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冠军(校对)第1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1/631

  杨攀才二十二岁,便已经经历了那个激烈的联赛,并且成功的突围而出,不得不让记者们感叹杨攀的少年老成,这也许和他的经历和成长环境有一定关系。
  与张俊一样,杨攀的归队受到了国奥全体队员的欢迎。其实大家都一直在等杨攀回来,连前四场场场首发的右边前卫郑川也清楚自己决不会是主力,因为有杨攀在。
  他的速度无与伦比,他的远射力大势沉,他的助攻无私精准,还有他的意甲经验,这些在队中都无人能及。所以当邱素辉决定正式把队长袖标交给他时,全队没有一个人反对,就是以前的代理队长刘鹏也很乐于坐第二队长。
  杨攀自然也不会推辞,正如他所说的,他回来就是为了带领球队取得胜利的,不当队长如何能算“带领”?何况他从小到大,初中,高中都是队长,现在戴上队长袖标也不会有不适应的感觉。
  和队长袖标一样,7号球衣也是属于杨攀的。在国奥队,11和7是两个很特别的号码,在挑选号码的时候,所有人都主动不去要这两个号,因为他们都明白,在选号之前,这两个号码就已经有主人了。11号属于张俊,7号属于杨攀。
  ※※※
  李永乐,刘鹏,杨攀,这三个学生时代就认识了的朋友,能够相聚在国奥,也应该是一件很令彼此高兴的事。但是实际情况并不像外人想象的那样。
  在训练结束后,一些比较受欢迎的球员纷纷被记者和球迷围住,进行简短的采访或者合影签名。其中杨攀身边围的人又是最多的,不过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他总是板着一副脸,例行公事般的回答问题。只有在和球迷合影的时候才会露出一下笑容,但那也只是一瞬间的事,闪光灯后,他脸又板了起来。
  一边的李永乐身边只有球迷,没有记者,要好打发的多。所以他很快忙完自己手边的活,找了一个不被人注意的地方等着杨攀。看着杨攀的表现,他就知道杨攀还在为张俊的事情担心。特别是回到了国奥后,在张俊曾经生活战斗过的地方,他似乎也能感觉到那段时间张俊的痛苦。
  杨攀和张俊不是朋友,是兄弟,不是亲生胜似亲生。张俊痛苦的话,杨攀也一定不会好过。他们两个人似乎在为彼此分担痛苦的同时,还要为彼此努力的踢球。在杨攀为意甲主力全力争取的时候,是张俊把杨攀的那一份算上了在国奥拼命进球,带领这支组建不到一年的球队给了国人一个大精细。而现在张俊不幸受伤,杨攀也回捎上张俊那一份,在国奥努力的。
  有这样的兄弟真好啊!李永乐在心里叹道。
  杨攀终于在和一位小女孩合完影后,面对无数伸出来的手委婉地拒绝了,刚刚训练完,必须赶回去冲澡换一副,否则感冒了就很不妙了。
  他看见李永乐在等他,于是紧跑两步,甩开众人向李永乐走去。而那些球迷合记者也很自觉,没有跟上去追要签名。
  “你真受欢迎!”李永乐笑道。
  杨攀勉强挤出一个笑容:“还好,他们都很热情。”
  看得出来杨攀情绪不高,以前有张俊在身边的话,这两个人一定会互相开涮地,那可就热闹了。那些球迷和记者如果运气好的话,说不定可以看见杨攀追杀张俊地国奥一景呢。
  “还在想张俊的事?”
  “嗯。”杨攀点点头,“昨天给他打了一个电话,比利时那边似乎不是很顺利,他的脚伤很多医疗中心不敢接,说手术难度太高,并且风险也高。”
  李永乐不说话了,他清楚。如果第一次受伤就送出去治疗的话,也许还没这么糟糕。但是那个江湖庸医这么一折腾,活活耽误了两个多星期,两个多星期啊,可以坐多少事情!
  很显然杨攀也清楚这件事情,所以他开始大骂那个庸医:“他妈的大骗子!竟敢冒充‘神医’来国奥骗名骗利!如果让我遇见他,我会让好看的!”
  李永乐对中医了解不多,他也只在武侠小说里面看见过中医用竹板固定的方法来治疗骨折。但张俊的不是骨折,而是韧带撕裂啊,中医治疗韧带撕裂似乎还没有过成功先例。嗯,经脉断了用内功治好算不算呢?
  “算了,事情发都发生了,你再骂也没有用。我倒是听说那个中医回去后,照样开他的诊所,接他的病人,不过似乎已经不再称什么‘神医’了。你骂的再凶,也没有影响他的生意,中医本来就不擅长这个,也只怪足协病急乱投医,哎!”李永乐长叹一声。事实确实如他所说,媒体倒是把那个姓胡的中医骂成了“庸医”,但是在这方面不行,不代表人家中医在其他方面就不行了。韧带接不上也不妨碍人家治感冒吧?只是倒霉的张俊,受骗的事所有关心张俊的人。找演员的麻烦,还不如去质问这场闹剧的导演。于是乎,中国足协这段时间在媒体和球迷的骂声中又一次太不起头来了。自知理亏的他们全部消失了一般,不再对这个问题发表任何看法。只有陈炜还顶着责骂批评与压力,在两头跑着,一方面时刻关注张俊的治疗情况,另一方面四处公关,希望把这次事情所造成的不良影响降到最小。
  罗文强这个当初请中医的拍板人缩到了壳子里不出来,只可怜了一帮手下啊!
  “哼!足协!”杨攀重重的哼了一声,“他们从来就不懂足球!有谁见过请中医来治韧带撕裂的?干脆让他们全部把韧带弄断了,去找中医吧!”
  李永乐做了一个“收声”的动作:“小声点,这种话如果被记者听到,国奥就彻底翻天了。还是收敛一点吧。”
  果然,杨攀声音小了很多,看来他也害怕以上的话被哪位记者传出去搬弄是非。只是还是有些不甘心:“如果以后我做了足协主席,中国足球哪儿能像现在这样窝囊!”
  “嘿,别说以后了,就说说马上就要开始的中韩之战吧。这可是你第一次代表国奥队和韩国交手吧?不过他们对你可不会陌生,一定会严加盯防的。”
  杨攀眉头一皱:“谁要敢靠近我三米,我的射门就不知道会偏到哪儿去了,也许击中某人的脸也不是没有可能啊!”
  “……这就是你破盯人防守的办法吗?韩国队和你又没仇。”李永乐道。
  “到了场上,除了队友,都是仇人!”
  “那……邱指有没有要求你在比赛中,如果有任意球的忌讳,就直接往人墙的脸上射啊?”李永乐瞟了一眼杨攀。
  杨攀扭头看看李永乐:“没有……不过,你这办法倒是不错。”
  “……踢死了人不要说是我教的。”
  “不开玩笑了,说正经的,和韩国的比赛你怎么看?”李永乐问道。
  “按照邱指的安排来呗,全力争取胜利。从三月三日开始,以后二十年保持队韩国的不败战绩。”杨攀的回答真是言简意赅,条理分明,不愧是戴队长袖标的人啊!
  “你的目标还真长远,我没想那么多。每一场比赛都尽全力去踢,加上我们是主场,没理由不让大家过一个好节的,呵呵!”李永乐笑道。
  “对了!”杨攀突然叫了起来。
  李永乐辈吓了一跳:“怎么了?”
  “我刚才想了想你的提议,与其射脸部,不如直接射裆部更有杀伤力呢。”杨攀摸着下巴,认真的说。
  “……”
第100章
球衣扯破
  五月一日的长沙。很多人还在五一长假的第一天考虑这七天假期上哪儿度过,而球迷们却早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到长沙贺龙体育场去看球,一起去为中国国奥队加油。
  而球赛全部六万张门票,早在比赛前一个星期就已经销售殆尽。但尽管如此仍然还有不少人到体育场周围问票,不管价钱多少,他们都要,一般的球票已经被炒到了四百,而最贵的也飞涨到了一千八百元一张,仍然供不应求。黄牛党这回一定赚得心花怒放了。
  ※※※
  牛建华,老牛是湖南球迷协会的秘书长,一个厂矿单位的普通小干部。四十三岁的他有二十多年的看球历史。中国足球实行职业化后,他的身影更是出现在了全国的赛场,只可惜湖南一直没有一支属于自己的甲A球队,这也让身为湖南人的他在全国球迷中间再有名气,却始终无法为自己的球队加油。他自嘲地说自己就是球迷中的吉格斯和舍甫琴科,无法代表国家队在世界大赛上为国争光。
  丰富的经历让他成为了湖南球迷中间的领袖,湖南球迷的什么活动都是他在组织。这一次国奥队到长沙比赛,他自然也是尽心尽力,组织了一个两千多人的球迷助威方阵,他们统一着装,统一口号,统一行动,统一指挥。要给国奥队营造一个超级主场。为了这一天,这些球迷就利用平时周末训练了一个月!不得不让人佩服中国球迷才是中国足球最可爱的人。
  同时,两个星期前,老牛就在长沙当地的媒体上发表了一封公开信,呼吁来看球的球迷朋友们统一穿白色的衣服,有机会就大声唱歌和呐喊鼓掌,想尽一切办法为国奥队营造主场气氛。后来这封信被总部设在长沙的《体坛周报》登了出来,迅速得到了全国各地球迷团体的支持,保证在五月一日的贺龙体育场,统一着装,统一行动,同时除了五星红旗和标语画像外,不挂那些广告性质颇浓的横幅,届时我们将看不见那些类似“某某某球迷协会”“某某某公司助威团”之类很有“中国特色”的横幅了。
  这两天,老牛忙得团团转,作息时间都完全打乱了。他和早来的几个球迷协会负责人碰了碰头,商量了一下如何在比赛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国球迷人多势众的特点,为国奥队加油。最后大家一致推举老牛为本次长沙之战的球迷总指挥,在进场前表演,进场后表演,唱国歌,鼓掌,掀人浪等方面一律听老牛指挥。
  老牛倒也不推辞,拍胸脯保证把这事儿干漂亮了,绝不在韩国的“红魔”啦啦队面前给咱中国人丢脸。
  另外他在长沙当地足协帮助下开展的一个“看国奥,齐加油”的活动也进行得非常顺利。长沙球迷协会自费印了六万份球迷小册子,和球票一起搭配出售,里面详细介绍了一些球迷加油助威的常识、注意事项,还有一些经典助威方式的典故,随着球票的热销,制作精美,独具匠心的球迷小册子也大受欢迎,甚至出现了有很多人专门求购的情况。
  今天上午,最后一批来长沙加油的球迷团体也抵达了长沙,老牛亲自带人去接车,并安排好他们。然后马不停蹄地赶回球迷协会,检查最后的准备工作。
  如此,万事皆已具备,只等下午六点半的那声哨响了。
  而劳累了一个多月的老牛,也可以躺在球迷协会办公室的沙发上小睡一会儿了。
  ※※※
  五月一日的长沙有些凉,是一个适合踢球的好天气。市里从下午三点就开始在特殊路段实施交通管制,有的地方彻底禁止机动车通行。于是为了避开这个交通管制,很多球迷在吃完午饭后,就开始向贺龙体育场前进。尽管如此,庞大的人流还是让体育场方圆五公里内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堵车,很多人不得不弃车步行前往目的地。
  这其中最吸引人的自然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球迷协会助威团,他们没有乘坐汽车,而是全部列队步行来到体育场,一路上不停地唱歌,喊口号,挥舞国旗,整齐划一,显得很有素质。
  不管是开车的,还是步行的,只要看见车中手中的国旗,都会会心一笑,互相打招呼。这个时候,在通往贺龙体育场的路上,没有富贵贫贱之分,没有年龄性别之分,没有地域方言之分。不论你有钱没钱,男女老幼,说着“阿拉”还是“睇波”,大家都是球迷,都是来为中国队加油的。
  是什么有这样的魔力把这些天南海北,素不相识的人聚拢在一起,并肩作战九十分钟的?是足球。
  当人流最终汇聚到贺龙体育场的周围时,一场盛会拉开了序幕,操着不同方言的球迷们尽情展现着他们的心情,他们敲锣打鼓,他们载歌载舞。他们不在意别人的目光,因为他们希望把自己这种快乐骄傲的情绪传递给所有人,包括电视机前的观众。
  不到现场看球,你永远也无法体会到什么叫做“真球迷”,什么叫“铁杆球迷”,他们才是中国足球的基石,是希望所在。
  这场赛前表演的高潮是由一群来自湖南韶山的球迷所带来的。当这群人抬着一副巨大的毛主席画像出现在众人面前时,所有人为之欢呼。在很多人中国人心中,毛主席的画像比那些道士写的符文还管用,他老人家在上头保佑着中国的一切,自然也包括足球。
  毛主席万岁!国奥队万岁!
  ※※※
  不能参赛的项韬仍然穿戴整齐地站在酒店大堂内,为队友们送行。看见杨攀从电梯里面出来,他冲杨攀喊道:“嗨!杨攀,比赛射门的时候看准点再射!别尽往人家裆部招呼!”很显然,这是反话。李永乐已经把杨攀昨天的话稍微改版后广为传播了:杨攀要让韩国人断子绝孙!
  其他几个在大堂里面的队友们笑了起来,杨攀则有些尴尬地冲项韬骂道:“老老实实呆在酒店里面吧!”然后大步向门外的大巴走去。
  “嘿嘿!悠着点啊,杨攀!别做得太明显!”项韬显然没有放过杨攀的打算,在后面继续“提醒”到。
  杨攀则把双手背在后面,给了项韬两个竖起的中指。
  王钰走到项韬后面,给了他屁股一脚:“看来亚足联禁赛你三场都少了!让你娃子到了奥运会上,还不把中国的脸都丢光了?”
  项韬狠狠地回了王钰一句:“要你管!还是好好应付你的朴智星吧,这一回没有我在后面为你们补漏,小心点了,嘿!”
  李永乐走上前拍拍王钰:“走吧,上车了。”然后他扭头对项韬说道:“因为上不了场而郁闷吧?呵呵,别急,现在养足了精神,到八月份的雅典再发威。”
  项韬看着众队友陆陆续续地登上大巴,然后印有中国国旗的白色大巴缓缓驶走,向贺龙体育场开去。他却像突然泻了气的皮球一样长叹一声。
  “谁说我在意?”他低头看看自己的一身比赛装备,外套、球衣、球鞋,仿佛都在嘲笑他一样。
  ※※※
  下午六点半开始的比赛,中国队五点整抵达贺龙体育场,而在他们之前半个小时,韩国队已经抵达这里了。当时还有不少球迷逗留在体育场外,有一些球迷似乎是在专门等待韩国队的到来,不过千万不要以为他们是韩国的拥趸,当韩国队真的来到后,这些球迷兴奋地抖落出准备已久的横幅,上面用中韩两种文字写着:“现在轮到你们啦!”
  中国球迷用这种方法把积压在胸口二十余年的恶气狠狠吐了出来,那感觉就好像二十多年了才第一次呼吸到新鲜空气。
  这自然让韩国队很不爽。韩国人从球员到教练,上至足协,下至记者球迷,思维都还习惯性地停留在三月三日之前,他们认为那只是一场普通的胜利,并没有想到那很可能是打破亚洲足球传统格局的一场胜利。张俊的受伤更是让他们欢喜,甚至有韩国媒体幸灾乐祸地评价张俊的受伤是他的报应。“谁让他在同我们大韩民国比赛的时候那么猖狂呢?”某记者这样恶毒地写道。
  因此,面对四战全胜的中国队,韩国队在客场仍然喊出了“拿下中国”的口号,就不难理解了。一方面为了出线考虑,这场比赛必须拿下来,这样出线的悬念才能保留到最后一轮。另一方面,出于民族自尊心和中韩交战历史的考虑,他们也不会允许韩国足球对中国足球的绝对优势在他们这批国奥队手中结束。
  所以在抵达长沙后,韩国队表现得很积极,无论是适应场地还是平时训练,都很努力。同时,在长沙的韩国留学生以及韩国企业也会在韩国队训练时,去加油助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1/6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