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家(校对)第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38

  外头陈二爷叫,“爹,哥,饭好了,吃饭吧。”
  父子俩出去吃饭。
  陈二爷的相貌相较其兄更似其母,生得尖脸细眼,较之陈大爷身上的实诚可靠,陈二爷则略带些油滑。陈家没有闺女,陈太太早早回屋儿歇了,烧饭的就是陈二爷。父子俩到厨房时,饭菜都摆好了。陈二爷待父兄坐了才坐下,话都不敢多说一句,就是闷头吃饭。这倒不是陈家家规森严或是如何讲究,实在是陈二爷还是待“罪”观察中。
  要说陈二爷以前可不是这样主动烧饭给父兄吃的人,以前若是陈太太罢工,烧饭的便是陈大爷。陈二爷出生时,陈老爷就做上掌柜了,陈家家境开始好转。后来,陈老爷攒了些家底,自东家铺子里出来单干,那会儿陈老爷在北京做买卖,陈太太带着俩儿子在家种地。陈大爷十岁上,陈老爷就把大儿子带北京去,跟自家铺上学活儿。对陈二爷,陈老爷俩儿子一视同仁,可是吧,陈太太就舍不得儿子,大儿子去了北京,二儿子再一走,她一人儿在家,这如何成?陈老爷就把妻儿一起带北京去了。原本过的不错,可陈二爷这人吧,你平时瞧着说话行事都凑合,正经做事就爱取个巧耍个滑。做生意,脑筋死板不成,可一味取巧,也不是做生意的路数。终于,陈二爷前年以次充好,险葬出大事赔了招牌。陈老爷气个半死,揍一顿把人撵回老家,陈太太不放心小儿子,就跟着一起回来了。
  自此,陈老爷就看这二儿子不大顺眼。就是这几年陈二爷想再回北京,陈老爷一直没松口,就让他在家老实种地。
  这年头,做儿子的都怕爹。陈二爷一见他爹就紧张,用句贾母的话说,跟避猫鼠似的。反正,也就是这样吧。
  陈二爷倒是跟大哥的关系不错,待吃过饭,陈老爷回屋歇着,陈大爷跟弟弟一起收拾厨房灶下,陈二爷一面洗碗一面问大哥去褚家的事,陈二爷道,“哥你一回家就满面喜色的,跟褚家的事儿是不是说清楚啦?”只听这一句,就知道陈二爷绝不是相貌长的跟陈太太像,母子俩从相貌到三观,都似一个模子脱的影儿。
  陈大爷擦过桌子,正拿扫帚扫地,听弟弟这话,手下一顿,略板了脸,“说什么哪。这是咱爸爹跟褚老爷子亲自定的亲事,哪儿能反悔。”
  陈二爷没想到他哥这满面喜色竟是因真正要与陈家结亲而来,陈二爷刚想说哥你脑子可没病啊那褚家都穷透了,可转念又想,这俗话说,千金难买心头好,他哥他爹反正都是死脑筋,何必说话让大哥不悦呢?陈二爷立刻改了口,“我这不是看娘一直说那啥么……哎,哥你说的也有理。那这事儿就定下了吧?哥你比我长三岁,村儿里跟你这样大小的都成亲的,你这亲事快了吧?”
  陈大爷脸上的欢喜没矜持住,笑,“得叫娘去城隍庙算个吉日。”
  “那我得先恭喜哥你了。”
  “好说。”把地扫好,厨房略归置一下,见弟弟那里也收拾好了,兄弟俩就说着话回屋儿了。
  陈老爷做事向有效率,回屋抽着旱烟就把算吉日的事交待给了妻子。陈老爷道,“老二也跟你娘家的苹姐儿定亲好几年了,寻个媒婆子,把老大老二的亲事一起办了。”
  “老二的也一起办?”
  “老二也十六了,苹姐儿跟他一般大,再拖下去苹姐儿就成老姑娘了。”陈老爷坐炕沿儿抽着旱烟,“现在老家的聘钱怎么说?”
  陈太太原是靠着背摞儿的,听到丈夫正经说起俩儿子的亲事,也坐直了,陈太太道,“这也不一样,要是穷的,十来升卖子就能娶个媳妇。”就算天有些暗屋里也没点灯,陈太太也知道丈夫是个什么脸色,她继续道,“要是家里还成的,去年村长家娶媳妇,给了五十斤小米做聘金,就是了不得的人家了。”
  “行了,咱家也没这么多小米。这样,一家十两银子的聘礼,如何?”
  “十两银子可是不少。”陈太太嘀咕,“你给苹儿家,她能陪送过来。你给那一家子破落户,还不知怎么陪送你个三瓜俩枣哪。”
  “你还没完没了了!”陈老爷不耐烦婆娘啰嗦,啪啪啪的拿铜烟头敲炕沿儿,敲的烟斗里火星子四溅!陈太太还是怕当家男人的,连忙道,“我就这么一说。你说要给老大娶褚家姑娘,我说什么了?再说,我就是把话儿说在前,省得你以后见着媳妇嫁妆有限不高兴。”
  “废话少说。去寻个媒婆子往亲家家里走一趟,要了俩孩子的八字来,合一合。看看有没有年根子底下的好日子,我跟老大还得回北京哪。”
  “什么时候走?”
  “这离过年还有俩多月,下了聘就走。”陈老爷缓了口气,“你在家把老大老二成亲的屋子收拾出来,我们喜日前再回来,耽误不了办喜事儿。”
  “成,我晓得。”说到家里生意,陈太太也不歪缠了,可心里对褚家这门亲事到底不满意。想到这又是长子媳妇,真个堵心。
  可是,堵心也没法子,家里大事还是要当家的说了算,陈太太也只得罢了。只是心里到底存了一口气,想到那十块大洋,心下又心疼的紧。
  其实要说心下郁郁的,也不只陈太太,褚韶华亦不过是高兴片刻,就听到她爹她哥张罗着明儿包肉饺子的事儿。褚韶华心说,眼下这才不过刚入冬,陈家父子回乡,怕就是要趁这空儿把亲事料理了。既然没退亲,现在亲事定了,接下来肯定是请媒人下聘,陈家不可能拖下聘的事,年前是生意最好的时候,若褚韶华所料不差,把吉日定下来,也不能立刻成亲,毕竟得给女方置嫁妆的时间。到时人家来下聘,褚家能不招待着?如今天儿冷,肉又放不坏,放两天待用时,现成就有,就能省下一笔买肉的钱。
  可看父兄这么急着吃肉,褚韶华也不想为着块儿肉再絮叨,谁不要脸面呢,她说多了,爹和大哥也不见得就高兴。褚韶华就说了一句,“爹借的三大伯的衣裳,这给人送回去也不好空手送过去,既是有肉,割一半给三大伯家送去,是咱们的一点意思,以后再张嘴借衣裳也容易。”
  褚父倒不是个小气的,点点头,“是这个理,切下一半,我给三哥送去。”
  褚母也说,“是啊,陈家要过来的消息还是她三大娘给捎的信儿。”
  倒是褚韶中心疼的不行,见他娘割肉直絮叨,“割些就是了,不年不节的,谁家送肉啊。锅里不还有白面馒头,送一碗也是一样的。”
  褚韶中这么叨叨,褚母手一歪,就把肉切的一大一小,大的那块放回碗橱里,小的那块准备送给村长三哥家,又有一事犯愁,“陈家要过来定下亲事、下聘什么的,咱们这边儿也得有个媒人接着。可请谁呢?”时下的规矩,这成亲结婚,就是像陈家褚家这样早商定亲事的,办喜事时也得一个男方媒人一个女方媒人,所以,褚家这边儿还得定个媒人。
  褚父道,“一事不烦二主,就请他三大娘就挺好。正好我还衣裳送肉,顺道儿就把咱们华儿这事儿托付了。”
  褚母把两块肉换个个儿,“既有事托付,还是给人家这块大的。”
  褚韶中当时心疼的埋怨,“娘你也是,切肉就切肉,怎么还切一大一小,对半切就行了。”这下好了,大的给村长家送去,自家只剩这么块小的,这点儿肉包饺子,能有什么滋味儿。褚母顿时没了主意,说,“要不就拿这块小的,我再把剩下的馒头包一包,当家的你一并给村长家带去。”
  看着家里父母兄长商量着究竟送哪儿块肉给三大伯家,褚韶华默不作声,心下叹口气,回屋去了。
第7章
我不饿
  陈家极是俐落,亲事既已说定,请媒人、下聘,一系列的事儿办的痛快。就是在择吉日上,媒人委婉同褚家说了陈家想年底办亲事的消息,这话简直特别合褚家心意,褚家得陈家这亲事已是喜之不尽,自然希望越快把闺女嫁过去越好。褚父半点矜持全无,指着最近的腊月二十二的日子道,“那就这个日子吧。”
  来的媒人是陈家村儿的人,也不知是怎么个辈份,反正都叫她陈大姑,陈大姑笑道,“大吉大利大吉大利,介时您家嫁闺女,咱们陈东家更是双喜临门。”
  褚家知道陈家是一次要给俩儿子办亲事,跟着笑道,“是啊是啊。”
  说定了吉日,媒人再陪着陈家过来下聘,下聘那日,陈家一家子都过来了,还有家族里两个相近的族亲,俱都一身崭崭新的衣裳,面儿上皆是喜色,虽则陈太太那面色怎么看都似强颜欢笑,这个时候却也没几人在意这个。褚家特意请了村儿里最能料理事的三大娘过来,既做媒人,又帮着待客,还有邻居帮着炖肉菜蒸馒头,中午招待陈家人。
  这一日无需褚韶华出面儿,她就在自己屋儿里坐着就好。三大娘家的二闺女叫桃儿跟她在屋里玩儿,桃儿还出去瞧了一回陈大爷,回头打趣褚韶华说是陈姐夫生得俊。褚韶华身上的还是那身红绸裙袄,家里有钱割肉,却是没钱买五尺红布让她做件下聘时的新衣裳。褚韶华闻言笑笑,说桃儿,“今儿有你笑我的,明儿也有我笑你一日。”
  这一天的热闹仿佛与褚韶华不相关一般,中午的肉菜有桃儿给她端来,她和桃儿守着小炕桌儿吃饭,一人一碗肉菜,两个大白馒头。褚韶华吃了半碗肉菜,一个馒头就饱了。桃儿是个能吃的,包圆儿了剩下的三个馒头,自己一碗肉菜吃完,褚韶华问,“吃饱没?没吃饱的话,外头还有哪,再去盛。”
  “不用了,华儿姐,你要是不吃了,我再把你那半碗吃了也就饱了。”桃儿笑嘻嘻的说。
  在乡下,吃剩菜剩饭不算什么,谁家不吃剩的呢?褚韶华就把自己剩下的半碗推到桃儿跟前,笑道,“吃吧,不够再去盛。”
  “够了够了。”桃儿脸颊吃的鼓鼓的,无忧无虑的说,“我娘常说我胖,叫我少吃呐。”
  褚韶华笑,“胖是福气。现在说哪家闺女小子有福气,都是说大胖闺女大胖小子。再说,你也不胖。”村儿里哪里有胖人,就是村儿里的地主都不胖,桃儿是天生的圆脸,才显的有些圆润。
  待中午热热闹闹的吃过酒,招待了陈家来人,及至陈家告辞,这下聘的事儿就算办成了。要说陈家给的聘礼,简直是轰动了整个陈家村儿。天哪,陈家竟然拿出十两银子下聘,这年头儿,三五两就能起一处新屋了。果然不愧是陈家村儿的陈东家啊,这出手,忒是大方!还有这褚家闺女,可真是好福气,一个天足丫头,还能嫁这么好的人家!褚老爷子生前给定的这桩亲事可真好啊!
  总之,感慨什么的都有。
  除了褚韶华,褚家举家送了陈家出门儿。
  一时,又有三大娘和嫂子王燕儿进屋儿来,三大娘满面喜色的坐在褚韶华身边儿,笑着握住她的手,使劲儿攥了攥,直说,“咱们闺女有福啊,真有福!”
  王燕儿抱着孩子,笑着站在一边儿,“我也说,妹妹是顶顶有福的,陈家真心实意。”
  褚韶华腼腆笑笑,由着人说些打趣的喜庆话,并不多言。
  待褚父褚母欢天喜地的回屋,三大娘又说了几句话,褚家这里也没什么忙的了,就叫着桃儿和自家男人走了。褚家又送了一回,这回褚韶华也跟着送村长一家出门,远远看村长一家走远,这才回了自家。
  褚家人俱是喜上眉梢,尤其褚父,将那喜封里叮当响的银子递给妻子,道,“把这钱收好了!”
  “诶!”褚母这素来话音不高的也格外响亮起来。
  褚韶华问,“爹,陈家有说什么时候回北京吗?”
  “有,说大后儿个就走了。”褚父翘着二郎腿,悠哉悠哉的喝着茶水。
  褚韶华道,“那就是明天去宋家店给陈二爷下聘了?”
  褚父滋溜滋溜的喝着茶水,“嗯,亲家在酒桌儿上还说了呢。”
  褚韶华没再问,就回屋去了。
  第二天就是村儿里的大集,褚父一早出去,中午就拎了个肘子回来,说是家里炖肘子吃,将剩下的钱给妻子,道,“把前儿赊的肉钱也一并还了。”
  褚母见剩的十几个铜子儿,顿时心疼的紧,当家的早上出去可是要了五钱银子的。褚母问,“怎么就剩这几个铜子儿了?”肉钱也用不了这些钱啊。
  褚父浑不在意,“集上遇着几个交好的,说起咱华儿的喜事,起哄叫我请客,请他们一人俩猪头脸儿的肉火烧。行了,华儿马上要过门儿,以后还怕没钱使么。”
  褚母小声道,“可还没给闺女置嫁妆哪。”
  “我认识几个朋友,到时问他们置些衣裳料子就成。”褚父叮嘱一句,“炖肘子时,熬上些冰糖更有味儿。”
  “家里哪有冰糖。”
  “给我钱,趁着集没散,我去买些。”
  “闺女嫁妆的事儿,你可上些心。”
  “知道知道了。”褚父哼着小曲儿又出去买冰糖了。
  于是,褚家当天晚饭就是炖肘子。
  褚韶华中午就见那摆碗橱的肘子了,她连提都没提,见晚上又是新蒸的白馒头,又是新炖的肘子,也没说什么。帮着她娘盛粥端菜,听她哥一句,“有这肘子,还端咸菜做什么?”
  “我吃。”褚韶华忍气回了一句。
  待饭菜摆好,大家都坐了。齐刷刷的筷子就朝肘子去了,王燕儿先夹了块肘子皮搁小姑子碗里,笑的亲热,“华儿,你先吃。”
  “是啊,华儿你可得补补。”褚韶中也说。
  褚韶华看着这肘子,真是说不出的堵心。她年纪尚轻,还没修练到喜怒不形于怒的境界,面儿上就带出了些。不过,她到底是个心里有成算的,褚韶华慢慢的夹了两根腌萝卜条儿,起个话头儿,“咱家不是有个表姑嫁到这宋家店么。爹,明天你去宋家店跟表姑妈说一说,让表姑给我打听着些,看宋家店的宋家给他家闺女置多少嫁妆。”
  “打听这做什么?嫁妆是各家的心意。”褚父一口油汪汪的肘子皮入口,不甚在意道。
  “我跟宋家姑娘一前一后的下聘,嫁给又是兄弟两个,以后就是妯娌。何况,到时成亲是同一天,陈家给这么多钱做聘,阖村都知道的,到成亲的时候,陈家村儿的亲戚朋友,没有不比我们俩的嫁妆的!难道我要不如人?”褚韶华冷脸反问。
  王燕儿听到这话,连忙道,“唉哟,妹妹,谁会比这个。”如今刚有十两银子入账,王燕儿想着娘家也不容易,还想贴补一下娘家呐。
  “谁不会比这个?我就会比!”褚韶华横眉冷目,“我嫁去做大儿媳,人家二房本来就是姑舅做亲,到时我嫁妆不如人家,亲疏也不如人家。我倒是没什么,可这说嘴的事儿落在人家手里就是把柄,以后我在婆家就抬不起头!我抬不起头也没什么,人都说,二十年媳妇熬成婆,我慢慢熬就是。可也别当谁是傻的,陈家做生意人家,只有比咱家精更会算账的。咱家的家境,陈家也知道,我早跟陈大爷说过,你给我多少聘,我置多少嫁妆,其他的,我家里难再贴补我。我看爹娘似乎对这钱另有打算,我问你们一句,你们是想以后,还是想立刻把这钱拿出来吃了喝了享用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