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记(校对)第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162

  宋嘉让早安慰了祖母无数好话,无奈老太太依旧如此,只得笑笑,不说话了。
  宋荣叮嘱儿子两句,“听你二叔二婶的话,好生照看弟弟们。”对于长子,宋荣的教导方式自有不同。宋嘉让走不了科举,日后前程,宋荣还在斟酌,他也愿意长子多出门开阔眼界、长些见识。即使宋嘉让不说,过几年也要撵他出去。如今他自己有这个想法,再合乎宋荣心意不过。
  大
哥要走,宋嘉诺也怪不舍的,尤其堂兄弟们来了,大家玩儿的都很好,一下子四个兄弟都走了,宋嘉诺道,“大哥,你可得早些回家啊。”当然,宋嘉诺素来会说
话,自幼便是一套一套的,“父母在,不远游,家里祖母、父母、大姐姐、二姐姐、我,都惦记着大哥,盼着大哥回来呢。”
  “知道了。”宋嘉让倒无所谓,一幅没心没肺的模样。
  宋嘉言笑嘻嘻地,“出去就好好玩儿,别急着回来。”话刚说完,挨了老太太一记拍。
  一家子啰哩啰嗦的说了半日话,宋耀便带着老婆孩子侄子手下走了。
  老太太叹了半晌的气,好在有宋嘉言在一畔陪着说话儿宽解,第二日便也无事了。一家子依旧安安稳稳的如同往日般,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学规矩的学规矩,理家事的理家事。
  倒是秦峥如今颇有了几分牛皮糖的架式,他每至宋荣休沐必来请安,兼请教文章。宋荣毕竟状元出身,哪怕多年公务繁冗,状元底子还是在的,看一看备考小秀才的文章实属小菜一碟。
  秦峥厚着脸皮来了,甭管宋荣说什么,都是一幅死都不走的架式。若是宋荣不见他,他就去陪着老太太说话,这就更能见着宋嘉言了。若是不叫他进二门,他就在前院小厅里坐着,一坐一天,那耐心耐性,宋荣如今是深知当年安国老侯爷之苦也。
  且,深深觉着秦峥这小子真是错投了秦家胎,竟无师自通的得了他家二弟的真传,简直能烦死宋荣。
  秦峥拿出这样的本领来,宋荣也只得抽空指点他一二。
  宋荣不知道的是,秦峥倒不是得了他家二弟的真传,秦峥是得了他家祖父的指点。那日秦峥回去,秦老尚书私下问了他好半天,连秦峥说了什么话,宋荣说了些什么,秦老尚书都仔仔细细问的一清二楚。之后,就给孙子出了这个主意。
  秦
老尚书如是道,“若我是宋子熙,知道你母亲这样行事,也舍不得把女儿许给你。你若是真对言丫头有意,就不能在如往时那般斯文矜持了。”如此指点孙子一二,
道,“在长辈面前做小伏低,不算什么。子熙本就有绝世之才,就是人人赞你,要我说句公道话,你天资尚不及他当年。你生于秦家,自幼名师教导,宋家却是真正
的寒门出身,宋家能有今日,全靠子熙一手打拼出来。这样的人,纵使你不是想求娶他的女儿,也是值得你敬重学习的。”
  “他三元出
身,说到科举,谁能比他更精通此道。你若能得他指点,这条道就能比别人更加顺畅。”秦老尚书道,“就是如今,他出门应酬,都不知有多少人家子弟想求他指点
文章呢。”秦老尚书亦是科举出身,不过,他考了十几年才中了进士,自然比不得当年宋荣少年登科。到这把年纪,早过了争强好胜的岁月。如宋荣年纪时,秦老尚
书不过刚刚进士及第。如今,宋荣却已是正三品之位。
  秦老尚书道,“原本我也是想让你跟子熙求教文章,若无你母亲失言之事,凭我的面子,子熙不会拒绝你。只是,有了这件事,我倒不好出面了。你就自己去吧,叫子熙看到你的诚心,他自然会教你的。”
  有老祖父在背后出谋画策,秦峥自己也稳得住,宋荣到底是长辈,就是为了面子计,也不好总是为难秦峥。
  宋荣道,“你这文章,四平八稳,中秀才应该没什么问题。”由文及人,秦峥性情沉稳,远胜同龄少年。
  秦峥道,“明年秀才试,后年就是秋闱了。”若寻常人家,买个监生的功名,不必秀才试,直接秋闱也是可以的。只是,秦家这等门第,素以买监生为耻。
  “秋闱的话,勉可一试。”秦峥的文章平稳,胜在平稳,亦败于平稳。秦峥并非剑走偏锋的性子,但,若平稳的文章想出众到令人眼前一亮,这其间的底蕴见识,可不是寻常积累便能做到的。倒不是秦峥资质不行,是他的年纪。这样的年纪,哪怕有名师教导,眼界都是有限度的。
  “秀才、举人,考的是文辞锦绣。到了春闱,天下举人,有几个不是文辞锦绣的,想在这上面出挑,除非是绝世天才。”宋荣道。
  秦峥点了点头,恭恭敬敬的请宋荣为他指点文章,回家后更是加倍用功,勤学不息。
  与在家学随大溜跟着先生念书不同,名师效应在秦峥身上尤为突显,他本就资质上乘,宋荣指点他文章,并未有敷衍的意思。资质有了,又肯用功,若没进步才有鬼呢。
  就是秦老尚书看了孙子的文章,心下亦是惊喜,叮嘱道,“对子熙,要待之以父执。”
  秦峥心里也高兴,他能感觉得到,随着他请教功课愈发深入,宋荣待他的态度也有了一丝和悦在里头。而且,宋荣这样用心指教于他,自然是看重他的。
  只是,自母亲那件事后,他许久未曾见过宋嘉言了。就是偶有见了,宋嘉言待他,已不似往日亲近。秦峥满腔少年心事,竟无一可倾诉之人。
  幸而如今他忙于课业,只能在偶一闲暇之时方能烦恼一下少年心事。
  宋嘉言如今也在忙呢,李睿已经招足了人手,准备往西蛮走一趟。
  宋嘉言道,“找些拳脚功夫好的。”这年头儿出国,可不似前世那般,买张机票的事儿。
  李睿笑着将一张当票与数人的身契交给宋嘉言,“入冬前当可回来。”
  宋嘉言收了当票,把身契给李睿,道,“你收着吧,若是有人不妥当,直接处置了就是。”
  李睿接了,宝石一般漂亮的眸子里浮现一抹温润的笑,“莫担心。我们明日启程,就不来辞你了。”他并不是冲动毛燥的毛头小子,既然敢去西蛮,自然做足了准备。
  “嗯,去吧,李伯伯那里,有我呢。”李睿身为长子,又是远行,最为牵挂的,就是家里了。宋嘉言道,“我爹爹在家呢,去见见我爹爹吧。”
  李睿也有这个意思,不然,不会选在宋荣休沐的时间来辞别宋嘉言。
  宋嘉言起身相送李睿出去,就见辛竹筝进来,后面跟着贴身丫头翠飞抱着几匹耀眼的料子。辛竹筝不提防宋嘉言这里竟有外男,错眼一看,脸颊微红,垂下头下,倒也未曾躲闪,尚算从容的浅身一礼。
  宋嘉言只得为二人介绍,笑道,“这是我表姑,这是李翰林家的公子。”
  两人见了一礼,李睿温声道,“言妹妹止步吧,我自己去见叔父就行了。”
  宋嘉言微微颌首,道,“勿必保重,平安要紧。”
  李睿一笑,转身离去。
  待李睿走了,宋嘉言笑,“表姑怎么来了?”
  辛竹筝未答,反是回头瞧了院门一眼,笑问,“那就是为言儿你做生意的李公子么?”
  宋嘉言但笑不语,请辛竹筝屋里坐。
  辛竹筝指着几匹料子道,“是南面儿刚买过来的,表嫂叫我们自挑几匹拿去做衣裳。这是给你的,我顺脚儿给你带过来了。”
  宋嘉言瞅了一眼那料子,笑,“很好看,正适合现在做衣裳,多谢太太了。”
  一时,丫环捧来茶,两人淡淡的说了几句话,辛竹筝就起身告辞了。
  宋嘉言送了她走,对小春儿道,“守门的是哪两个婆子,打发她们去太太那里,就说这两个婆子不知规矩,当差不谨,给我换两个懂事的来。”
  宋嘉言令丫头搬了椅子来,自己坐在庭院中间,婆子丫头十来个,站在前面听宋嘉言训话。
  刚刚扭送了两个守门的婆子出去,丫环婆子都恭恭谨谨的,不敢出声。宋嘉言道,“咱们院里,就这些人。你们要背着我做什么事,最好悄悄的,小心的,别叫我知道才好。”
  主子突然说这种话,奴婢们跪了一地,道,“敢不忠心伺候小主子,管叫天打雷霹。”
  “放
心吧,等不到天打雷霹,我就能办了你们。我可不管谁是受了谁的指使,谁又是仗了谁的面子,反正,我知道,你们也是爹生娘养、有家人子女的。若是拉出你们的
爹娘子女出来当下打死,你们肯定也会感同身受的!你们忠心,我自然提拔奖赏你们。若是谁有贰心,就别怪我不念主仆的情分了。我再说一遍,在这院子里,你们
愿意说什么说什么,但是出了这院子,最好装哑巴。我不喜欢多嘴的人,谁要是不会装哑巴,跟我说一声,我也成全她。府里好去处多的是,随你们去投奔谁,我自
不会拦着你们的前程。不过,谁要是敢多我这里的嘴,我就割了她的舌头叫她吞下去!”宋嘉言冷笑,“我倒要看看,我要办谁,能不能办得了!”
  
  第52章
晋江原创发表
  
  敲打了丫环婆子们,宋嘉言就去里屋歇着了,因宋嘉言不悦,丫环婆子的都格外多了三分小心。
  两个守门的婆子被直接打发到了小纪氏那里,宋嘉言说要换好的,人也不过来亲自讲一声原由,如此不将小纪氏放在眼里,小纪氏心火暗烧。
  倒是宋嘉语问梁嬷嬷,“嬷嬷,可是这两个婆子犯了什么过错。”
  梁
嬷嬷道,“她们是今日当值守门的。明知李公子在与姑娘说话,辛姑娘去找姑娘,竟不提醒辛姑娘一声,害得辛姑娘与李公子撞个对头。虽说老爷与李翰林是至交好
友,到底辛姑娘是表姑娘,又有孝在身,实不该与李公子相见。辛姑娘素来懂规矩,我们姑娘又待辛姑娘执重,皆因这两个老货失职,方出了这样的事。姑娘向来规
矩重,再不肯留这些不醒事的婆子的。因姑娘恼了她们,心下不好,就派奴婢过来跟太太回禀一声,求太太派两个稳妥可靠的来我们姑娘院里服侍吧。”
  小纪氏只得骂了那两个婆子一顿,把人撵去庄子上呆着,着管家媳妇去找两个老实婆子送给宋嘉言使唤。又命梁嬷嬷坐了,叫丫环倒茶给梁嬷嬷吃,梁嬷嬷道了声“不敢”,斜插着身子在椅中坐了小半个屁股,听小纪氏说话。
  小
纪氏叹道,“有些话,我一直想跟嬷嬷唠叨唠叨。大姑娘眼瞅着十岁了,咱们家老爷交际甚广,朋友多,孩子们小时候一处玩儿无大碍,如今各自大了,再过两三
年,大姑娘就得议亲了,总是见外男到底不大妥当。嬷嬷若是有空,就跟大姑娘念叨念叨这些事,我一心为她着想。她们姐妹,眼瞅着都大了,言行举止上,都得小
心一些才好。”
  梁嬷嬷道,“是,太太的话,老奴记得了。若说姑娘这一年来,独自见外男就两次,一次是姑娘出门,见到了秦家公子,
唉,本就是通家之好,总不好当没看到。再有一次,就是今天了,这又是老爷允许的。奴婢也知晓太太一片慈心,姑娘家的名声,关系着阖府的体面,何况咱家两位
姑娘与辛姑娘年纪相仿,正是该避嫌的时候呢。也正是因此,姑娘很是恼了那两个不醒事的婆子。太太放心吧,姑娘比奴婢的性命还重要,奴婢定会好生服侍姑娘
了。”
  “这就好。”小纪氏笑的真叫一个憋气,道,“今天南边送来了上好的料子,正好嬷嬷来了,有两匹颜色稳重的,嬷嬷捎去用吧。”她虽不喜宋嘉言,如今三番两次的说名声的事,就是怕宋嘉言行事随性,连带她的宝贝女儿都要被带累。
  梁嬷嬷谢了小纪氏的赏,便起身行礼告辞回去了。
  宋嘉言见梁嬷嬷抱了两匹料子来,笑道,“看来是见者有份。”
  “我是沾了姑娘的光。”梁嬷嬷给宋嘉言瞧过料子,小冬机伶的帮梁嬷嬷拿屋里去了。
  宋嘉言微微一笑,“嬷嬷放心,我心里有数。”
  宋
嘉言到老太太院中时,正见老太太与辛老太太摸着料子瞧,辛老太太赞不绝口,“这辈子还是头一遭见这样的好料子。”听听这话,其实宋荣对舅家向来极好,辛老
太太的份例与宋老太太是一样的。宋荣对自己亲娘向来大方,衣食用度,都是上上等,做衣裳的料子自然不会差,绝对衬得起三品大员母亲的身份。辛老太太这样欢
喜,无非是女儿在府中受到尊重,如今又能学着打理店铺。辛老太太看在眼里,自然样样都好。
  丫环挑起帘子,宋嘉言笑悠悠地进屋,笑道,“原来祖母、舅婆也都得了。我刚想过来跟你们炫耀一番,看来,竟是不成了。”
  辛竹筝抿嘴笑道,“言儿素会作怪。”过去挽住宋嘉言的手,“一起瞧瞧,这是我挑的颜色,不知道好不好?”
  宋老太太笑,“好,怎么会不好呢。好看的很。”
  辛竹筝笑,“姑母、母亲喜欢就好,正是当季穿的料子,不如就叫裁缝来做几身衣裳来穿。”
  宋嘉言微微笑着,就听辛老太太道,“今夏的衣裳已经足够穿了,还要做多少衣裳呢。有好料子你们拿来孝敬你姑母和我,这是你们的心意。我们放着明年穿就好了,可不必再做衣裳了。”年年季季皆做新衣,哪里穿得过来呢。到底是庄户人家出身的老太太,节俭惯了,舍不得。
  辛竹筝笑意不变,“好,听母亲的。”
  宋嘉言笑道,“我瞧着外头的豆角长的差不多了,祖母、舅婆,一会儿咱们摘了,用开水一过,切了段,再用花椒油一扮,清爽又好吃,肯定开胃。”
  辛老太太笑,“头晌我跟大姐瞧菜地的时候还说呢,豆角能摘来吃了。言丫头立刻就瞧出来了,哈哈,可见是天天瞧这菜地的。”
  “那是,再过两日,丝瓜也就能吃了。祖母这园子里的丝瓜,就是给我种的。”辛竹筝极爱吃丝瓜,不论是清炒还是做汤,都极对她的胃口。
  宋老太太笑,“我就说我这丫头是极好养活的,人参燕窝啥的从来不碰,偏就爱吃这些粗物。”
  “哪里粗了,喜欢吃就行了呗。”宋嘉言笑,“祖母看我这么结实,就是靠粗茶淡饭养的。”
  宋老太太笑,“不但结实,个子也高。你跟筝姐儿差一年呢,去年筝姐儿刚来的时候,我看你们差不多的个头,今年你就比筝姐儿高了些呢。”
  “可不是么。”辛老太太笑,“言丫头长的快。”
  “我
觉着,筝姐姐似乎瘦了些。”这话并不是宋嘉言妄言,故意夸谁瘦啊讨人欢心,辛竹筝的确是瘦了。初来宋府时,她还是个结实的柴禾妞,身上颇有几分少女的天真
青春气。如今渐渐的褪去身上的村气,变得亭亭玉丽、腰肢纤细。其实,不怪辛竹筝会瘦,她每顿饭不过小半碗,鲜少食荤腥,不消瘦都难。甚至,为了养好以往晒
黑的皮肤,辛竹筝从不在晌午烈日时出门。
  想到辛竹筝学习和学规矩时的用心,宋嘉言很明白她的心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1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