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家(校对)第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238

  去村里这样的事,褚韶华自不会劳烦他人。虽则陈二顺挺想一起去,褚韶华却是说他是家里的顶梁柱,且铺子里张罗生意离不得他。铺子里活计多,宋苹也要做针线,褚韶华便一人去了。
  待到陈三叔家,将事与陈三婶子一说,陈三婶子没有不乐意的。褚韶华与陈三婶道,“就是住的不大宽敞,我想好了,介时叫三妮同我一道住。先学些裁剪上的事,再慢慢做针线,婶子放心,她有不会的,有我教她。现下生意才开始,不如这样,我想着,暂且算最低一月两百钱,我也给三妮计着件数,她裁一件衣裳算一个铜板,若是一月超过两百件,就按件给她算钱。若是到不了两百件,我也给她一月两百钱,婶子你看成不?”
  起止成不?
  陈三婶脸上乐的跟朵花儿似的。当天就叫闺女收拾包裕,母女俩跟着褚韶华往县里去了。陈三婶本想留饭,褚韶华说县里活儿忙,陈三婶就包了几个馒头,给闺女带着铺盖,搭车一道去了县里。褚韶华的裁缝铺,陈三婶早就来过,跟陈二顺打过招呼,陈三婶就跟着褚韶华去了后头屋儿里。三间屋,中间的是陈太太住,东厢陈二顺宋苹,西厢就是褚韶华带着闺女萱姐儿,陈太太带着萱姐儿出去玩儿了,褚韶华让三妮放下行礼,笑着,“虽不宽敞,也够咱们姑嫂住的了。”
  这屋儿不大,临窗一条南北通到底的小炕,睡五六个人也睡得开,褚韶华母女的铺盖都放的齐整,贴南墙接炕是个红漆躺柜,贴西墙的则是个放衣裳的立柜,立柜边儿上又有脸盆架上搭着两块雪白干净的毛巾,一大一小,可知是褚韶华母女的。
  虽屋不大,却是收拾的极干净整齐,褚韶华让三妮放下东西,陈三婶搁下铺盖,直说,“这就很好。”
  褚韶华倒了三碗茶水大家一道喝,路上光吃馒头,也没得水喝,都渴了。褚韶华说的很实诚,“咱这铺子不大,规模也没法子跟人家大铺子比,咱们慢慢来,先在县里站住脚,也不怕以后做不起来。”
  陈三婶喝着水,笑望褚韶华道,“我瞧着你一准儿成。”
  褚韶华又叮嘱母女二人,“这工钱的事,咱们自己知道就成了,也别跟外人说,不然多了少了的,倒生出些是非来。如今这外头铺子,学徒是没钱拿的,都是给师傅做使唤。伙计一年有两三块大洋就是好的了。我心里,一则是想着三妮是个俐落闺女,手头快,干的是实实在在的活计。二则咱们正经是一家子,自与外头那些人不一样。只是这事叫人知道怕是要说闲话,咱们自己人知道就成了。”
  三婶子三妮母女都应了,陈三婶又说,“华儿,你给三妮开的这工钱,略少些也成的,可别叫你亏了。”
  “婶子放心,我再亏不了的。”褚韶华笑,“等以后三妮练好手艺,兴许能跟着我把铺子再开回北京去。”
  陈三婶笑,“那敢情好,我可就盼着哪。”
  ——
  招了陈三妮做帮手,褚韶华这里的活计一下子就轻松不少。陈三妮甭看年纪不大,天生的一双巧手,裁剪衣裳什么的,褚韶华画好,她剪起来俐落的紧。再有些简单的针线,她也能上手做一做。
  再有,褚韶华开张也不过半年,县里自县长太太到略有些头脸的太太奶奶们,衣裳活计大都叫褚韶华揽了过去。原本县里的两家裁缝店都叫她给挤的关了门,褚韶华还收罗了俩绣活好的女工,倘有绣活就派给她们做。褚韶华做生意的本领,饶是邵太太都同邵东家说,“我看过不了几年,韶华又得把铺子开回北京去。”
  邵东家笑,“也说不准。”
  ——
  祸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或是从褚韶华那再严实的衣裳也掩盖不了的好身段儿好模样而起,或是自褚韶华的裁缝生意兴旺、财源广进而起,或是自媒人上门给褚韶华提亲时起……其实,说来都是自那心术不正的肮脏内心起。
  人心有多善,褚韶华说不清楚。
  可人心有多恶,才会生出这等样的丑陋的嘴脸。
第96章
家败之三
  才华如同一个人的光辉,有才华的人,身上的光辉终是掩盖不住的。
  褚韶华就是这样的人。
  不知是不是褚韶华出身的缘故,哪怕如今褚家败落,说起褚韶华出身时,人们也总会说一句“哎,想当初褚老爷子活着时,也是兴旺之家。”,来说明褚韶华血统中就与寻常女子不同。
  而褚韶华也的确是不同的,陈老爷一辈子经营的两号买卖都在陈二顺手里败落,褚韶华却是转而靠裁缝铺在县里财源广进。其实,没有人们想像中赚那许多钱,或者在乡下人眼里已是一辈子都难见到的巨款,可相对于褚韶华,她不是没见过钱的人,她更是见过如潘先生那样成功的生意人,所以,在裁缝铺开张半年后,褚韶华盘下旁边的铺面儿,将裁缝铺的规模扩大一半,且在县里招了个老裁缝做帮手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陈家虽先前败了家业,可这兴旺也就在眼前了。
  褚韶华也是这样认为的。
  褚韶华把准备去天津进货的王二力介绍给段浩,褚韶华就是这样的心肠,她非但想自己能有所作为,也希望亲戚朋友的都能过好日子。说来,她能顺顺当当的做裁缝,开始还是不多亏表哥表嫂的帮衬么。所以,但有机会,褚韶华觉着人品不错的人,也会介绍给表哥认识。褚韶华说,“二力哥常去天津染厂进些便宜的有些残疵的货回来,比起段先生的生意自是不值一提,可天津那些染厂,我二力哥也知道不少。咱们这块儿,最好的地方也就是北京、天津、保定府这些地界儿了。您不是要去天津么,要是您有兴趣,我二力哥这回也要去进货,倒是能做个伴儿。”
  自从段浩请褚韶华帮着做了几件衣裳当样式挂在工厂,俩人就认识了,算是建立了长期的生意关系。褚韶华是个大方性情,对着男子多是不假以辞色,可正经就事论事,褚韶华做衣裳的手艺活计都不错,做为买卖双方,段浩觉着,起码褚韶华在生意上很拎得清。不似那个陈二顺,见面儿就是一堆的废话。
  待慢慢熟了,褚韶华偶尔也会跟段浩提些建议,譬如料子颜色上,哪种蓝更衬肤色裁衣裳更好看,哪种蓝更端庄稳重,哪种红大姑娘喜欢,哪种红是妇人的偏爱。别看段浩做工厂的本事不错,可在这上头,他真没褚韶华清楚。如今听说段浩要去天津,褚韶华介绍了王二力给他们彼此认识。
  段浩也是知褚韶华好意的,连段浩他娘段太太知道也说,“这位陈大奶奶倒是心肠不错。”各行有各行的路数,如段家,段老爷在县里,以前是捕头现在是所长,说来也算是县里的一号人物。可如今讲究新文化,儿子在外念书回来在县里开纺织厂,这经商的路数,段家就不大熟。
  不过,段家与邵家是亲戚,段太太与邵太太是亲姐妹,也就是说,邵太太是段浩的大姨。段浩年纪比邵表哥要略小些,邵表哥当年是庚子赔款出去留学念的书,段浩这个是家里出钱供他去巴黎留的学。段所长原是想等儿子回国借着国外的那个叫文凭的东西好谋个县太爷的位子当当,不想儿子更愿意做生意,叫段所长好生郁闷。这做生意的事,只得让连襟儿指点着儿子些了。
  甭看邵老爷在乡里也算小有声名,而且,邵家在县里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大商户,大家也推举了邵东家做县里乡贤党的头领,可实际上,这一切都有个前提,那就是:在县里。
  邵老爷是个有远见之人,凭他当时叫儿子去考留学生就知道了。可邵老爷做生意的本领么,嗯,不客气的说,其实不如小邵东家。邵家以前的日子虽不错,在县里也就是个地主老财的水准。邵家真正大发达,是在做了粮食生意以后。可要知道,邵家的粮食生意可不是邵东家谈下来的,而是小邵东家谈下来的。如今去上海做生意的,也不是邵东家,而是小邵东家。
  不过,这并不能说邵东家就不如小邵东家了。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人各有优缺,说不得哪个更好,哪个就差一些。
  不过,在生意上,邵东家倒是能教一教这个外甥一些生意经,这新式的纺织啥的,邵东家也不大懂来着。好在段浩从没想过要家里帮他什么,段浩自己年轻,也肯闯荡,把厂子建好,段浩就打算往天津去瞧瞧。这个时候,自然需要一个对天津染厂熟悉些的人。其实,凭邵东家乡贤党首领的身份,这三乡五里的,也有在天津做生意的同乡,给段浩介绍一个并不难。不过,能多一个渠道,谁会拒绝呢?
  段浩问了王二力何时去天津,就约了王二力一道同行。
  王二力看段浩话很少,还以为段浩不大看得上他,好在褚韶华已经同王二力说了段浩的性情,寡言。王二力这才略放下些心,升斗小民,最怕官身。哪怕段浩是不官,可段所长是在县里管事儿的,所以,王二力向来有些粗糙的性子,竟还略有拘谨。
  ——
  褚韶华这样的热心肠擅交际,哪怕她来县城时间未久,可但凡与她来往过的,说起她都是好话。且因着如今在县里开铺子,村儿里人但有到县里来的,过来喝口水、歇个脚、寄放些东西,褚韶华从不嫌麻烦。就是村里人过来做衣裳,褚韶华也都会给些实惠,略便宜些,不与给外头人的价钱一样。陈家以前虽说在村里名声也不错,可陈老爷毕竟是外出做生意,陈太太的风评就很寻常。哪有如今村人的交口称赞,都说老陈家可算是娶着了,有这么个媳妇,以后日子也是不必愁的。
  就瞧瞧陈家春种秋收就知道,以前有王家兄弟帮忙,也需雇几个短工,如今都不必雇人,族人知道她家要田里有活,都是主动带着家伙什去帮忙的。褚韶华也不白麻烦人,饭菜做的实诚不说,她在县里开着铺子,村里人来县里买什么东西办什么事,褚韶华能帮忙的时候从没袖过手。
  褚韶华这样的性情,这样的本领,她的光芒,长眼睛的都能看得到。
  先前刚回老家时,褚家就打过让褚韶华改嫁的主意,那会儿不过是为了几块大洋罢了。如今也时常有人打听她,有些是问到王家兄弟那里的,有些则是敲边鼓的跟褚韶华说。褚韶华完全没有改嫁的意思,她闺女还小,她也不想再嫁人。
  褚韶华现下的心,都在生意上。她同陈太太说的话,“现在才到哪儿,如今咱们不过是在县里赚几个吃饭的钱罢了,爹活着时,生意是做到北京去的。”
  要说陈老爷当年能将生意做到北京去,褚韶华的目光是比陈老爷当年更远的地方,她时不时的会想起听许多人说起过的上海,还有潘先生送她的《地球说略》上的欧罗巴大洲、亚非利加大洲和亚美理驾大洲,这样的地方又是什么模样呢?
  相对于媒人给她说的那些乡间男子,这些广阔天地岂不更是令人心驰神往。
  不过,这一回的媒人却是与众不同。
  ——
  段太太是给娘家侄子做媒,说来,这既是段太太的娘家侄子,自然也是邵太太的娘家侄子。来做媒来,段太太还与邵太太商量过,邵太太道,“我瞧着韶华全没有出门子的意思,也有不少人打听她,听说她都回绝了。”
  “是大嫂子托的我。”段太太道,“大明媳妇去了也有一年多了,大嫂子这近一年就愁他这亲事,你也知道,大明性子软,大嫂子就想给他说个能干的。她在陈大奶奶那里做了两回衣裳,十分喜欢陈大奶奶的爽俐能干,千万托了我。就是陈大奶奶的闺女,带过去也无妨。”
  邵太太皱眉,“这得看韶华的意思,如今那裁缝铺,都是她撑着。不是我说,她婆家就不一定愿意。”
  “不要铺子,大嫂子就是相中陈大奶奶这个人。”因是侄子的事,段太太十分心热。
  看妹妹这样说,邵太太也不好再说什么。不过,段太太叫她一起去找陈家人询问,邵太太却是没一道去。邵太太与妹妹道,“韶华不见得有改嫁的意思,你问问就成了,若人家不愿意,就算了。”
  段太太笑,“这我还能不知道。我也是却不过大嫂的面子,大姐你不知道,大嫂子可是相中了陈大奶奶,要不,她找个媒人就成了,也不能这样千万的请托我。”又问,“大嫂子问姐姐没?”
  “问了,我没应她。我瞧着韶华是个忠贞性子,不似那些不懂规矩的妇人。”
  “陈大奶奶行事自没的说,她人品也端庄,我瞧着她委实不错。原我也听说她不欲再出门子的,不想应承大嫂,可大嫂说的那样可怜。我想着,陈大奶奶毕竟还年轻,她今年才二十岁,就这么一个闺女。眼下她家二房还没儿子,若是二房有个儿子,以后算是怎么着呢。”因褚韶华曾介绍王二力给段浩认识,虽说没有帮上大忙,但是也给段浩介绍了一些王二力常去趸货的一些染厂的情况。由此可见褚韶华性情,段太太也是个热心人,同姐姐道,“咱娘家就大明这一个娘家侄儿,他偏生是个软性子。要是有陈大奶奶这样媳妇帮他掌家,以后也不必愁的。”
  邵太太笑,“这倒是。”
  段太太同姐姐说了一回,趁着裁新衣的时候,就委婉的同褚韶华提了提。段太太再三说自家侄子性情如何好,就是萱姐儿,带过去也是一样的看待。褚韶华却终是未应。段太太也只得罢了。
  段太太还与邵太太说,“我原说咱们大明的条件,在这县里也是数得着的,家里七八百亩田地,县里也有两处铺子。不少有未嫁闺女的人家都打听大明哪,陈大奶奶怎么着也得考虑一二,不想她根本没想就回绝了,看来,她真是一意要为陈大爷守着了。”
  “我说的没错吧?”
  段太太感叹,“难得她这样年轻,竟有这样的志向。”
  这事于段家也就这样过去了。段太太着实未料到,她娘家嫂子竟是托了媒人往褚家去说,叫段太太说,嫂子家的家境都摆这儿了,人家陈大奶奶不乐意,那就是真不乐意,就是往人娘家说也没用。初嫁由父母,再嫁自由身。再者,现在的新派人连初嫁都讲究自由身哪。
  果不其然,碰个钉子回来了。
  褚韶华无此事,段太太的嫂子李太太也只有罢了的。毕竟,家里条件优越,不见得就找不着比褚韶华更好的。
  这原就是平平淡淡的一桩求娶提亲,却是由此引发了褚韶华生命中最大的一个转折。当然,这样说也未免不公道,因为,褚韶华在其后的许多年都认为,不论有没有这个引子,卑鄙的人品都不会变得高贵起来。
  ——
  话说,李太太托媒人去褚韶华的娘家打听褚韶华再嫁之事,虽则褚家半点做不得褚韶华的主儿,可李太太出手阔绰,媒人也很肯用心,在褚家说了一回李家的家境,褚韶华没半点心动,倒是褚家先乐意的了不得。毕竟,在褚家看来,哪怕现在裁缝铺子在红火,那说来也大半是陈家的生意,如今李家现成的七八百亩田地,县里两处铺面儿,家中就一独子,那李大爷前头媳妇还是生了个闺女去的,褚韶华嫁过去,一年半载的给李家生个小子,李家这些家业还不都是褚韶华的了。
  故,褚家大是心动,褚韶中王燕儿两个又往县里走了一趟,非但与褚韶华说这事儿,还与陈太太念叨了一回。与褚韶华说的时候,褚韶华直接就把两人撵回去了,第二次过来,王燕儿留了心,只说与陈太太说话,她也是个会说的,“我妹妹不好直接跟您老人家说,可她毕竟还年轻,您说是不是?她才二十啊,如今这家业也又给你们置起来了,她说了,这家业她半点儿不要,就带着萱姐儿过去。以后,您还是她的长辈。”
  陈太太想叫褚韶华过来问问到底是不是这么回事,褚韶华却是去了县长家里给县长家老太太送衣裳。王燕儿轻声道,“就是妹妹托我过来跟您说的,她哪儿好亲自说的。”
  陈太太抱紧萱姐儿,硬梆梆道,“萱姐儿是我家大顺的骨肉,哪里有给她带别人家的理。”
  “不带也成。”王燕儿道,“您老人家若是愿意,我就跟妹妹说了。”
  陈太太没吭声,脸色却十分不好。
  别看王燕儿巧舌如簧,糊弄陈太太是小菜一碟,她这样的本领拿到褚韶华跟前根本不够看的。褚韶华一巴掌就糊到她脸上去了,不为王燕儿跟她说的“这事儿”,而是王燕儿这手段,她一听王燕儿头一句话,“你家老太太也允了的。”就能猜到王燕儿是如何与陈太太说的。
  褚韶华大怒,指着王燕儿的鼻子尖儿骂道,“我不撕破脸不过是给你脸,你还敢来我家里乱嚼咀,做这种两面三刀的事!”
  王燕儿委实没料到褚韶华会动手,她当即就要还手,王二顺上前去拦,倒叫王燕儿挠了两把。褚韶华见此人这般没用,大喝一声,“三妮、二弟妹!”三妮宋苹一起上手,褚韶华也没闲着,拿着量衣裳的竹尺把王燕儿直接一路从裁缝铺抽到大街上去,要不是王燕儿跑的快,褚韶华非把王燕儿打个烂羊头不可。
  褚韶华闹出这般动静,陈太太心下略安。褚韶华私下又问陈太太王燕儿过来是怎么说的,陈太太大致说了,褚韶华道,“我说会给大顺哥守着就是会给大顺哥守着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2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