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茵峥嵘(校对)第1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6/763

  高峥接受完采访离开之后,另外一名桑普多利亚的球员阿尔贝托·马西被叫到了采访区域继续接受采访。
  虽然是采访他,但大家的话题都是高峥,这一点马西也很清楚,他甚至都不用记者暗示,就很直接地主动谈起了高峥:“这场比赛的主角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高!是的,是高,不过我平时可不会这么称呼他。”
  女记者笑着问:“那你怎么称呼他的?”
  “嗯,我都是叫他‘魔王’!”
  女记者表情明显呆了呆:“什么?”
  她以为自己听错了。
  接着她就看到马西一脸虔诚地向她解释道:“‘魔王’是我给高起的绰号,因为他实在是太厉害了!除了这个词,我想不出还有其他词可以准确形容高在我心中的地位了!”
  女记者被这个有点中二的绰号逗乐了,她在脑海中仔细想了想高峥面带微笑的样子和“魔王”的传统形象,笑得更欢了。
  于是在高峥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他这个绰号就正式传开了。
  这次的传播范围可不仅仅是局限在桑普多利亚队内了……
  ……
  除了桑普多利亚的球员,热那亚球员也要在赛后接受采访。
  但是天空电视台一连找了好几个热那亚的球员,都没人愿意来接受采访。
  其实最开始天空电视台是想直接把安东尼奥·唐纳鲁马直接拉到这里来采访的,但这种近似于公开处刑的做法怎么可能成功呢?唐纳鲁马早在比赛哨声吹响的第一时间,就回到了更衣室,根本不给那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媒体一点机会。
  到最后还是在比赛中为热那亚打进了唯一入球的因莫比莱被拉到了摄像机面前,代表热那亚接受了采访。
  “我们努力了,但结果不是很令人满意……”面对镜头的因莫比莱显得没什么精神,其实他也不想在这个时候面对媒体的,但作为职业球员的素养,他不能逃避这个责任。“比赛不可能一直赢,但是输掉这样一场比赛还是让我们很失望。每个人都很失望……”
  记者连忙问:“这场失败是否和唐纳鲁马与高……”
  因莫比莱摇头打断了她的提问:“我认为没关系,同城德比前有些事情在外人看来也许很不可思议,但这就是德比。我不认为他们俩有什么,这只是一场比赛,比赛结束了,故事也就结束了。”
  说完,他不再接受采访,向记者做了一个抱歉的手势就离开了采访区域。
  不过他为唐纳鲁马所做的这番辩解是否真的有人信,那就不知道了。
  最起码天空电视台的这位现场采访记者就明显不相信:“……比赛过程和比赛结果都印证了赛前双方的口水仗,赛后各大媒体恐怕有很多话要说了……在之前的采访中,阿尔贝托·马西提到了高的新绰号,我想看了这场比赛之后,很多人应该都会觉得这个绰号非常符合高所表现出来的形象——最起码在热那亚球迷眼中,高就是一个让他们今天晚上睡不好觉的‘魔王’了!”
第二百三十章
争议
  《魔王高峥》
  这是《十九世纪报》在比赛第二天的头版标题。
  配的是高峥冲着安东尼奥·唐纳鲁马摇手指的那一瞬间。
  照片是从安东尼奥·唐纳鲁马身后,也就是热那亚球门后方拍过去的,将两个人的关系完美地展现在了读者球迷面前。
  “……在昨天晚上结束的第八十七场‘灯塔德比’中,桑普多利亚以5:1击败了同城死敌热那亚,这个比分是双方交战史上最悬殊的比分。在历史上,只有在1948-1949赛季的意甲第五轮中,曾经出现过这样的比分,当时也是桑普多利亚5:1击败了热那亚,如今高和他的队友们再次完成了这样了不起的成就。同时这也是‘灯塔德比’中双方总进球数最多的一场比赛。而这一切恐怕都要追溯到唐纳鲁马在赛前突然对高开炮,引起的双方口水战……”
  “高在比赛中完成了帽子戏法,但其实深究的话,应该是大四喜,可惜第一个球算做了博沃的乌龙球。尽管如此十三场比赛打进十三个球的高依然高居射手榜榜首。要知道这是他的第一个意甲赛季,竟然就拥有了这样的表现,实在是让人惊叹……”
  弗雷切洛执笔的文章把高峥都快夸到天上了。
  但却不是所有媒体都这么喜欢高峥的。
  另外一家在热那亚颇具影响力的媒体《贸易信使报》就把焦点放在了高峥和唐纳鲁马的争斗上,不过他们的角度是站在唐纳鲁马这边的。
  “……高在比赛中两次进球后对唐纳鲁马摇动手指来庆祝,这样的举动在比赛中实在是太目中无人了一点。对于这种进了球还要用侮辱对手来庆祝的动作,我认为应该引起裁判的特别关注……赛后大家都在为胜利者欢呼,却没有人在意唐纳鲁马的感受,我专门去网上看了一下,充斥着对唐纳鲁马的嘲笑,我个人认为这是非常不适当的!”
  “作为胜利者,要有胜利者的风度。赢了比赛之后再对失败者落井下石,只能证明胜利者心胸狭隘。在赛后接受采访时高的表现令人厌恶,这是赤裸裸的‘鞭尸’行径!是的,他现在十三轮进了十三个球,射手榜第一。是的,他在这场比赛中上演了帽子戏法,再次成为了比赛的主角……但那又怎么样呢?就算赢得了比赛,也会失去人心,技术好也掩盖不了他人品低下的事实!正如唐纳鲁马之前说的那样,高的表现完美证明了他对高的指控,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出来高在AC米兰青训营时的形象,恐怕不会有多少队友喜欢他……”
  这篇评论出来之后,很快就被王易行和吕兵注意到了。
  “这说的是什么狗屁啊……这些意大利人就这么见不得我们中国球员好吗?”王易行很不爽。
  “冷静冷静。”吕兵连忙劝道。“意大利人里面也是有好人的嘛,比如弗雷切洛,比如桑普多利亚的球迷们,他们都是意大利人,不要地图炮。”
  王易行瞪着他。
  “咱们还是把这篇文章翻译一下转回国内吧,得让中国球迷们第一时间了解到意大利发生的事情嘛。”吕兵接着说。
  王易行笑了:“你小子比我还阴,你这是生怕事情闹不大啊……”
  “意大利的排华是有传统的,我们不过是实话实说而已。”吕兵一本正经解释道。
  ……
  这篇《贸易信使报》的报道被换回到了国内之后,确实在中国的网络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绝大部分中国球迷都在替高峥鸣不平,认为意大利媒体是一种歧视。
  当然,中国人口众多,总会出现一些思路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奇葩。
  也有人反而觉得意大利媒体说的对,高峥的表现太没有风度了,让他们都感到丢人。持这种观点的甚至包括不少微博上出了名的大V,他们认为高峥在意大利已经是中国人的象征和代表了,他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中国的国际形象,如果他表现不好,自然也会影响到意大利人对中国人和中国这个国家的认知。
  他们还把高峥的做法和中国足球一贯的糟糕形象联系到一起,认为这就是中国足球人人喊打的原因。
  当然这些言论遭到了绝大部分网民们的抨击:“你们觉得如果让唐纳鲁马赢得了他和高峥之间的比赛,他就会对高峥嘴下留情吗?当他率先在媒体上对高峥进行人身攻击的时候,你们这些圣母婊怎么不去指责唐纳鲁马太过分?不好意思,最终是高峥赢得了这场战争,作为胜利者他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不服?不服死去!”
  “新中国都成立六十三年了,怎么还有些人是跪着的?洋大人说什么都对,哪怕指着我们鼻子骂,都要唾面自干?神经病啊!”
  ……
  对于中国网络上的声音,高峥并不知道,但他知道了《贸易信使报》对自己的指责和批评。
  “我以为媒体人是应该有基本的逻辑思维的,《贸易信使报》怎么能够让逻辑这么混乱的文章登出来的?”高峥很奇怪地问他的经纪人维维亚诺。
  “很正常,他们本来就是倾向于热那亚俱乐部的。”维维亚诺解释道。
  “哦,屁股决定脑袋……”高峥点点头。
  “要回应吗?”他问。
  高峥想了想,然后摇头道:“不用了,以后我不接受《贸易信使报》的任何采访就是了。”
  维维亚诺点点头,也同意高峥的做法。
  《贸易信使报》在热那亚本来也是被《十九世纪报》压着的,只能做老二。影响力出不了热那亚。他们这次这么做,和他们想要扩大影响力的想法估计也有很大关系——只有炒作这种容易引起争议的事件,才能急速吸引眼球,扩大影响力。
  如果高峥像在赛前和唐纳鲁马吵架那样,反击《贸易信使报》的话,就正中对方下怀。
  毕竟和球员互相吐口水的话,还可以在球场上分个高下,用进球击败对方,就像高峥对唐纳鲁马所做的那样。
  但和媒体打口水仗就得不偿失了,你和他吵架,那都是在帮他炒作,对方估计巴不得高峥现在来和他们吵呢。
  上赛季在意乙联赛的时候,萨索洛那个媒体记者和高峥有矛盾,高峥也没有直接和对方媒体吵,而是将矛盾转嫁到了萨索洛俱乐部上。在维维亚诺看来,这就是高峥聪明的地方了,不和想要碰瓷的萨索洛媒体吵,而是打击萨索洛俱乐部,简直是一石二鸟的妙计。
  对于媒体来说,流量就是他们的生命,高峥不仅不和他们争吵,还直接拒绝他们的采访,这才是真正能够让媒体感觉到肉痛的做法。
  直到现在萨索洛那家媒体都还在高峥的黑名单上呢……
  “不过高峥,你发现了吗?之前你赢了AC米兰之后,媒体上还基本上都是称赞的声音,这次你赢了热那亚,媒体上反而出现了批评你的声音,网上对你的评论也开始逐渐两极分化,这是为什么?”
  高峥想了想:“因为《贸易信使报》是支持热那亚的?”
  “不,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和你的身份有关系。”维维亚诺说。
  “我的身份?”高峥想不通。“我什么身份?社会主义接班人?”
  维维亚诺翻了个白眼:“差不多吧。”
  “我靠,我随便说的啊……”高峥惊了。
  维维亚诺说道:“因为你是中国人。”
  高峥愣住了。
第二百三十一章
因为你是中国人
  因为你是中国人。
  高峥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听到过这句话了。
  在他刚刚来到意大利米兰维斯马拉训练营的时候,他第一次听到了这句话。
  当时他在队内训练中表现出色,但球队打比赛的时候,他却只能做替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6/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