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家(校对)第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238

  闻知秋想,真是字如其人。
  他回复的这两句话,褚韶华根本没回。
  闻知秋简直平生未见这等强势女子,竟如此不将他放在眼中。
  倒是第二天,见到《申报》第三篇文章,对眼镜行业的改革则多是溢美之词,尤其是由市政厅、教育司联合先施公司、眼镜行会做出的调研,先施公司已经决定待调研结束就特设惠民眼镜,终生包修云云。另外,还有一句赞先施公司的眼镜柜台女售货员,人美心善,学识渊博,熟读《天演论》如何如何。
  要说现在的风气变的也够快的,以往对女子都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现下不一样了,琴棋书画不吃香了,必要读些外国书籍才算潮流女性。
  好吧,李记者这篇文章,很快为褚韶华在光学之花外,又赢得了一个眼镜西施的名声。褚韶华都觉着,上海人太喜欢给人起外号了。不过,上次光学之花是百货公司内部大家这样说,如今李记者在报纸上一提,褚韶华发现,上海人还很喜欢看热闹,她这里也多了几许烂桃花。
  褚韶华直接把自己的名牌改为:陈褚韶华。
  见此名牌者无一不知难而退,毕竟,人家都结婚了。而时人对已婚女子的看待就如同秋后黄瓜,纵还未老,也是过节气了的。
  倒是闻知秋对褚韶华的机灵大加赞赏,待褚韶华这里忙完街头调查和学校调查的事,经市政厅、教育司还有公司、眼镜行会共议,决定对十六岁以下与六十岁以上的市民进行特定的眼镜优惠,眼镜价钱不能超过三块五,并且非人为因素损坏,终身保修。
  这一惠民举措,颇受赞赏。见诸报端后,闻知秋连带当天的报纸以及一张白信纸,装好后差人送到百货公司,信纸上就写了一句话,梅菜扣肉。然后,留下时间、地址。最后落款一个闻字。
  褚韶华接到报纸和信后,当天下班后就去了闻知秋约好的饭店。
第117章
梅菜扣肉的约会下
  闻知秋下班后特意先回了一趟家,换了身今年新做的月白长袍,对着镜子打理过头发,喷些如今流行的六神花露水,此方出门。闻太太见儿子刚回来,换衣裳又要走,问他,“晚上有应酬。”
  闻知秋道,“有朋友请吃饭。妈,别等我了,你晚上先吃。”
  闻太太上下打量儿子一眼,“什么朋友还要特特的回来换衣打扮,莫不是女性朋友。”
  闻知秋忍不住脸上露出笑意,并未多说。闻母五旬左右的年纪,脑后一个圆髻梳的整齐,给儿子整理下衣领,眼中带了喜色,打听道,“什么样的女孩子这样喜欢,不如带回家小坐,你知道,我盼你成亲都盼好几年了。只要本分女孩子,我都愿意。”
  闻知秋笑,“极心善的女子,我们是在善育堂遇到的,就是八字尚无一撇,我很愿意人家,人家并不中意我。”
  “眼界这样高。”闻太太笑,“那得赶紧去,略殷勤些,女孩子是会喜欢的。”
  待闻知秋走后,闻老太太心下越想越是喜悦,她这儿子自幼就有出息,如今在市政厅工作,也算光宗耀祖,就是妻运不济,发妻早亡,留下一个孙女,时常被亲家接去小住。闻老太太最挂心的就是儿子的亲事,先时不好提,后来也有不少人介绍,偏生儿子眼界高,不是这里不合适,就是那里不合适,如今这般殷勤,闻老太太都忍不住跟家里的老佣人钱嫂子道,“可从没见知秋这样上心过。”
  钱嫂子笑,“可不是么,不知道是哪家的小姐,少爷眼界高的嘞。”
  “这个咱们先不要打听,错不了,想想这些年,光是亲戚朋友的这些媒人给介绍过多少,既有大家闺秀,也有留洋回来的小姐,知秋总是不大乐意,如今可见是遇着投缘的了。”闻老太太一想到儿子再婚有望,就要乐出声的,招呼钱嫂子道,“晚上咱们俩一起吃。”又道,“倒是待他回来得问问,这位小姐可有喜欢吃的菜,提前准备着些,不然要哪天人家过来,还不知人家喜欢什么呢。”
  钱嫂子忍不住轻笑,“太太这样的好婆婆,再没有的,儿媳妇还没来呢,就要先备下菜式。”
  “现在的新式婆婆都是很开明的,不是以前啦。我也得随风就俗,再说,咱家本就不是会苛待媳妇的人家。”因知道儿子有了女朋友,闻太太心下大喜,想着明儿可得去裁缝铺定几样好料子,给儿子做几身新衣,不然这追求女孩子,穿的太寻常也不好。
  闻太太这里在畅想儿子的第二次婚姻,闻知秋早早到了约好的店里,略等片刻,褚韶华就到了。闻知秋算着时间,应是一下班就过来的。褚韶华绝不是那种故意晚到让男士久等的性子,她对闻知秋无意,自不会那般扭捏作态。褚韶华还穿着公司的制式旗袍,将手包放在一畔椅中,闻知秋已经递过一盏凉茶,笑道,“这是广东的凉茶,微微有一点药味儿,并不难喝,尝尝。”
  褚韶华喝一口,点头,“以前在北京时喝过一种类似的,味道挺像的,有金银花、桔梗、甘草一类的东西。”
  闻知秋问,“你以前是在北京吗?”
  “住过几年。”褚韶华同闻知秋道,“对了,还有件事得先跟你说,别一会儿忘了。”放下手里的凉茶,褚韶华声音略放低了些,“上回拨的款子,用了三十块不到,还剩六十多块。沈经理把这钱给了我,我给你带来了。”
  闻知秋好笑,“既是拨给你们的,就是你们的,你看着办吧,不用再给我。你要给我,我回去反不好交差,叫别人知道得说我计算不精,虚支款项了。”
  褚韶华也猜到闻知秋不会要这钱,只是这事不好不叫闻知秋知道,褚韶华道,“既这样,我就依你的名义捐给普善堂吧,也算做了善事。”
  “行,你看着办。”闻知秋越发觉着没看错人,其实,这钱就是褚韶华拿了也没什么,与政府做事可不就是如此,倘无利可图,怎会有那诸多人巴巴的到政府来,闻知秋知道褚韶华手头儿不大宽裕,并不是他做过调查,没哪个身家丰厚的女孩子会去做售货员,何况,几番见褚韶华,从未见她身上佩戴首饰。这钱,闻知秋当然知道用不完,他也是想给褚韶华,却未想褚韶华真是不慕钱财。闻知秋道,“你们调查做的很快。”
  “这有什么慢的,街头那一万份一天就做好了,校园那些更快,有教育司的通知,我们把调查单发下去,第二天去收便都做好了的。剩下的就是统计数字的事,有上一天也就差不离了。”褚韶华笑,“何况,我们得快些做事,还有报纸盯着哪。”
  闻知秋也不禁一笑,问褚韶华,“你们与精益是有什么嫌隙吗?”
  褚韶华的眼珠在闻知秋脸上瞟一眼,就把精益的事与闻知秋说了,褚韶华道,“听说你们是亲戚,我这也不是添油加醋,实在是田老板没心胸,你不知道他那个人,一言不合,立刻拉脸子就走的。我们组织行会的那天,指着我与我们沈经理,说我们是女子与小人,他不与我们为伍。我是女子没错,我们沈经理难道是小人?”
  闻知秋听的都笑了,褚韶华瞥他,“有什么可笑的,简直是岂有此理!那句话怎么说的,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水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这么说我们还不算,那天他也没有加入行会,我们陈会长,五六十岁的老人家,亲自上门去邀请他,他就摆个臭架子不答应,非要陈会长把我们开除了,他才加入行会。他以为他是谁啊,当初就是诸葛亮,也只是让刘皇叔三顾茅庐,他这架子可真是不小。”
  “我听说,田老爷子活着时再明白不过的人了。他要不是有个好爹,有您这样的好姐夫,早叫人打死了。”褚韶华直摇头,“说实在的,这回他又在报纸上对我们发难,我是不想跟他一般计较。要不是我们这样的大公司,报纸还不敢乱写,若是换了小公司,还不知要给他欺负成什么样。”
  闻知秋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岳父生前是极令人敬仰的人物,子不类父,有什么办法。”说到大舅兄小舅子,闻知秋脸色也是淡淡的。
  褚韶华与他打听,“田老板有没有到你跟前去说我们坏话?”
  “说了。”闻知秋很坦诚的看向褚韶华,褚韶华颌首,“怪道田老爷子当年择你为婿,果然有眼光。”一看闻知秋这必是没答应田老板那些无理要求的。
  闻知秋笑笑,“我就当这是夸奖了。”
  “本就是夸奖。”
  一时,菜上来。闻知秋让褚韶华尝这里的梅菜扣肉,褚韶华尝过后,果然是名不虚传。褚韶华问闻知秋,“闻先生,梅菜扣肉用英文怎么说?”
  闻知秋立刻告诉褚韶华,并且用英文把桌上几个菜都介绍了一遍,褚韶华也绞尽脑汁的用自己学的英文与闻知秋对话。闻知秋一听就知褚韶华是初学,不过也算略有基础,发音还算标准,待吃过饭后,闻知秋才问褚韶华,“以前就学过英文吗?”
  褚韶华道,“以前说过一些卖东西用的话,英法德日意,五国话我都会说,可那都不过是卖东西才能用到,正经学是打来了上海,我们房东家的小姐在念高三,今年要升大学了。她以前的英文课本借给我,我也背了几本,就是用的少,不大熟练。”
  “已经不错了,你背到几年级的课本了?”
  “我都学很久了,等她毕业后,我就能背高三的了。现在在读圣经的英文版本,也快背会了。”褚韶华一向心思灵活,问闻知秋,“闻先生,你是英国留学回来的,你那里有没有合适我看的英文书借我?”
  闻知秋原已准备将书奉上,好令褚韶华开心,不想她倒是先问了出来,闻知秋笑,“倒是有几本小说,待我回去整理了给你带来。”
  “那我可得好生谢你,我在上海图书馆找了许多,外文书很少,就是有也不见得适合我读,还有些读不大懂的,也看不来。”
  “一般都是学些用得到的外文就是,鲜少有你学这么深的。”待结账出了饭店,已是华灯初上,凉风习习,二人并未急着回家,便在马路上随意走走。
  褚韶华道,“要是只学卖货的那几句,谁都会,又有什么稀奇的。这世上,物以稀为贵,人亦如此。闻先生你这样的留学生是不知道我的烦恼的。”
  闻知秋道,“不如说说看。”
  “在我看来,人身上有两个最重要的标签,一个是你出身何处父母何人,另一个就是你毕业何处学识几何。出身是没办法的事,可后一个只要是努力就可达到。偏生我命不及你们,我自觉也不是笨人,可惜我生在贫寒之家,家中父母亦无见识,我不过是少时偶尔跟着村里的先生念过几年书,略识得些字,后来因缘际会,受长辈指点,又读了些书。到底没正经上过学,不如你们这样的留学生,说出去真是气派。”褚韶华慨叹,“可惜命里这两样顶顶要紧的事,我一样没赶上。我没正经念过书,可细究起来,误我的人并不是我。我少时仰仗父母养育,自然身不由己。如今我能做自己的主,以前欠缺的,我必要补上的。”
  “我这辈子,就是要争回这口气。”褚韶华看闻知秋一眼,昏黄路灯下,芸芸众生中,闻知秋永远记住了褚韶华的这一双眼睛。他突然意识到,他过早的遇到了这个小小女子。有这样一双眼睛的女子,无关他是否是一位优秀的配偶,而是,不论他还是别的更优秀的男人都无用,这位女士是真的打心底没有再组成家庭的意向。
  而且,闻知秋根本不信褚韶华要争的是读书的这口气,这双眼睛里有更深的野心,更远的志向,她是真的没将他放在眼里,因为她的志向可能不止于市政厅的秘书长,在她心中有更高的山峰,如他这样的小小山头儿,还不能得她青睐。
  闻知秋真想提醒她一声:喂,丫头,你知道你野心忒大了不?你这条路,漫不说能不能走通,就是走得通,待你功成名就,也可能一把年纪落个孤家寡人的下场好不好!闻知秋自认也是个实诚人,也便直说了,“还有第三个重要标签,那就是以后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成就。”
  闻知秋看入褚韶华的眼睛,“不知褚小姐以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褚韶华勾起唇角,眼睛既锐且亮,似可直达人心底,直剖人心扉。褚韶华淡淡道,“我的志向与闻先生的志向没什么不同,唯一不同的就是,我不会去做辅助人的事,更不会为任何人做任何牺牲。”
  褚韶华侧身望着闻知秋,“我只是闲了会去普育堂,慈善可不是我的志向,那是官员夫人和社会名流的工作。”
  闻知秋正色道,“我钦敬的就是褚小姐这份善心。”
  褚韶华露出一个了然的微笑,说闻知秋,“我知道你心底是怎么想的。”
  闻知秋不急着接这话,他轻轻巧巧的将话题转了方向,“褚小姐,你愿意听一听我以前的一些经历吗?”
第118章
最好的年华
  闻知秋的人生并不是褚韶华所相像的那般,出身高门,娶得贵女,一帆风顺,平滑顺遂。不过,也并没有在褚韶华的想像之外。闻知秋的声音极动听,读英文时动听,这样平缓的说起自身事,也能令人入神。
  闻知秋道,“我家说来,一二百年前也是苏州有名望的人家,不过,到我出生的时候,我爹平生只会做一件事,就是拿分家来的东西去当。当了钱后就呼朋引伴饮酒诵诗,说来,真是手不能提肩不能挑,虽成日诵诗,也未能考得功夫,说句一无是处并不为过。他估计算术很不错,把祖上传下的东西当的差不多,自己也闭眼去了。等给他办过丧事,家里半点余钱都无。那时我和妹妹都小,家里的活都是我妈做,后来待我渐大些,一家三口,要说饭还是能吃得起,不会饿死,可想进学也难上加难,便都是我妈当了嫁妆给我念书。我留学的运气其实不大好,如果我晚生几年,估计就能赶上庚子赔款了。如果我早生几年,能赶上朝廷派谴的留学生,我当时的情形,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家里勉强凑出一张去英国的船票,我就从上海港登了船。”
  “在船上走了将近两个月才到了英国,我留学从来不愁学业,你知道我愁什么不?”
  这个回答显然难不倒褚韶华,“钱。”
  “对呀,那个时候真是险愁白了头,为了挣钱,碰壁碰的脸都肿了。英国是个极傲慢的国家,觉着自己的种族就高人一等,简直是瞧不起全世界,黄种人与黑人在那些英国佬眼里更是下等人,你别看我现在还不错,其实我十八般武艺都会,什么刷锅洗碗煎牛排的,有空我给你煎牛排吃,包管比现在的西餐厅做的都要地道百倍。”
  闻知秋说的轻松,褚韶华却是不禁道,“你那时挺难的吧?”
  “我当时无数次赌咒发誓,以后必要发大财做大官。”闻知秋一笑,“有许多辛苦的日子,也很不容易。可我回头想想,如果没有那一段的经历,可能也没有现在的我。我那时,虽已是在国外读大学,其实比起你现在,大有不如。并不是学识上的不如,而是我没有你对社会的适应性。”
  “我们两个,像一条分别由南端和北端走起的一条路,你是先劳作,知道人情世故是什么模样,然后慢慢开始读书。我则一开始就念书,念书的时候,因为年纪小,格外的天真幼稚,不谙世事。所以当我需要一个人面对这个世界,需要自己用双手支撑自己生活的时候,我过的很狼狈。唯一庆幸的就是,念书时学了些礼义廉耻,总算没做什么辱没自身的事。”闻知秋声音温柔,如今他算小有成就,所以,回头看最痛苦的时光也已不那么痛苦。闻知秋道,“好在最艰难的时间也只有一年,等大二时,我已经能找到体面的兼职。原本出国时想拿了大学文凭就回国,国外的硕士很好念,只有一年,我就多留了一年,拿到硕士文凭才回的国。”
  “回国后机会就变的多了起来,我把我妈和妹妹接到上海,族里人说怕我们生计艰难,还要给我们钱。天地良心,出国时我妈跟族里借钱,一两银子都借不出来,还是把家里水田卖了才凑足的船票。你看,一样的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我那时虽不富,可生计已是愁,我带了些英磅回家,接着受聘于市政厅,继而还有了一门不错的亲事。”
  “我的妻子是一位除了爱情什么都不缺少的女子,她非常的高贵美丽,是曾经上海有名的名媛。”望向褚韶华有些疑惑的眼睛,闻知秋笑,“不明白岳家为什么会让我妻子下嫁是不是?”
  “我可没这么想。”褚韶华正色道,“就是现在,留学生也是十分金贵的存在,何况你们那时候,你又是这样有才干的人,田家会相中你也不足为奇。就是没有田家,就凭你这个人,想娶个大户人家的闺秀也不难。我只是觉着,名媛都是很高调的人,我时常会在报纸上看到名媛们的新闻,你不像那种高调的性子。”
  褚韶华说的很诚恳,闻知秋会耍些小手段,但这个人,怎么说呢,找的吃饭的地方也并不是上海有名的豪奢酒店,而是街头不大起眼,味道却不错的小馆子。就是她坚持付账,闻知秋也不会阻拦。名媛则是鲜衣丽影的存在,褚韶华可不是说闻知秋的妻子不好,就是感觉俩人不像一路人。闻知秋看她坦白的眼睛,忍不住摸了摸她的头,但即刻就被褚韶华一巴掌拍了下去,再加狠瞪一眼,闻知秋立刻做投降状,“一时忘情一时忘情。”
  褚韶华伸手要叫黄包车回家了,闻知秋围着她连忙说好话,“还真生气了,又不是故意的。现在都什么年代了,男女自由恋爱的,你不会真生气了吧?”
  “我跟你恋爱了吗?你少往自己脸上贴金,我可早说过我是不会再婚的!”褚韶华板着面孔道。
  闻知秋挡在路边,给些小费把跑来的车夫打发走,好声好气的同褚韶华道,“是我不对,以后我定老老实实的,绝不冒犯褚小姐。只是咱们好容易认识了,要为这点儿小事就臭脸,也不值当,是不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2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