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之光(校对)第4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8/1674

  要知道,荣光自从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中之后,就还从来没有接受过一家媒体的采访!
  要不是每个周末都能够看到荣光的比赛,真会让人怀疑这世界上是不是真有荣光这么一号人……
  在记者们当中流传着很多说法,有人说荣光自诩天才,架子高的离谱,很会耍大牌。
  也有人说荣光的经纪人才是幕后黑手,荣光被控制的很严,基本上没有什么人身自由,已经成了经纪人敛财的摇钱树。
  还有人说荣光这个人过于内向,不喜欢接触媒体,就连每次在混合区的采访,他所说的话都很少……
  所以大家几乎都已经习惯了,不采访荣光,只报导荣光的做法了。
  谁曾想,现在荣光竟然表示愿意敞开来接受采访?
  莫莉觉得自己在做梦。
  她的第一反应就是确定打来电话的人是不是真的是荣光的经纪人。
  她看了看电话号码,来电显示上确实是“荣光经纪人”的标签。
  因为之前多次采访要求都是这个电话拒绝的,所以莫莉有保存这个号码。
  号码无误,莫莉就只能接受这个事实——荣光真的愿意接受采访了!
  这种时候,自然是答应下来啊!
  于是莫莉毫不犹豫地一口答应了下来。
  “没问题!什么时候?在那里?”
  与此同时,在心里,莫莉怀疑是不是自己前段时间捡了个钱包交还了失主,给她攒了人品。
  要不然这么好的事情,怎么就落到自己头上了呢?
第六十八章
如何正确对待媒体
  在去电视台接受采访的时候,荣光要接受平面媒体的集体采访。
  黛玻菈选择的媒体都是非常讲究的。
  平面媒体中有两家家中国媒体,三家不来梅媒体和两家慕尼黑的媒体。
  选择不来梅当地媒体是因为荣光现在在不来梅名气最大,在不来梅,支持荣光的人也最多,必须回馈这种支持。
  所以有三家不来梅媒体,是受邀媒体当中最多的。
  而中国媒体自然是因为荣光是中国人,考虑到日后在中国的商业开发,必须要让中国媒体参与进来。请两家也是为了表示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两家中国媒体黛玻菈专门了解过,是在中国销量最大,影响力最广的体育专业媒体。
  一家是《体坛周刊》,另外一家是《足球周报》。
  有两家慕尼黑的媒体是想要在慕尼黑形成一定的舆论影响力,给拜仁慕尼黑俱乐部施压。
  黛玻菈不清楚拜仁慕尼黑会不会持续关注荣光的表现,但不管他们关不关注,自己都要把有关荣光的信息送到他们眼前。只许他们不想看,绝对不许他们看不到。
  不过她并没有邀请《慕尼黑日报》,因为蒂莫·布劳尔没少在慕尼黑日报中刊登对荣光不利的文章,虽然说不能得罪媒体,但也没必要主动去和黑自己的媒体套近乎,还是该有点架子的。
  ……
  接受采访的地点就在俱乐部的总部里。
  在开车去受访地点的时候,黛玻菈一边开车一边对荣光交代注意事项:“你等会儿要注意,记者们会在提问的时候设置很多陷阱,以引导你说出他们想听的话。所以每一个问题,在回答之前,你都要认真考虑一下,看有没有陷阱。”
  “没问题!”荣光回答的很干脆。
  但黛玻菈还是不放心:“我会在你接受采访的时候,站在你所能看到的地方,不是所有问题都要回答的。你现在也是球星了,要学会拒绝。有些问题明显不带好意的,就不要理会了。如果你不知道什么问题可以回答,什么问题不能回答。那你就看我,我摇头的问题,你就不要回答了。”
  “什么问题是不能回答的?”荣光问。
  “和本次采访主题无关的问题。”黛玻菈示意荣光看后排座椅上的一个文件夹。“那上面是你这次采访的主题,这一次主要是让公众了解到你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对于德国人来说,来自中国的你太神秘了。神秘是好事儿也是坏事儿。神秘可以让大众对你保持期待感,但是如果你始终不让对方了解你是个什么人,那么就会有各种针对你的谣言和负面消息出现。所以这次半个小时的采访,主要是讲讲你在巴西踢球的经历,和在中国的经历。当然,还有你是怎么做到上场比赛那个进球的。”
  荣光低头翻看着文件夹里的内容。
  上面全都是一条条问题,和对这些问题应该如何回答的建议。
  “那些问题都是我规定好了的问题,提问基本上都会在这些问题里挑选。当然,也肯定会有意外。出现了不在这些问题列表中的问题的话,如果是明显恶意的问题,你就不要回答了,你可以告诉记者这些问题不在我们今天的主题内,所以你不想回答。当然了,这是报纸采访,所以你这么说还好。之后在电视一台,那你就不能这么说了……”
  黛玻菈开始滔滔不绝向荣光讲述如何应对媒体。
  她在大学的时候虽然学的不是新闻传播,但是作为媒体营销专业,也是要学习相关知识的。
  媒体营销,就是利用媒体进行运营。和媒体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
  如果关系搞不好,就别想有成功的媒体营销。
  因为媒体掌握舆论,他们控制着舆论导向,他们想要黑一个人,或者捧一个人,简直太容易了。
  很多明星都必须学会正确处理和媒体的关系。
  既不能太得罪他们,也不能太讨好他们,一个合适的距离是必要的。
  在这上面,黛玻菈的理论知识还是很丰富的。
  当然了,具体实践起来,黛玻菈也是新手,她也需要在工作中逐渐摸索。
  现在的她和当初的荣光一样,都还是生瓜蛋子。
  ……
  虽然有黛玻菈的准备,但是在实际采访过程中,却还是出现了不少意外。
  毕竟黛玻菈准备的问题都太中规中矩了,记者们都不怎么喜欢,他们想要追求的是话题性。
  在老老实实按照提纲问了几个问题之后,记者们就都按耐不住了。
  “对于《慕尼黑日报》的蒂莫·布劳尔的批评,你有什么看法吗?”来自《慕尼黑晚报》的记者举手提问。
  荣光瞥了一眼黛玻菈,果然黛玻菈在摇头。
  这个问题是计划外的。
  于是荣光说:“抱歉,我和他不熟,我没什么看法。”
  回答完了之后,他看向黛玻菈,让他意外的是黛玻菈竟然在捂脸——似乎对自己的回答不满。
  我说错什么了吗?
  荣光不明白。
  采访还在继续。
  这次提问的是现场唯一一个中国记者。
  莫莉见德国同行已经打破了提纲,于是也决定抛开荣光经纪人给她制定的规定,将一直憋在他她心里的问题抛了出来。
  “荣光,在国内有很多球迷关心你的表现。很多球迷都希望你能够加入中国队,请问你对此有什么想法吗?”
  她在这里耍了个小心眼。因为她注意到了荣光在回答问题时,会不时瞥向在他们记者身后的方向,那里站着他的美女经纪人。显然经纪人会提示他什么问题能回答,什么问题不能回答。
  所以她决定绕过经纪人,直接用和荣光的通用语——中国普通话交流。她相信那个经纪人一定听不懂。
  她成功了。
  黛玻菈完全没听明白,她愣住了。
  荣光果然瞥了一眼黛玻菈,不过黛玻菈没给出任何反应。
  于是这个问题是他可以回答的吗?
  但荣光却不知道怎么回答。
  中国队?
  荣光他一点概念都没有。
  几乎所有的中国职业球员,都有一个目标,那就是进入中国队,身披中国国家队的战袍。
  这是他们从小开始接触足球训练时就有的目标。
  但荣光与他们不同,他是半路出家,他踢球就是为了赚钱,没有为国争光这么伟大的理想。
  他甚至都不知道中国国家队是什么样的——他没有看过一场国家队的比赛,哪怕是中国国队唯一一次打进决赛圈的2002日韩世界杯,他也一场没看过。
  他身边也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足球圈内人士,所以没有向他介绍过这方面的情况——孙奉阳虽然是华人,但不是中国公民,他的主队是巴西队,对于中国足球,他也不了解。说不定孙奉阳还希望荣光加入巴西国家队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8/16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