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之心(校对)第5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6/1144

  “什么叫猪队友?格策、香川真司、莱万多夫斯基……哪个弱了?只能说多特蒙德运气太差了,连续两年碰上西超双雄。当今欧洲足坛,别说多特蒙德了,又有几支球队在遇到宇宙队这样的球队,能说赢的?不过我也支持周易离开多特蒙德,德甲太小众了!”
  “周易在多特蒙德也已经呆了快三个赛季了,帮助球队拿到了一个联赛冠军,也算是对得起多特蒙德了。我觉得这种时候他也应该考虑一下他自己,去真正的豪门球队有助于他取得更好的成绩。不过要走的话,就别去拜仁慕尼黑了,转会还在没跳出同一个联赛,也没什么意义……”
  “其实这场比赛中,我们可以看到同为中场组织者,周易和哈维的差距,虽然不能说哈维完爆他嘛,但是说教周易做人还是没问题的吧?周易最开始进步很快,但为什么现在大家觉得他有些停滞不前了呢?就是因为在多特蒙德和德甲的缘故,足球水平相对低下,让周易的进步变慢了……”
  “接上条。继续留在多特蒙德,周易可提升的空间就很有限了,无论是多特蒙德还是德甲,都不能给他想要的东西。如果周易还有野心的话,就应该果断在这个夏天离开多特蒙德和德甲!”
  “虽然五小龙里的其他四小龙还在考虑更多打上比赛的问题,但作为五小龙中的领军人物,周易显然应该肩负更大的期待,他需要的也不只是更多的打上比赛,而应该去追求更大的舞台,去面对更强大的挑战。所以勇敢地迈出去,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
  从双方的支持度PK来看,支持周易转会离开多特蒙德的明显占据了绝对优势。可能只有原本就是多特蒙德球迷的中国球迷才会支持周易留下来了,而他们的支持还会遭到反对网友的批评,认为他们太自私,为了一己私利,而损害周易,乃至中国足球的利益。
  这帽子扣的有些大,所以就算有人支持周易留下来,此时此刻也最好别冒头为好。
  ……
  但就在大家以“多特蒙德已经被淘汰出欧冠”为前提畅所欲言的时候,周易却在国内和国外的社交网络上发了同样内容的一条消息:“我穿越到了一周之后吗,为什么所有人都在讨论我们被淘汰这件事情?”
  他还配上了一张自拍,照片中的他歪着头,皱眉咧嘴,一脸狐疑的表情,在他的头旁,他还P上了很多问号,这些问号密密麻麻排列,布满了他懵逼脸的周围。
  2012年的三月底,周易正式加入了豪华表情包套餐……
  周易这条信息一发布,就引起了许多网友媒体的关注和参与。
  在国外和国内不同社交媒体里,他的这条信息迅速得到了大量的回复。
  有人对他各种支持和鼓励,称赞周易斗志顽强,永不放弃。
  也有人让周易认清现实,果断放弃欧冠,确保联赛中拿到冠军,更实际。
  在中国国内的微博里,更多的人则是留言建议周易离开多特蒙德。这样的做法引起了那些支持周易留在多特蒙德的网友们的不满,于是双方将他们在话题中的论战搬到了周易的帐号下面。
  那叫一个热闹啊……半天时间,周易这条微博下的评论数就突破了五千,转发也接近一万了。
  周易截了个图发到了“排挤老郭”的群里,向小伙伴们炫耀:“以后找我转发微博,我要收费了啊!一个字五百块钱!”
  不过大家的注意力并不在他的炫耀上,杨牧歌问:“周易,你真的会考虑离开多特蒙德吗?”
  如果周易真的要离开,他会有些遗憾,因为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和周易在鲁尔区德比中交过手呢……
  而且如果周易走了,他难免会觉得有些孤单。
  但是抛开感情因素,理智分析的话,他也承认中国国内那些球迷说的对,多特蒙德并不是一个很适合周易的球队,长久来看,如果周易要成为世界顶尖球员,那他就不可能一直留在多特蒙德,他迟早会走。不像自己,他的天赋如果一直都在多特蒙德和德甲的话,简直是暴殄天物……
  “走?我疯了?”周易却回答的很斩钉截铁。“就算不说其他的,我要是因为欧冠被淘汰就选择离开多特蒙德,那我成什么了?懦夫、逃兵、胆小鬼吗?这不符合我的审美哲学。就算未来我要走,也绝对不会是因为这个原因。”
  ……
  第二天,周易在训练结束之后,也被中国记者们围住了,他们是为了国内网上争议来的,想要听听周易对于离开多特蒙德这个提议怎么看。
  这一次,面对记者,周易说的没有在群里那么直白露骨,稍微委婉了一点。
  “感谢大家对我的关心,无论是希望我离开还是留下来的,都是对我的关怀,我很感谢他们。不过我自己的职业生涯,当然应该由我自己来规划决定咯。总之,谢谢大家的好意,既然都是关心我,吵架就不太合适了吧?都是中国人,犯不着不是?”
  “那是否有考虑过在未来某个时间离开多特蒙德?”有中国记者问。
  周易看着他,然后咧嘴一笑,给出了一个让记者吐血的回答:“你猜?”
  其他记者也觉得这个问题周易是不可能在现在给出任何答案的,所以他们改问第二回合的欧冠淘汰赛。
  “你还坚持认为多特蒙德依然有晋级的希望吗,周易?”
  “没错,这有什么问题吗?”
  周易接受采访的时候喜欢没事儿就抛出一句反问,而他的反问会让采访他的记者很头痛。
  这有什么问题吗?
  这个反问本身就是问题啊!
  但他还不能直接说,怕让周易不高兴了,直接拒绝接受采访。
  他只好解释:“多特蒙德主场都没有赢下来,客场赢下巴塞罗那的概率很低啊……”
  “这个概率是零吗?”周易的反问又来了。
  “呃……无限接近于零吧……”提问的记者已经有点不知道怎么回答了。
  “无限接近于零,但不等于零。这是一个数学问题……”见周易这么说,提问的记者连忙打住:“诶,周易,停、停、停。对付我们你就别用那一招了吧?”
  旁边的记者们都笑了起来。
  他说的显然就是周易用牛顿定律来戏弄沙尔克04记者的那件事情。
  周易也笑了,放过了对方:“好吧。总之就是我说的那个意思。既然不等于零,那就应该付出努力去争取胜利,并且相信我们可以做到。如果没有这样的想法,那么任何球队面对比自己实力强的球队,都可以提前投降了,不是吗?”
第278章
懂得自然懂
  主场没有拿下巴塞罗那,让多特蒙德的球员们情绪都有些低落。
  毕竟他们可是进行了将近半个月秘密训练的。
  不过其实冷静下来想一想的话,靠半个月的秘密特训就能够击败巴塞罗那的话,也太儿戏了。
  就连克洛普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强大的巴塞罗那可不是这么轻易就能击败的。
  那么是不是本赛季的欧冠就可以到此放弃了呢?
  当然也不是。
  克洛普在球队恢复训练的第一天就告诉了他们,接下来这六天的时间里,球队训练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下周中对巴塞罗那的比赛。
  至于其中还夹了一场多特蒙德主场对斯图加特的比赛……就无所谓了。
  就算输掉这场比赛也无所谓。
  克洛普没有打算放弃和巴塞罗那一较高下,周易也没放弃。
  除了在网络上和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表达了这一观点之后,他全部精力都用在了训练中。
  白天在球队里训练,晚上睡觉的时候在虚拟空间中训练,为此他都没有在虚拟空间中选择和斯图加特比赛,那几天的比赛他全都放弃了,改成了训练,他在黑屋中不间断地训练,似乎要把传接球练成身体的本能一样。
  周末对斯图加特的比赛,多特蒙德这边确实没怎么放在心上,因为包括周易在内的不少主力球员都没有首发。而且就算出场的多特蒙德球员,心思也不在这场比赛中,他们的心都飞到了巴塞罗那……
  最终,心不在焉的多特蒙德在主场和斯图加特打成了2:2平。
  没有输球只是运气好,如果不是最后时刻威斯特法伦球场的门柱当初了根特纳的射门的话……
  在外界看来,多特蒙德在主场和巴塞罗那战成平局之后,紧接着又在主场被斯图加特逼平,这充分说明了对巴塞罗那的比赛已经影响到了联赛,球员们在球场上心不在焉的,状态低迷,形同梦游。
  虽然从克洛普赛前的排兵布阵中可以看出来,这是克洛普主动放弃的结果。可是很多却认为克洛普这种放弃是毫无意义的。
  多特蒙德不可能在客场逆转巴塞罗那,与其尽全力在欧冠中,还不如老老实实打好联赛呢……
  二十八轮联赛打完,多特蒙德对积分的领先优势已经从最多的十分变成了七分,联赛还有六轮,对于拜仁慕尼黑来说,一切皆有可能。
  ……
  在联赛中差点输给斯图加特这事儿也没影响到周易,他还很高兴和斯图加特的比赛终于打完了,现在他在虚拟空间中就可以选择巴塞罗那做对手。
  于是他调整了自己在虚拟空间中的训练和比赛计划,他适当减少了训练的时间,增加比赛次数。
  要不是虚拟空间中的一天也只能踢一场比赛的话,他恨不得可以把所有的时间都拿来和巴塞罗那比赛。
  因为他想要更了解这支球队,从方方面面来了解。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要想击败巴塞罗那,就必须足够了解巴塞罗那,这样才能知道他们有什么弱点,并且可以加以利用……
  他要了解的就好像已经在这支球队里踢了十年球一样。
  ……
  那一天终于来临,多特蒙德结束了在本土的训练,集体乘飞机赶赴巴塞罗那,挑战这个强大到不可思议的“宇宙队”。
  当他们抵达巴塞罗那的机场时,有不少记者赶到去采访他们。
  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克洛普表示“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这话在晚上的新闻中被加泰罗尼亚当地的主持人嘲笑是做好了输球的准备。
  周易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也对大家都认为他们被淘汰的想法进行了驳斥:“我从未见过第一回合0:0的情况下,会被认为是被提前淘汰了。主客场两回合制的比赛,不就是为了在第二回合发生一些事情准备的吗?”
  “但这毕竟是巴塞罗那的主场,多特蒙德想要在这里击败巴塞罗那,实在是太困难了。”有记者问。“要知道,本赛季巴塞罗那在自己的主场还没输过球呢!”
  这位记者说的倒是不错,巴塞罗那本赛季在西甲联赛中主场确实没输过球。截止到目前第三十一轮联赛,巴塞罗那踢了十六个主场,十五胜一平,主场胜率百分之九十三点八,主场打进了六十四个球,只丢了九个球,这巨大的主场优势不言自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6/114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