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家(校对)第1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0/238

  外表不重要,去育善堂做善事的人那么多,不乏有其他善心的小姐,闻知秋怎么没看上别人,偏看上褚韶华了。同样的道理,虽然社会对男人的要求向来是本事比脸重要,可褚韶华对自己对生活都是个有要求的人,她对自己的爱人,当然也有要求。
  相貌是爹妈给的,褚韶华不是特别注重长相,但也要能入她目。同时,保持身材是一项美德,褚韶华一直这样认为。
  褚韶华已经换下运动衣,今天穿的是一件深色呢料长裤配酒红色毛衣,淡淡的妆容,顺直的长发松松的编了个辫子,慵懒的放到胸前,小巧的耳垂上两颗火油钻耳钉与左手无名指的钻戒相得益彰。
  闻知秋望着钻戒一笑,过去在褚韶华身边坐下,“很丰盛。”
  “都是玉嫂准备的。”褚韶华递给闻知秋一根油条,“明天早上我们一起跑步吧?”
  “好啊。我也时常会跑一跑,或者打网球,你不是喜欢打网球么?”
  “我这院子太小,没打网球的地方。等你休息的时候,咱们去网球场打。”
  “你今天有什么计划?”闻知秋给褚韶华夹了块青酱肉。
  “一会儿给褚亭打电话,过去商行看看。再有,我这回了上海,朋友们该聚一聚,后天星期六,晚上你有没有时间,我打电话给华懋定个小厅,我想着,倒不必弄成一席一席的席面儿,不如就用自助酒会的方式,自在也热闹。”褚韶华问闻知秋的时间,给闻知秋夹了块流出蛋黄油的咸鸭蛋。
  闻知秋笑,“问题不大,就定星期六晚上吧。”
  褚韶华点点头,两人自然而然的说起接下来的安排,仿佛这三年的分别从未有过。
第240章
结婚之四
  正吃饭间,就有人按门铃,玉嫂去开门,见一位不认识的一身绛红色厚料暗花旗袍的中年妇人站在门外,手臂间挎着个香云纱的摩登女士包,一张富贵圆脸带着笑,“请问大姐,这是褚小姐家吗?”
  “是,您是——”
  “我姓赵,是闻先生的表姐,也是闻太太的媒人。”
  赵表姐是闻家远亲,倒也没到八竿子搭不着那么远,赵表姐的祖父和闻知秋的祖父是姑舅兄弟。闻家一直在苏州老家,赵家其实也是在苏州,只是赵表姐嫁了赵家,赵家是上海人,闻知秋出国留学那年要在上海坐轮船,轮船时间不定,当时就是住在赵家等船。当年闻知秋出国留学不容易,赵表姐私下还给了他一百块大洋,让他留着路上花。
  闻知秋如今出息了,在上海成家立业,赵家在上海日子也不差。
  赵表姐心肠也不错,闻知秋丧妻后还给闻知秋介绍过对象,后来没成,赵表姐想表弟眼界高,也就罢了。昨晚因褚韶华回国,儿子即将成亲的事欣喜的睡不着觉的闻太太打电话跟亲戚通报这喜讯,赵表姐知道后主动要求做媒人。
  这些年在上海,闻太太与表侄女的关系亦好,欣然应允,还特意叮嘱几句,“阿鸾你可得早些过去,褚小姐刚回上海,事务忙,要是去的迟了,怕她不在家。”
  赵表姐以往就听闻过褚韶华,先时是听闻太太说起过,后来褚韶华在上海颇有名气,赵表姐就想见一见,结交一二,不想褚韶华跟着就出国了。听说她家里亲人被害,心生同情时未免觉褚韶华命格有些硬,不想闻表弟十分痴心,如今褚小姐学成回国,赵表姐立刻自荐媒人,可不是一大早的起床后匆匆喝碗杏仁茶就过来了。
  闻知秋起身招呼表姐,赵表姐让他只管坐着,笑的眼睛弯成一线,“你们先吃饭,不急。我是闲人,昨天得你妈千叮咛万嘱咐,要早些过来拿庚帖,不然怕褚小姐有事出门。你们吃,我去沙发那里坐。”眼里已见这餐桌上三四样主食,六七样凉热小菜,都用巴掌大的碟子放着,讲究又丰盛,心下就为表弟高兴,想这位小姐不枉表弟苦等,一看就是个讲究人。听说,这房子是褚小姐自己置下的,就租界里这幢房子,现下也得五六万大洋。
  赵表姐不是外人,闻知秋问,“表姐你吃了没?再吃点。”
  “我吃过饭才过来的。”赵表姐过去沙发那里坐,玉嫂端来茶水点心水果。
  闻知秋吃过早饭就得去上班,“表姐,我这就得上班去了,让韶华陪你说话。”
  褚韶华把大衣递给他,“行了,你去吧,我陪表姐是一样的。”
  赵表姐自认不是个笨人,在闻表弟褚韶华这一对面前,也觉有些笨拙了,连忙笑,“阿秋你只管忙你的云,我们姐妹也说些私房话。”
  闻知秋穿上大衣,褚韶华给他理一理衬衣领,送闻知秋出门。在门厅换了鞋,闻知秋捏褚韶华手心一记,说,“晚上见。”
  褚韶华点点头,唇角上翘,眼睛弯弯,眼睛里的流光像是会说话,“去吧。”
  赵表姐见人家俩人低声说话,她便低头吃茶,只作未见。
  送走闻知秋,褚韶华回头和赵表姐聊起天来,吩咐玉嫂取来红纸红信封,现成把自己生辰八字写在红纸上。褚韶华字体漂亮流畅,赵表姐忍不住赞,“果然是极有学问的人,字也写的这么漂亮。”
  “您过奖了。”褚韶华把写有生辰八字的纸纸装入信封,用胶水封好,递给赵表姐。
  赵表姐小心的把庚帖放到包里,就和褚韶华攀谈起来,“听说你回国,我们都很高兴。昨天表姑打电话给我的时候,我听她声音欢喜的都发颤。这一路坐船很辛苦吧。”
  “倒也还好。船上也有朋友一起聊天,也不觉什么。”褚韶华问,“不知表姐家在上海是做生意还是在政府任职?”
  赵表姐圆圆的脸有些发福,妆容却是细致讲究,一身厚料旗袍也是崭新的好料子,颈间珍珠项链粒粒滚圆,家境定是不错。说到家里,赵表姐笑容更深,唇角高高翘起来,嘴里却是抱怨的话,“我家是个乱七八糟,你姐夫在税务局任职,家里几个孩子,小的都在读书,老大去年考入政府公职,现在警察厅那里当差,老二做些生意,我也不知他成天忙什么,反正是整天的见不着人。老三是个丫头,今年十八了,我说这也该说婆家嫁人,偏生要升学,也只有随她。现在震旦大学读书,如今不是以前了,都讲究女孩子多念念书。就是不及你伶俐,我听表姑说,两年就把大学读完了。”
  “我们大学选课比较自由,我出国的时候就已经二十六岁了,自然要抓紧时间读书。表妹年纪小,慢慢读也来得及,倒不必像我这么赶。”褚韶华既不过分自谦也不自大,她端起放葡萄的水果碟请赵表姐尝,说到自己的事,“我刚回上海,想这个星期六晚上在华懋饭店举行酒会,请朋友们聚一聚,表姐表姐夫若是有空,不妨同来。都是上海的一些老朋友,商界、政界,还有文化圈的一些人。”
  赵表姐一口应下,愈发对褚韶华另眼相看,“我们一定到。”
  褚韶华刚回国,肯定事务多,赵表姐未曾久座,心里对褚韶华喜欢非常。直接把庚帖拿到表姑家去,对褚韶华赞不绝口,“不枉表弟苦等好几年,我说我以前给阿秋介绍的女孩子他都不乐意,果然是眼光高!好眼光!表姑你以后有福了!”
  闻太太心里欢喜又得意,接过庚帖,打开来瞧一回,指着褚韶华的生辰八字说,“出生的月份就好,八月底,正是瓜果梨桃都丰收的时候。这时辰也好,老话说么越是近正午,命格越旺。”简直不用大师来批,闻太太先高兴的批了一通。
  当天姑侄两个就去了静安寺,请了大师合八字,果然合出来是上上大吉。
  褚韶华在书房列出请客清单,到客厅打电话给华懋饭店,“星期六晚上,孔雀厅已经被订了吗?牡丹厅呢?也没空。那算了。”
  之后,褚韶华想了想,用英文打电话到上海渣打银行,自我介绍后说,“我星期六晚上要举行招待朋友的自助酒会,大约八十人,请帮我在国际饭店订一个适合的宴会厅。”然后,褚韶华留下电话地址,挂断电话后,不禁心下感慨,她久不回上海,大上海风云变幻,连订个宴会厅的都要借银行来办了。
  渣打银行回消息很快,也就是一个电话的时间,就把宴会厅定好,在电话里彬彬有礼的告诉褚韶华上午就有国际饭店的经理过去,为克莱尔小姐服务。
  在上海,只要有钱,就有一流的地位与服务。
  国际饭店派过来的是一位个头不高、一身古龙水香味、四十岁左右的洋经理,亲自负责褚韶华的宴请,洋经理带了好几本图册过来,皆装祯精美,细致至极,供褚韶华挑选,看喜欢哪个宴会厅。另外还有菜品、点心、水果、鲜花、音乐、餐厅布置等事,褚韶华虽然效率极高,但把这些事一一确定下来,也用了小半天的时间。待洋经理带着写满褚韶华要求的笔记本告辞时,玉嫂把午饭都烧好了。
  坐在餐桌旁,褚韶华喃喃,“我得请个助理了。”
  用过午饭,褚韶华拿起自己拟的请客单子给朋友们打电话,想到要招助理的事,褚韶华先打电话给《时报》主编倪先生时,还特意说,“老倪,帮我在报纸上登一则广告,我要招聘一个助理,大学毕业,至少精通英文,能精通多门语言最好,现在大学生的月薪是多少,帮我按市价略提高两成就行。”
  倪主编含笑的声音传来,“这个不必登报,我家小儿今年刚刚圣约翰大学毕业,英文还成,我让他过去,你不用给薪水。”
  褚韶华在请客单子上倪主编的名字后打了个对勾,顺嘴开玩笑,“朋友家子侄,怎好使唤吩咐?”
  “我可不是玩笑,褚小姐,招聘广告我照样给你登,到时应聘我让他过去,咱们完全按规矩来,你觉着他成就留在身边,不成的话也让他长些见识。”倪主编揉着额角,声音里都透出苦恼,“我真受不了现在的年轻人,一肚子不切实际的幻想,我都不能称之为理想。他们以为自己是天之骄子,实际却是井底之蛙。看在我们多年朋友的面子上,给子侄个机会。”
  褚韶华笑,“这样吧,今天我没空,报纸你先登着,我要招的人不止一个。明天上午八点钟,你让他过来,圣约翰的高材生,我只担心大材小用。”
  “怎么会,你是年轻人的榜样。”倪主编笑呵呵地说。
  两人都忙,把正事说完也就挂了电话。
  褚韶华原以为自己出国三年,上海已经没有了自己的传说,不想她这刚说招人,倪主编立刻推荐圣约翰毕业的儿子,褚韶华心说,倪主编向她举荐亲儿子,恐怕她在波士顿的事,朋友们知道的也不少。
  果然,所有电话一通打下来,没有哪个朋友托辞没空的,都一口答应下来。知道她回国的消息都很高兴,电话里便有许多问候。
  褚韶华将请客单子折好,夹回本子里,唇角露出一丝笑:还好,虽离开三年,我这杯茶,尚未凉。
第241章
结婚之五
  与朋友们通过电话,定下聚会的事,褚韶华就坐车去了褚氏商行。
  离开这三年,褚氏商行亦今非昔比,褚亭把旁边另一家商铺也租了下来,如今商行里雇着十几号人,程辉升为经理,管着一摊子事。
  褚亭正值男性黄金期,变化不大,倒是程辉,当时褚韶华出国时,程辉不过十六岁,刚到公鸭嗓变声期,如今身高又蹿了一截,个子比褚亭还要高些,完全是青年人的身高与轮廓,容貌清秀干净,气质沉稳可靠,没有半点年轻人的跳脱。褚韶华说,“小辉长高不少,还是这么瘦啊。”
  程辉还不知道褚韶华回来的消息,是下午回商行才见到褚韶华,惊喜的一步上前,激动的手都不知放在哪里,叉着手,叫了声,“小姐!您回来了!什么时候回来的!”
  褚韶华见到程辉也很高兴,起身看向程辉,“昨天上午就到了。”拍拍程辉的肩,让他坐下说话。
  程辉有一肚子的话想同小姐说,大概是所有话都急着脱口而出,一时堵在喉咙,喉咙便有些发紧,程辉直直的盯着小姐,半晌,喉间酸涩过去,他声音有些哑,“小姐瘦了,在国外定是很辛苦吧。”
  “不辛苦,留学特别好。”褚韶华同他俩说,“你俩要是有机会,一定也要出国瞧瞧,尤其是国外大学,美的不得了。我们学校有六个食堂,意大利菜、法国菜、希腊菜、中国菜、美国菜、日本料理,每天换着吃,舒服极了。”
  褚韶华是真的不觉辛苦,她特别喜欢自己的大学生涯,如果她能再年轻一些的时候读大学,她一定要多读几年,硕士博士什么的都读上一读。在那样美丽的校园安心念书,心无旁骛,何等享受!褚韶华天生乐观,说起自己在美国的事更是妙趣横生,褚亭程辉听着都不禁露出笑容。许多事他们也是听别人谈起,自然没有褚韶华亲身经历说起来更有意思。
  三人一聊就聊到傍晚,褚亭说,“今天咱们去华懋吃,你也好几年没去那里了,他们又添了许多新菜。”
  褚韶华道,“去我家吧,我叫玉嫂预备着了。”
  褚亭程辉都没意见,实在是太熟,以前大家也常去褚韶华那里吃饭,程辉还住过小一年哪。褚亭打发个职员道,“你去我家跟我妈说一声,叫她把家里的黄岩密桔装两筐,送褚小姐家里去。”又与褚韶华道,“我们黄岩有个亲戚,家里产好蜜桔,送了我家一车,你尝尝,新鲜好吃。”
  因褚韶华是坐车来的,褚亭就没再开车,都坐的褚韶华的车。褚韶华想起问,“小辉如今住哪儿呢?”
  褚亭道,“陆公子许公子盖的那公寓,一期盖成后卖的时候,小辉从公司借钱买了一套。当时买真是对了,现在上海的房子涨的不像话。那公寓虽不是在租界内,可离租界也就隔一条街,离南京路也不远,正经好地段儿。”
  程辉坐在副驾,往后瞅。
  褚韶华也很赞同,“在上海,置房产是最稳固的投资。”
  褚亭顺嘴说起先前的事,“当时公寓盖好,咱们与两位公子算是合伙,他们也没亏了咱们,问是要钱还是要房,我跟小辉商量后,都是要的房。你的房子商铺都出租出去,现在一月也有上百块大洋的租金。”
  程辉又回头,看褚亭一眼,心下嘀咕,他才是小姐在上海的投资人好不好!这些话,也该是他跟小姐说的!褚总真是的,嘴这么快!
  程辉平时负责公司的面料业务,虽是做业务,他并不是个话多的人,这时却忍不住抢了一句,“这几年的租金,我又给小姐买了一套公寓一套铺面儿,都在出租。”
  “别说,小辉做事极牢靠。我妈都想给他做个大媒!”褚亭唇角含笑,打趣脑袋一直往后瞅的程辉。
  程辉立刻把脸板回前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0/2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