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家(校对)第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238

  邵东家叹口气,拍着大腿道,“糊涂啊!世上哪有这样白捡的好事!纵是有这样的好事,不用别人,海关上就有的是人伸手,再也轮不到咱们这样的小生意人的。”
  褚韶华也是无奈,叹道,“大约就是这样的命吧。”
  邵东家劝她,“你还年轻,可别这样命不命的,命还不是人挣不出来的。”
  邵东家邵太太也要趁着天早回县里,未能久待,也便告辞了。二人走前又到陈太太那里辞了一回,陈太太下炕相送,邵太太连忙拦了,让陈太太好生休养。陈太太便让宋苹代她送了邵家夫妇,邵东家邵太太都是坐棚子车过来的,他们那车里收拾的也软乎暖和。待出了陈家村,邵太太才说,“以前瞧着陈二还好,不想竟是这样的糊涂人。”
  “简直就是蠢。”邵东家不客气道,“这样的人,还留在北京做什么。他要是能支撑家业,就不能刚一接手家业就酿出这样的大祸!还不如把剩下的家底子敛一敛,回家置上几亩田地,安生过日子的好。”
  邵太太也觉着陈二顺不是做生意的材料,无他,陈二顺听说也是跟着父兄在柜上好几年了,哪怕照猫画虎,不乱折腾,家业也能维持。哪里想到竟是这样的糊涂人,先是被人骗了钱,又被人骗到赌场欠下高利贷。如今高利贷的事能了还是好的,邵太太叹道,“陈家真是后继无人。我就可怜大顺媳妇,多伶俐个小媳妇,却这样的命苦。”
  邵东家叹道,“命数如此,有什么法子呢。”
  “刚你还劝大顺媳妇哪,怎么你自己倒说起命来。”邵太太嗔一句。
  邵东家道,“她这命就有些坎坷,这样好强的性子,偏偏守了寡。要我说,眼下陈家,也就她还是个出头。可你看陈太太的模样,竟是与大顺媳妇不大亲近。”送客竟叫二儿媳代送,长媳是拿不出手还是怎地!真个糊涂婆子!聪明的长媳不肯倚重,自己又是个糊涂的,陈家以后还有谁能支撑门户?想到陈老爷在时陈家的兴旺,邵东家不禁大是摇头。
  “陈太太素来有些左性。”邵太太道,又说一句,“我瞧着大顺媳妇带着小丫头实在可怜,给她留了十块大洋。”
  邵东家叹口气,很为陈家惋惜。
  褚韶华还是晚上铺被褥,准备打发闺女睡觉时才看到被子底下压了个蓝布包,打开来,里头是十块大洋。褚韶华想着,这定是邵太太悄悄塞在被子底下的,不禁心下微酸,还是将钱收了起来。
  其实,褚韶华在家也没什么花销。家里一应花用都在陈太太那里,陈太太除了买些米面,也没有别个钱拿出来。若是褚韶华当家,她定要给闺女弄些好些的吃食,可如今她若是用钱,叫陈太太瞧见,还不知要生出什么样的风波。想到如今丈夫不在,吃穿自不能与往日相比,就是闺女也要渐渐的适应这贫寒的家境才好。
  好在这孩子乖巧,大人喂就肯吃的。就是不喜欢,褚韶华哄着些,也能吃下去。
  王大力夫妻王二力夫妻是一起过来的,给褚韶华送了半车白菜半车萝卜。王家兄弟在院子里卸菜蔬,王大嫂子怀里抱着萱姐儿与陈太太站在屋前说话,“冬天就是这两样菜,我们今年种了不老少,想着亲家太太刚从北京回来,家里怕是没来得及种这些菜,就带了些过来。亲家太太放着吃,可别客气。”
  陈太太也知人家好意,连忙道了谢,说,“前儿我还寻思着要买些白菜萝卜来吃呢,偏你们就给送来了。”请王大嫂子王二嫂子进去,拿出茶点来招待两家人,又叫褚韶华舀了白面去做中午饭。
  王二嫂子跟着褚韶华去厨下忙了,也顺道跟褚韶华说说话。偏生她是个嘴拙的,肚子里一肚子想安慰这个表妹的话,可话到临头,反不知要说什么了。
  褚韶华看出二表嫂的关心,一面和着面,一面同二表嫂道,“族里亲戚都挺好,我们乍一回来,家里什么都没准备,咸菜是陈大姑拿来的,酱缸里的酱是族里三婶子送来的。柴房的柴禾,也是族里人送的。表哥表嫂不用记挂我,我都挺好的。”
  王二嫂子给她在面里添些温水,“那就好。”
  褚韶华问,“二表哥近来生意怎么样?如今天儿冷了,年前可是卖货的好时节。”
  王二嫂子道,“他昨儿刚跟大哥从北京回来,进了不少货。有人说天津那里也有不少染厂,染厂里就有染坏的料子,都是好胚布,就是染坏了,城里人是不穿那个的。当家的想去天津瞅瞅,要是能进些便宜布来,趁年下卖上一卖,咱们乡下人不讲究,只要便宜禁穿就行。”
  褚韶华想了想,手下略停,道,“我听说天津比北京要更好,天津有港口,做生意的人更多,机会自然也多。要是二力哥想去,最好叫个人与他一起去,俩人也有个照应。这做买卖,无非就是一买一卖,细心些就没什么大问题。”
  宋苹洗着白菜萝卜,小声道,“也要叫亲家表兄留意,外头骗子也多的。”自从褚韶华把陈二顺那高利贷的事了结,宋苹看褚韶华就不再跟长了刺似的,反是又恢复到了以前的老实模样。
  “是啊。”褚韶华同王二嫂子道,“所以说,最好二力哥再叫个人一起,也有个照应。”
  王二嫂子深以为然。
  褚韶华还给王二嫂子提个醒儿,褚韶华道,“县里邵东家是再和气不过的人,前年县里组织了乡贤会,就是邵东家打的头儿,乡里人都敬重他老人家的。咱们这块儿的人,除了往北京做生意的,就是往天津去的人多,我记得娄家庄有位娄东家就是在天津做生意的。要是二力哥去天津,先去邵东家那里拜访一二,打听一下天津那里可有同乡,不论什么地方,有个同乡总是要便宜的。”
  王二嫂子忙道,“这合适吗?”
  “没什么不合适,大力哥在邵家做事,嫂子让二力哥先同大力哥商量,打听一下无妨。”褚韶华道。
  王二嫂子与褚韶华来往的并不多,先时她家男人去北京趸布头做些小生意,没少承这位表妹的关照。只是不想表妹这样的命苦,王二嫂子过来,原是想宽慰表妹一二,结果倒是叫表妹帮她出了不少主意。王二嫂子心下就觉着自己不大会说话,倒说起自家事来,不过,看褚韶华神色不错,王二嫂子就继续与她絮絮的说了不少家常话。
  一时,萱姐儿过来找妈妈,她也没什么事,就是想守着妈妈,又看到厨房里码的整整齐齐的大白菜和大萝卜,一会儿说一句,“妈妈,好大啊!”,一会儿又说一句,“妈妈,可真大!”
  王二嫂子从兜里掏出块糖给萱姐儿,她接了,还知道奶声奶气的说,“谢谢二舅妈。”把王二嫂子乐的不成,直夸这孩子懂事。褚韶华脸上也多了几分笑意。
  中午饭烙的白面饼,吃的就是家常菜,一样炒白菜,一样炒萝卜,一样咸菜丝,一样黑酱,一样大葱。
  吃过午饭,王家几人就到褚韶华屋里说话去了。王大嫂子看褚韶华这里的被褥都是厚实的,屋里东西也还是以前的那些,都很齐全,没再说陈大顺的事。人已是去了,褚韶华还得继续过日子,再说陈大顺也是枉然,反是叫母女俩伤心。王大嫂子就说些家中琐事,褚韶华问了问王二力打算去天津的事,王二力看妻子一眼,就知道是妻子跟表妹念叨的,王二力道,“是有人这样跟我说,我还没想好。”
  褚韶华道,“二力哥你也是常往北京去的,天津离北京很近,坐火车也就半天的时间。眼瞅年就近了,年前生意最是好做。你要是去,带个可靠人,买货时多留个心眼儿也就是了。这时机别犹豫,你的东西多是零卖,趁着年节趸些货来应能赚上一笔。只是必要把东西看好,我们家二叔如何被人骗的,你也是知道的。”
  王二嫂子想到陈二顺被骗的倾家荡产之事,不禁有些心下没底,“要我说,还是在北京稳妥。”
  褚韶华道,“天津也是条路子,何况,天津离咱家比北京更近。不论什么路,就是刚走时不大好走,就得多做准备,多加小心。挣钱哪里有容易的呢。二力哥,你跟嫂子、跟大力哥商量着来。”
  王二力点头,“我必会留心的。”
  待王家人自陈家告辞,在车上,王二嫂子与王大嫂子说,“表妹这样的聪明人,偏生命苦。”
  王大嫂子叹口气,“谁说不是呢。”
  隔五六天,王二力一人过来,给陈家拉了一大车柴禾来。王家兄弟都是有心的,上次过来就留了心,见家里柴禾不多了,王二力想着,陈家现下都是女人在家,就是一大早的搂树叶捡树枝,也有多少呢,又往哪里弄柴禾。干脆就给送了来,王二力把柴禾卸了,饭也没吃就要走。
  陈太太苦留不住,王二力说明儿要去天津,今儿得早些回家。
  褚韶华道,“洗把脸的功夫总是有的。”让王二力过去洗脸,王二力洗把脸,褚韶华天生就是爱操心的性子,给他倒碗温水,问,“二力哥和谁一起去?”
  王二力一口把茶碗的水喝光,褚韶华又给他倒了一碗,王二力道,“我把老三带上,他也该出去见见世面,甭光往家里窝着。都窝傻了!”
  褚韶华道,“人早些开阔眼界,以后见识就不一样。带三顺哥去也好。”
  王二力与她说几句话,就赶着骡子车回去了,让她不要挂心,待从天津回来,再过来说话。褚韶华依旧带着闺女送到大门口,其实,王二力觉着,要不是褚韶华是个妇道人家,他真是愿意带褚韶华一起去天津趟路子进货。褚韶华多灵光啊,比他那没见识的三弟有用多了。
  偏生褚韶华是个妇道人家,如今守寡在家,又有孩子要照看,更不能出远门。
  因着王家人又送菜又送柴,陈太太闲了都念叨两句,“王家表兄都是实诚人。”要陈太太说,比褚韶华娘家还要厚道三分。褚韶华应一声“是啊”,也没别个话了。
  她娘家的确没什么好说的,褚韶华想到娘家就半点谈兴皆无。
  只是,难得陈太太还有点评别人娘家的兴致,陈太太自己的娘家,宋苹的娘家,宋家,一直也还没有人过来。
  王二力走了好几天,宋舅妈宋舅舅方一脸哀痛的上门儿了,先是哭了一回外甥陈大顺,闹得陈太太也跟着哭了一声。之后就打听起北京的生意来,宋舅妈原以为陈大顺一去,就当是女婿陈二顺当家了。其实,原也是宋舅妈所想,只是宋舅妈再也料不到陈二顺直接把家业败了个七零八落。就像陈太太同宋舅妈哭诉的那般,“在北京实在是支撑不下去,我就带着她们妯娌和孩子先回来了。”
  宋舅妈原是提了一篮子鸡蛋过来的,待宋舅妈走后,褚韶华发现那鸡蛋只剩一半了。陈太太直接急了眼,看俩媳妇如看贼,审问二人,“这鸡蛋咋少了这许多?”
  褚韶华不好说什么,宋苹脸胀的通红,陈太太立刻就猜到了,不可置信的直着眼盯着宋苹问,“苹儿,你娘又把鸡蛋拿回去了?”
  宋苹羞愧的说不出话。
  褚韶华只好把宋舅妈走前的话同陈太太说了,“舅太太说这鸡蛋里有一半是要拿给李大户家的,李大户早先跟舅太太订下的,舅太太一会儿得给李大户送去。”
  到底当着褚韶华,尽管陈太太根本不信宋舅妈这鬼话,可眼下这台阶不得不下,只是想到娘家弟妹这样的势利,陈太太心下恨的不得了,好几天没给宋苹好脸色。
  宋苹一连几天眼睛都是肿的,褚韶华是真不喜欢宋苹这性子。她太知道宋苹,因俩人一同进门儿,宋苹又是陈太太的娘家侄女,先前未免没有想压她一头的意思,只是后来事事不如她,方不得不低头。后来,大顺哥去了,宋苹怕是想摆个当家媳妇的架子,只是,她这当家媳妇的架子还没摆起来,陈二顺又把个家业给败了。这样惹人厌的人,褚韶华却也可怜她,这样的愚昧,蠢笨。偏生俩人又做了妯娌,褚韶华见她如此,叹口气劝她,“自己想开些吧。”
  宋苹哽咽,“我自己的娘家,自己个儿亲娘……”明明提了一篮子鸡蛋过来,听着她家现在家业不比从前,立刻又把一篮子鸡蛋提了半篮子回去,这叫什么娘家,这还是亲爹娘吗?
  褚韶华都不理解宋苹为什么对娘家有这么深的感情,宋舅妈再刻薄,提了一篮子鸡蛋过来总也留下了半篮子,她娘就空着手过来哭了两场,她一样理解她娘。她娘不容易,她娘家穷,帮衬不了她什么,就算一家子都过来,也不过是一起哭罢了。她特别理解,没什么不理解,也没什么委屈的。这世上,总是有明明应该很亲近的人,其实缘份极浅。明明关系一般的人,却也许可以相交若亲。
  有时候,血缘真的代表不了爱。
  血缘与爱,其实是完全的两件事,只是很多时间,我们往往将其混为一谈。
第89章
品性才能
  刚进腊月,陈二顺便带着陈大顺的棺木回了家,请乡里有名的风水先生点了个上佳吉穴,将陈大顺的棺木入土为安。一样有不少亲戚族人过来帮衬,褚家那里也送了信,褚家倒是一家子过来了。只是,这次的排场远不比陈老爷那次,待了一日水酒,便将入土下葬的事办好了,且酒席里菜多肉少,馒头也是全玉米面的。褚父私下直说简薄了些,褚韶华道,“这也是没法子的事,现下家境如此,再大的排场也撑不起来了。”
  办完陈大顺下葬之事,陈二顺与陈太太说了些柜上生意的事,虽则陈太太把最后的老底子拿出来,陈二顺还清银行贷款,赎回两号买卖,可做生意,还得有流水,不能柜上一点儿活钱也没有。陈二顺说两号买卖实在难以维系,遂卖了东单的小铺子,遣散了那铺子里的掌柜伙计,如今只留着王府井的铺子罢了。
  陈太太半点生意不懂,陈二顺这样说,她也只是流泪说了句,“若你爹地下知道这事,不知如何伤心。”
  陈二顺也滚下泪来,哽咽道,“是我对不住爹娘。娘,儿不孝。”
  陈太太去岁丧夫,今年丧长子,陈二顺纵不成器,陈太太如今看他也如眼珠子一般,陈太太拭泪道,“这怎能怪你,都是那杀千刀的韩寿!老天爷也得叫他不得好死!天打雷霹的畜牲!”恶狠狠的诅咒了一回韩寿,陈太太还得安慰儿子,“你一人在北京,瘦了这许多,先好生歇一歇,明儿叫你媳妇去打二斤肉来,娘给你炖肉炸丸子吃。”
  陈二顺叹道,“家里生意如此,我哪里还有吃肉的心。娘你多想着自己些,家里还有侄女儿哪,别总是想着我。”
  “我们怎么着都成,你是家里的顶梁柱。”陈太太越发要好生给儿子进补。
  褚韶华起先并不知家里铺子卖了一个的事,她是听陈二顺说魏东家也被人骗了五千大洋的事,才晓得陈家在东单的那个小铺子被卖了。陈二顺唏嘘感慨,“如今真是骗子遍地走,魏大哥那样精明的人都着了道,他进了一批厚料子印花洋布,瞧着是好的,结果那印花一下水就糊的不成样子。魏大哥回头去找那商家,哪里还找得到!这一下子,魏大哥把原来要开分号的钱都填进去了!”
  陈太太几人听的脸都白了,褚韶华亦忍不住为魏家担忧,陈二顺接着道,“不然,我本想找魏大哥借些钱周转一二的,我看魏大哥赔的这样惨,安慰他还不够,哪里还好开口。”
  褚韶华的眼中就闪过一丝奇异,看向陈二顺的脸色微妙起来。陈太太已是道,“咋魏家也这样歹运!”
  宋苹也说,“北京城这骗子也忒多了!”
  褚韶华跟着说了句,“是啊!”不禁思量起来,这也忒巧了些。陈家刚出事,依着魏东家的谨慎竟也被骗,蒙受巨大损失!褚韶华不由想起当初魏东家得知陈二顺借了高利贷时说的那句“要是一二千,我还能帮着凑凑”,当初或是情急之下,但由此可知,魏东家轻轻松松便可拿出一两千的,那么,魏东家柜上的现钱,三四千怕是打不住。这次一下子赔了五千进去,可见是把手头的现钱都赔进去了。这样,陈二顺还没开口借钱,魏东家就堵了陈二顺的嘴!
  是的,褚韶华完全不认为魏家是真的被骗了!
  魏东家要是这么容易被骗,他就不是二十出头就在北京城开铺子做生意的魏东家了!陈二顺以为人人都似他一般志大才疏呢,不过是魏家编个故事装个样子提前堵陈二顺的嘴罢了!
  至于魏东家为什么要堵陈二顺的嘴,不见得是魏东家小气,自陈家出事,魏东家忙里忙外没有少帮忙,可就陈二顺这样的才干,褚韶华将心比心,自己是魏东家也不会把钱借给陈二顺!再好的交情也一样,谁家的钱来得都不易,凭什么白白去打水漂呢?
  褚韶华真不知陈二顺如何经营就到了卖铺子的地步,陈太太把压箱底的钱都拿出来将铺子赎了回来,如今正是年底,哪怕柜上没钱,年底是清账的时间,以前那些个客人,到年底就要结账了,这些账目结回来,立刻就是一笔活钱。再说,再没钱也不至于卖铺子,退一万步讲,铺子可以卖,生意不能关。
  就是到了卖铺面儿筹现款的地步,可以卖铺面,但我带着租约一起卖。卖的时候与买家说好,我还要租这铺子三年!或者若没活钱,根本不必这么快把铺子从银行赎回来,银行的利再高,比高利贷还是低的,先还银行利息就是!拿老太太给的钱做周转流水!何必要把买卖关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2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