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家(校对)第2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8/238

  大家都齐声应了。
  闻知秋让大家各忙各的去。
  闻太太跟儿子保证,“你只管放心,家里都交给我,咱家原本也不是抓尖儿向上的脾气,我也不去占人便宜,该怎么过日子还是怎么过日子。”又叮嘱闺女不能在外收人好处。
  “以前我哥当局长,有人跟我说情我都不敢答应的。妈你早说好一百回了。”然后,闻春华嘀咕一句,“要不是我嫂子会挣钱,哥你这就是个穷做官儿的。”她哥简直又廉洁又清正啊。
  闻知秋道,“做官本来就不是为了发财。倘想发财,还是做生意的好。”
  闻春华笑,“要不说你跟我嫂子是绝配,一个做官,一个发财,两不耽误。”
  闻知秋也笑了,还是提一句,“你嫂子的生意是她自己的生意,我是一点都不懂的。”
  “知道知道。”闻春华觉着大哥刻板的要命,不过,她也很为她哥高兴。哪怕不能收人好处,她是市长妹妹,谁也不敢慢怠她的。
  家里人皆欢喜,闻太太格外张罗了丰盛晚餐,开了一小坛上好绍黄,大家都喝了一点酒,除了小闻韶。小闻韶应该是对爸爸升官最没感觉的人啦,他只管两只小肉手捉着餐盘里的一块剔了刺的蒸鱼吃的香喷喷。闻太太商量着要不要请亲戚们吃酒的事,闻太太说,“就是在咱们老家,哪家有喜事也要请酒的。”
  闻知秋原不想做此排场,不过,亲戚们这里也要提个醒。他就任市长非常顺利,一则是有胡少帅的支持,二则也是在市政府多年根基,可他也不是没有政敌。如今坐的高,当然要更加小心。
  在上海的亲戚族人并不十分聪明,好在,那些也不过是亲戚族人。
  闻知秋道,“妈说的是,等星期天摆两席酒,大家一起热闹热闹。”
  所以,市长之位虽好,闻知秋当真是小心翼翼,战战兢兢,不敢有半点分心。
  最先抓住闻知秋任市长利好机会的是姜亚,姜亚有一位非常不错的男朋友人选,上海徐家之后,游走于政商两界,非常显赫的一位大商人徐显。
  这是位真正的家族渊源流长的豪门掌门人,明末大科学家、文渊客大学士徐光启之后,现在上海有名的地方徐家汇,就是因这位大学士而来。徐家一直在上海繁衍生息,徐显就是出身这样有历史的家族。
  徐显年过三旬,年富力强,原配因病过逝,遗有两子,在认真追求姜亚。
  只是,徐先生在追求姜亚的同时还追求过譬如宋小姐、陆小姐之类名媛。陆督军败走江苏后,徐先生就似完全忘了陆小姐的存在一般。宋小姐现在与胡少帅交情更好,徐先生对姜亚表达了明确的爱慕,甚至,求婚。
  姜亚想听一听表哥表嫂的意见。
  ——
  老话说的好,艺高人胆大。
  褚韶华没想到,艺不高的人,胆子也着实不小。
  徐家不论门第,家境,还是徐显的个人本事都是没的挑。但如果褚韶华有女儿,绝不会嫁给徐显做续弦。徐显不是寻常有本事,而是个非常有本事的人。如席家如江家如陈家如容家如田家,基本都不是上海人,不过是上海开埠以来,长辈来上海做生意,在此发达落户,徐家却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根基非同寻常。再者,徐显此人在上海有好几位红颜知己,与正当红的电影红星牵扯不清,这不是个专一的人。
  再有,徐家家族庞大,族中三姑六婆还不知多少琐碎事。
  当然,徐家是豪门,而且是豪门中的豪门。
  姜亚与徐家联姻,对闻家亦有好处。
  褚韶华向来直接,这些不利的条件都一条一条的与姜亚分析了。姜亚说,“我就是嫁个寻常人家,一样有三姑六婆的事。嫁给没本事的男人,也不一定专一。表哥表嫂放心,我知道自己看中什么。”
  姜亚就是看重徐家的地位与权势。
  听到姜亚这样说,褚韶华闻知秋便没有任何意见了。
  至于姜家,听到闺女找了这么个富贵婆家,姜二舅姜舅妈姜达亲自送来一箱上等洋酒一箱上等洋烟,还有好些礼物。姜亚能有这样的姻缘,还不是多亏了市长外甥提携么,当然,外甥媳妇也是好的。归根到底是闻太太这个做大姐的好。
  闻太太已经听说了外甥女的亲事,其实,闻太太心里倒并不如何满意。毕竟外甥女黄花大闺女,还在法国念的硕士,嫁这么个带孩子的鳏夫做续弦,闻太太觉着有些委屈外甥女。
  不过,这会儿见弟弟一家子都这么高兴,闻太太也就高兴了。
  姜亚还请褚韶会帮她参祥给两个继子和婆婆的礼物,向褚韶华请教她到夫家后如何立足的事。姜亚道,“嫂子你不知道,徐家族人就好几百,送聘礼单子来的是他一位三婶子,一位六嫂子,说的那些话,都是话里带话,一看就特别有心眼儿的那种。我要嫁过去,会不会被这些人为难,给下马威?”
  姜亚身上没多少即将做新娘子的喜悦,反像要即将入职的新职员。褚韶华想,这倒了是一种有趣的婚姻状态。褚韶华想了想,“想听一下我的意见吗?”
  “我就是想嫂子给我一点意见。”姜亚眉开眼笑的说。
  褚韶华沉吟片刻,问:
  “你嫁入徐家,便可分享徐家的权势与财富,你想没想过,你要付出的是什么?”
  姜亚认真的说,“徐显已经丧偶多年,他在应酬上肯定需要一位妻子,家里肯定也需要一位管理家事的人,何况,孩子不能没人教养。我们既做了夫妻,该我担的责任,我一定会担起来。替他分担家里琐事,为他生儿育女。”
  “我就你说的话做一个分析。第一,他丧偶多年,这些年没有女主人的应酬也照样无碍于他的事业和生活,你知道,男人应酬时有很多办法弥补没有女主人的遗憾。第二,也是同样的道理,这些年,他家里肯定有管理家事的人。第三,孩子一样长大,你有关心过徐家两位小少爷的成绩吗?”
  “我听他说,孩子成绩还不错。”其实,每次与褚韶华严肃谈话,姜亚都有一种莫明压力。可是,往往褚韶华给她的意见都是最有效的意见。于是,哪怕有压力,她也要听一听。
  “那么,你应该弄清楚三件事,以前陪他在外应酬的人是谁?现在他家里管理家事的人是谁?这些年,孩子不可能没人教养,那么,教养孩子的人是谁?这些人,是你现在绝不能得罪的人。姜亚,你怎么忘了,徐老夫人尚在人世,而且,身体一直硬郎,据我所知,徐家内务一直是由她来安排。”褚韶华眼神理智而冷静,姜亚却是脸色一白。
  “你应该有心理准备,露出这样的诧异做什么?”褚韶华端起手边儿的咖啡喝一口,问。
  姜亚觉着胸口有些气闷,“我没想这么多。”
  “那可以从现在开始想一想了。”褚韶华神色郑重。
  姜亚点点头,“我记下了,嫂子你继续说。”
  “如果,把婚姻当做一项工作,你面临的局面比较复杂。徐家是大家族,人口众多,关系复杂,利益纠割必然是有的。你不要孤军奋战,你要依靠徐显,因为你们是夫妻,同一个战壕的战友。如果你遇到拿不定主意的事,只听从徐显一个人的意见就已经足够,他不会害你。这样,你才能尽快在徐氏家族中站住脚。”
  “还有,所有的付出不会是平白的付出,你付出汗水,自然会有收获。对待工作,不要存恶意,更不要存侥幸,你可以走的慢一些,但是,不要试图去走捷径。一步一步的来,如果受了委屈,回家来告诉我们,我们不会看你吃亏。”
  “保重好身体,生活是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走到最后的才是最终胜利者。”
  姜亚做了个深呼吸才从褚韶华的书房离开,走时那副心事重重的模样让褚韶华有些好笑,难道别人家的权势富贵这么好任你分享的。你只是有个光鲜的外壳,突然获得一个宝藏,难道不需要付出代价?不,你会发现,不论是想取走宝藏还是想守住宝藏,都需要付出莫大辛苦。
第291章
联姻的好处
  对于姜家与徐家的联姻,闻家也非常重视。
  故而,姜舅妈邀请褚韶华帮着掌眼所有姜徐两家的定亲结婚的重要过程,褚韶华也都答应了。姜舅妈主要是为了体面,毕竟,褚韶华现在是市长夫人,还是工商协会的副会长。
  姜家准备出的嫁妆,徐家递过来的聘礼单子。徐家颇大手笔,姜家满打满算可以给姜亚陪嫁五千大洋的嫁妆。褚韶华与姜舅妈说,“徐家下的聘太多了,按姜亚的嫁妆,一万大洋的聘礼就不少。”
  姜舅妈眼睛笑成一线天,“这也是女婿的心意。”
  姜亚一向信服褚韶华的判断,拉拉母亲的袖子,“妈,听嫂子说。”
  “咱家到底什么个情况,徐家不会不知道。我听说,舅舅家祖上也是读书人家,姜亚的祖父还是秀才。虽说现在从商,何必在聘礼上占这个便宜。”褚韶华拿着徐家的聘礼单子与姜家草拟的陪嫁单子,“小亚的嫁妆,我给她添妆五千,这是我做嫂子的心意。徐家的聘礼,让他们定在两万大洋上下。这些聘礼,我想舅妈不会要小亚的,我们依旧给她陪嫁过去。三万大洋的嫁妆,放在上海也是极体面的。”
  姜舅妈听到褚韶华给姜亚添妆五千,已是眉开眼笑,可听她说让徐家减少聘礼,姜舅妈很是不舍,“这不是显得女婿看重小亚么?”
  “古来礼数,就是男方聘礼是女方嫁妆的双倍。徐家是大家族,他家会格外讲究。就是我们收了这些聘礼,徐家也说不上什么,可是,姜亚嫁过去,徐家族人的话怕是不大好听。”
  “管那些小人说什么。”
  褚韶华把两张单子推到姜舅妈跟前,“那就一切听舅妈的吧。”
  姜舅妈登时又没了主意,姜亚立刻说,“听嫂子的。妈,我们收人家这么些聘礼,不是显着贪财,咱家又不是卖闺女。何况,咱家家境什么样,徐先生也是知道的。三万大洋的陪嫁,也很多了。”
  “我不是想你更体面些么。”姜舅妈拉着女儿的手,眼神中已透出不舍。她闺女多出息啊,大学毕业又出国留学,一回来就找了这么个体面的好女婿。
  姜亚笑,“嫂子你接着说?”
  “把这意思递给徐家,告诉他家,我们准备的嫁妆在一万左右,他们的聘礼太重了,让他们重新拟聘礼单子。”
  姜亚终于明白褚韶华的用意,做为女方,不能表现出贪婪嘴脸来,人家给这许多聘礼,我明明没有相应的陪嫁,连客气都没一句的收下。怕不必到成亲那日,只要我的嫁妆单子一递上去,就得沦为徐家笑柄。
  姜亚信服,“是,嫂子说的对。”
  一切有褚韶华帮忙把关,褚韶华平时事务也不少,姜亚还常常晚上过去找褚韶华商议,主要是她嫁妆要置办哪些东西。衣裳绸缎珠宝首饰的,徐家的聘礼中也有不少,倒不必把嫁妆钱也拿出来都买这些。褚韶华说,“留出一部分活钱,剩下的买成房产商铺,都可以。”
  姜亚倒也是打算置些产业,只是近年上海不太平,房价不似往年疯涨,还有要跌的迹象。姜亚先时心里没底,才过来问一问。见褚韶华这样说,她就放心置产去了。姜亚寻了个租界的小房子,哪怕租界的房子小些,她也买租界。买来就租出去,每月吃租金,一年也有大几百上千大洋的收入。
  姜亚有一点好处,她只是瞧着清高,骨子里分明的很。几百上千大洋放在徐家眼里估计是星点儿小钱,可再多的钱也是一分一厘攒起来的,何况这是她的嫁妆,以后也都是她的产业。
  徐家管着下聘定亲一应事宜的是徐氏族中的一位三婶子,跟着三婶子出面儿张罗的是三婶子的儿媳六嫂子。这一对婆媳,都精豆儿一般。姜舅妈那点子道行根本不够看,当然,这婆媳俩加起来也不够褚韶华看。褚韶华身份摆这儿,一言一行都有规矩章程不说。尤其褚韶华那种气派,身后站一排助理,门口守二三保镖,每每谈话都有助理做记录,婆媳俩有一句不妥当的话,褚韶华立刻会让助理拿出记录,然后与她们做讨论。如果你说是玩笑,哈,亲事可不是玩笑,让徐家派两个不开玩笑的来吧。
  被姜亚称为精明的不得了的三婶子六嫂子,在褚韶华面前乖觉的跟孙子一般。
  两家经过讨论,徐家的聘礼就定在两万大洋上下,姜家嫁妆一万大洋左右。三婶子六嫂子回去向徐老夫人复命,三婶子说,“市长夫人这气派,绝非寻常人能比。我一跟她说话,就得提起十二分的精神。”
  徐老夫人与褚韶华早便相识,笑道,“我跟市长夫人说话一样得提着精神,你俩少去抖那些小机伶。”
  三婶子把姜家的嫁妆单子递上,徐老夫人一看就笑了,除了聘礼里的东西,余者姜家置办的被褥衣料家俱等物品中,最重的就是租界的一处房产。这份陪嫁在上海也能拿出手了,就像姜家说的,姜家陪嫁约一万上下,可徐家给的聘礼,姜家都给姜亚陪嫁过来。到底是有市长夫人把关,事情办的有礼有节,足够漂亮。
  三婶子道,“姜亲家那边儿说了,咱们的聘礼单子一应珠宝首饰、衣料古董都是全的,他们就不置这些东西了。置处宅子,也是长久产业。”
  “是这个理。”徐老夫人留婆媳俩在家吃晚饭,她对这桩亲事不是非常满意,不论姜家本身,还是姜亚本身,距离徐家的要求都有很长的一段距离。选择姜亚,一则是姜亚性子简单,这姑娘是把攀高枝的野心明明白白写到脸上的人。家里两个孙子虽懂事,毕竟年纪还小。二则便是看中闻家这门姻亲,闻知秋以往在政坛并不算显眼,如今看来,这人眼光绝好,非但娶了个能干的妻子,与各方关系竟都不错。如今尚未至不惑之年,便登上市长之位。
  难得的是,这人低调谨慎,毫不张扬。
  理想的联姻对象。
  可惜现在不流行定娃娃亲,不然闻市长家长女与长孙的年纪倒是相当,是更好的联姻选择。如今只能选姜亚了,虽然学历瞧着漂亮,读硕士的学校只是法国普通大学,硕士成绩也一般,勉强拿到毕业证。大学倒是很好的大学,震旦大学,在校成绩也一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8/2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