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校对)第1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6/565

  这两个汉奸先前挨着章得才近,听见了杨开和章得才的对话,知道这个‘情报’属于秘密,知道的外人都得掉脑袋,于是便唯唯是诺,只是继续守门,也不敢跟上去了,生怕做了冤死鬼。
  杨柳乡虽然名字里有个‘乡’字,但实际上只是一个小水洼,处于祥瑞镇的北面,因水洼旁杨柳树居多,春季里生出许多随风飘舞的柳穗而得名。
  路途说远不远,说近不近。
  众人聊着天,便觉的时间过得很快,一下子就过去了。
  “邱先生,你是两年前来到这个镇子的?”杨开踏着泥泞,问道。
  水洼处,总是泥泞居多,让他觉得很不舒服。
  “不!”邱老实摇了摇头:“我从小就是在这里长大了,供职军统也有差不多十年了,真正回到祥瑞镇,是两年前。”
  “原来是这样。”杨开点点头:“那邱先生,你有没有想过,这次接头完成,我们走后,你将何去何从。”
  说到这,他补充了一句:“祥瑞镇肯定是呆不下去的,章得才心胸狭窄,无论如何都不会放过你。”
  “说老实话,这次任务,是我特工生涯的最后一次任务了,做完之后,我也该告老还乡,不问世事了。可能会沿着乌苏里江去俄罗斯定居吧!”邱老实憧憬的说道:“在那里娶妻生子,享享福。过一过正常人的生活。我有打渔的本领,是完全可以养活一家三口的。”
  “这些你拿着,说不定有用。”杨开掏出口袋里所有的银元,塞到了邱老实的手里。他没有拿日币,因为日币虽然在东北可以流通,但若是在俄罗斯使用,准会被当做日本人给抓起来。
  “谢谢!”看着亮晃晃的银元,邱老实也不推脱,直接揣进了怀里。
  “到了,进屋了。”大约过了十分钟,邱老实指着水洼边的一个粗陋的茅草房说道。
  杨开定睛一看,发现这里的环境倒是不错,空气也清新,水洼边堆着一些渔网,鱼竿,停泊着一艘小船。只是屋子实在难以恭维,墙体上剥落了许多碎砖块,茅草也是东一片西一片,这种模样,下雨天肯定得准备脸盆来接漏,不然连床都给淹了。
  “您就一直住在这里?”人群中,刘雨薇惊讶的问道。
  “住惯了,就这样了,别嫌弃。”邱老实无所谓的掏出钥匙,打开了门,屋子里一如屋子外简朴,桌子,床,饭灶,外加一个米缸。
  杨开端详片刻,还真看不出,那么多的武器装备会藏在这间狭小的屋子里。
  “你们喝水吗?”邱老实拿起一个茶缸,也不管杯口的灰尘,直接咕嘟咕嘟的喝了大半缸。
  “不用了。”刘雨薇尴尬的笑了笑。
  “行,那你们坐一会,别着急,我来给你们取装备。”邱老实说完放下茶缸,捋了捋袖子,将床移了开来,床下别无他物,只有一排钉满了铁钉的木板。
  不过杨开却敏锐的察觉到,这几块木板有玄虚。
  “张道长,这次麻烦你到门口守着,防止被人盯上。”杨开说道,张鹤生是冷兵器高手,对热兵器并不钟爱,甚至于根本不屑使用,所以挑选武器的环节可以直接忽略,而在此期间,必须要有人放哨,防止生出异变来,因此,张鹤生便是放哨的最佳人员了。
  “明白。”张鹤生也不多说,直接一按剑柄,走出屋子,站在水洼旁的小坡上,一双犀利的眼神警惕的注视着四周。
  屋子里,邱老实趴下身子,用指关节在木板上敲来敲去,辩听着声音,片刻,他的手在声音空荡荡的那块木板上停了下来。
  “地板下是空的。”杨开对身边的华伯涛说道。
  “藏东西的地方,估计就在这地板下。”华伯涛点点头。
  此刻,邱老实的手里已经多了一个榔头,只见他在双手间吐了口唾沫,然后抓起榔头,哐当一下就砸开了两排木板。木屑纷飞,引得围观的人连连避开,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参差不齐的大洞,黑漆漆的,看不出个因为所以然。
  邱老实一语不发,用榔头在黑洞里撂拨了一下,然后转过头来说道:“来几个力气大的帮忙,我一个人搬不动。”
  杨开闻言,赶忙招呼了独眼龙和石头,三人一起围拢在了邱老实的身边,原来洞口并不深,里面搁着一个巨大的木箱,四个人折腾了大约五分钟,终于将这个异常沉重地木箱给拽了出来。
  “东西都在这木箱里。”邱老实拍掉了手上的灰尘,喘着粗气说道。
  “这床底下,原先是一个地窖,用来把大白菜存到冬天烫火锅的。日本鬼子占领祥瑞镇之后,我还在地窖里避了一个月的难,后来不种地,就把地窖填埋起来了,只不过留了一个空挡,用来存一些机密的东西,比如这军火箱。”邱老实说道。
  “看样子,放了很久了吧?”杨开凑近掸了掸木箱的表面,问道。
  “也就半年左右,每次飞机空投装备,我都会分成几份,一点点的带回来。渐渐地就有了今天的规模。得,你们瞧瞧吧,在我的记忆里,你们的枪,基本都能配上号的,配不上的,就多呆几天,我试着和乌苏里江的苏联军火商沟通沟通,看看能不能拿到货。”邱老实指着箱子说道。
第二三三章
夜袭祥瑞镇(19)
  “独眼龙,你站在我对面,咱俩一起把箱子拆开。”杨开掏出四棱刺,插进木箱的缝隙里,一点点的朝着反方向挑去。
  片刻,两个人,两柄匕首,便将牢固的木箱给拆散了架。邱老实的私家藏品还真不少,整个木箱里堆满了军火,四周还垫了一层石灰吸水除湿。木箱左边,是清一色的大小口径子弹,用厚纸盒包裹,层层叠叠的堆砌着。右边是清一色的各国枪械,由于木箱大小的限制,枪械的种类并不算多,但却无一不是在那个时代响当当的武器。
  “认识这个吗?”邱老实五根手指在枪械中挑来挑去,随即拔出了一个深黑色的长筒,头也不抬的问道。
  他的问题带了些刁难,当然,更多的是洋溢在嘴边的得意。
  杨开粗略一看,这个黑色长筒的高度很客观,竖起来放的话,大概能达到人的肩膀那么高,长筒中央镶嵌着一个金属准分尺,凸出几厘米,应该是用来瞄准的。
  “好家伙,苏联的利剑便携式火箭筒。”片刻,杨开眼睛一亮,识货的说道。
  “不错,猜对了。”邱老实笑道:“这是罗刹鬼(苏联人的别名)专门为了对付德国装甲师而研制的。有效射程两百米,穿透力也很强,是最强大的单兵武器,只要你瞄准了,可以轻而易举的将一辆全副武装的坦克变成废铁。”
  “这么厚的装甲,直接打烂!”说着,他分出两个手指来,给杨开比划着火箭筒的攻击力。
  “不过这东西,有利也有弊。第一就是重量问题,一直无法解决。第二就是射击完之后,装弹极为复杂繁琐,耗时长,在加上火箭筒需要特殊的榴弹,一个强壮的苏联红军,最多也只能带一枚火箭筒,四枚火箭弹而已。但我想,你们以后的路上肯定会需要它。”
  “好了,现在这把‘利剑’就是你们的了。”邱老实一边说,一边将便携式火箭筒递给了杨开,杨开刚一接住,两条胳膊就沉了下去。他心道,乖乖,这东西还真不算轻,难道以彪悍著称的苏联人,都带不动太多。
  但邱老实说得对,自从在大兴安岭的最后关头,为了轻装简出,以至于放弃了那把重机枪之后,小组就再也没用强大的重步兵武器作为后援了。眼下这枚火箭筒,正好比雪中送炭,解了杨开的燃眉之急。
  而这个大家伙应该交给谁,杨开的心里也已经有最佳人选了。
  “石头!”杨开喊了一声,然后亲自将火箭筒挂在了对方的背上。
  “小心点保管,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使用。”杨开叮嘱道。
  “嗯,我明白,指战员。”石头乐呵的点了点头,黝黑的脸上满是真诚的笑意。
  看着这个昔日的手下,杨开也是满意的笑了。
  要知道,石头的专属武器:重机枪,是因为自己的决策而强行丢弃的,他现在除了一把勃朗宁手枪防身之外,什么也没有。现在将小组中的最强武器再次交给他,也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补偿吧!
  “还有谁缺武器的,我这还有把苏联的PPS冲锋枪,俗称波波沙。装的不是弹夹,而是弹鼓,一次能填塞71发子弹,包你们打过瘾。”邱老实拿起一把木质枪托,枪管上满是长方形散热孔的冲锋枪说道。
  “波波沙,有所耳闻。苏联射速最快的枪,也是唯一批量生产的冲锋枪。”杨开想了想,回忆道。
  “嗯,最近德国那边不稳定,在北方集结了大量装甲部队,很有可能下一个目标就是莫斯科,据说斯大林已经在红场阅兵,做起战前号召了。所以军火方面现在管的很严,一旦发现贩卖,轻则没收,重则枪毙。我这只有一把波波沙,跟那个火箭筒一样,也归你们了。”邱老实大方的说道。
  “九筒,你的散弹枪威力大,弊端也大,正好用波波沙来弥补缺陷。”杨开将波波沙冲锋枪递给了九筒,说道。他和独眼龙,赵勇德三人,每把枪都有每把枪的用处,再带上一把波波沙,除了增加体力消耗外,实际用处并不明显。还不如丢给九筒,一方面顺应这小子的猎奇心理,一方面让他配合赵勇德,组成小组的交叉火力网。
  “哎呦,指战员,我这回可真是爱死你了。”九筒抱着冲锋枪,美滋滋的抚摸着,仿佛得到了一件价值连城的宝贝。
  “喜欢就好,至于你说的这句话,免了吧!我可吃不消。”杨开耸了耸肩,随即转过身来,继续和邱老实商量着弹药的事情。
  他平日里是个闷油瓶,难道开一次玩笑,好不容易幽默一次,顿时惹得刘雨薇脸红的笑出声来。而华伯涛和陈天顶这两个过来人,瞄了眼杨开,又瞄了眼刘雨薇,尽皆露出了一丝会心的笑意。
  “邱先生,不知道我们目前急缺的弹药,能够得到多少补充?”杨开说出了自己的隐忧。
  北纬三十七度区的日本基地遥遥无期,谁知道路上会发生什么变故,在大兴安岭的这段遭遇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由不得他不上心。
  再说,从照片上就可以看出,日本基地的方位是相当森严的,小组的弹药若是跟不上,别说捣毁日本人的阴谋了,便是能不能冲破他们的防御线,都是问题。
  难如登天呀,杨开叹了口气。
  “这是国家级的任务,也是我特工生涯的收尾之作,所以,我会尽全力让你们的弹药储备量达到百分之百,解决你们的后顾之忧。”邱老实自信的说道。
  “真的?”杨开将信将疑的问道。
  “是真是假,待会你就知道了。来,把你的枪给我,我看看口径,好给你选出最佳的子弹。”邱老实说着朝杨开摊开了手。
  “好!”杨开解开枪带,将始终与自己形影不离的M1卡宾枪递给了邱老实。经历了这么多场大小规模战斗,他和这把枪已经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情。有时沉默时的杨开甚至在想,其实,这个世界上的每把枪都是有灵魂的,只有自己熟悉和了解了枪的灵魂,才能更好的去驾驭它,让它与自己并肩战斗。
  接过卡宾枪,邱老实端详了一下,随即取过一把游标卡尺,卡在了枪管上,眯着眼读起数来:“美国最新M1卡宾枪,目前只是试验品,并未完全投入实战,首先装备于101空降师和海军陆战队,拥有折叠枪托,是一种另类的连发性步枪。至于枪口的口径,嗯,7.62毫米,和我此前猜测的没错,沿用的还是上一代步枪的枪管,和加兰德步枪的口径是相同的。”
  说完,邱老实弯下腰在木箱里搜索起来,眼睛在各种纸盒外的标签掠过,终于,他抽出一个黄色的纸盒,吹了下灰尘,沉甸甸的丢在了杨开的手里。
  “你清点下数量,差不多有三百发子弹吧!弹夹没有,自己准备。”邱老实淡淡的说道。
  “我看看!”杨开迫不及待的打开纸盒,映入眼帘的是一颗颗整齐排列的橙黄色子弹,杨开拔出空弹夹,试着取出一把子弹,小心翼翼的压进弹夹里,果然口径大小完全相同,分毫不差。
  看到这一幕,他压子弹的手更为利索起来,片刻,就将自己存下来的五枚弹夹全部填满。
  一枚弹夹的弹容量是三十发,五枚是一百五十发,这样一算,不但百分之百的补充了,还有将近一半的剩余。
  “怎么样?我姓邱的没吹牛皮吧?”邱老实在一边斜着眼说道:“要知道,此前整个东北特工的武器装备,都是由我负责的。而且苏联的大军火商契科夫,赫尔晓夫都跟我有过交集,不学点东西,哪里敢出来混呀!”
  “厉害!”杨开点点头:“反正邱先生你也要去俄罗斯了,剩下的子弹我就不客气的拿走了,争取多杀两个鬼子。”
  “没问题,三百发子弹,你不给我解决掉三百个鬼子,就别说曾经认识我了。”邱老实开起了玩笑。
  “三百个,有难度。”杨开自顾自的说道。
  “这不是还有利息么,嘿嘿,没让你杀四百个就不错了。”邱老实说着又取出三个纸盒,其中两个递给了九筒,一个递给了独眼龙。
  “小兄弟,这是波波沙和散弹枪的子弹,保管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6/5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