城。
  ※※※
  城外刚刚经过一场大战,但安庆城却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这座自古兵家必争之城仍是那么的繁华,平静,人来人往的大街上,商贾们牵着驮货的骡子马儿,慢悠悠地在街上闲逛,举着旗幡的货郎们沿街扯着嗓子叫卖,偶尔也能看到小贩们跟街边大婶大妈们为了一文两文钱争得面红耳赤,吵闹中都带着几分生活里的祥和安宁。
  穿着一袭宝蓝色儒衫,手中把玩翻转着一柄象牙骨折扇,腰间的玉佩随着步履有节奏地来回晃动,一身富贵公子打扮的秦堪负着手在街上闲逛,十余名侍卫穿着便装三三两散布在秦堪周围。
  抬眼看着城中的繁华景象,秦堪若有所思,欣然叹道:“若天津有朝一日能有这般繁华,开海禁差不多就到火候了,可惜,要在天津看到这般景象,至少还得等三五年才行……”
  一身家丁打扮的丁顺凑上来笑道:“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又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天津目前一切都在按公爷的想法慢慢变好,公爷莫太心急。”
  秦堪诧异地看了丁顺一眼,笑道:“难得听到从你嘴里冒出两句文雅句子,你是鬼上身了还是脑袋刚渡过雷劫了?”
  丁顺笑容一滞,委屈道:“公爷,属下为了能多为公爷分忧,最近读了不少书呢,公爷何必损属下……”
  秦堪哈哈一笑,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自己众多老部下里,唯丁顺用得最顺手,该拼命时拼命,该油滑时油滑,在秦堪面前进退有据,颇识分寸大体,更难得的是一番赤诚忠心不掺一丝虚假,这也是秦堪不遗余力提拔升赏他的最大原因。
  “公爷,朱宸濠跑了,陛下此时正龙颜大怒,咱们锦衣卫消息众多,若能抢在地方卫所的前面将朱宸濠活擒,献于陛下阶前,必是大功一件,陛下大喜之下说不定二话不说给公爷封个郡王什么的……”
  秦堪脚步一顿,随即没好气地踹了丁顺一脚,斥道:“胡说八道什么,你以为我大明的王爷是那么容易封的?我这国公才刚当上几天呐,陛下若再给我封王,你觉得满朝文武会答应吗?”
  丁顺满不在乎笑道:“管他们去死,当初陛下欲封您国公,满朝文武也不答应,结果怎样?公爷随便想个法子,管教他们乖乖闭嘴……”
  “上次晋封国公之事多么艰难,你不是没看见,若陛下再给我封王,那些文官武将们肯定二话不说,趁着夜深人静一个个吊死在我国公府大门前,大清早开门一看,门廊子下面齐崭崭跟晒腊肉似的挂一大串尸体,我晦不晦气?”
  丁顺呆了一下,想象国公府门廊下面高高悬挂一大串尸体的壮观场面,脸色一白,不由狠狠打了个哆嗦,显然也被恶心到了。
  “公爷,封不封王且不说,若能活擒朱宸濠可是不折不扣的大功劳,足可记入史册彪炳千秋了,这桩功劳不可不取啊。”丁顺犹不死心地劝说。
  秦堪脚步放慢,沉思道:“下面有消息了吗?朱宸濠逃往哪里了?”
  “卫中探子来报,朱宸濠兵败之后领千余残兵往南昌方向而去了……”
  秦堪想了想,嘴角露出笑容:“这桩功劳大抵跟我无缘了。”
  丁顺急了:“为什么?谁敢抢咱们锦衣卫的功,属下活劈了他!”
  “朱宸濠兵败只有两个方向可逃,一是南昌,那里是他的老巢,二是离南昌不远的鄱阳湖,湖上还有朱宸濠数万水军,回鄱阳湖收拢旧部,他仍有一搏之力,照我估计,他多半会先回南昌城,但在回南昌城的半路上,他又会改道逃往鄱阳湖。”
  “为何改道?”
  秦堪悠悠道:“不出意外的话,此刻南昌城应该已在王守仁手里了。朱宸濠逃亡半路得到消息,怎能不改道?”
  丁顺大惊:“锦衣卫尚无任何消息传来,公爷怎会知道的?”
  “因为我相信王守仁不会错过这个天赐良机,他若错过,便不是王守仁了。”
  丁顺听得云山雾罩,瞧着秦堪一脸高深莫测很厉害的样子,丁顺挠挠头,接着凶相毕露:“姓王的跟公爷是知交好友,却在这个节骨眼上抢公爷的功劳,这是趁火打劫呀!”
  秦堪斜睨着他:“要不,你去把王守仁祖坟刨了,以泄心头之恨?”
  “他祖籍在哪儿?”
  秦堪气得一脚将他踹了个趔趄,怒道:“不争气的东西,什么功劳都往自己身上揽,你以为这是好事吗?功劳越大越显眼,就算皇上不猜忌我,满朝文武能容得下我吗?一两件功劳是好事,功劳太多便是自取灭亡之道。”
  丁顺唯唯称是,也不知真懂还是假懂,秦堪想了想,道:“你以我的名义给追击朱宸濠的追兵下令,让他们现在马上改道往鄱阳湖方向汇集,堵住朱宸濠与鄱阳湖水军反贼会合的道路,逼朱宸濠只能在南昌城附近躲藏逃窜……”
  秦堪望着天空,嘴角浮起了笑意:“这一次,我要送一桩泼天的功劳给王守仁,这个功劳也应该是他的。”
  丁顺似懂非懂,却跟狗脸似的立马转了风向:“是是是,公爷与王大人是知交好友,功劳谁得都一样,公爷常说王大人是千年才出一个的妖……不,圣人,圣人自然需要一点功劳点缀,其实属下也觉得吧,王大人这人不错,讲义气又知趣儿,上次在京师还请属下逛了一回窑子呢,属下当时受宠若惊,跟圣人逛窑子这么荣耀的事被属下遇到,属下的祖坟顶上何止是冒青烟,简直浓烟滚滚啊……”
  这话令秦堪蛮不是味道,斜眼睨着他道:“丁顺,有没人说过你的脸很像鞋子?”
  丁顺愕然,不自觉地摸着自己的脸:“公爷何以这么觉得?”
  “我也不知道,只觉得踩上去一定很舒服……”
第626章
共逐失鹿
  月朗星稀。
  朱宸濠在打马飞逃,奔往鄱阳湖的路上,心情很绝望,前途很渺茫。跟在他后面的,还有同样绝望的数百残兵,包括幕僚李士实,另一位得力幕僚刘养正早在安庆兵败之时便趁着混乱不知逃到哪里去了。
  文人这个群体里面有铮铮铁骨,同样也有斯文败类,这种读了一辈子圣贤书但论其忠诚还不如一条土狗的文人遍地都是,刘养正不是第一个,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自古改朝换代,异族入侵,抵抗得最激烈的是文人,投降得最爽快的也是文人,“识时务”三个字,历来便是被文人玩味琢磨得最深刻的。
  骑在马上感受迎面而来的夜风,夜风刚劲如刀锋,狠狠割着朱宸濠的脸,这张脸已不年轻,写满了沧桑和失败。
  从安庆一路逃窜,仓惶之中根本不知到了何处,只认准了一个方向没命地跑,路上遭遇好几股追击的卫所官兵,几番挣扎几番苦斗,千余残兵一次次减员,如今只剩下数百人。
  李士实一直在安慰朱宸濠,这位曾经官至侍郎的读书人论心理素质论忠诚程度,比起举人出身的刘养正到底强上许多。他一直在给朱宸濠灌输信念和希望,安庆之败不算什么,王爷还有南昌城,还有鄱阳湖四万水军。
  逃亡路上,朱宸濠数次欲拔剑自刎,皆被李士实眼疾手快拦下,当然,不排除绝望关头朱宸濠仍在政治作秀,毕竟拔剑自刎这种事很多大人物都干过,结果一个都没死成,总有各种巧合各种意外各种紧急关头横伸出来的一只手,拦住他们一命归西的美好愿望。
  逃亡整整一天后,朱宸濠半路得到一个更让他绝望的消息,——南昌城被一个名叫王守仁的家伙趁火打劫攻下了,南昌不仅改了姓,宁王府的王妃,侧妃,世子也都被王守仁拿入大牢。
  这下朱宸濠是真的绝望了,听到消息后当即仰天吐了一口血,这口血绝非作秀,而是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就连一直安慰他的李士实现在也哑口无言了。作为大人物身边的谋士,除了智谋过人,策算无遗之外,谋士还得兼职充当心理学家和心理医生等等角色,大人物高兴时谋士必须锦上添花,烦恼时安慰开解,得意时苦口婆心,绝望时更要指明希望,欲图东山再起,大人物要上吊他在一旁递绳子,这种谋士大抵是活不到过年的。
  仅剩的两个希望,如今又少了一个,现在李士实也没办法给朱宸濠励志了,因为连他自己也绝望了,朱宸濠如今唯一的希望便只剩下鄱阳湖上的四万水军。
  于是数百残兵跟随朱宸濠中途改道往鄱阳湖逃去。
  混到这般凄惨境地,说实话,朱宸濠拔剑自刎时李士实真不该手贱拦着的……
  ※※※
  南昌城。
  王守仁麾下拼凑而成的四万将士不费一兵一卒占了南昌后,城中很是混乱了一阵。
  战乱年代,哪怕军纪再森严,军伍中也杜绝不了败类,特别是在破城的那一刻,将士们的心理由死到生,由大落到大起,那种急待宣泄久积的压力的心情一旦放纵,化身为禽兽的可能性非常大,甚至连将领都弹压不住。
  老话常说“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句话的残忍若非亲历绝对无法想象,自古以来很多主将在破城之后默许或公然允许麾下将士在城中奸淫掳掠甚至屠城三日,五日,这种事情常有发生,不是主将真的灭绝人性,而是麾下将士在破城后的那一刻最危险,这个时候若不允许他们烧杀奸淫,恐会发生哗变。
  南昌城在顺利占领后,王守仁麾下的将士也没免俗,占了城池后不少将士成群结队四处抢掠,不过王守仁也不是吃素的,他是圣人,圣人绝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在他眼皮子底下发生,何况他是这支军队的主帅。
  以伍文定为首的执法队伍迅速集结,开始对城中正在犯军纪的将士们展开了血腥屠杀,本来占领南昌未费一兵一卒,占领南昌后,在王守仁的命令下,竟活活杀了小两千,这才硬生生将南昌城内的混乱局面控制住。
  接下来大贴安民告示,指派官员维持城池运转,接收清点南昌官仓和衙门账簿,将朱宸濠的亲眷正妃侧妃子侄等相关人等拿入大狱严密看守,做完了这些后,南昌城总算是稳住了。
  ※※※
  南昌知府衙门成了王守仁临时的帅帐,入驻以后衙门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作为收复江西的第一个城池,王守仁以汀赣巡抚的身份行使着江西督抚的职权,无论军务政务民事悉由王守仁一人而决,每日的忙碌可想而知。
  衙门的大堂内略有些凌乱,战时没必要讲究排场和整洁,一把破旧的椅子,一张破旧的案桌,方寸之地便成了王守仁的办公之处。
  此时知府衙门内坐着的除了王守仁,还有一位老熟人,老熟人是秦堪的老部下,常凤。
  钱宁历经生死回到安庆大营,禀报朱宸濠欲刺朱厚照之事,所言虽不虚,但他的经历里显然掺有许多不实含糊之处,事关军机,秦堪也不敢再用钱宁,索性派了自己的心腹部下负责安庆大营与南昌城之间的联络来往。
  常凤未穿公服,着了一身团花绸衫,头戴四方帽,腰间挂着玉佩,手指上戴了三个金光灿灿的大戒指,看起来像一个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有钱的暴发户土鳖商人。
  锦衣卫专职刺探情报传递消息,乔装成各种身份,扮什么像什么是所有锦衣卫的基本功。
  王守仁很客气,城中战乱方歇,他居然不知从哪儿寻摸了一点茶叶,用来招待常凤。
  常凤神情很恭谨,锦衣卫对别人敢飞扬跋扈,但在王守仁面前却不敢,秦堪的老部下都知道公爷和这位王大人的交情何等莫逆。
  茶叶显然不是什么好茶叶,常凤小心啜了一口,却喝了满嘴茶叶渣子,想吐又觉得不礼貌,只好嘴里嚼巴嚼巴当烫青菜似的吞了下去,然后抱拳恭声道:“奉秦公爷令,下官特来与王大人互通消息有无,九月廿三日,朱宸濠六万步军与我朝廷王师于安庆城外决战,反军大败,几近全军覆没,却走脱了朱宸濠,朱宸濠领千余残军丢盔弃甲往南昌逃来……”
  王守仁目光闪动:“朱宸濠往南昌而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4/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