贩罪(精校)第1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6/230

  他没有叫出租,只靠步行来到了卢浮宫附近的地区。
  到达计划预定的地点时,那个蛇皮袋已不翼而飞,那里面装得是需要销毁的东西,笔记本电脑、手机、购买的书本,清理房间时整理出的杂物等等,这些都很好处理。在扔掉前,往蛇皮袋里加上一块儿大石头,沉入塞纳河底即可。
  不多时,天一已行走在了城市的下水道中。这是一座多雨的城市,但从未发生过由下雨积水导致的交通堵塞,可见排水系统的优秀。
  维克多·雨果在《悲惨世界》中曾经写道:“在我们这个年代,巴黎下水道仍是一个神秘的场所。如果知道自己的下面是个可怕的大地窖,巴黎会感到不安。”或许正因为如此,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雨果笔下的人物从下水道里逃生。
  巴黎的下水道修建于19世纪,可以说是全世界下水道中的一朵奇葩。这座城市的下水道宽敞、高大,建造如隧道一般。四壁整洁,地上没有脏物,干净程度可与巴黎的街道相媲美。置身其中,人们不会闻到预想中的腥臭味,只觉得有股淡淡的土腥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即使女士穿着干净美丽的裙子在里面行走,也不会被弄脏,与在卢浮宫中行走并没有什么两样。
  事实上,巴黎的下水道是一个旅游景点。排水道里有很好的照明设备,路况畅明、通达、寂静,每条下水道两侧都贴有许多相关图片,指明路径,很像地铁站的线路图,每走过一个“驿站”,都有工作人员在游人的门票上盖个戳。排水道两旁还设有一些纪念品商店,它们以实物和照片的形式构成了“下水道博物馆”的展览长廊。
  这就好比一个地下的世界,巴黎老城本身就是以挖地下的石头建造起来的。四通八达的地铁、纵横交错的地下排水道、大面积的地下商城、停车场、隧道、地窖、各种管线以及古代遗弃的矿穴,使得巴黎的地下快被掏空了。
  不过无论是什么世界,都会有边缘地带。天一就行走在无人的边缘地带,即真正意识上的“排水管道部分”。
  这些管道里很糟糕,能够想象到的秽物基本一应俱全,天一那个黑色旅行包里的东西就派上了用场。
  他在西装外面穿上一套黑色的束身服装配上化学面罩,腰间戴上一条附着许多小皮革口袋的腰带,这条腰带是他从漫画周边商店里买来的,买的时候那老板还试图说服天一,如果不配上全套的蝙蝠衣,光买一条腰带很逊。
  在这身装束的外面,天一还套上了一件隔离服,乍看之下很像是灾难片里的防病毒隔离服,从头到脚全包在里面,其实这件隔离服根本就是山寨的,并不密封,但至少防水防臭。
  这套隔离服是天一买材料自己制作的,请注意,当我说材料的时候,我指的是两件雨衣和五十个鞋套……
  天一会的事情很多,如果需要的话,他可以是个很不错的裁缝,给他布料、剪刀、尺子和一台古老的脚踏式缝纫机,他就能做出设计师级别的衣服来。至于身上这件隔离服,他用针线和订书机就搞定了。
  隔离服的外面,天一还整了顶矿工帽戴在头上,可以加快在下水道中前行的速度。
  地下管道的通路天一早已了然于胸,他去图书馆查过这座城市在二十世纪时的下水道全局图,无论过去多少年,这种设施都是以最早挖出的总线路为基础的。之后还通过网络收集了许多情报,并实地沿着每一个窨井盖的铺设路线去勘测,甚至假扮成面试者混到城市规划管理局里去调查了一番。这才完成了电脑中的三维模型。
  越往前走,越是艰难,这种纯粹的排污管道并不是设计出来给人行走用的,到最后几乎就是大半截身子泡在污水里爬行,麻烦的是他还得抱着那个手提式小冰箱前进。
  如此行进是非常缓慢的,半个多小时后,天一终于来到了计算好的坐标。他支起身子,在一根垂直的、直径1.3米的管道下直立起来。关掉了矿工帽上的灯,把帽子扔进水里。从里面的衣服口袋中拿出一根绳子,穿过手提式冰箱的把手绑在自己的腰上。然后双手撑着两侧的管壁,在黑暗中沿着这根管道向上爬,直到头部能碰到顶端为止。
  此刻天一正位于卢浮宫的围墙内部,草坪下方。这种人工草坪配有自动洒水系统,浅浅的泥土下自然也有落水系统。
  很可惜,在卢浮宫建筑物正下方的排水管道,并没有足够的直径供人钻入,否则天一是不介意从某个马桶入侵的。
  接下来,天一做了件难度非常高的事情,在这种撑在半空的境况下,他把外面那层简陋的“隔离服”扒掉了,然后用双腿和单手稳定住身体,从腰带里往外拿工具开始办事儿。
  他花了一分钟在黑暗中将头顶的落水分离层盖完全摸了一遍,这块板的结构他事先查过,比较倒霉的是,生产这东西的厂家两年前已经倒闭了,否则天一完全可以在先前就去买一块实际操作一下。但这不影响他的拆卸工作,很快他就摸索着将这块板成功松动了。
  第二十四章
盗宝(中)
  接着,天一又拿出一个卷尺般的装置,拉出一截来,伸直以后这东西像钢尺般坚硬,一侧还带有锯齿,这个装置是用锁匠的弹锁尺改造的,可以弯曲折叠探入缝隙中,并具有还原性,也能用来顶开传统的门锁。
  他将装置调整到计算好的长度,从头顶钢板的边缘伸出,小心翼翼地开始切割草皮和草皮下的土壤。这项工作需要很谨慎,动作过大很可能会被监控人员通过摄像探头看到,所以天一花去了十五分钟才算完成。
  现在,只要向上一推,外面的草坪上就会有一块形状工整的草皮被掀起来。
  天一按了一下电子表,微弱的光线中,表上印出了此刻的时间22:25。只要再过五分钟,就会出现一个时机,这是一个经过精密演算的,在全天二十四小时中只会出现两次的时机。另一次是在白天,也就是说,这是今晚稍纵即逝的唯一机会。
  在22点30分02秒开始后的十秒内,此地周围的三个摄像探头会出现一段盲点时间,从这块草坪至办公楼那边的直线通路是无人监视状态,巡逻的警卫也不在这个区域。这是他通过监视和计算得出的确切数据,也是他在被限定的条件下潜入卢浮宫内部的最佳机会。
  他所要做的,就是在十秒内,悄无声息地将头顶的分离板、土壤、草皮一并垂直抬起,尽可能平稳地放在一边,迅速爬出去,把手提式小冰箱拉上来,然后将草皮归位,拎着箱子冲向距离这个坐标三十米远的一幢楼,即加拉斯·达旦工作的那幢楼。
  该楼监视大门的摄像探头死角是靠近门卫室这一侧的地板和墙壁夹角,天一在进入一楼大门时,必须利用奔跑后的惯性,整个人趴在地上滑行,避过门卫的视线和摄像机镜头,并且在大楼外的摄像探头再次转过来以前行进到大楼内那部摄像机的正下方,同时紧贴门卫室的墙壁,伸直身体作扑街状态。只有处在这个位置、保持这种姿势,才能让他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暂时喘口气。
  当然,计划是妥善的,理论上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但真正实施起来,就得看执行者的能力和一些运气成分了。
  天一趁着等待的时间,将腰间的绳子多绕了几圈,缩短了手提式冰箱与自己的距离。他收好了工具,确认腰带上的口袋不会妨碍到自己,也不会有东西从里面掉出来。
  电子表上的时间经过反复核对,精确到0.2秒以内。机会只有一次,稍有差池,非但前功尽弃,而且满盘皆输。
  五分钟很快过去,最后五秒,天一用背部和双脚支撑住自己,双手举过头顶,抵住头上的分离板,心中默数五秒,在最后一秒时,手臂使劲,将分离板举起,有一些碎土掉了下来,但这不会干扰他的速度。
  草皮和泥土像生日蛋糕摆在纸盒上一样堆在分离板上,天一将分离板平推着搁到一边,双手扒住管道外的地面,一个反向后翻便来了到地面上,完成动作后他的身体呈半蹲姿势,手提式冰箱已经被绳子带到了面前。
  他一把将手提式冰箱拎出管道,另一手立即将分离板推回原位,天一心中一直在计时,到此为止,已经花去了五秒钟以上,对他来说,这算是非常顺利,绰绰有余。
  借着半蹲的姿势以及前倾的重心,天一蹬了两步,顺势冲出,他还不忘踩两脚刚刚归位的草皮,让其看上去更平整些。
  压低上半身,向前冲刺,来到办公楼前,余下的时间在一秒左右,大堂内并不明亮,主要光源在门卫室中,所以天一不用担心墙上会有影子被照出来。
  在身后的摄像探头快要扫到脚跟的刹那,天一向前跃起,姿势像是自由泳运动员入水一般,双臂向前伸着,手上还拎着个小冰箱,整个人也尽量挺直,脸朝下,从办公楼大堂墙壁和地面的夹角处滑了进去。
  如果地板是木头或者水泥的,恐怕就得磨出声儿来,可这里的地板是大理石,天一穿在西装外面的黑色套装,包括面罩在内,都是纯棉的,滑行时几乎没有声音,即便有些微的沙沙声,隔开门卫室的墙和防弹玻璃,那个正在看小说的门卫也不可能注意到。
  天一完成扑街式滑行潜入以后,整个人都伸直了趴着,双手将手提式小冰箱纵向对着自己,非常轻地放到了地上,这才算松了口气。好在他比较苗条,如果他膀大腰圆,很可能就会闯入头顶那部摄像机的镜头里。
  此刻,他就在门卫室的外面,和里面的那个门卫仅仅一墙之隔。有道是“灯下黑”,好比你坐在公交车上,而你正下方的轮子底下压着个人,在这种情况下,你不把头探出去是无法看到那人的。
  那个门卫现在就是这种情况,门卫室的墙比较厚,而且还配备了防弹玻璃,窗户在晚上一般不会打开,门在晚上也是关着的,这是规定,所以天一完全可以贴着这一侧的墙壁往大楼里面爬,只要转个弯离开了门卫的视线,就能起来直立行走了。
  天一在冒充快递员来送木雕时就看好了头顶这个摄像探头以及往里去的另外三个分别在什么位置,他记下外观后对这一型号的产品进行了调查。根据这玩意儿的性能以及先前侦查的情况可以断定,这栋楼内的探头是固定角度的,不会像外面那些一样始终处于巡视状态,得有人控制它们才会转角度。
  这个探头的覆盖面很大,天一在电脑里将这栋楼的大堂精确到厘米建了个虚拟的立体模型,配合摄像机安装的高度,镜头角度和视宽进行过演算,结论是他必须紧紧贴着墙爬才行,手提式冰箱的长度和宽度也是为了在此处作为标尺使用,将其横在脸前面推进,如果身体探出去,超过了四十厘米,就可能进入摄像镜头的边缘。
  天一就像条虫子一般向前蠕动着,花了五分钟才转到了旁边的一条走廊,到这里他便轻松多了,可以背靠墙坐下喘口气。
  这幢楼的安保措施其实是很松的,从夜班只设一个不巡逻的门卫就能看得出来。楼里的摄像机也远没有卢浮宫本馆里那么多,在本馆,除了厕所里,基本上每寸地面都在监视范围内。但这里就没那么森严了,毕竟这栋楼里没什么值钱的艺术品可偷,用于研究的东西在晚上也会放回本馆,此处通向本馆的唯一一条通道需要虹膜扫描才能通过。
  天一不是枪匠,他是个方向感极佳,而且对建筑结构十分敏感的人,取下头套,戴上夜视镜,他就在漆黑的走廊里快速行进起来。每到一个陌生的转角,他都会先用一根非常细的电线导管从墙根那儿探出,看看有没有摄像探头存在。这种类似电子“潜望镜”的产品大约在八十年前还是军用的,在营救人质或逮捕持械的歹徒时被广泛运用,特警队员们在冲入某间屋子以前,会从门缝底下把这个伸进去侦查屋内的大致情况。不过到了二十一世纪末,这东西在很多黑市乃至地摊上都能搞到,受到广大偷窥狂群体的一致青睐。
  当然那是题外话了,总之,天一巧妙地避过了前进路线上的每个摄像探头,最后他要应付的就是正对着通道门口的那一个了。
  此处会有一个摄像头是在他意料之中的,所以天一也早就想好了应对的方法,他用两根铁线加长了一把剪钳,背靠墙,在不进入镜头的情况下,把那个探头的电线给剪了。
  门卫室中的那个门卫很快就发现了众多监视器镜头中有一个变成了一片雪花状,他凑近看了看,皱起眉头,放下手上的咖啡和电子阅读器,从墙上取下一串钥匙,走出了门卫室。
  “队长吗,啊,是我,这边有个镜头突然没画面了,什么?啊……不知道啊,我正在过去的路上,可能只是机械故障,我检查一下再向你汇报。”那门卫拿着对讲机和今天当班的警卫队长说了几句,另一手举着手电走向了天一的所在。
  当他来到此处时,自然是没有看到人影,但地上明显有着什么东西。门卫不禁警觉起来,他先用手电筒朝四周照了照,又回头看了看身后的走廊,仿佛自己正置身恐怖片中,随时会被扑出来的黑影干掉一样。他吞了口口水,将手电筒的灯光缓缓移到那东西上。
  看到此处各位一定会想,如果地上是坨屎,那就是神作了,可惜,不是。
  “什么玩意儿……”门卫嘀咕了一句,走近几步,蹲下身去,他看清了,地上的东西居然是一只蝙蝠。
  那蝙蝠已经死了,表面也看不出有什么伤痕,门卫用手指试探着碰了一下,感觉这蝙蝠尸体还有点凉凉的。他疑惑地用手电照了照位于这尸体正上方的摄像探头,看到了断掉了电线。
  “老鼠咬电线我倒是听说过……蝙蝠也会这样?”他挠了挠头,又拿起对讲机呼叫了一次:“队长,对,是我,我看过了,好像是有只蝙蝠把电线咬断了,啊,是的,这不是开玩笑,那玩意儿的尸体就在我脚边,什么?就不能等明天清洁工来弄吗?哦,好吧,我把它扔进垃圾桶去,但我可不负责擦地板什么的。”
  门卫一边自言自语地抱怨,一边拿出一张纸巾,将那蝙蝠捡起来拿走了。
  而此刻,在本馆与这栋楼之间的通道走廊里,天一已把手提式冰箱扔在了脚边,手上正拿着一个充满了液体的加粗试管,液体中还泡着一个人的眼球。
  天一迈开步子走到了对面的那扇电子门前,他心里很清楚,打开门以后,自己就会暴露在摄像机前,所以他在夜视镜外面再次套上了黑色的面罩。
  调整了一下呼吸,还像模像样地做了几下准备活动,他知道,接下来,才是真正的考验。
  第二十五章
盗宝(下)
  将加拉斯的眼球放到的扫描仪前,连接本馆的电子门被打开。
  天一迈开步子,走出门去,他一套束身黑衣的飞贼打扮,完全暴露在了摄像探头的镜头中。他还抬起头,用那张被黑色面罩遮住的脸对着镜头,伸出手去做了个胜利的手势。
  坐在总监控室里的警卫都看傻眼了,这是什么?演戏?幻觉?镜头中的男子很显然知道自己已经进入了监控画面,但他为什么要做这种拍照留念般的举动,疯了?
  “队长!有情况!从二栋那边的走廊里进来一个入侵者!对,我当然确定,他穿着黑色紧身衣,戴着头套和夜视镜,他还……”冲着对讲机大喊的监控人员用惊愕的表情看着眼前监控画面上的变故。
  只见天一从腰带中掏出一枚烟雾弹,还特意在摄像探头前挥了两下,好像生怕对方不知道自己要干嘛,然后他又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呼吸口罩,和刚才一样展示了一下,随后掀开面罩的下半部分,将口罩戴上。接着,他蹲下身子,把烟雾弹放在地上,拉掉了安全栓,不到五秒,监控镜头中就只能看到一片烟幕了。
  “他拿出了什么东西……是……好像是烟雾弹?我看不清了,我失去他的踪迹了!”那监控人员刚才一边报告状况,一边还在琢磨对方是怎么入侵本馆的,但随着天一如同表演近景魔术一般的古怪举动,让这名警卫的脑经顺势短路了。
  出人意料的举动是打断别人思考的一种有效行为模式,比如,你在街上看到一个小男孩在哭,你会本能地去想,他为什么会哭,他的父母在哪儿,他是不是迷路了等等……但是,假如在你正要展开思考的时候,这男孩的眼角流出的眼泪变成了血红色,然后他还转过惨白狰狞的面孔,哭中带笑地瞪了你一眼,那么,你的大脑就会暂时罢工。
  值班的警卫队长很快下达了命令:“关闭所有出口,一小队到正门集合,等我命令;二小队从二栋进入,守住那里的通道;三小队作为预备队在庭院里待命;四小队从即刻起按照原有路线开始跑步巡逻;监控人员不要离开岗位,继续监视。”
  警卫队长在全频道说完了这些,人已经来到了总监控室的门口,推门进去,只瞟了一眼监控画面,便指着那个烟雾弥漫的分屏道:“我要看刚才的即时影像,倒带。”
  负责监控的警卫立刻照办,将天一一分钟前的表现放了一遍,警卫队长看完后,想了几秒,说道:“通知警方,我们这里进来个职业大盗,不排除他还有同伙存在,让警队尽快多派些人过来。”说完也不等对方反应,便直接再次拿起对讲机:“一小队,我马上过来和你们会合,这个人的举动很诡异,未必是图财,也有可能是为了破坏艺术品而潜入的疯子……等等。”他眼前的其他监控画面,也逐一变得烟雾弥漫起来,但镜头中没有再出现天一的踪影。
  这是事先侦查的成果,天一对这里的每一个镜头位置以及运动规律了如指掌,他只要按照一定的路线,在少数几个特定的坐标放置少量的烟雾弹就可以让自己始终处于烟雾的掩护下行动。
  “一小队所有人,拿上呼吸面罩和夜视镜再进去。”警卫队长说着已经冲出了监控室,就在监控室隔壁的小房间里就备有武器、照明设备、呼吸面具、甚至防暴盾牌等等。不过武器方面,除了电棍以外,中距离作战的装备只有弹出式电击枪,没有常规枪械,毕竟这里是博物馆,你总不能期待警卫配备有火焰喷射器之类的东西。
  仅过了两分钟,一小队和警卫队长已经来到大门口,集体带好了面罩准备进入。
  “四小队和三小队注意了,对方的做法很可能是找个人先潜入进来,故意打草惊蛇,如果他有同伙,就会趁着此刻的混乱从外面摸进来,所以庭院里的警戒也不能放松。”警卫队长又接通了总监控室:“把里面那烦人的警铃都给关了,帮我们把门打开。”
  大门的电子锁开启,门板后那块在紧急情况下升起的钢板也被降下,警卫队长率领着十几人鱼贯而入,呈现在他们眼前的卢浮宫本馆内部烟雾缭绕,而且一片漆黑,被烟雾触发的消防设备在室内进行着一场人工降雨。当然,那些艺术品都被强化过的玻璃隔离得好好的,无论画作、珠宝、雕像都不会淋到水,部分艺术品还是在真空环境下保存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6/2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