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伪君子(精校)第5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4/566

  丁顺详细地向秦堪禀报着日本使团的行止,自从上次秦堪一脸严肃地告诉丁顺要正视日本这个弹丸小国后,丁顺果真对其使团留意起来,他们的一举一动皆在丁顺眼里。
  秦堪不自禁地皱了皱眉,尽管在这个时代日本对大明宗主国毕恭毕敬,挑不出丝毫错处,可秦堪受到前世一些惨痛历史的影响,听到“日本”二字便忍不住心生恶感,这种恶感几乎形成了条件反射,怎么也扳正不了心态。
  “三方使者都是什么人?”秦堪淡淡问道。
  丁顺早就将日本使团的底细查清楚了,闻言如数家珍道:“为首的是日本天皇的第二子,知仁亲王,他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代表细川氏大名的使者名叫细川澄元,是掌权大名细川政元的养子,代表大内氏大名的使者名叫大内隆弘,是掌权大名大内义兴的胞兄,余者皆是三方家族武士,日本使团便由这三方人马构成。”
  秦堪眉头皱得更深了,喃喃道:“日本国主的亲儿子,细川氏大名的养子,大内氏大名的亲哥哥,这帮日本人倒是诚意十足呀……”
  丁顺笑道:“果如公爷所言,这帮日本人对强国的态度足够恭敬,从进京师到现在,不管谁跟他们说话都是先使劲鞠一躬,遇到官位高一点的更是如同给亲爹上坟似的,今早礼部尚书张大人出城相迎,那三个使者听说是我大明的礼部堂官,立马不管不顾给张升跪下,连磕了九个响头,吓得张升老脸发绿,二话不说也跟他们一起跪下磕头,这帮化外蛮夷不懂礼数,三跪九拜那是朝拜皇帝的礼仪,张升那老头儿受得起么?”
  秦堪被逗乐了,忍不住噗嗤一笑。
  丁顺叹道:“好好的大清早,张大人没招谁没惹谁,无缘无故陪着日本人连磕了九个响头,为了彰显我宗主国宽宏气度偏偏发作不得,说了几句客套话,命鸿胪寺官员安排使团行止后拂袖而去,那帮日本人一连串的点头哈腰道谢,他们还觉得大明的礼部堂官特仗义特谦逊,他们磕头张大人也跟着磕头,一点也没比他们磕得少,两伙人跟拜把子似的对着磕,难为张大人七十来岁的年纪,一大早磕头磕得七荤八素,回了家腰都直不起来了,躺在床上直嚷嚷,说这帮日本人八成是故意谋害天朝重臣……”
  秦堪哈哈大笑起来,随即面色一整,沉吟道:“日本使团断绝朝贡已有百年,这次杨德全在日本长崎轰了几炮,扬我大明国威,威风倒是威风了,不过若说长崎一战将日本天皇和两位势力最大的大名吓成了软脚虾未免不大现实,这三方人物派出使者朝贡只是顺势而为,他们多半是为了两国通商一事,毕竟日本国土地贫瘠,物产甚寡,他们恰好需要大明的各色货物来满足国内需要,使团进京十有八九便打着这个主意……”
  丁顺笑道:“公爷近年日夜盼着开海禁,日本使团来京也是这个目的,如此岂不是恰好不谋而合?”
  “那倒未必,如今正是日本战国时代,几十个大名在小小岛上打得一塌糊涂,前些日子他们见识到我大明火器在海上是怎样的犀利,这次他们来京所求固然是通商,恐怕最想要买的,还是我大明的火器。”
第684章
小国大患
  秦堪这话倒真说到了点子上。
  世上没有莫名其妙的殷勤,杨德全长崎港外灭了日本的舰队,固然有一定的恐吓作用,但也不至于吓到令日本天皇和势力最大的两位大名同时派使者来京跪舔,甚至不惜恢复断绝百年的朝贡。
  不能怪秦堪以小人之心度日本人之腹,实在是不得不对日本人有所提防。唐宋时期的日本人是恭顺的,谦卑的,唐朝时一批又一批派遣唐使来中国,他们学会了唐朝的各种学派文化,拿回国后用他们自己半吊子水平胡乱修改了一下,于是变成了日本自己的文化,这样过了几百年,他们却赫然发觉自己学来的文化只能生搬硬套,不能发扬光大,因为中国的老祖宗已将这些文化研究到了极致,日本这个刚脱离茹毛饮血阶段的种族连继承它都颇感吃力,更别提发扬了。
  于是日本人后来得出一个很奇葩的基因理论,他们认为中国人的种族基因好,所以才会研究出这么多令他们惊为天人的文化和物质,惯来喜欢走捷径的日本人于是换了个思路,他们不再钻文化的牛角尖,而是大肆鼓吹中国优良人种理论,到了宋朝,便有无数日本妇女千辛万苦乘坐小渔舟偷渡来中国求约炮,在宋代男子中选其貌端肤美者交合,不求名分不求钱财,百里空腹而来,满载宋代男人的精华满意而归,你爽我也爽,饭都不用管……
  因为有一个那么贱格的邻居,宋朝男人大概是当时世界上最幸福的男人……(作者注:确有其事,史书里有明确记载,非我杜撰。)
  一个为求强国强种而不择手段的民族,它的可怕不仅仅在数百年后的侵华,有心人冷静下来看一看,早在唐朝时便已可见它的野心。
  杨德全炮轰长崎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是因为他扬了大明国威,令那些日本大名们终于大开了眼界,知道了何谓天高地厚,相比之下,他们这种骑着矮骡子领着几百号农夫打群架的行为简直跟小孩子撒尿搓泥丸一般幼稚可笑,这一战终于令日本重拾了对东土中原的崇拜之心。
  而坏却坏在,大明的好物件亦无可避免地落入了日本人的眼中,它就是火器。
  长崎港外,万众瞩目之下,八艘大明巨舰一齐发炮,两个时辰内灭掉了数百艘日本船舰,这样的战果除了令人恐惧,更令人眼红,大明改良后的佛朗机炮成为日本权贵们势在必得之物。
  换了以往时候,日本若贸然派使者来大明索求火器,必然会引起大明朝堂的警觉,毕竟你一个小小藩国,断绝朝贡都一百多年了,无缘无故又派人来,朝堂那些老狐狸们能相信你没有目的吗?但是长崎海战过后,日本人终于找到了借口,这简直是天赐的朝贡良机,若不将它把握住就太傻了。
  摆出朝贡的低姿态,处处迎合讨好,甚至不惜谄媚跪拜磕头,这便是日本人的策略,听起来很简单,但却非常有效,唐朝时日本的遣唐使之所以能顺利被当时的君臣所接受,任其学习中土各家文化,低姿态的跪舔绝对是主因之一。
  或许谁都没看出日本人此行的野心和目的,除了秦堪。
  不得不说,大明朝堂太缺少像秦堪这样的人了,一个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所谓友好邻邦的人。
  ……
  “蛮夷小邦而已,他们要火器便给他们火器,一两千杆鸟铳,几十门大炮,朕就不信他们靠这些东西敢翻脸对咱们大明龇牙。”
  豹房主殿内,朱厚照嘴里嚼着零嘴儿,一脸满不在乎,含糊不清地给这件事下了结论。
  秦堪长叹,本来进豹房是想提醒朱厚照小心提防日本人的狼子野心,谁知朱厚照竟是如此反应,大国心态讲究宽宏大方,更何况从大明立国之初到现在,日本虽不断绝了朝贡,却也没有对大明无礼过,当然,倭寇是另外一回事,举国皆知倭寇是小部分流浪武士的个人行为,实际上真倭只是极小的一部分,更多的是假倭,是大明的百姓自己不争气,扮了日本倭寇祸害自己的国人同胞。
  “陛下此言差矣,日本人所图甚大,臣以为万不可掉以轻心,若真对日本有求必应,朝中君臣一旦形成了这种思路,往后可就渐成大患了。”秦堪不死心地继续苦口婆心劝道。
  朱厚照奇怪地瞥了他一眼,道:“日本人得罪你了?”
  “那倒没有,臣的目的很单纯,纯粹看他们不顺眼而已。”
  秦堪只能这么说,他确实拿不出理由,也没法跟朱厚照说是为了大明的千秋万代。
  朱厚照呆了一下,道:“你的理由实在让朕……你若是朕,有脸拿这个理由跟大臣们解释吗?”
  “没有,臣的脸皮太薄了……”秦堪黯然叹道。
  朱厚照脸颊抽搐了一下,认真地道:“日本恢复朝贡,对我大明来说是件大事,朝中大臣们无不欢欣,大明自立国以来便一直以宗主国而自居,视周边藩属为儿女,如今儿女归心,大明必然要拿出态度,否则便是失礼,满朝文武为何没有追究杨德全炮轰日本长崎之事?只因杨德全这家伙无意中将一桩祸事变成了喜事,大臣们正好借此机会宣扬我大明恩德国威……”
  “日本使者朝贡,送来的礼单鸿胪寺官员已送来了,礼单很寒酸,五十柄倭刀,百件玳瑁,还有一些樱花味的糕点什么的,礼部尚书张升领着礼部官员们聊了一宿,定下了给日本的回礼,其中包括官窑精瓷,明前龙井,上好苏丝,以及白银逾万,相比其价值,我大明的回礼足足高了日本近万倍,足可见大臣们对日本朝贡是何其重视,这个当口若日本使者索求火器,满朝文武谁会拒绝?秦堪啊,前几日咱们与文官们斗个你死我活,好不容易消停了,咱们就别再凑这热闹了,一两千杆鸟铳,几十门大炮真不算什么,日本人只要不傻,没胆子敢拿这些东西对咱们大明不利的……”
  秦堪黯然道:“陛下,日本人极善模仿和发明,火器给得再少,只要落到日本人手里,将其拆卸专研,制模打样,若有朝一日他们能够自制火器,制出来的火器甚至比大明更好,到了那一日,陛下焉知日本人会不会对我大明进犯?”
  朱厚照呆了许久,接着轻松笑道:“你太杞人忧天了,我大明乃泱泱天朝上国,小小日本弹丸鸡肋之国,哪有胆子敢犯我大明?哈哈……”
  秦堪仰首苦笑。
  朱厚照丝毫不担心的事,几百年后偏偏却发生了,那么的惨痛,那么的无奈,数亿国人用牙咬,用命拼,仍挡不住日本的铁蹄,多少妇女儿童惨遭蹂躏,多少人家家破人亡,山河破碎,满目疮痍,付出了多少血和命的代价才将这群畜生赶走。
  可是眼下,日本并未对大明做出任何无礼的举动,反倒是恭顺谦卑如同家奴,难怪朱厚照根本不信秦堪的话,相信任何人都不会信。
  很无奈的事实。
  朱厚照很快将话题转移了,这种小事他根本没兴趣听。
  “别纠结日本了,朕答应你,他们日后若敢龇牙,朕率大军亲自灭了他们……来,快帮朕琢磨琢磨,朕最近又想到一个令刘良女芳心暗许的好法子……”
  秦堪叹了口气,打起精神笑道:“什么法子?”
  “用眼神打动她!”朱厚照信心满满道。
  “陛下打算用什么眼神?”
  “深情款款的眼神……”朱厚照得意的笑:“朕练了很久呢,你坐着别动,朕给你演示一下。”
  说完朱厚照闭上眼,酝酿许久之后,慢慢睁开眼睛,黑亮清澈的眼珠动也不动地直盯着秦堪,眼中的那股柔情令秦堪心里发毛。
  “怎么样?怎么样?见到朕的深情眼神,是个傻子都会被朕感动了吧?”朱厚照急切问道。
  “陛下……”秦堪无奈叹息:“含情脉脉被你弄出虎视眈眈的味道,恕臣放肆,你大概只能孤独一生了……”
  ※※※
  心情沉重的秦堪离开豹房,慢慢往家中走去,一干侍卫跟着他,见秦公爷兴致不高,他们也不敢随意说话,一路噤若寒蝉地跟在后面。
  回到国公府前,秦堪兴致缺缺地抬头一扫,忽然愣住。
  只见家门前的空地上,二十几个穿着日本和服的男子一字排开,面朝国公府跪着,一脸恭敬却强抑着忿忿之色,其中一人甚至将和服的前襟解开,露出肌肉横生的胸膛,一柄出了鞘的倭刀朝自己的肚皮不停比划着,作势便要刺下去的样子。
  秦堪没弄清楚这群日本人聚在他家门前到底想做什么,但只瞧见日本和服他心里便不可抑止地涌上一阵反感,见状不由威严暴喝出声:“尔等聚于当朝国公府门前挥舞兵器,是想造反么?”
  这一声暴喝积蓄了一下午的闷气,吐气出声如舌绽春雷,再加上秦堪长久以来养成的上位者威势,顿时把那群背对着他的日本人吓了一跳,紧接着便听到“扑哧”一声,传来了日本人的惨叫,原来是那位拿刀朝自己肚皮比划的日本人吓得手一抖,那柄锋利的倭刀竟真的刺进了自己的肚子……
  秦堪呆住了,身后的侍卫们一个劲儿地赞不绝口:“没出手便干掉一个倭奴,公爷威武,公爷万胜!”
第685章
忍辱负重
  秦堪的脸色很难看,当然,日本人的脸色更难看。
  谁也没想到秦公爷一声暴喝后居然闹出这么个结果,大家都呆住了,那个不幸中刀的倒霉家伙则躺在地上不停惨嚎打滚,鲜血流了一地,很严重的样子。
  国公府门前原本有两排侍卫拔刀指着这群日本人严阵以待,公爷不在府里,两位夫人不敢乱命,府里久久不见指令,侍卫们也只好跟日本人这么耗着,谁知秦公爷如此威武,刚回到家便干掉一个……
  身后的侍卫们一起哄,门口的侍卫也跟着起哄,无数“威武”声里,日本人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为首一名十五六岁模样的年轻男子站了起来,他梳着髡头,脑门顶不知抹了什么发光发亮的东西,腰间挎着一柄纹着菊花图样的倭刀,淡淡瞥一眼捂着流血的肚皮在地上打滚惨嚎的属下,然后脚一抬,神情淡漠地从他身上跨过去,离秦堪坐骑十步远时站定,正了正衣冠,态度非常恭敬地双膝跪地,朝秦堪行了个膜顶大礼,用一口尚算流利的汉语道:“日本皇室正亲,天皇陛下第二子知仁亲王,拜见大明国钦封宁国公阁下,恭祝宁国公福寿万全,子嗣万代,请宁国公阁下接受我日本的……”
  秦堪的神情更淡漠,没等这位知仁亲王说完,秦堪骑在马上,脚跟轻轻在马腹一踢,马儿摇头晃脑越过知仁亲王,径自朝府门走去。
  身后的侍卫们也紧紧跟着秦堪,大抵知道秦公爷对日本人颇有敌意,侍卫们经过知仁亲王身边时很不讲究地嗤笑出声,并投以轻蔑嘲讽的眼神,门前值卫的侍卫赶紧长喝一声“公爷回府”,紧闭的大门吱呀一声打开,管家和一众仆役在门内相迎,待大家都进门后,红漆大门咣的一声再次闭紧,扔下一群日本人在门外傻傻发呆。
  知仁亲王才十五六岁,喜怒无法掩藏的年纪,见秦堪冷漠的样子不由大恨,稚嫩的脸上顿时露出阴沉之色。
  “这位大明国的权贵好生无礼,日本虽是藩属小国,但我却也是堂堂正正的一国王子,他竟敢如此藐视慢待。我,我……我要向大明国的礼部官员问个清楚,这便是大国的待客之道么?”知仁亲王气得满脸通红。
  旁边一名三十多岁的日本随从躬身道:“请亲王殿下三思!明国是宗主大国,这位宁国公更是明国皇帝最为宠信的臣子,卑下踏上明国后曾向沿路官员打听过,这位宁国公貌似温润,实则非常心狠手辣,曾经做过一夜杀三千人的凶悍事迹,而且他手握重权,朝中风评颇差,但无人可奈何他,此人不可招惹!亲王殿下当以大局为重,莫要得罪明国权贵,大日本皇室的振兴,全靠亲王殿下忍辱负重,请殿下务必隐忍为上!”
  说完随从跪在地上,狠狠朝知仁亲王磕了一个响头。
  知仁亲王脸色时青时白,许久之后,咬了咬牙道:“既然如此,我们便在他府门前长跪不起,求宁国公阁下务必给我一次面谈的机会。”
  ※※※
  秦堪回府后换下蟒袍,换了一身玄色团花绸衫,翘着腿坐在前堂,两手端着丫鬟刚送上来的香茗慢慢品啜着。
  管家老迈的身躯像只灵猫似的窜进前堂,朝着秦堪不住地笑,笑得满脸老褶子,那种笑容简直恨不得给他狂点三十二个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4/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