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家(校对)第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238

  林敬川见褚韶华这般斩钉截铁的拒绝,就知人家怕是真无心拍电影,他却也不急,道,“那褚小姐有没有兴趣了解一点有关电影的知识。褚小姐大概不知道,电影演员工资很不错,像褚小姐这样的资质,即便初入职,一月也有三十块大洋。若以后能成名,三百块大洋的薪水也是有的。”
  林敬川对褚韶华是做过分析了解的,尽管褚韶华在穿戴上称得上体面,可呢料大衣与皮鞋都是旧款式,身上也没有任何首饰,如今虽是在百货公司做售货员,经济上想必并不宽裕。不料,他说出这样的薪水,褚韶华却没有如他意想中有半点吃惊,褚韶华仍是平静模样,褚韶华道,“就是一月三千块,我也没兴趣。”
  林敬川倒是给褚韶华这口气震住了,褚韶华并不是个愿意得罪人的性子,她继面缓了缓口气,道,“我十分感谢林先生对我的欣赏,不过,我是真的对电影没兴趣。当然,我不是个有钱人,可这跟钱无关。”
  林敬川问,“莫非褚小姐这样的磨登人物也觉着演员是下等人才会做的职业?”
  褚韶华心说,从没听说过戏子是什么高等职业。不过,当着矬人不说短话。褚韶华摇头,“并不是这个原因。说来以前我都没看过电影,上次林先生邀请我去您家公司,我特意去影戏院看了一回。在我看来,电影比听戏可有意思多了。以后,电影超过戏曲也是早晚的事。现在如梅兰芳、荀慧声也是有名大家,受万人推崇,我自己也不是什么高贵人。我不接受林先生邀请,是因为我志不在此。”
  林敬川问,“褚小姐志向在于……”在林敬川看来,褚韶华这种在百货公司站柜台的,一月顶天十多块大洋,糊口尚且勉强。难道电影公司的薪金不比百货公司的柜台有魅力。还是说,褚韶华的志向在于——站柜台。
  褚韶华唇角勾了勾,没再与林敬川多言,褚韶华道,“这次算是与林先生把话说清楚了,上海滩这样大,比我长得好的女子多的是,我相信凭林先生的眼力,定能寻找出最好的电影明星。我还有事,先告辞了。”
  说完,褚韶华微微欠身,起身离开。
  褚韶华根本没把林敬川开出的薪金放在眼里,就是褚韶华的话,不要说一月三十,就是一月三千又如何。褚韶华是见过白家小夫人的,那是专门在男人身上下功夫的,一年得的东西钱也得上万大洋,可又能如何?
  褚韶华打心底看不上白家小夫人!
  褚韶华要是想靠脸弄钱,她不会现在还过这样的日子,美貌当然是一种利器,但是,这只是一种个人魅力的附赠加持,褚韶华从来不介意用相貌令人心生好感,可如果靠脸去卖钱,那绝不是褚韶华要走的路。世上那样多的聪明人,也有无数人愿意为美付出大笔银钱,但是,这是需要付出大额代价的。
  何况,她现在虽是孤身一人,可她还有闺女在,以后别人问起闺女,你妈妈是做什么的?难道叫闺女说,她妈妈是个戏子。
  褚韶华才不会让闺女有这种回答,她把话说明白后就直接坐车回家写她在柜台中增加眼镜种类的计划书去了,想着明天还要找杜老板谈一谈做眼镜的事。
  褚韶华忙忙碌碌到深夜才睡。
  ——
  不得不说,褚韶华真是个人才。
  她虽也算上过学,却也只是在乡下跟老秀才认了几个字,后来到北京后认识潘先生,从他那里借了些书看,勉强不算文盲。她虽则以前娘家夫家都有过生意经营,可在她年少时,祖父过逝,娘家生意烟消云散。待到夫家,也不必女人插手生意。所以,褚韶华正经做生意的时间就是做裁缝的那一年多,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她就敢写计划书。
  最让沈经理惊叹的不是褚韶华敢写计划书,关键是,她还写的不错。当然,褚韶华向来不是个居功的性子,这计划书的末端署的是三个人的名字。不过,褚韶华的排最前,原本,褚韶华是想小李排最先的,毕竟,小李是组长,小李却并不贪功,执意将褚韶华落在最前。褚韶华对此很是满意,觉着小李是个可交之人。
  沈经理看过褚韶华申经的经费,二十块大洋,并不算多,而且,名目褚韶华都列了出来。就是,有一项沈经理不大理解,问褚韶华,“你还要定制名片吗?”
  “对。”褚韶华道,“我看许多出来做事的人都会印名片,见到人发一张,很是正式。接下来我们除了要跟杜老板谈合作的事,还要出去选购眼镜的款式,出门在外,有备无患。而且,如果遇到可合作的人,空口白牙说我们是公司的人,人家凭什么信呢?有名片,可信度就增加很多。”
  尽管褚韶华说的一脸正气,沈经理心说,我就不信没臭美的原因。沈经理发现褚韶华是个很臭美讲究的人,像公司的制服,很少有人去改的,就改,也就是改改长短。褚韶华不是,她把那制服改的合身极了。而且,自从褚韶华剪了短发,公司里的几个女售员也咔嚓咔嚓剪了短发……
  好吧,沈经理对女人的事一般无解。他点了点头,一本正经的同褚韶华道,“那职业这一栏便给你们印特别办事员吧。”
  褚韶华谢过沈经理,待沈经理大手一批,写出领款单,小李连忙双手接了。沈经理鼓励一句,“好好看,年下是购物高峰,抓住这个机会,争取让咱们柜台的眼镜一炮而红。”
  小李忙道,“是。”
  褚韶华说,“您只管放心。”
  俩人出了经理室直接到财务那里领钱,褚韶华让小李拿着这钱,当天就去找杜老板商量增加眼镜品种的事。因着有前番放大镜的生意,杜老板也是小赚一笔,见到褚韶华到访很是高兴,连忙让媳妇去泡茶,端些点心过来。褚韶华笑,“杜老板生意兴隆。”
  杜老板请褚韶华坐了,笑道,“都是托褚小姐你的福。”
  “哪里,也是你东西品质过关,我们提的意见,你肯接受。”褚韶华坐下,接了杜太太端来的茶,笑道,“嫂子别忙了,您这样,我该不自在了。”
  褚韶华先寒暄几句,方说起柜台想增加眼镜品种的事,杜老板喜道,“这自然是好,只要小褚你定出样式来,我这里没二话。”
  杜太太见褚韶华是给家里送生意来的,连忙出去,掏了些钱,让家里帮佣出去水果店买些上好水果回来。褚韶华把计划给杜老板说了,道,“平光镜是可以直接卖的,这倒问题不大,到时你一样多做几副就是。可近视眼和老花镜,必要验光才能配的,我们那里没有专门的验光师,你有没有空过去。”
  杜老板一时有些为难,他家里生意虽寻常,偶也有些生意的。褚韶华道,“你家里祖传干验光,有没有兄弟侄子能过来帮忙的,让他们过来帮你看店。你到我们那里去,这也不只是我的私心,一则这生意咱们是分成算的,二则你到我们公司多露露面,于你名声也有极大好处。”
  杜太太听了都说,“我看是褚小姐说的道理,大哥家的侄子也不小了,让他过来咱们店里帮忙是一样的。”
  杜老板想想,的确也是这个理,他道,“我听褚小姐的。”
  褚韶华这里先与杜老板议定以后去柜上当不要钱的验光师的事,又同杜老板说起如今眼镜的款式来,褚韶华道,“我一直想去看看别家公司的眼镜,可哪里有空。现在才得闲,老杜你这里安排好,明儿我过来,咱们一起往别家眼镜店看看,现在最流行什么样式。”
  杜老板应的倒挺痛快,可正经与褚韶华出门到别家眼镜店看款式时,那叫一个磨唧,精益公司的店不好意思进倒罢了,别个店也不好意思进,说是同行,都认得,这么大咧咧的去看人家眼镜样式不大好。
  褚韶华说他,“想赚钱就不能这么要脸。”
  杜老板为此彪悍之话震惊的久不能言,倒是杜老板的爹杜师傅知晓此事,干脆派出自己孙子杜卓。因家里都是干这一行,这孩子对磨镜片,做眼镜的事也了解。杜卓比褚韶华略小些,倒比杜老板机伶能干,褚韶华和他一家挨一家的眼镜店都走过,有俩人瞧着都好的样式,出了店门就在小本子上记下来,以免忘了。
  杜师傅就职的精益公司的店铺,褚韶华没让杜卓跟着,她自己去的,毕竟杜师傅在此就职,杜卓也姓杜,进去的确不大好。褚韶华刚进去,就险被精益公司的售货员请出去,那售货员似是认得褚韶华,不客气的说,“小姐,我们这里不欢迎同行。”
  褚韶华当时的脸色也不大好看,同行是冤家,这话她是明白的,可做得这样直接的,这也是褚韶华平生仅见。褚韶华自手包里拿出印制的名片,放到这位店员面前,素白的指尖在名片上点了点,道,“要请我走,你不成,得叫你们经理出来。”她还就不走,就大大方方的坐了下来。
  店员大概未料褚韶华一个女人这么强硬,当下目瞪口呆。
  不过,褚韶华强硬也没用,就是经理出来,人家照样请她出去。褚韶华气得,当下无法,也只得气咻咻的出去了。
第110章
闻先生
  碰壁之后怎么办?
  褚韶华的回答是:不怎么办。
  反正,杜卓对于褚韶华这种被人请出店面依旧若无其是的精神是极佩服的。尤其,在他看来,褚韶华不是装的若无其是,她是真的没事。因为,褚韶华还与他说,“看一个公司的心胸,就能看出这个公司的前景。虽有同行是冤家的老话,可各地为什么会有工商协会,若都跟这家店似的,同行都成仇家了。虽是同行,有竟争的关系不假,可既是同行,难道就不能携手进取,就不能做朋友了?这样的公司,不必咱们多费心,它长不了。”末了,她还一脸淡定的诅咒了人家一句。
  不过,杜卓却是觉着,褚韶华说的有道理的不得了。
  褚韶华把上海的眼镜店都走了一遍,心下就大致有数了,她与杜卓、杜老板商量着眼镜的款式,主要就是在眼镜框、眼镜盒上下功夫,同时,褚韶华有空还去讨了一趟医院,找人家医生了解近视眼与老花眼到底是怎么形成的,老花眼褚韶华知道,人上了年纪,眼睛便会老花,可近视眼她一直听人说是读书读多了,把眼睛读坏,这个“坏”到底是什么意思,还能不能医得好呢?
  医院的医生倒是很尽心解释,可惜褚韶华底子太差,她委实听不明白,最后只得把医生的话悉数总结,背诵下来。回去后,她把这些笔记给杜老板抄一份,让他背熟,以后可去装一装专业人士。
  待把这些事情一样样的做出来,检查后,到把新式眼镜呈放到柜台上,时已近腊月,新年将至。别看她特意到医院请教了一通不大懂的专业知识,实际主推的并不是近视镜或是老花镜,褚韶华的主打是平光镜。她还花大价钱请了模特,拍了照片集。当然,现在不叫模特,一般做广告的都是明星,褚韶华请不起明星,她就想起林敬川来,打算问问林敬川那里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林敬川见到褚韶华时还以为她是改了主意,打算做演员哪,不料一开口,竟是跟他找合适人拍眼镜广告的。林敬川哭笑不得,道,“我这里倒是人不少,只是得付拍照费用,还有,不知道褚小姐要找什么样的人。”
  褚韶华道,“一对青年男女,一对老年男女,最好再有一对念书的年纪,十五六岁的少男少女。”
  最后这生意也没谈成,无他,林敬川这里人价钱太贵。林敬川送她出门时还说,“怪道褚小姐不肯答应我的邀请,你这般精道,倒是做生意的好材料。”
  褚韶华最后与林敬川道,“林先生,你真不再想想。虽我出的价钱低,可你的演员并不是名演员,你这里少收我些费用,我把他们的大照片挂到我们公司,你想一下我们公司每天多少客人过来,无形之中,他们的名声也会响亮起来。你在我这里虽则赚不到真金白银,可做演员,名气就是真金白银。”
  林敬川挂上铁面,“我拒绝让我的工作人员免费给人做工。”
  “你要是改变主意,随时联系我。”褚韶华给林敬川发了一张自己的名片,这才走了。
  林敬川拿着褚韶华的名片,当真是哭笑不得。
  褚韶华找不着合适的人拍照,最后与沈经理商量,问沈经理能不能客串一下明星,拍两张男士照片。沈经理坚决拒绝,“我可不成,我这人长得丑,不上镜。”
  褚韶华道,“您这都叫丑,那九成九的男人就没法儿看了。”
  反正,沈经理死也不愿意,沈经理给褚韶华出主意,“咱们公司的男售货员,你瞧着哪个好,跟我说,让他们拍是一样的。”
  褚韶华叹道,“也只得如此了。”
  最后的少年男女是褚韶华同容小姐打听后在学校里雇来的,一人一块钱的拍照费用。另外上年纪的老年男女,是褚韶华在美术院找来的老年模特,这些人是受雇于美术生,给美术生做画的,褚韶华雇他们的费用也不贵,只是,化妆、衣饰都要褚韶华一手操持了。褚韶华同沈经理商量后,是从公司里借的衣裳,沈经理千万叮嘱褚韶华勿必要小心,千万别弄坏了,这还回来还得接着卖哪。
  褚韶华最后还找沈经理弄了两块料子,给两个学生裁了两身校服。现在的学生校服有太明显的学校标志,再者,不大合褚韶华审美。她的手艺说不上考究,做两身简单的衣裳并不难。倒是沈经理感慨褚韶华多才多艺,待拍照的时候,沈经理都跟着一起去的。拍照时褚韶华的要求就更多了,什么要灵动、要自然,据拍照师傅说,他给明星拍照都没这么啰嗦。褚韶华笑嘻嘻地,“就是知道您技术好,我才啰嗦的。不然,要碰到个技术寻常的,就是啰嗦怕他也听不懂。”
  她相貌好,又会拍马屁,再加上拍照上头褚韶华真是出了大价钱,就这三组照片,直拍了两天才拍好。另外还要洗照片,人工上色,就是后续的事务了。褚韶华时不时就要过来盯进度,故,照相馆赚她这钱当真也赚的不容易。
  待这些事忙好,整个公司都开始了新年促销。
  说来,褚韶华有一点不满意就是,公司新年促销是要印宣传册的,竟把她们光学仪器这块儿排最末,图片弄的也不是上好,褚韶华心下没少埋怨沈经理,却也暗暗憋口气,觉着以后可不能这样掉价,排最末也太难看了些。
  不过,虽宣传页上的图片不好看,褚韶华把柜台却是装饰的比化妆品那边还高档。现在的化妆品的广告画报都是一些摩登女郎,在褚韶华看来,依旧是满满的仕女气息,褚韶华拍的大照片却是更加西化,男女各是西装、长裙,时髦的不得了。她为如何摆设这些拍出来的大照片就颇是费神,足思量十来天,拉着小张小李想主意。待活动开始那天摆出来,好不好看的,起码有焕然一新之感。
  自进腊月,全体上下的假期一律取消,连晚上下班的时间都要推迟两个小时。不过,没有一人有意见,因为公司规定,腊月会多发一月工资,再加上年下生意好,大家提成也会增加,所以,每个人都干的份外起劲。
  褚韶华这里好几款眼镜都卖到脱销,杜老板家里子侄都动员起来,没日没夜的加班磨镜片。非但杜老板成了柜台上的免费售货员,人手实在不够时,褚韶华还把杜卓叫了来当免费帮工,一直忙到大年三十中午,才算闲了下来。
  如褚韶华这样的售货员,各个可领双份工资,如杜老板这样的供货商也到财务那里结货款过年。这个月的奖金自然也是喜人的,沈经理还额外给褚韶华包了一个,与褚韶华道,“过年没事想想单独设立眼镜柜台的事,年后把计划书给我。”
  褚韶华笑应,道,“明天正好我值班,经理说的不会是明天吧?”
  沈经理哈哈一笑,“我猜你早写好了,不过是等我开口。”
  褚韶华眼珠一转,并不否认,“我知道我的计划书定有许多不足,经理你定有删减,你定稿后能不能给我看一看,也叫我学习一二。”
  沈经理道,“可惜一会儿我还要去开会,不然今天必得请你吃饭。”
  “等眼镜柜台设好,我等着经理的大餐。”二人闲话几句,褚韶华知沈经理事多,便笑着告辞。她也要去普育堂看望那里的孩子们,褚韶华是到了上海才知道还有这样的慈善地界儿,她现在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正式入职后,褚韶华也想过要不要寄些钱回去,哪怕再如何梦到女儿,再如何的牵挂不放心,褚韶华还是忍下了寄钱回去的念头。
  褚韶华心里清楚,这并不是个好主意,陈家一向贪婪,她就是寄钱回去,这钱能有多少用到萱姐儿身上?后来,知道有收容孤儿的地方,褚韶华有空就会过来,送些米面菜蔬,全当是给闺女积功德。一来二去的,与这里的人也便熟了。小邵东家原是请褚韶华过去他那里过年的,褚韶华因第二天就要去公司值班,且今天她还要过来普育堂,就婉拒了小邵东家和潘小姐的好意。
  不得不说,褚韶华身上既有一种对新文化新潮流的向往,又有一种传统旧文化浸染出的玄学认知。褚韶华晚饭都是在普育堂吃的,这里的孩子都是无父无母无亲的孤儿,有时,褚韶华看着这些孩子,也会想,世间总是有更不幸的存在。就如这十里洋场的大上海,既有摩登美丽的时髦女郎,也有食不裹腹的流浪乞丐,也有普善堂这许多无依无靠的孩子们。
  褚韶华想想自己,她是幸,还是不幸呢?
  她较乡下那些无知无能的人们,能来到上海这样的地方开了眼界长了见识,自然是幸的。可是,这世间但凡略疼她的人,如祖父如丈夫,无不早早过逝,今她一介妇人远离家乡骨肉,漂泊至此,又幸在何处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2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