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之心(校对)第5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6/1144

  当时媒体们是怎么看待这个分组结果的?
  纷纷认为多特蒙德出线形势堪忧,想要抢下一个出线名额很不容易,还得依靠运气的眷顾。认为对于多特蒙德来说最实际的就是摆正心态,以积累经验为主,不要奢求什么小组出线。
  当时的多特蒙德在欧洲赛场真是被人赤裸裸地瞧不起。
  而这一次呢,同样是被分在了死亡之组,论死亡程度比上一次的有过之无不及,但大家对多特蒙德的评价却不是唱衰了,而是认为多特蒙德是组成死亡之组的重要部分,认为多特蒙德可以和这个小组赛中的任何一个对手扳扳手腕,谁也没有肯定能够赢多特蒙德的把握。
  这就是多特蒙德连续两个赛季闯入欧冠淘汰赛,一个赛季八强,一个赛季四强所带来的结果。
  在足球世界中,尊重和认同都是靠实力挣来的。
  ……
  在欧冠分组抽签仪式结束之后,多特蒙德迎来了德甲联赛的第二轮,他们在客场挑战纽伦堡。
  这场比赛周易只踢了半场,首发出场,在中场休息的时候就被换下了。最终多特蒙德在客场1:1和纽伦堡握手言和。
  周易被提前换下是因为接下来他要回国参加一场非常重要的世界杯预选赛。
  在之前,中国足协就和多特蒙德持续沟通了,因为之前有过类似的事情,双方也有过很好的沟通和合作,所以这次也打成了一个协议,让周易只踢半场联赛,为他回国参赛保留更多的体能。
  还好九月份只有这一场国家队比赛,周易打完就可以回来,不用耽误太多时间,俱乐部所遭受的损失也相对比较小。
  不过周易有这样的特权,杨牧歌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周易毕竟是俱乐部的核心,主教练也会考虑一下球员的心情,如果他更愿意为国效力的话,俱乐部也会通融通融。
  而杨牧歌虽然是杨牧歌的主力球员,却没有核心待遇,沙尔克04绝对不可能为了让杨牧歌回国参赛,就只让他踢半场的。
  这场比赛沙尔克04在主场3:1击败了奥格斯堡,杨牧歌打满全场。
  好在杨牧歌的体能比周易出色的多,所以就算比周易多踢四十五分钟,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在西班牙,孙盼因为受伤的缘故,没有被招入国家对这次比赛的大名单中,他将留在西班牙继续养伤。不过他已经开始训练了,想来距离复出也不远了。
  何影更不存在体能的问题,因为联赛第三轮,巴塞罗那主场1:0击败把巴伦西亚的比赛,他还是没有能够进入比赛大名单,没有比赛踢,怎么可能会体能不够呢?
  在意甲的锡耶纳效力的中后卫郭怒同样踢满了全场比赛,可惜锡耶纳客场1:2输给了桑普多利亚。
  除了孙盼之外,五小龙中的四个人都被选入了国家队的名单,要回国备战同日本队的比赛。
  而在整支国奥队当中,也不是只有他们四个入选了国家队,前锋吴磊,边后卫曹赟,同样凭借他们在奥运会上的出色表现,入选了国家队的大名单,不过吴磊不是第一次入选国家队,早在2010年的东亚杯上,他就入选了高宏博的国家队,但他一直都是一个边缘国脚,在国家队的地位并不稳固。
  在伦敦奥运会期间,媒体就报道过国家队主教练高宏博在伦敦观战的消息了,当时就有人猜测高宏博是来观察国奥队中那些表现突出的球员,也许在奥运会结束之后,他们会被陆续招入国家队。
  哪想到奥运会之后,高宏博几乎把半支国奥队都给搬进了国家队里。
  这是一个很大胆的举措,毕竟这么多人进来,就意味着有同样数量的原国家队球员要出局,这种大幅度的调整其实是很冒险的,因为要得罪人,要破坏原有的既得利益结构,毕竟能够进入国家队都是很不容易的,谁也不想出局。
  虽然国奥队拿到了奥运金牌,但也不代表他们就一定适合国家队,毕竟国奥队和国奥队的战术体系是不一样的。
  如果成绩好那就罢了,就算有人不满,也没借口发泄。可一旦成绩不好的话,那对于高宏博和国奥队的小将们来说,压力就会铺天盖地袭来。
  而偏偏国奥队球员们入队的第一场比赛就是和日本这个小组最强大的球队交手……
  还是客场!
  如果这场比赛输了之后,高宏博不知道会不会面对国内某些人的压力呢?国奥队的球员们会不会也成为牺牲品?
  其实高宏博完全没必要一口气招进这么多国奥队的球员来,对国家队球员是一个冲击不说,还要让新人重新来适应国家队的战术。
  但高宏博已经招了这么多人,说什么也没用了,高宏博有些时候固执的让人难以置信,想不明白这个瘦小腼腆的男人体能怎么会蕴藏着那么具有爆炸力的力量……
  他在长春队执教的时候也是这么固执的,固执让他带领长传亚泰这支“平民球队”历史性的拿到了中超联赛的冠军。但也是因为固执,让他在冠军之后,和球员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被俱乐部解职。但是失去了高宏博的长春队再也没有能够找回失落的荣光。
  高宏博也不是一个善于处理自己和媒体关系的主教练,在他刚刚成为主教练,执教广州松日俱乐部的时候,在一场与塔瓦雷斯率领的四川全兴交锋之后,输掉比赛的高宏博就在新闻发布会上直斥对方靠裁判,然后不给记者提问的机会,就起身走人了。
  因为这些性格,高宏博在媒体当中一直都不是很受欢迎的。去年万达集团赞助足协的时候,就一度传言他要被一位有名气的洋帅所取代,当时在媒体上也有一些批评高宏博的言论,认为他并不能带给中国足球长远的进步,实力有限,并不是中国队所需要的最佳人选。
  亚洲杯前他的“亚洲三流论”和“亚洲杯练兵说”也引起了不少球迷和媒体的批评,舆论环境对他非常不利。
  结果最后亚洲杯的亚军和球队在整届亚洲杯上的表现实在是太惊艳了,舆论对高宏博的赞扬声又多了,这个时候大家就不说什么“亚洲三流”和“亚洲杯练兵”的好坏了,有关要换洋帅的事情也追歼没了声音。
  展现在大家的眼中的,就是高宏博依然坐在中国国家队主教练的位置上。
  这个时候有媒体又评价了:高宏博和世界一流的主教练还有很大的差距,他和所有在中国国内执教的中外教练比起来,也不是最好的那一个,但他是最适合中国足球的那一个,这就足够了。
  对于习惯了好高骛远的中国足球来说,其实是卡马乔还是里皮都不重要,世界名帅果然水平好段位高,可让大学教授来教小学生,这都不是浪费资源的问题了,这是根本不对路的问题。
  以中国足球目前的水准,请穆里尼奥和瓜迪奥拉来都没用,还是土生土长的高宏博更懂中国足球,也更有动力来改变中国足球的现状。
  不过足球是一项更重视结果的运动,如果不是中国队在亚洲杯上拿到了亚军,高宏博再懂中国足球也只能下课,卷铺盖滚蛋。
  同样的,现在他一口气招进了六名国奥队的球员加入到国家队中,这么冒险的举动,如果最后让国家队在日本输得太惨,触动了国人的自尊心的话,恐怕他也的帅位又要不稳了。
  正好在伦敦奥运会上,率领国奥队拿到了金牌的布拉泽维奇如今声望争高,让他来替代高宏博,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且也未必就不适合了……
  高宏博的命运,接下来只能看这支球队的表现如何了。
第70章
中日足球恩怨
  抛开国奥队球员进入国家队这事儿,其实中日两国的足球恩怨是很有看头的。
  在遥远的二十多年前,在中国球迷中流行着这么一种说法,有关东亚三国足球演义的段子:中国打不赢韩国,韩国拿日本没办法,而日本又赢不了中国,形成了一个完美的死循环。
  现在看起来这话简直是贻笑大方——日本队会赢不了中国队?
  但在遥远的八十年代,还真就是这样的。大家印象中最有名的一场中日足球对决发生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预选赛。那会儿还不存在国际足联限制参加奥运会球员年龄的事情,所以参加奥运会的都是资格的国家一线队,而不是什么国奥队,或者国家二队。
  中国队历史上第一次闯入奥运会决赛圈,就是在那场比赛中击败了日本队。
  而中国队对韩国队的不胜从1978年就开始了,后来经过媒体渲染就有了“恐韩症”,但怎么没听说什么“恐日症”呢?
  早进入九十年代之前,中国足球在亚洲也都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在东亚圈里是出名的劲旅,也就碰到更能跑,意志力更顽强的韩国队他们没办法,但是在面对日本队的时候是完全占据上风的。
  那个时候的日本足球还未开化,1964年日本队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就是在本土举行的东京奥运会,创进了前八。四年之后在墨西哥城奥运会上,历史性的取得了第三名,这也是他们在伦敦奥运会之前的奥运会历史最好成绩。不过那个时候的日本队虽然成绩好,却并不能长久,因为当时日本足球采用的是精英培训计划,说白了,就是把足球这项草根运动当做精英体育来培养。但当时也是有历史原因的,因为日本国内踢足球的人太少了,要出成绩,就只能这么做。从全国各地挑选出三四十个人,这些人平时什么事情都不做,不需要工作兼职,每天就只是进行专业训练。
  这有点像是具有日本特色的举国体制了。
  这种训练方式,球员的水平当然提高的很快,但却不能长久,因为不能总是让国家圈养这么几十号人进行训练和比赛,如果这样的话,足球这项草根气息浓重的足球就无法在日本生存下去了。
  所以后来在经历了短暂的辉煌之后,日本足球重新跌入了低谷。
  输给中国无缘1988年汉城奥运会决赛圈之后,日本足协迎来了一个关键人物,他就是前日本国家队国脚川渊三郎。他开始计划在日本国内推广职业足球联赛,这不仅是对于日本来说,对于其他不少亚洲国家来说,职业联赛都是一个新鲜玩意儿。当时日本棒球是第一大运动,足球是毫不起眼的小角色。但是在川渊三郎的努力下,1993年,日本的职业联赛诞生了。
  但是刚刚成立职业联赛的日本足球却在发展之初就遭遇了一记重击——在美国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的最后一场比赛中,只要日本队战胜伊拉克,就可以历史性的首次闯入世界杯决赛圈。但可惜比赛结束前日本队被伊拉克追平,2:2的比分让他们无缘美国世界杯。
  这次失败给了日本足球很大的震动。三年后的1996年,川渊三郎推出一份雄心万丈的计划,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日本足球百年规划”。
  从那之后,日本足球开始步入了高速发展的士气,并且终于在1998年第一次杀入了世界杯决赛圈。
  在2005年的时候,日本足协又发布了一个“2005宣言”——通过足球创造体育文化,创造一个健康的社会。通过普及足球,把体育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为大家创造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加大力度强化足球,让日本国家队在世界大赛上有好的表现,给人们以勇气、希望和感动;保持公平竞赛精神,同其他国家保持良好的关系,为国际社会的稳定和平做贡献。
  具体目标则是:2015年要让日本国家队排名世界前十,足球人口增加到五百万;2050年之前,足球人口增加到一千万,日本重新单独举办世界杯,日本国家队夺得世界杯冠军。
  这些目标听起来都很玄幻,甚至在当初发布的时候还引来了嘲笑和讥讽。
  但是现在看来,日本足球的目标都在一个个实现。比如夺得世界杯这一点,日本女足国家队就已经实现了——别说日本女足国家队不是国家队了,人日本的这个百年目标里也没有限定只能是日本男足国家队拿了世界杯才算数啊。
  其实中国要提高他们的足球水平,根本不用去学什么巴西、西班牙、德国,在他们身边就有一个很好的对象可以学习,那就是日本。
  从国家队层面建设,到联赛维护,再到最重要的校园足球基础,日本都有一整套完善成熟的经验可以学习。
  日本足球曾经也有过无视足球规律强行拔高的做法,虽然拿到过奥运会第三,但最终也还是坠入了深远。一切不按照足球规律来发展足球的行为不管耗费多少金钱和人力物力,都不会有好结果的。
  当日本人开始踏踏实实按照足球规律来发展他们国家的足球,上下一心,整个社会参与其中之后,日本足球所取得的成绩那就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了。
  当日本队开始认真搞足球建设之后,中日足球之间的力量对比就颠倒了过来,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中国队再遇到日本队,就输多胜少了。
  截止到本次世界杯预选赛之前,中国队上一次击败日本队还要追溯到1998年的东亚四强赛,当时黎斌的梅开二度,帮助霍顿执教的中国队2:0击败了冈田武史率领的日本队。
  那场比赛之后,中国队就再也没有能够在国际足联的A级比赛中击败日本队了,至今“不胜日本”的尴尬纪录已经持续了十四年。
  本来在去年年初的亚洲杯上,中国队是有希望和日本队扳扳手腕子的,说不定能够终结尴尬的十四年不胜日本的纪录。
  但周易却在半决赛中因为累积黄牌被禁赛,缺席了和日本队的亚洲杯决赛。
  在决赛中,日本队击败了中国队,拿到了冠军。
  这也是中日足球在国家队层面的新恩怨,如今这场世界杯预选赛被中国媒体认为是国家队的复仇之战。
  有人说国奥队击败了日本队啊,没错,国奥队确实击败了日本队,但那是奥运会比赛。而奥运会比赛是不在国际足联的A级赛事中的,地位不高。梅西拿到过奥运会足球项目的金牌,但他的国家队荣誉依然是一片空白,因为奥运会金牌并不是被公认的国家队荣誉。
  ……
  每次中日交锋都会演绎出很多故事来,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预赛是其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6/114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