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校对)第2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6/565

  想要这,杨开的拳头就捏的紧紧。
  “华教授,回去以后,我们一定要将这件事告诉戴笠,让他赶紧通知美国等友好国家,迟则生变。”杨开焦急的说道。
  “嗯。”华伯涛点了点头,随即眉头一皱:“等等……”
  “怎么了,华教授?”杨开问道。
  “可燃冰通常储存在海洋底层,还有永久冻土层中。黑龙江腹地是史前冰川,冰川下就是永久冻土层,所以能发现可燃冰,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华伯涛自言自语:“但是……但是……可燃冰的开采是世界各国都无法突破的难关,日本人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而且他们确实是开采到了,不然机车车厢里,绝不会有高纯度的可燃冰碎片。”华伯涛说道。
  “他们不是雇了很多中国劳工吗?”杨开问道:“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
  听了杨开的话,华伯涛差点没笑出来。
  “杨开啊杨开,你让我说你什么好。”华伯涛连连摇头:“你当可燃冰跟山里的石头一样,一榔头一铲子就下来了?”
  “这不跟石头差不多么。”杨开面现迷惑。
  “差得远了。”华伯涛解释道:“我刚才就跟你说过,可燃冰存在于永久冻土区中,而且深入地下,活跃于断层区。想开采可燃冰,必须做到以下三点,第一点,是要打开永久冻土区,放入开采的钻头。第二点,是要利用某种压力,将断层里的可燃冰挤出来。第三点,只要始终保持温度,防止可燃冰液化。目前来说,美国和苏联只能做到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技术都不成熟,所以尝试小范围实验开采了多次,均告失败,不但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因为不慎着火,死了不少工作人员。”
  “想不到,为了小小的可燃冰,还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杨开总算是明白了,难怪那场能源竞争持续了十年,原来双方都拿不出主意呀。
  杨开在这里长吁短叹,华伯涛却是愁眉不展。
  他还在如何开采的问题上纠结着。
  “杨开,老华,我看时间要紧,咱们还是继续往前走吧。”看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陈天顶说道。
  离出发到现在,又过去了一个小时,再僵持下去,黄花菜都凉了。
  “嗯,华教授,你也别纠结了,我相信,隧道的尽头一定有你想知道的全部谜底。”杨开最先反应了过来,说道。
  “毕竟,日本人到底是如何开采的,你去看看,不就成了吗?”
  杨开的话,当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让华伯涛豁然开朗。是呀,隧道肯定没多长了,与其在这里干耗着,倒不如直接去开采现场,好好瞧瞧日本人到底玩的是哪一出。
  当下,华伯涛向杨开投来了一缕感激的目光。
  “一起走!”他点了点头,掏出腰上的手电筒,拧亮了照向水汪汪的隧道。
  前面的隧道,再次恢复了空荡荡的场景,没有发现其他的车厢存在。似乎整个隧道之中,只有这一辆电力驱动的机车负责运输可燃冰。
  华伯涛将那块可燃冰小心翼翼的包好,揣进了怀里,似乎有带回去的打算。
第三零零章
能源A计划(6)
  “九筒,问你个问题。”杨开忽然想起了什么。
  “嘿嘿,指战员,你说。”九筒始终都是一副笑呵呵的表情,就好像这个赌徒,从没有什么烦心事儿。
  “刚才我和华教授一人一个手电筒,走在前面,都没瞧见雾里的小火车。你一没有手电筒,二在我俩后面,到底是靠怎么发现的。”
  “别告诉我你有千里眼,顺风耳。”说到这,杨开对九筒挤了挤眼角。
  他觉得九筒这厮,肯定藏了一手花样。
  “指战员,这您可猜对了一半。”九筒眉飞色舞的说道。
  “猜对了一半,怎么说?”不光是杨开,连华伯涛也对九筒的话来了兴趣。
  “得,我也不卖关子了。”九筒解释道:“其实,我自打从娘胎里生下来,就跟别人家的孩子不一样,起先父母没察觉,我也不知道。但五六岁开始,问题就出现了。白天,人家的眼睛能看见东西,我的眼睛也能看见东西。到了夜晚,人家的眼睛看不见东西,我的眼睛还是能看见东西。打个比方,黑漆漆的午夜十二点,村子里不开灯,我都能不带蜡烛,沿着山路走回家,因为我都能看见。”
  “这倒是个新鲜事儿。”杨开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谁说不是呀,村里读过书的,管我这叫啥特异功能,一些爷爷奶奶辈的,则管我这叫阴阳眼,说到了一定的时候,不但能瞅见黑,还能瞅见鬼。这可把我吓尿了,整天一惊一乍的,生怕看见不干净的东西。”说着,九筒把散弹枪往肩膀上一扛,无奈的摊摊手。
  “指战员,你要是不信,咱俩打个赌。前面墙壁的牌子上,画着一个骷髅头。”九筒瞥了眼,说道。
  杨开定睛去看,却发现即便是打上手电筒,也照不了多远,要看清墙壁上的图案,更是痴心妄想。当下摇了摇头,只能等走近了,再去验证九筒的话了。
  “对了,华教授,你知道九筒这是一种什么怪病吗?”杨开皱了皱眉,将疑问丢给了华伯涛这个饱学鸿儒,希望他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这不是病。”华伯涛淡淡一笑说道:“这只是胎儿在形成时,基因链出现了一系列的状况,从而意外获得了人类进化前的某种动物特性。比如有的孩子生下来,长了一条很短的尾巴,那就是进化前猴子的特质,只不过他的基因链比我们明显一些而已,他是直接长出了尾巴,而我们则是在臀部位置,多了个尾椎骨。还有的孩子,一出生浑身长满了黑色的毛发,我们称之为‘毛孩’,毛孩的毛发和头发一样,刮掉了,还会再长,并且越长越多,困扰他们一辈子,这还是动物的特性。”
  说到这,华伯涛话锋一转:“而九筒的眼睛在黑夜能看见东西,不是病,也不是特异功能,我们科学界,将其统称为:暗视力。”
  “华教授,原来我这眼睛,就叫暗视力?”九筒算是长见识了。
  “对,暗视力。”华伯涛点了点头:“所谓暗视力,是指在黑暗环境下看清周围的能力。值得一说的是,这种能力大家都有,只不过有的强有的弱。比如进入电影院时,暗视力强的人很快就能适应黑暗环境,找到座位。但暗视力弱的人却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这时只能摸索着前进。而很多动物的暗视力要比人类强得多,比如猫科动物,它们能在黑暗中穿梭自如,顺利捕捉到猎物,这是因为它们的瞳孔在夜间可以开得很大,这样就能更多地吸收大自然中任何一点微弱的光去发现猎物。”
  “另外,根据目前的科学研究表明:猫的夜视功能,很大方面来源于它体内的一种叫做牛黄酸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帮助它在夜间看清东西,而这种物质的来源是老鼠和鱼。这也是猫爱捉老鼠和爱吃鱼的原因。所以我猜测,九筒体内的牛黄酸,含量也不是不低的。毕竟,九筒的夜视能力我们刚才就领教过了,真的很强。”华伯涛由衷的赞叹道。
  “华教授就是华教授,天底下就没有你不知道了。”九筒激动地说道。
  这个问题纠缠了他几十年,今天被华伯涛不费吹灰之力的道出事实原委,此刻的心情自然是无以复加。
  起码,他知道自己不会看见幽灵鬼怪了。
  “噫……”听了九筒的话,华伯涛立马摇头:“九筒呀,这你可就大错特错了,我只是懂得比你们多一点而已,哪里那么神奇?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学不到,前面的路还长着呢。”
  “这回我作证,是华教授谦虚了。”杨开调侃道:“要不是华教授这一段金玉良言,我还真不知道,那猫爱吃老鼠,是因为要补充身体里的那啥牛……牛什么来着?”
  “牛黄酸。”华伯涛白了他一眼。
  “嗯,牛黄酸。”杨开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由此得出,九筒肯定是属猫的,或者上辈子是猫投胎。”
  “你丫才是猫投胎。”九筒骂道。
  “好了。”杨开拍了拍九筒的肩膀:“既然你眼睛好使,就注意点前面的动静,观察员的位置,非你莫属。不然的话可惜了你这对牛黄酸的眼睛。”
  杨开的冷幽默,让华伯涛又忍俊不禁的笑了一阵子。
  有了九筒带路,半明半暗的隧道顿时好走了许多,当下,众人深一脚浅一脚的跋涉在积水中,踩着地面淅淅沥沥的响。
  湿气越多,天花板上的小灯失效的就越多。
  到了最后,大多数灯都落下了接触不良的毛病,一会儿咔嚓一下亮了,一会儿又无声的熄灭了,无形中给这条隧道添加了一股恐怖的气氛。
  “指战员,前面没路了。”走着走着,九筒眯起了眼,端详了好一阵子,才开了口。
  “具体是个什么情况?”杨开停下脚步,问道。
  ‘没路’这个词的歧义太多,稍微一想,都会有好几种情况。第一种是隧道尽头被封死,大家白跑一趟;第二种是隧道尽头是悬崖峭壁,无尽的冰川;第二种是隧道尽头就是日本人的废弃开采点。
  “前面好像有个大洞。”九筒犹犹豫豫的说道:“洞里的东西乱七八糟的,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但好像是个巨大的脚手架。”
  “脚手架?”杨开犯了迷糊。
  “九筒,除了脚手架,你还能看清楚其他东西吗?比如特别显眼的,某个标志物。”华伯涛嗓音温和的说道。
  “特别显眼的……”九筒一拍脑袋:“脚手架中间,好像有一个巨大的圆柱体,那东西大得吓人。”
  “那是钻井。”华伯涛沉默片刻,咬牙切齿的说道。
  “华教授,钻井是什么?”杨开问道。
  “钻井就是一种金属框架的设备,设备中间安装了坚固的钻头,可以钻入地下,采集岩石样本,或者获取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华伯涛匆匆的解释道,看模样很是焦急。
  末了,他挥了挥手。
  “剩下的待会再跟你们解释,走,先跟我去那个洞里看看究竟。”说完,华伯涛便举起手电筒,加快了脚步。就连地上的水花溅进裤腿里,也毫不在意。
  杨开和九筒对视一眼,只得苦笑一声,无奈的跟上。
第三零一章
能源A计划(7)
  走了大概五分钟,众人终于接近了九筒口中的黑洞。
  说是黑洞,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人工岩洞。
  岩洞处于隧道的尽头,占地面积相当于两个篮球场,但实际高度根据杨开的目测,至少也有二十多米,也就是一栋楼房那么高。
  “神乎其技!”看到这一幕,华伯涛摘下眼镜说道。
  他所在的那个年代,虽说动起工程来,比愚公移山要简单得多。但要在这种气候条件下挖出一条长达数百米的人工隧道,并且还要在隧道的尽头,开凿出这样一个巨大的真空地带,可不是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就能完成的。
  这需要一个详细的方案,以及动辄上千的劳动力,还有庞大的财政支撑。这三点少了一点,都只能说拜拜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6/5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