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记(校对)第1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3/162

  杨太太道,“臣妇少时曾习过武艺,臣妇陪殿下一道去。”
  戚太太道,“臣妇也随殿下前往。”
  各诰命夫人,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更代表自己的家族、丈夫,一时颇有几位有胆量的诰命夫人要随端睿公主同去宫门查看。最终,端睿公主只带着杨太太与戚太太,另有十几个宫人内侍相随。
  内宫之中,除了女人就是内侍,尽管人数不少,到底抵不得什么重用。还好宫门结实,端睿公主令人搬了无数重物挡在门里面,是凶是吉,只听天命了。
  杨太太悄声道,“殿下,吩咐这些守门的奴才,若有人叫门,非有殿下手谕,不得开门!”
  端睿公主点点头。
  吴双等自然也看到了后宫燃起的浓烟,有禁卫军送上一只射下的鸟雀,吴双扫一眼那绢纱上的字迹,笑道,“不想后宫妇人还有如此有勇有谋之辈。”
  其实,不只吴双看到了后宫燃起的浓烟,外头那些等着主子们回家的家仆们,都瞧见了。
  帝都乃国家之首,除了禁卫军、御林军,还有护城军,甚至帝都府尹手下也有维护日常治安的上千兵甲。
  端睿公主救驾的消息传了出去,整个帝都内城都乱了。
  外头这么乱糟糟的,宋家也闻了信儿。
  宋荣虽然有幸去宫内参加太子大典的宴会,不过,也只容宋荣一人于偏殿末席有个座儿罢了,如小纪氏、宋老太太是没资格去的。婆媳二人只有在新年啊、上元啊,这等节日,方有幸随大溜儿的去宫里走一遭而已。不想,如今却是走了大运,避开了一场劫难。
  宋荣还未从宫内回来,宋家大门还没关呢,就听到宫变的消息,急忙往内宅传话儿。
  小纪氏也就是个管内宅的本事,这等大事,小纪氏六神无主,只一心惦记着宋荣,又道,“快把二爷自前院儿接到我这儿来!去,去大爷的院儿里,叫大爷
拿个主意!别惊动老太太!”丫环惜红那要往外走,小纪氏又唤了惜红回来道,“把嘴闭严实了,不要乱嚷嚷。就是那传话的婆子,也叫她闭嘴!”
  宋嘉让与戚氏都要上床歇息了,见惜红过来说宫里出事了。
  宋嘉让吓一跳,问,“到底怎么回事,说个清楚!”
  戚氏的肚子已经有些大了,连忙唤了丫头服侍着丈夫穿衣裳。小纪氏一个当家主母都吓的没了主意,惜红一个丫头,更是小脸雪白,声音都有几分颤抖,道,“太太命奴婢来请大爷过去商议,说是门上奴才传的信儿,外头都说宫里生变,街上都乱作一团了!”
  戚氏也吓坏了,虽是名门贵女,自幼享受的却是太平日子,这种谋反作乱宫闱生变的事,戚氏想都不敢想,听惜红这样说,戚氏只觉心口狂跳,扶着肚子坐回了床上去。
  其实,宋嘉让也害怕,不过,看老婆已吓成这样,宋嘉让立刻拿出男人的气派来安抚妻子,劝道,“莫怕,有我呢。”
  戚氏抬眼,惊恐的望着丈夫,道,“可怎么办?老爷去了宫里领宴,现在还没回来!还有父亲母亲,也必在宫里的!”说着,眼里就滚下泪来。
  “去大姑娘院儿里看看,叫大姑娘过来。”宋嘉让吩咐丫环,“服侍着大奶奶穿好衣裳。”
  戚氏连忙拭了泪,道,“你别担心我,快去太太院儿里,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宋嘉让快步去了小纪氏的主院儿。
  这事儿,暂不敢惊动老太太。
  宋嘉言被叫去宋嘉让的院子的时候,戚氏已经穿戴好衣衫,斜倚着榻,脸色有些苍白。见宋嘉言来了,忙欲起身,却被宋嘉言快步上前拦下,于榻旁坐了,问,“嫂子可是身子不适?”
  宋嘉言并不知哪里事,不过,大半夜的,兄长着人唤她过来,定是有事的。若因戚氏身体,断不至于去惊动她,而且,先前也没听说戚氏身子不舒服啊。听戚氏含泪的将事情与她说了,宋嘉言对田嬷嬷道,“还有没有安胎的药?”
  戚氏这一胎一直非常稳,御医虽开过几幅安胎药,戚氏却没大喝。田嬷嬷道,“还有几幅,奴婢已经命丫头熬上了。”
  宋嘉言点了点头,戚氏强笑,“好妹妹,我没事。”
  宋嘉言温声道,“嫂子,你放心吧,宫里不会有什么事的。自来宫变,所谋者,无非皇位而已。”
  “皇室中人为了皇位打打杀杀、你死我活,上千年都是如此。”略一思量,宋嘉言就有了主意,道,“皇位与咱们这样的人家有什么干系呢?不论谁谋朝篡
位,将来都是要臣子来治理天下的。父亲,官不过三品,既非首相亦非宰辅,于满朝宗亲国戚文臣武将中,不显山不露水。只要不是把所有大臣都屠尽,父亲就不会
有危险。”
  “话说回来,皇室争龙位,兄弟相残的多,谁会闲着没事儿去屠杀百官呢?百官杀尽,难道皇帝要自己撸袖子治理天下吗?”
  见戚氏听的认真,宋嘉言道,“再说大嫂的娘家,宫里虽有戚贵妃,不过,戚贵妃只有一位小公主而已,戚公府与储位之争向来无干。哪怕有谁侥幸夺得皇位,毕竟来路不正,难道不需安抚宗亲国戚,又何须与戚妃娘娘与公主为难呢?就是戚公府,更不相干。”
  宋嘉言有理有据的这样一劝,戚氏放了一半的心,叹道,“只要家人平平安安,以后我天天吃斋菇素、供香礼佛都愿意。”
  “大嫂就放心吧,不会有事的。”宋嘉言一幅笃定的样子。
  待田嬷嬷端来安胎药,戚氏一口气喝了,道,“咱们去太太院里瞧瞧。”
  宋嘉言正有此意。
  
  第112章
晋江原创发表
  
  戚氏叫宋嘉言一道去主院儿,是想着宋嘉言素来与寻常闺秀不同,很有见识。如今宋荣在宫里生死不知,家里就靠宋嘉让了,三个臭皮匠一个诸葛亮,大家一起想法子,说不定能帮上些忙呢。
  宋嘉让并不在小纪氏的院儿里,他带着宋嘉诺安排家中男仆守门巡院子去了。
  小纪氏道,“你们怎么来了?”命丫环在椅中铺好软垫,方令戚氏坐了。
  戚氏扶腰坐下,道,“怕太太担心,我和妹妹来瞧瞧太太。大家一起坐坐,时间也好挨些。”
  小纪氏叹道,“你还怀着身子呢,过来我这榻上躺一躺。咱们娘仨好生说说话,我心里慌的了不得。”外头乱糟糟,这个时候,有人伴着说说话儿也是好的。
  戚氏也未推辞,道声谢,就过去榻上斜躺着了。小纪氏命丫环拿了床软被过来给戚氏盖在身上,戚氏道,“刚刚妹妹安慰了我一番,我觉着妹妹的话在
理。”就把宋嘉言的话大致学了一遍,道,“太太莫担心,咱们家,逢年过节奉香礼佛,每年还会舍米舍面的行善事,不会有事的。”
  小纪氏直觉的点头,“是啊。”肯定不会有事的。
  一时,宋嘉让宋嘉诺回来了,小纪氏忙问,“怎么样了?”
  宋嘉让道,“都安排好了,门户上安排了可靠的壮仆,也有巡夜的奴才。叫他们拎着铜锣,有事一敲铜锣就里外知晓了。”
  “那,你父亲可怎么办?”宋嘉让是长子,但宋荣才是家里的顶梁柱啊。万一宋荣有个好歹,这个家到底如何,实不好说。
  宋嘉让早有打算,道,“我去杨家看看。”宋嘉让并不知道杨征已死的事,只想着,杨大将军是禁卫军统领,帝都乱成这样,杨家肯定有些灵通消息。
  戚氏却是放心不下,支起身子道,“这怎么成?外头乱的很。你若出去有个好歹,一家子可怎么过?”好歹现在宋嘉让是安全的,家里长男,遇事还得指着宋嘉让拿主意呢。
  小纪氏亦道,“不妥,你们谁都不能出去。”真伤着哪个,怎么交待!而且,这个时候,还真得宋嘉让在家撑着。
  宋嘉言道,“尽人事,听天命。父亲在宫里不会有事的。家里门户闭紧了,吃喝都在府里,谁都不要出去!”宋荣的性子,宋嘉言很了解,宋荣是个审时度势的人,绝不是那种会主动牺牲的愣头青。即便聪明如宋嘉言,到底不是先知,亦料不到谋反的人竟是吴家兄弟!
  一家子正在商量对策,外头又来报,秦峥来了。
  宋嘉让道,“现在也不要管什么繁琐规矩了,请秦峥进来。”
  宋嘉诺出去迎了迎秦峥。
  秦峥一身蓝色锦衣,随意一揖,对宋嘉让道,“阿让,你陪我去杨家一趟。”说着,秦峥从怀里取出绢布,上面四个绢秀大字︰东宫救驾。下面还有太后印玺。
  秦峥道,“仁德郡王家的下人拿着这个来我们府上,祖父担心的很,宫里已经点起狼烟了。祖父去了御林军范大将军府上,着我来找你,你家与杨家是姻亲,我们一道去杨家走一趟,看杨家那里如何了?”
  宋家求稳,秦老尚书却是人老心不老,既得救驾懿旨,身为臣子,哪儿能坐而视之。非但自己出去,另派了秦峥来宋家。
  宋嘉让道,“好!”
  戚氏知道拦不住了,心下担心不已,叮嘱道,“多带几个忠心的奴才跟着。”
  原本,宋嘉言镇定的很。但,宋嘉让突然要与秦峥出门,外头这样乱,宋嘉言顿时提心吊胆,道,“朝中重臣、宗室王亲都在宫里,如今帝都,群龙无首。
能在禁宫谋反,威胁御驾,不知是禁卫军还是御林军,必然是有一部分人反了!杨大将军为禁卫军统领,这个时候,正当要杨家表现忠心!杨大将军虽不在府内,杨
家也不是没有男人!若是杨家不肯相助,你们一定要小心。这个时候,人心难测,总要先下手为强才好!”言下之意,若有变故,必要先行下手!
  戚氏忙道,“我大姐姐嫁到杨家,杨家,杨家……”杨家再重要,总不会比自己男人的性命安危更重要,戚氏叮嘱丈夫,“你们是连襟儿,必要时,提一提戚家,性命安危要紧。”
  宋嘉言道,“正是此话。”实在不成,直接投降,先保住性命,再谋将来吧。
  宋嘉让道,“不必担心,我跟阿峥去去就回。”对宋嘉诺说,“家里就靠你了!”
  宋嘉诺从来都是个很有担当的人,握拳道,“大哥放心吧!”
  这一次,来秦家的有三位中低军官,以及帝都府尹的儿子,都深更半夜的被请到了秦家。
  没办法,三品以上官员被恩准进宫赴宴,帝都城的中高层官员将领,如今留下来的,除了无功名的官宦子弟,似宋嘉让这般。不然,便是官低职微,没资格去赴宴的。
  几人官职虽低,却各有来头儿。杨建是禁卫军杨大将军的长子,范畴乃御林军范大将军的长子,胡锐是护城军胡大将军的儿子,且三人各在军在任职,有一定的威望。
  秦老尚书把宫内传出的救驾懿旨给大家看了,对着皇帝方面一拱手,沉声道,“如今,逆臣谋反,陛下被困宫闱,我等应进宫勤王,方不负圣恩!”
  杨建道,“老大人,我十分明白老大人焦急之心。只是,自来军中规矩,无圣上谕旨,任何军队不可进宫!就是我们护卫宫宿,也是依着规矩,要交换对牌验证身份,方能入宫!如今只是太后懿旨,无圣谕,我实在不敢轻率而为。”
  “是啊,尚书大人,我等官阶不高,平日是听上面吩咐,如今这……”范畴也很为难。
  “若陛下谕旨,臣等没的二话。太后懿旨,我等实不敢冒犯禁宫。”万一是太后谋反怎么办?
  有一些话是推辞,有一些话,却是实心话。
  进宫勤王,勤的好是一世荣华,若是勤不好……再说了,勤哪个王呢?宫里还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形呢?索性待宫里分出胜负,他们再听从胜利者的调谴就是。
  若真给秦尚书三言五语的把禁卫军、御林军、护城军调动起来,这天下是姓秦还是姓穆啊,他们也不必活着了。
  秦峥道,“话虽如此,祖父也知各位各有各的难处。只是如今宫内浓烟乍起,月色之下犹可辩析。虽然各位无谕不可率兵进宫,不过,率兵于宫外安守,并不为难吧?”若要这些人进宫,实在不易,秦峥索性再退一步。
  “小秦大人,您是探花出身,必然知咱们的难处。”他们是军人,不同于文人,若是随便谁都能差谴他们,那就是笑话了。
  三人皆不松口,秦家祖孙都为难起来。
  秦峥思量一时,道,“不如,请宜德大长公主出面。”也不怪秦峥会这样想,宫外已经没有皇家之人了。凭一个秦家,这几人是断不会听命的。有皇家之人出面,凡事便总能有个商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3/1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