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子难为(校对)第1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7/176


你让魏妃管好了。
还是世子妃的卫王妃甚至没给魏妃下过绊子,可魏妃真的是才干有限。想一想两人的出身吧,魏妃大名二丫,哪怕祖宗保佑给了她一张倾国倾城脸,可实在没有赐予她过人的智慧。魏妃并不笨,只是遵循她的出身,她自幼计较的是一个萝卜两头蒜,思考的是如何节省了银钱好能在桌面儿上加一餐肉食。哪怕日后得知自己有两个皇子表兄,只是那会儿,魏妃年纪也大了,哪怕在皇子府熏陶了几年,富贵日子也有了,到底改不了的小家子气。
卫王妃则是正经的侯门嫡女,自小在皇后姨妈身边长大,她的眼界见识在什么层面,她对世家公卿的了解比凤景南还要更加深刻。
凤景南抬举一个侧妃,卫王妃眼皮都没动一下。
魏妃却时时出差错,像凤景南那时刚被册封世子,各种交际走礼,镇南王府家底丰厚,倒不担心没东西,只是要送什么,怎么送,这也是讲究的吧?
你已经娶了妻,老太妃便撂开手让他们自己操持。魏妃除了他两个表哥,其他公卿侯府门儿朝哪边开知道吗?更别提让她备礼走亲。
在上流社会,送礼更是一份讲究,譬如一家妾生了孩子做满月,这份礼要怎么备?则关系到先前嫡子做满月的份例,还有妾室不同的受宠程度来决定这份礼单的厚度。
这些事,魏妃完全是两眼一摸黑,发愁的直想撞墙。
凤景南有心抬举,魏妃却实在拿不出手,也只得让卫王妃来。
手中的大权还没捂热乎,就要交出去,魏妃心中的失落可想而知。只是她实在没那个金刚钻,也揽不起瓷器活儿。
魏妃也有些小心机,想着虽然咱不擅长筹备礼单,索性这管家的事儿就给你这正妻做好了,你就安心的做大管家吧,她又撺掇着凤景南带她出席宴会,准备出头露脸的去抖威风。
这回不待卫王妃说话,老太妃先说话了,她直接对凤景南道,“在府里,你喜欢哪个,抬举哪个,我不管。反正她们就是用来服侍你的,服侍的你舒坦了,你略有青眼,也是人之常情。魏氏是你舅家表妹,情份又近一层。可你得明白你的身份,你是去做什么!别人全都是带的正妻,世子妃身子并无不适,你就要大咧咧的带着魏氏,你将世子妃置于何地!你不仅仅是侮辱永宁侯府!你是想把所有参加宴会的人都得罪光了吧!你是觉得他们不配与你们的世子妃坐一个席面儿!只配与你的妾室相交,对吧!”
凤景南那会儿年轻,卫王妃又是冷清的性子,夫妻间也有东西风之争,也会办下这种昏头的事来,给老太妃骂成臭狗头,老太妃不怒则已,连同魏妃一道吃挂落,指着魏妃的鼻子道,“你最好搞清楚你的身份!什么是妾的本分!如果你不知道,我派人亲自去教导于你!”
魏妃真给吓的不轻,还小病一场。
老太妃对这种上不得台面儿的行为只有冷笑了,“看吧,她偏在这个时节病,怕是怨上我了。”
于是,魏妃十分没脸的又好了。
卫王妃接掌凤景南的内院真的没费什么事,因为她有一个猪一样的对手,根本不用卫王妃出手,猪自己撞墙给撞个半死。
卫王妃的才能在凤景南的内院里初初展现,反正凤景南觉得家里事事顺心,没什么叫他心烦的事。再者,卫王妃还贤德的不行,在皇帝选美时,她利用跟方皇后的亲近关系,还挑选了若干美人给凤景南充陈内院儿。
不得不说,卫王妃是处厉害的人,她虽瞧不上魏妃,不过也很仔细的研究过魏妃受宠的原因。
第一,温柔小意;第二,魏妃厨艺相当不错;第三,魏妃生的漂亮,风摆杨柳的那种妖娆。
卫王妃特意给新进的美人们的上了一课,只看她们各人的造化吧。明艳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出世的。
魏妃咬牙切齿的恨卫王妃,只可惜,她除了生的比卫王妃出挑儿,其余实在没有能与卫王妃交锋的地方,枕头风吹了一阵又一阵,凤景南的确不大喜欢卫王妃,不过卫王妃做事公允,也没有错处。再者,卫王妃出身何其硬派,凤景南没什么好的理由,真不大敢得罪她。魏妃白费了力气,见实在撼动不得卫王妃,那会儿她恰巧又有了身孕,只得暂时歇战。
其实,凤景南从这桩婚事中得了许多实惠,首先是缓和与方皇后一系的紧张关系,生母在坤宁宫的安全起码得到了保障。而且,卫王妃直接跟他说了,“永宁侯府会站在王爷与皇兄这一面,有什么难为的事,王爷可以交给我父亲办。”
永宁侯府与方皇后一系原本何其亲密的关系,如果没有一点儿功勋,何以在凤景乾登基后继续在帝都立足。
除此之外,卫王妃的确给予了凤景南许多帮助。
如果只把卫王妃当做盟友,凤景南对这个女人的确有几分敬佩。所以,在凤氏兄弟取得胜利后,凤景乾并未亏待永宁侯府,凤景南将内府之权尽付卫王妃之手。
卫王妃想到方皇后说的话,“你觉得先太子荒唐暴戾么?我也觉得他疯了。愉儿,你知道吗?太子三岁识字,五岁能诗,也曾人人称道。今日有太子前车之鉴,日后你一定要保护好你的儿子……”
方皇后话中的那种未尽的遗憾,让卫王妃生不能忘。所以,在她做了最好的准备后,她才准备拥有一个儿子。
尽管卫王妃自始至终未对凤景南生情,不过,这也成就了卫王妃在内府的地位。因为俩人之间真的没有摩擦出过一星半点儿的火花,卫王妃对于凤景南的帮助,更能让凤景南记在心中,他就不会有一种你理所当然要帮我的沙猪想法。相反,卫王妃为他的地位立下过汗马功劳,他必须酬之以重赏。
在魏妃誕下三个庶子后,卫王妃始孕。
明礼是凤景南的长子,凤景南悉心教导,可惜的是明礼在幼时并未表现出过人的才华。世家子弟与百姓人家是不同的,他们占据着最好的资源,不要说明礼五岁启蒙,实际上在明礼更小的时候,凤景南就手把手的教他拿笔认字。
凤景南心气何等高傲,做他的儿子,泯然众人是不成的,只比普通人略强也是不成的,他需要的是极其出众的、凌于众人之上的子嗣。
卫王妃的身孕,其实应该在凤景南的期盼之中,毕竟那时已在昆明,如若凤景南不想要卫王妃有孕,那么就不会有明淇明湛的降生。
凤景南并不喜欢卫王妃,不过他或许需要一个继承两人智慧的继承人。
明湛的出生让凤景南失望的恨不能从来没有这个儿子,哪怕嫡子真的平凡些,也比哑巴强吧。凤景南甚至觉得是天不佑云南,以至于嫡子生来残疾。
凤景南是多么好强的人,所以明菲的早慧让凤景南说出“恨不为男儿”的话来。甚至在日后他与明湛一次次的纷争中,在一次次的愤怒中,或者他在心底也是隐隐愉悦的,所以他一次次的原谅明湛的冒犯。
镇南王府什么都不缺,唯独缺少一个强势的继承人。
明湛嘀嘀咕咕的同母亲说了半天的话,喝了两壶好茶,李三奉命请明湛过去,明湛才走了。
凤景南头一句话便问明湛,“你是没断奶呢还是怎么回事,青天白日,总在你母亲那里窝着,哪里像个男人。”
“我好久没去陪母亲了。”明湛自发找了把椅子坐下,“晚上我还得陪母亲吃饭呢。”
在内心深处,凤景南隐隐的嫉妒了卫王妃一回,又拉过明湛这免费劳力,“把这些公文都批了吧,我有些累。”再抱怨,“养儿子有什么用,一个个的指望不上……你给明淇去信了?”
第133章
杨濯
凤景南好容易逮到机会,就明湛与明淇的关系劝和了一通。
在他看来,明淇那边儿是没事儿的,也没什么好说的,关键是明湛心眼儿贼小,得好生开导开导。
明湛听凤景南啰嗦半天,问凤景南道,“你总这样说,那明淇就不结婚了吗?年纪越来越大,拖成老姑娘可怎么办?”
凤景南的回答充分展现了他对明淇的喜爱,凤景南搓了搓手,遗憾道,“哪有父母不为儿女考虑的,像你母亲,一直催着明淇大婚,可也得看一看大婚的对象,能不能配得上明淇?你以为我没细挑过吗?到底没有太得意的年青人,平白嫁了,岂不是让明淇委屈一辈子。”
明湛给这话酸倒牙,哈一声道,“哦,没人能配得起明淇,给我娶妻就那样随便,我看遍了这诸多女子,也没哪个能配得上我呢?”
凤景南毫不客气的打击明湛,左右打量着明湛道,“你是四个脑袋还是八只眼,你说说,谁配不上你?来,给我听听。大声点儿。”
“让你挑个正妻,怎么就挑不出来呢?”凤景南再次点评明湛低下的工作效率,画像都给明湛送去了,明湛这都挑大半年了,还没挑个好歹出来。
明湛想了想说,“我瞧着朱大人家的女儿不错。”
朱大人就是朱子政,其实朱子政在政事上不如范文周,在银钱上不如冯山思,不过,他能在凤景南身边崭露头角,是因为这人嘴皮子俐落,忽悠起人来,一忽悠一个准儿。
说起来,卫王妃为了儿子的亲事,曾经在中秋大行宴会,广邀昆明城名门淑女,以及淑女的娘一道过中秋。
明湛借着给母亲请安的时机,还给各位夫人敬酒,很是客气了一番。
卫王妃曾让明湛留意朱家女儿,卫王妃的评价是,“出身虽一般,不过行止端凝,极具大家风范。”
明湛瞧了一眼,那女孩儿窈窕纤秀,站在灯处,端庄沉稳。
凤景南皱了皱眉,“朱家出身太低了,你想一想,阮氏是侯门嫡女,青鸾公主也是藏汗爱女,朱家原是盐商出身,她嫁你,如何约束你的后宅。”
明湛道,“如果想找比阮氏和青鸾公主出身更好的,怕是难办。还不如就找个出身一般的,就因为出身一般,反而行事更得处处小心,如此才好妥当的应对阮氏与青鸾公主。”阮晨思的出身真没的挑,只是因为阮家一时不检,方屈居侧位。青鸾公主更不必说,出身够高,不过是血统问题,不论镇南王府还是帝都朝廷,是断不能让藏女成为世子妃的。
现在明湛的婚姻面临一大难,就是侧室出身太高,正室难定。出身太高的吧,如果没手段,是辖制不住这两位大牌侧室的;可是云贵地理有限,日后的世子妃难免要跟帝都打交道,想找出一个出身性情都合适的,实在不容易。卫王妃挑了许久,方选中了朱氏,出身虽一般,父亲也是正二品大员,难得性子沉稳,如今明湛的正室,想朝夕便掌内院大权是不现实的,索性便选个有耐性的坚韧的,可以十年二十年的磨下去的。正因为出身不高,朱氏才更会小心应对阮氏与青鸾公主,小心,则不易出错。
明湛续道,“再说了,向来是妻以夫荣,有多少是夫以妻荣的。”
凤景南总觉得这女人配不上儿子,莫非挑来选去的,竟让朱家女得了大位,明湛道,“朱大人如今也是正二品的官身,朱姑娘出身也算是可以了。”
“不妥,再好的性子,出身也不妥。”凤景南不同意,问明湛,“还有没有其他人?”
“其实还有一个,怕你不乐意。”
“说说看。”
明湛道,“越侯家有位小姐,听说还不错。”
“闭嘴!”凤景南怒喝,教训明湛道,“你是镇南王府的世子!你得记住,你是因为姓凤才得封世子,不是姓卫!”
越侯,就是方皇后的娘家。原本是靖国公来着,方皇后过逝后,因先前方皇后活着时曾亲自上书请先帝立凤景乾为世子,有这一层功勋,凤景乾登基后虽然没跟他们拉清单,不过也不大带见这一家子人,老靖国公去世后,公爵一下降了两级,允其子以侯爵相袭,还改了名子,越侯。
明湛提的就是越侯方家。
凤景南对这一家子不是一般的厌恶。
“看吧,你非要让我说。”明湛无奈道,“母亲总不会害我,她难道不知道父王您不喜欢方家,想来这女孩儿是真的不赖呢。”
卫王妃与方皇后曾有一段不浅的渊源,她对方家并无恶感,如今方家凋落在即,卫王妃虽有心相帮,不过也不会拿儿子的正妻之位开玩笑。这位方家姑娘,她是见过的,举止形容,落落大方,谈吐言语,温柔有度,而且自幼就开始管家理事,极为能干。
到方姑娘这一代,与卫王妃的血缘关系便浅了,也不是卫王妃主动见的方姑娘。是卫王妃回娘家——永宁侯府,永宁侯府摆了宴席,在帝都的姐妹亲友们聚会,这位方家姑娘是随着一位同族的姑妈去的。
卫王妃在以往自己住的院落里小憩,听说方姑娘求见,略一沉吟,便见了她一面。
卫王妃轻轻一叹,问道,“你想见我,有事吗?”
这位姑娘并无国色,不过行止从容,请了安后,自袖中取出一枚玉佩双手奉上,卫王妃接过,便遣退了身边人,摩挲着掌中的羊脂美玉,静默无言。
“娘娘,越侯府如今人丁冷落,父亲只有臣女一个嫡女,余下,妾身尚有一庶兄。父亲欲为庶兄请封长子,只是越侯府早已不比往昔,朝中也无人敢为父亲说话。父亲怕这折子贸然递上去,若不合圣心,倒惹的万岁不悦。”方姑娘声音清澈,条理分明,“今日王妃娘娘回到帝都,臣女有幸参拜,请求王妃能为方家指一条明路。”
“你知道我这次为什么回帝都么?”
“是,臣女听闻王妃特意回来主持世子殿下的婚事。”
卫王妃轻浅一笑,问道,“你也有此意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7/17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