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家(校对)第1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3/238

  “我认识褚小姐还在你之前。”宋先生合上报纸,笑,“请小朋友出来一起吃饭吧。”
  褚韶华没想到还会再见到宋先生,毕竟当初也只是在轮船上相遇,纽约一别,还能再见的机率微乎其微。所以,报社说接到一份宋先生的电话时,而且,这位宋先先留下的信息是曾与褚韶华是航行中的朋友,褚韶华就知道宋先生是谁了,她颇是惊喜打电话过去,果然是宋先生的声音。宋先生道,“我到波士顿了,会在哈佛大学停留半年的时间,小褚有没有空,明天我请你吃饭。”
  “应该是我请您才是,您在哪里,明天我去接你,请您吃烤龙虾。”
  “来我的公寓吧。还有几位朋友介绍你认识。”
  褚韶华和宋先生约好时间,想了想,她提前在蛋糕店定好蛋糕,又买了一束鲜花。第二天带过去时,宋先生很高兴的收下,笑道,“我这辈子还是第一次收到女士送的鲜花。”
  褚韶华说,“有第一次,必有第二次。”
  宋先生把鲜花和蛋糕交给仆佣,因褚韶华来的早,其他朋友还没有过来。宋先生说起别后诸事,“我在纽约停留了约三个月,去了华盛顿,之后才来的波士顿。”
  “先生你这么有学问的人,为什么要来美国游学呢。”褚韶华先前只是在报纸上看到过宋先生的名字,真正认识宋先生这个人是在轮船上,如今两人可以算半个熟人了。
  “学无止境啊。”宋先生道,“西方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的。”取下柜上锡罐,宋先生道,“尝尝我从国内带来的武夷山大红袍。”
  褚韶华接过宋先生手里的茶叶罐,用一套越窑梅子青的茶具将茶泡好,褚韶华说,“我这几天在做去年美国女子学校招生的试题,得分只在中等。”
  “已经不得了了,你以前又没有上过新式学堂,也没有接受过美国的传统教育。”宋先生赞叹,褚韶华道,“我又不是小孩子,成年人的理解力肯定更好,再学,也没有很难的科目。我请了一位特别厉害的家庭教师,姓容,我来美国后,全靠容小姐给我补习。什么时候先生您有空,我介绍容小姐给您认识吧。她特别聪明,现在读韦尔斯利。”
  “能让小褚你说特别聪明的,我相信是特别聪明。”宋先生笑,“看报纸上都在说你的官司,现在如何了?”
  “宋先生你这个时候来波士顿,绝对是老天在帮我。”褚韶华眼神认真又诚恳,“我有事想请宋先生您帮忙。”
  “只管说。”
  褚韶华的话还没说,就听到门铃声。
  仆佣过去开门,宋先生的朋友们到了。
  宋先生的朋友有成名已久的学者,也有年轻的正在念书的大学生,当然,也有博士硕士等人,学历最低的就属褚韶华,她现在是无学历人士。而且,也只有褚韶华一个女性。
  好在,褚韶华现在是名人。
  而且,是位相貌标志的名人。
  褚韶华尤其与一位风度翩翩的楚博士聊得来,因有褚韶华在,大家难免要谈论一下如今波士顿的热门话题。便有一位贾先生感慨,“当真是今不同昨了,要是以前,这种妻杀夫的事,必是死罪无疑。”
  褚韶华礼貌的说,“要是在以前,这里还是英属美国的十三块殖民地之一。那个时候,我国的诸位男士还留着长长的辫子向紫禁城里的皇帝三呼万岁,如我这样的汉族女性都要把脚裹成三寸金莲,每年田里多收三五斗粮食时就得张罗着要不要给丈夫纳个小妾了。”
  大家都笑了起来,贾先生笑,“我可没有中伤女性的意思,现在都讲究男女平等了。”
  褚韶华眨眨眼,“起码,不能在我面前说。”
  吴先生问起官司的开庭时间,褚韶华道,“一月底就开庭了。”
  林先生问,“有没有信心?”
  “我们遇上最好的时机,今年初众议院和参议院都批准了赋予女性选举权,明年能有3/4的州同意,这一决定便将改写美国宪法。”褚韶华把艾玛小姐告诉她的事同诸位男士说起,端起茶喝一口,“前几天,我见了波士顿妇女党的凯拉女士,她对明年的女性选举权有极大的信心。美国的所有党派都不会忽视女性的选票,所有的政党都不会在这个时候得罪女性选民。官司胜出的可能性很大。”
  楚博士为褚韶华续上茶,声音清雅,“这真是个再好不过的消息。”
  吴先生点头,“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天时便是如此了。若有天助,这官司说不定真能赢。”
  “一定能赢!”褚韶华坚定的说。
  褚韶华也就是脸比较讨喜,她这性子,在男士中欠缺一份八面玲珑,所以,并不讨喜。一般男士都认为褚韶华性情强势,缺少女性的柔美。
  还有些男士私下讨论褚韶华有没有结婚,听说她还没结婚,难免有人酸上一两句,“只要是想要命的,都得掂量着些,好不好叫褚小姐一枪崩了,她还能打无罪官司。”
  楚博士听着这些话心下暗笑,心说,有本事当着褚小姐的面儿说。背后说人,估计在褚小姐面前屁都不敢放一个。
  褚韶华第二次拜访宋先生是在一个星期之后,她在电话里特别同宋先生说了,是单独拜访,有事相求。两人约定时间,宋先生这里并无闲人,将仆佣都打发了出去。
  褚韶华带了鲜花过来,仆佣不在,褚韶华帮宋先生换了瓶里的花。宋先生也煮好了茶,两人坐在窗前的橡木桌旁看玻璃外的飞雪。褚韶华酝酿了片刻方道,“我们民事法庭的举证已经开始,我方的律师亚摩斯先生已经看过对方的举例。有一项举证对我非常不利。”褚韶华非常坦诚的说了自己的处境。
  宋先生是知道褚韶华在帮一位白人女性打杀夫官司的,宋先生奇怪的事,“怎么会有证据对你不利?你是出于义愤,与官司本身而言,并无刮割。”
  褚韶华道,“第一项不利,米勒家族在波士顿颇有资产,这次主持法庭的法官纳尔逊对女权人士非常反感,是有名的反女性选举权协会的成员。我怀疑这次的法官选择有米勒家族的原因,但我拿不出证据,也不能申请换个法官。第二项不利,先生也知道,美国本土的排华情绪非常严重,这也是对方会针对我的原因之一。当初我刚到美国,住进白人社区,社区内一些美人很不喜欢我,联名排挤我,不许我去社区教堂做礼拜。我当时给波士顿区的主教写了一封信,如今,对方律师将这封信当做证据呈上法庭,而且,法庭已经取信了。”
  宋先生立知这封信出了问题,问,“你在信里写了什么?”
  “我来美国后,发现美国人也是一个既自大又自卑的民族,他们的历史非常短暂。因为原是英属殖民地的原因,对英国人会有一种心理上的自卑。而且,他们也不是对所有的华人都瞧不起,他们嘴上不说,对于有贵族血统的人士总会怀有崇敬的心情。我在信里所有话都没有不妥,但有一句,恐怕要被对方律师抓住小辫子大说特说了,我姓褚,我在信上曾与波士顿区的主教说我是唐时河南郡公之后。”褚韶华道。
  宋先生学识渊博,根本不用回忆就知道这位唐时河南郡公是何人?
  宋先生望向褚韶华,久久没言语。想着褚遂良竟在一千多年后被人碰瓷,这可真是……
  宋先生问,“你怀疑对方律师会抓住这句话,让你自证身份?”
  “对。我这种话,对于完全不了解东方历史的人是可以糊弄得住的。但是,稍微对我国历史有所了解,就能知道,我国现在还能勉强称为贵族的是一些前清宗室。像我这种只是跟褚遂良一个姓儿的,根本不能说是贵族。如果被他们证明我没有贵族身份,米勒家族会抓住这一点,大说特说,至于我是骗子还是帮凶,就都不重要了。克拉拉的官司必然会受这桩事件的牵连,再没有机会得到无罪辩论。”褚韶华完全不觉着是冒充了一下褚遂良的后代,她道,“我在家听族中人说,我们祖上是在明朝山西大槐树奉朱元璋的命令迁到了直隶,就此落地生根。褚家可是山西大姓,我们家就是褚遂良之后。”
  宋先生有些明白褚韶华的意思,“你希望能在法庭上自证身份?”
  “对,我必需要把贵族之后的身份坐实了,让这些美国佬无话可说!”
  宋先生犹豫片刻方道,“小褚,你是不是想多了?”宋先生不能理解这种逻辑,这明明是完全与褚韶华不相干的官司,怎么会说到褚韶华的身份上去?
  “我绝对没有想多,如果我是对方律师,我就这么干!克拉拉的案件其实很简单,拉据的地方就在于,克拉拉得到社会上许多人的同情。那是因为我在帮助她,不仅是在金钱上,还是在舆论上。”褚韶华说,“我是克拉拉的根基所在,打倒我,克拉拉自然就倒了。对方一定会这么干!”
  “而我,绝不会让他们得逞!”谁说她不是贵族之后了,她家老祖宗就是褚遂良!他们一个姓,一个祖宗!家族历史渊源流长!
第206章
远航之贵族的品格
  原色橡木桌上的鲜花吐露着幽幽芬芳,梅子青色茶盅里的茶渐渐冷了,茶香也淡了下去。窗外飘雪慢慢变大,渐转为鹅毛大雪,雪片扑落落的打在玻璃窗上,转瞬又被寒风吹去。
  室内温暖如春。
  褚韶华笃定的望向宋先生,她相信,宋先生会帮她这个忙。
  宋先生却是问了一个许多人问过褚韶华的问题,“小褚,你为什么要费时费力的帮一个美国女人打官司呢?除了义愤外,有没有别的原因。”
  褚韶华说,“先生,我看过一些明朝的历史,史书上说郑和下西洋时,曾支持满剌从暹罗独立。当时我国在世界的地位,约摸相当于现在英美在世界的地位。怎么说呢,譬如一家人过日子,祖上富过,如今穷了,于是世道寒凉,不过如此。可人穷,志不能穷。我来美国后,发现我们国人之所以一直被人排挤,就是太好性了,也太独了。我们不关心美国的公共事务,念书的只想把书读好,做生意的只想赚钱,做工的便闷头做工。只关心自己,在这个时代,是不够用的。”
  宋先生听后,很中肯的评价道,“有点像实话,也有些像套话。”
  褚韶华便知一些大道理的话在宋先生面前不够看的,是啊,宋先生在前清就是一等一的人物了。褚韶华继续道,“贵族要得到尊重,有身份就够了。富人想得到尊重,有钱就够了。如今,我们华人想得到尊重,有钱还远远不够,要有人格。”褚韶华道,“说不上什么原因,我天生就爱较个劲儿,就是想办几件让白人大开眼界的事,他们越是不叫我住在高档社区,我还住着不走了。克拉拉的官司,我一定会为她打赢,一是出于义愤,二是想赢得尊重。我这个人,吃好住好我不觉着开心,人人尊敬我,高看我一眼,就是吃糠咽菜我也觉着舒坦。是不是很虚荣?”褚韶华看向宋先生,坦白的有些泄气,“反正我就这么想的,我也不想说什么大道理糊弄您。我就是这样,我要面子,想叫这些白人尊敬我,对我另眼相待。”
  “这些是实话。”宋先生看茶有些冷,遂换了两杯热的。
  “还有一个原因。”褚韶华说,“人一辈子才有多长,撑死六七十年。与其活的小心翼翼,不如畅快淋漓的活。我有时会想,当我到垂垂老矣的那一天,纵有山珍海味,也已经品尝不出味道。纵有家财万贯,谁又能带到地底下去呢。要是能有这么一两件畅快之事,也够我年老时回味一下的。这一辈子,也算没白过。有这么件我看不过眼的事,我帮了别人,打赢了官司,真是痛快!”
  宋先生一口饮尽杯中茶,将茶盅一撂,极痛快的道,“我介绍一个人给你认识,他应该能解决你的难题。”
  褚韶华顿时大喜。
  宋先生眼中闪过一抹笑意,给褚韶华提个醒,“我听说你曾在上海的两笔巨额捐款,小褚,美国社会非常看重捐赠事宜。为善还需人知啊。”
  褚韶华一点就透,忍不住拍自己脑门儿一记,眼睛闪亮,“我怎么忘这事儿了!”
  ——
  亚摩斯提交的证物给法庭造成巨大的困难,因为,证物的拥有者褚韶华为这份证物投下
了巨额保险。保险公司要求法庭在鉴定证物时必需有他们的人员在场,不然,证物但有损伤,没人负得起损毁历史的责任。
  这是一份超越一千年的家族谱系记录,其历史之悠久,记录之详尽,令美国的学者叹为观止。
  褚韶华亲自为大家介绍自己家族的谱系,“我的家族谱系是自中国西汉时始,第一代始祖褚成子,曾为琅琊王氏书童,琅琊王氏,那是中国历史上极显赫的家族。始祖因王氏晋身,后官居军中司马,因疾而终。从始祖延续至今,我的家族迄今有一千两百多年的历史。历史中,出过皇后、将军、学者、宰相、官员等有身份的人物。到我这一代,我家族这一系自明朝,奉明朝皇帝朱元璋之命,自山西迁往直隶,由此在直隶定居。我们这一支褚姓,也被称为直隶褚。”
  “我的家族是历史悠久的家族,一千年来,共有六次分支迁徙。第一次是从长安迁至河南,第二次是自河南迁至常山。第三次从常山迁至丹阳,第四次自丹阳迁至山东,第五次自山东迁至山西,第六次自山西迁到直隶。这六次迁徙,历经西汉、东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大大小小十几个王朝,绵延千年,直至如今。”褚韶华声音里充满了家族历史的荣誉感,她的神色高傲而尊贵,带着古老的来自东方的优雅,“每一次族人分支迁徙,都会誊抄一份家族谱系带在身边,以示不忘先祖,不忘根本。我所带来的这份家族谱系,便是明朝洪武三年,也就是1370年誊抄始录,距今五百多年的时光,这便是我的家族历史。”
  其实,厅中诸位,谁没一个千年的祖宗,但,有谱系与没有谱系的区别,基本上就是历史与蛮荒的区别,贵族与平民的差别了。
  便有美国的学者问,“克莱尔小姐,据我所知,你们东方文明非常注重谱系传承,也非常注重男性传承,家族的谱系一般都保存在族中长辈的手里。为什么家族会允许你一位女子带在身边呢?”
  褚韶华道,“我的家族历史非常悠久,但迄今为止,家族都一直生活在东方。如我们直隶褚氏这一支,更是从来没有人来到西方的土地。我带着家族谱系在身边,便是想让家族历代先祖过来一览西方的风景。就是我自己,也希望以后能在家族谱系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克莱尔小姐,你的家族历史是从明朝皇帝时开始记录,以前的都是抄来的,怎么能证明这是真的呢?”也有学者问。
  “是啊,就像您如何证明,您是您曾曾祖的重重孙呢?”褚韶华姿态高贵,反问一句,“不知欧洲贵族的谱系是如何流传记载的呢?上千年的家族,都会在各地有不同的分支,他们的分支又是如何证明自己的身份呢?”
  褚韶华根本没问美国贵族,美国这种短暂历史的国家,没有所谓贵族的存在。
  褚韶华可不好对付。
  在褚韶华离开后,学者们又探讨了很久关于这份谱系的真伪,最后,他们找来在波士顿游学的最有名的中国学者宋先生、吴先生帮忙鉴定。
  结果不言而喻。
  宋先生甚至没有隐瞒他与褚韶华事先认识的事实,宋先生道,“我与褚小姐是在来美国的轮船上认识的,因为彼此的舱室很近,经常会在用餐时或者读书室遇到。褚小姐是位非常好学的女士,虔诚的基督徒,她能将《圣经》倒背如流。在她的家族里,她应该是第一位接触西方文明,信奉上帝的人。”
  然后,宋先生给大家普及了一下中国的谱系学,吴先生则用专业的眼光及手法鉴定了褚小姐提供的这份谱系。纸是明朝的纸,明朝的纸有什么特点。字是明朝的字,与近代的字有哪些不同。再看自明朝到民国时的宋迹变化,把那些研究东方文明的美国学者听的连连点头。
  宋先生都想借去做深一步的研究,法官纳尔逊很抱歉的没有答应,指着旁边的一位女士道,“这位是保险公司的劳伦女士,克莱尔小姐为她的家族谱系投下巨额保险,这份谱系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记录着长达一千年的光阴,没有保险公司的人在场,我们也不能轻易打开。待官司结束,您可以私下与褚小姐联系,看她是否愿意出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3/2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