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10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17/1072

  “小女子正是公孙北雁,敢问将军名讳?也好安排接待!”公孙北雁福身行礼。
  “哈哈,果然是你,今日能遇上也算运气,某姓韩名信,乃是清河侯族弟,大秦海师第一旅旅长!”韩信很高兴的笑着自我介绍。
  “韩信?!”一群大魏官员再次一阵骚动,而公孙北雁脸上却瞬间露出一丝惊喜,赶紧再次行礼说:“原来是韩将军驾到,北雁有失远迎还请包涵,此处是我们的一处驻地,听闻号角警示猜到是大秦海师抵达,这才赶紧前来迎接,此处非是说话的地方,还请去都城一叙,也好让北雁尽地主之谊!”
  “尽地主之谊……”韩信从公孙北雁身上移开,眼神扫过她身后一群老老少少,这些人身上几乎都穿着各种和大秦相仿的官袍,颜色款式分明,情形倒是后民间流传的情况相符,这些人并非简单的民间商行,而是一直都以大魏国自居,而其中一个仿似老农的魁梧剑客格外醒目。
  “哈哈,好,我们一路前来费时两个多月,还未曾遇到过这么多熟悉的中原人氏,既然你先来这里,必然对附近的海域和航道非常熟悉,正好休息交流一下,请!”
  “韩将军请!”公孙北雁吩咐身边一群官员好生安排随同而来的海师官兵和商队之后转身带路。
  随同下船的一群长史幕僚跟着韩信身边,彭越带领三百水师官兵护送往数里之外的新都梁城而去,而此时身后的大海上,一艘接一艘的海船还在陆续靠岸,船工抛锚下缆,成群结队的官兵和随同而来的商队也全都下船在绵延数里的海滩上开始集结。
  而负责接待的大魏官吏和当地土著看到海师官兵在海滩上一个接一个的列队组成方块阵列,威武严整杀气凛然,于是也都惊恐的战战兢兢。
  三千大秦海师官兵,表现出来的气势丝毫不亚于他们曾经见过的十万诸侯大军。
第1517章
魏都梁城
  “咦,你们这是在收割稻谷!”
  跟着公孙北雁等人去王宫的路上,一望无际的葱茏碧野当中显露出来大片大片整齐的农田,韩信惊奇不已。
  农田里面有无数皮肤黝黑几乎全身赤裸的当地土著正在兵卒的监视下收割水稻,有的用手,有的用竹刀木刀,还有的用的是金属镰刀,收割的水稻也被运送到空地上用方斗木仓敲打脱粒,甚至还能在农田之中看到手摇式的脱粒机,只不过数量很少。
  如若不是清楚的知道这里是远隔大秦万里之外的海外,韩信和随行的长史幕僚官兵等肯定无法相信这里不久前还是一片原始的蛮荒之地。
  “让韩将军和诸位见笑了,我们是去岁十二月到达这里,因为航行太久加之水土不服,也茫然不知继续该往何处航行,于是便就在这里暂时驻扎袭来,驱使附近的土著学会开荒种地,几个月下来便有了眼下的模样……”
  公孙北雁此时心头已经慢慢没有了开始的慌乱。
  至少从韩信的身份和表现看来,他不是来找自己麻烦的。
  如今对于公孙北雁来说,整个大秦她能够信任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水轻柔,一个是陈旭。
  而这两个人,都是她曾经伤害最深的人。
  如果后悔有用,如果能够从来,公孙北雁相信自己一定不会那样去做。
  虽然她如今活的比较狼狈,但能够好好的活到现在,还能够顶着魏王妃这个名号,可以说都是水轻柔和陈旭的功劳,要不然早在当初漂流去瀛洲的路途上,就已经被那群墨徒和方士凌辱致死,而韩铮能够保护她帮助她,就是看在她和水轻柔的关系上,而后来盖聂能够远渡重洋去瀛洲找到她,也是陈旭的帮助。
  所有人都知道韩信是陈旭的二弟。
  因此韩信应该不会对她有什么威胁,而唯一让她不安的是,这个花费半年时光好不容易经营起来的国度,到底是继续留在这里还是放弃。
  如果放弃,身边随行的这一群追随者是否会同意,抑或是会再次争吵从而让这个团体分崩离析。
  作为从小生活在官宦之家的公孙北雁来说,这些年接触了形形色色的六国王孙贵族甚至是商贾豪绅,她清楚的知道这些人想要的是什么。
  即便是追随他的这些人,也不都是忠心耿耿铁板一块,各自都有自己的打算和一个飞黄腾达的荣华富贵的贵族梦想。
  其中甚至包括盖聂。
  这么多年忠心耿耿的守护,其实他最想要的是什么公孙北雁一清二楚。
  但是公孙北雁却始终做不到抛弃这一切,跟随他去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隐居度日。
  而且盖聂,永远都不是她的意中人。
  她从未想过自己一个高贵的卿相贵族,最后会落得和一个老农一般木讷的江湖侠客结为夫妻,而且盖聂还身有隐疾……
  炎热的天气,潮湿的海风,一群人各怀心事顺着一条能通行马车的泥泞道路来到一座用木石搭建的简易城墙的入口处。
  城门就是用几根简陋的巨木拼凑而成,两边同样有身穿简单粗麻布甲的兵卒守护,手中拿的是制作简陋的长戈,唯独锋利的钢铁戈头在阳光下闪烁寒光,展露出一丝紧张和杀气。
  “梁城”。
  城门上方悬挂着一块简陋的木匾,上面用墨水写着两个还算霸气的篆字。
  “韩将军请,这里一切都是匆匆而建,加之气候炎热潮湿多雨,一切都只能从简!”公孙北雁再次解释。
  “无妨无妨,这里已经是我们沿途而来见到的最好的一处营地了,暂借贵地休息几日,等打听清楚附近的海域地图之后便会离去,不会打扰太久!”
  韩信的话让公孙北雁心情再次放松一些,而随行的陈馀张耳等人也在心底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城内还算繁华,搭建了大量的竹木房子。
  和大秦南方的杆栏式建筑差不多,都是吊脚楼。
  规划也还算合理,一条主干道从城门处直通一里之外的王宫,城内有四通八达的大街小巷,纵横交错房屋密密麻麻,至少有四五百栋,大小和款型几乎一模一样,这些都是普通民居。
  而越是靠近皇宫的位置,房屋便修建的越大越宽阔,大量房屋都带有中原建筑风格,用木石搭建,许多还有单独的小院子,院门上还写着左相府、陈府、刘户部等不同的名称,一看就是大小官员居住的地方,里面还能看到一些身穿襦裙的女子在晾晒收获或者衣物等等。
  甚至在其中一块空地上,还有一个菜市场,不光有许多售卖野味鱼肉和菜蔬水果的摊贩,还能看到巡逻的警卒。
  这里的一切都和大秦南方一些破旧的县城看起来没多大区别。
  在公孙北雁等人的陪同和解释下,一群人很快来到城中心最为高大豪华的一片建筑群前面。
  广场正对的是王宫大门,左手边是朝议大殿,右手边是三省六部的办公署衙。
  韩信一眼扫过这些挂着大魏王宫、朝议大殿、中书省、尚书省和监察省等不同名称的建筑,脸皮微微抽抽几下。
  陪同的一群人都有些尴尬和小心,生怕韩信一声大吼杀反贼,然后后面跟随的三百将卒瞬间火枪齐鸣,于是一群图谋复国者瞬间便卒的稀里哗啦,把小命丢在了这个与大秦远隔重洋万里海外的蛮荒之地。
  “民间传说果然不错,兄长也没有说错,你所谋非小,真的还想恢复大魏昔日的荣光!”韩信脸色很快平静下来。
  公孙北雁不敢接话,低头甚至都不敢看韩信一眼。
  即便是盖聂眉头皱了一下,但一股莫名的气势很快也消散不知所踪。
  “呵呵,无需紧张,这是海外,不是大秦,你复魏也好,称王也好,都与我无干,我这次率领舰队不是为你而来,而是奉陛下命令去西方有紧要军务,更何况你们的事兄长已经和陛下说过,你们未来的命运如何,都该朝廷决断,今日我暂且把你们依旧当做北雁商行对待吧,打扰几天就走,你们无需想太多!”
  “多谢韩将军体谅!”公孙北雁福身行礼。
  接下来的时间,公孙北雁召集所有的文武大臣在皇宫隆重接待了韩信和阿西娅,还有一些海师将领和随同而来的几个商行的主管,并且安排官吏招待整个船队的将士和船员水手。
  虽然条件简陋,但公孙北雁也不敢吝啬,大量平日储藏的粮食干果,肉食海产,甚至还拿出一些从大秦带来的葡萄酒和桑葚酒,宫人侍女来回穿梭,琳琅满目的酒水食物摆满了皇宫一间宽大的凉舍。
  这凉舍的格局和大秦南方吴越之地的结构差不多,但规模却不可同日而语,占地足有数十丈,吊脚楼样式,粗木为支撑,竹子为筋骨,茅草为屋顶,四面都是巨大的窗户和栏杆,竹子铺设的地面上还铺有当地一种野草编织的凉席,竹木制作的案桌摆放在凉席之上,整个房间明亮通透,非常适合这个炎热潮湿的环境。
  在酒宴上,公孙北雁和陈馀张耳等人不断询问他们离开后大秦发生的一些事情,韩信等人讲述的同时也不断询问附近海域的情况,消除了敌意的双方觥筹交错,很快各自都差不多打听到了需要的消息。
  而得之附近的这条狭窄海道就是通往西方的道路之后,韩信也松了一口,让人取来航海地图与公孙北雁等人打探的地图对照,确认这里就是陈旭让他寻找的马六甲海峡。
  而且在得知公孙北雁已经将这条海峡两边的大片区域都化作魏国领地,并且分置郡县治理,韩信在将东来郡、新阳郡以及两座县城加上梁城三座城池分别标注在自己的航行地图上之后,捏着铅笔许久没有写下魏国这两个字。
  “马六甲海峡是东西方航线的咽喉要冲,未来必须掌控在大秦手中,你此次去一旦找到,最好留下一些人手开辟据点驻守,招募当地的土著进行开发!”
  这是临行之前陈旭敦敦叮嘱他的话。
  但眼下这个要冲之地竟然被公孙北雁提前占领,而且短短几个月便已经建设的有模有样。
  如果强行驱逐公孙北雁肯定能够做到,但必然引起公孙北雁的不满,日后可能会给这个驻地带来无尽的麻烦。
  这茫茫大海万里蛮荒,想要在这片完全陌生的海域寻找一群海盗简直比登天还难。
  何况公孙北雁手下能人不少,旁边这个老农一般的男人便是闻名中原的第一剑客盖聂,陈旭曾经警告过他,如若遇上千万不要逞能,这货若是出手,手枪都不一定能够抵抗。
  更何况自己这次的任务是护送阿西娅回去复国,绝对不能节外生枝在这里跟公孙北雁稀里糊涂的来一仗,胜负韩信不会去考虑太多,赢的机会是百分之百。
  但赢下来之后就是一个超级大麻烦,若是造成战舰或者随行而来的商船损失,只怕回去之后会被始皇帝和兄长两人轮流揍一遍。
第1518章
不要太过分
  “公孙北雁,当初我兄长与你有过吩咐,好像你们的目的不是这里吧?”
  韩信犹豫许久之后看着正和阿西娅两人并排而座喝酒聊天的公孙北雁。
  两个女人都是极美的女人,而且都是贵族出身,一言一行都带着不同于普通百姓的高雅,而且两个志同道合的女人相遇殊为不易,从酒宴开始,两人短暂的就交流之后便引为知己,坐在一起嘀嘀咕咕没有住下过嘴。
  而满朝文武也都在和随行而来的商队和将领们讨论大秦的变化和沿途的就见闻。
  人生三大喜,他乡遇故知就是其中之一。
  虽然双方身份理念决然不同,但并不妨碍双方的热烈交流。
  能够在距离大秦万里之外的蛮荒遇到一群家乡人,就连陈馀张耳这些大魏的重臣都感觉激动异常。
  听见韩信问话,整个房间瞬间安静下来,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落在韩信身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17/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