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记(校对)第2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5/307

  当然,永安侯的郁闷也不少,正牌大舅子苏神医见着他便阴阳怪气,很令人下不来台。永安侯无法,便自苏白这里打听消息。
  苏白心说,我早听苏叔叔说了,先时您老可是做过许多不地道的事。苏白老实的说,“我娘跟我说了,要是您打听苏叔叔,叫我什么都不能说。”
  永安侯道,“我的天哪,你几岁了,还样样听你娘的。阿白,你是家里顶门立户的男人,得有自己的主见才成。”
  苏白又不傻,哪里会这么容易就给永安侯忽悠了去。苏白道,“我听不听我娘的,跟顶门立户没什么关系。圣上都说以孝治天下,我怎么能不听我娘的呢。”何况在苏白心里,他娘远比陛下圣明多了。
  永安侯笑,“成成成,不跟你打听。”
  苏白安慰永安侯,“您放心吧。我看苏叔叔根本没放心上,他每天忙着看病还忙不过来,哪里有空计较那个?”
  这话安慰的永安侯仿佛当胸一箭,只差吐血了。永安侯叹气,“也不怪阿澎恼我,我的确对他不住。”
  苏白道,“这世上,谁能一定就对得起谁呢?只要对得住自己的良心就够了!”其实心下对永安侯颇有几分意见,既是对不住人家,现在本就不必挽回。
  永安侯叹,“谁又一定就能对得住自己的良心呢?”
  苏白想了想,“人心里总是有轻重利害之分的,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这是人的本性。”
  永安侯笑,“阿白,你真是好口才。”
  苏白谦道,“都是肺腑之言。”心说,那是你没见过我娘,我在我娘面前,只有吃瘪的份儿。
  ——
  凤仪宫。
  宋皇后与昭文帝商量,“陛下还记不记得山上那处别院?”
  昭文帝笑,“你我定情之处,怎能轻忘?”
  宋皇后道,“说来自别院烧了,那地方空了几年。如今苏神医要施药诊病,不好不支持一下,咱家行宫多的是,那地方继续空着也没意思,我想着,不如卖出去。卖的银子我也不要,直接赏给苏神医买药吧。”
  昭文帝想起宋荣捐钱的事来,道,“这回子敏倒是大方,一下子拿出一万银子来,很给苏神医面子哪。”
  宋
皇后直叹气,“陛下你也信呢,依爹爹的脾气,平白无故的哪里会出这许多银子。他给自家人花用向来大方,于外就少些大公无私的心胸了。上次嫂子进宫请安,我
特意问了问这事,这苏神医也不知是什么古怪脾气,爹爹请他去家里诊病。他很痛快的就给大哥和阿诺把了脉,待爹爹请他去给我祖母把脉时,他就不动了。还说我
爹爹人品不好,他不去祖母那里。我爹爹咬咬牙说拿出五千银子来给他买药,他非要一万两,也只得给他。他这才去给祖母把脉,听说不知道给祖母开的什么药,苦
得哟,不知里头放了几斤黄连。要不是祖母吃了身子见轻健,我非得找他算账不可!”
  宋皇后说得活灵活现,十分有趣,昭文帝哈哈大笑,“这个苏澎啊!”又轻咳了几声。
  宋皇后给昭文帝顺气,道,“陛下不要大喜大怒。”
  “无妨。人生百年,若无喜怒哀乐,该是何等寂寞。”昭文帝笑,“既然皇后想卖,一块地,卖了也无妨。”
  “成,那我让父亲去帮我处理。虽是要卖地,也得做得光鲜才好。”她的狐狸爹就有这样的本领,明明是不花钱人家神医不理他,她爹就能借机宣扬一下自己大方慷慨。此等才干,闲置可惜。宋皇后点点头,问,“陛下,蜀锦阁的事查得如何了?”
  昭文帝微笑,拍拍宋皇后的手,“这浮在表面的,不用急着处理。那杨氏不过是蜀王世子收用过的女人罢了,上蹿下跳,跳梁小丑一般。咱们只要将这帝都看清楚,心里有数就成,咱们不急,急的就是别人了。”
  宋皇后忽然一笑,道,“咱们不急,倒是夏家那大嘴巴,我看他们要嚷嚷的全帝都都知道蜀锦阁与蜀王府相关了。”
  “让
夏家搅一搅这滩浑水也好。”昭文帝道,“先前的兵部王老尚书就是边城人,再不是这种直来直去的脾气。夏翰林倒是与众不同,还有那个赵安人,陈郎中秘折参她
在边城开药堂的事给她知道,她在夏少卿府上就把陈郎中太太骂得大哭着走了。简直不能想像,世间还有这等泼辣女子。”
  宋皇后笑,
“这算什么,陛下真是少见多怪。宫里的女人多柔顺,外头可不是这样。我小时候听我祖母说,祖父过逝的早,爹爹和二叔那会儿还不怎么懂事呢,我家也常被人欺
负。乡下种田,有时候缺水,就指着渠里的水浇地。祖母是女人,当家颇是艰难,娘家是后娘也不肯帮衬她,就有村里的人家欺负她,总是把我家浇地的时间往后
排。有一回我祖母急了眼,往里长家飞了两把菜刀,里长吓懵了,忙把我家浇地的日子排到了前头去。可见,人都是欺软怕硬的。”
  昭文帝笑,“你家老太太还有这般威武的时候。”
  “我家有意思的事多了去。”宋皇后见宫人端来汤药,道,“药煎好了,来,先吃药吧,吃完药,我再给陛下讲两件。”
  昭文帝唇角抽了抽,他好歹一国之君,能不能别用这种哄小孩子的口吻跟他说话啊!
  
  第235章
  
  永安侯对苏白一直很有好感,他觉着苏白性格与众不同,不只是文采好,另有一种寻常人没有的思想,令与之交谈的人很是舒服。
  永
安侯想请苏白帮忙,自然要先获得苏白的信任。他拿出自己的好茶,苏白烹了一壶茶,听永安侯诉说往事,“阿澎对我有些误会,都是过去的事,我也无从辩白。他
不想与我相见,我有一事,只得麻烦你跟阿澎说一声,当年内子离逝,她的嫁妆,我早已封存,这些年,阿澎一直沓无音讯,我也不能将这笔嫁妆交予别人。如今趁
阿澎在帝都,我想寻个时间将那份嫁妆交还他。”
  传话的事倒是可以做的,苏白应了,“好,侯爷放心吧,我必把话给苏叔叔带到的。”
  永安侯微微怅然,“我内子也算你姑姑,苏家在帝都没什么人了,做道场的时候,你也来吧。若你母亲有空,请她一道来。咱们是正经姻亲,以后多些往来才好。”
  苏白应了,“过几天是我父亲的生辰,我也要去庙里的。”
  永安侯颌首,“苏家族人众多,我无缘与你父亲相识,当真憾事。”子女多像父母的,苏白是遗腹子,寡母将他养大,教导的这般出众,多么难得。有这样明理贞洁的母亲,其父亦当不是寻常之人。
  苏
白素来自信爆棚的,笑,“我也没见过父亲,只听我娘说,刚生下我时,把她吓了一跳,说怎么生得这么丑。后来我长大,母亲说,我还不如小时候好看呢。”可见
他爹何等俊美。虽然他比不过他爹的俊美,但苏白在心底还是为自己有个美人爹深感自豪的。故此,人家一提他爹,他立刻炫耀起来。
  永安侯笑,“我不信。若你还算丑,世上九成人都不能看了。”
  苏
白认真道,“侯爷觉着我还可以,那是没见过我父亲。我娘说,我父亲非但生得好,看书都是过目不忘,有一回,父亲去书铺子里,见到一本极难得的书,人家老板
卖得贵,父亲买不起,他就说,我先看看吧。他翻过一遍就记下来了,回家自己默了一遍,省了买书的钱。我看书,起码得看两遍才背得下来。”
  永
安侯年轻时便高中传胪,自然也是天分过人,不过,他也做不到过目即诵。他虽没见过苏白嘴里的美貌过人、过目不忘的亲爹,但,过目成诵的人,永安侯是见过
的,道,“苏家定是受文曲星眷顾,你姑妈当年,亦是过目能诵。我初时还不信,后来把李家上千年的族谱给她看,她看过一遍便都记得了。老侯爷活着时就说过,
若你姑妈是个男人,金榜题名不在话下。”
  姑妈……
  这就是认亲了。
  苏白还是表达了一下对英年早逝姑妈的感叹,道,“这也太可怕了。”
  永安侯笑,“我们吵架时,她立刻能将几天前、几个月前、或是几年前的事拿出来说,而且能把当时我说什么、她说什么、有谁在旁做证,甚至能把当天吃什么饭、穿什么衣裳都记得一清二楚。”
  苏白无语了。永安侯自身当然不差,但,显然娶了个更厉害的老婆,这就比较悲剧了。
  永安侯伤感怅然,轻轻叹道,“我们成亲后,过得不是特别顺遂,她早早故去。阿澎深怨于我,是他们兄妹的情义。我已近天命之年,近来常思身后事,将来若到了地下,真不知要如何相见。”
  永
安侯打得一手好感情牌,但,对待苏夫人事情上,永安侯的确是有愧的。苏白姓苏,说不出违心的话,只得宽慰他道,“您就放心吧。我娘说,人死了立刻投胎,哪
个还在地府长住呢?喝了孟婆汤,前尘之事全消,谁还认得谁?就算是在地府长住,人都说十八层地狱,想来大家层数也不一样,不一定能见着。”
  这是安慰吗?
  永安侯哭笑不得,摸摸他的头,“又不是小孩子,不用都要听你娘说。”
  苏白自幼没有父亲,还没与哪个长辈这样亲近过,不禁有些羞涩,挠挠耳朵,道,“主要是我娘说的都对。”不听他娘的事,事实证明,全都栽跟头了。
  永安侯留苏白用饭,苏白回家将永安侯要还嫁妆的事跟苏神医说了,苏神医半点不领情,冷声道,“算他识趣。”这本来就是他们苏家的东西。
  苏白问,“澎叔,你早先怎么没把苏姑姑的嫁妆要回来啊?”
  苏神医道,“我那会儿只顾着生气伤心,一时忘了。等想起这事,已经在三峡的船上了。后来这些年我都没回帝都,便宜了姓李的。”
  苏先生问,“喝酒了?”
  苏白一喝酒便上脸,脸上粉嫩更赛桃花,往他娘身上蹭蹭,“没喝几杯,就是觉着有点热。”
  苏先生摸摸他的脸,笑,“苏白,你几岁了,撒娇没用,喝得醉醺醺回来,你还有功了?难受自己去厨房倒碗醋喝,也醒醒酒。”
  苏白早有醉酒后被他娘灌醋的经验的,嘀咕着抱怨,“娘,你真是,一点儿不体贴。”
  苏先生捏捏他的耳朵,“以后再敢醉醺醺回来,先打一顿板子,你就觉着我体贴了。”
  话间,颜儿已捧来梅子茶,苏白痛饮两盏,就去他娘屋里睡觉了。
  苏白自从考取功名做了官,就格外的惦记他早死的爹。以往在赵家,两家是极好的,赵家也从没外待过他,但,毕竟是寄居,没有在别人家祭他爹的道理。便是后来,也不过是去庙里烧柱香了事。
  如今苏白出息了,每年他爹的生辰、祭日、清明,他都要去庙里做道场,家里祠堂当然也要给他爹上供的。
  他爹生辰的日子就要到了,苏白跟他娘商量,“以前没好好祭过父亲,还不知道父亲在地下过得什么苦日子呢。肯定是吃都没的吃、穿都没得穿、住也没得住。父亲生辰就要到了,娘,咱们去庙里给父亲做个小道场吧。”
  苏先生道,“也不一定,说不定你爹在地下已经纳了七八房小妾,正逍遥自在呢。”
  苏白反驳,“这怎么可能?父亲不是那样的人。”他虽没见过他爹,但在苏白心里,他爹肯定是个仁义礼智信样样俱全的大好人。
  苏先生笑,“等我写张符顺道烧给他。”
  “什么符?”苏白好奇,他娘还会画符啊。
  “纳小妾天打雷霹符。”
  苏白唇角抽了又抽,“娘,有这种符吗?”
  苏先生笑眯眯笑眯眯滴,“以前没有,我画出来就有了。”
  苏白:……
  苏先生命人去拿黄纸,顺道给苏白画了道“不孝顺天打雷霹”符。
  
  第236章
  
  苏白正在张罗给他爹做道场的事,又得了他娘的吩咐,苏先生道,“听说皇后娘娘西山有块地皮,建别院正好,你去宋家打听打听,价钱合适就买下来。若是遇着永安侯想买,你也别争,让他买就是。”
  苏白不禁问,“娘,你怎么知道永安侯要买那块地啊?”
  苏
先生道,“那地方说来有些历史了。原是苏文肃公在世时,大苏探花看那儿风景好,便建了一处别院。后来这处别院成了永安侯元配夫人的陪嫁,只是很可惜别院失
火,应该是失火后才被皇后娘娘的生母纪夫人购得,之后重建了别院。纪夫人过逝后,这别院就成了皇后娘娘的陪嫁,皇后娘娘未进宫前在别院住过一段时间,别院
不慎失火,如今就剩块地皮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5/3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