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10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30/1072

  ……
  依旧还是在距离舟山群岛最近的句章海岸边的那个海湾之中,临时搭建的木质码头上停靠着十艘巨大的崭新海船。
  这些船都是始皇帝出发之后谕令海事学院调集过来的海师舰队的训练舰,其中大部分都是清河租赁公司的船,根据舷号来看,要比去年陈旭乘坐的那批船要新的多,舷号最小的都是五十多号。
  其中最大的旗舰长达四十丈,舷号01,船名泰山号,是目前琅琊造船厂新造的最大的海船,大小七面主副巨帆,加上侧帆,还有密密麻麻的桅杆,整艘船看起来狰狞霸气极具视觉冲击力,旁边停靠的几艘二十丈大小的海船此时看起来就像野猪与大象的区别。
  这里距离琅琊海港有七八里远,又是隐藏在海湾之中,因此只有走近了才看得见。
  而等始皇帝和一群还没顺过气来的公子卿侯看到这十艘海事学院的大船的时候,瞬间再次激动起来。
  “老天,这才是真正的大船!”
  “啧啧,老夫总算开眼界了,没想到我大秦竟然还能造出如此大的海船来!”
  “原以为方才那艘商船已经很大了,眼下一比较,有若孩童与壮汉一般……”
  “如此巨舰,怕是造价不菲?”
  “自然,上次听宰工部提过一嘴,这种四十丈大船用料超过万石,一次可以运载粮食十万石,满载人员可达一千五百人,乃是我大秦最大的舰船,造价超过三百万钱……”
  “嘶~~”
  正站在船下仰望船头甲板讨论赞叹的一群公子卿侯不约而同倒吸一口凉气。
  “那岂不是相当于六艘普通三桅海船的造价,如此高昂的代价实在不划算!”
  “谁说不划算!”陈旭笑着转头看着质疑的一个卿侯,“船越大,抵抗风浪的能力就越强,在大海上行驶就越平稳,数年前诸位有许多都陪同陛下巡视东南,听闻被颠吐的不少,而这艘巨舰即便是有丈余高的风浪,也能如履平地一般,几乎感觉不到太过明显的颠簸,这是本侯特意为陛下此次巡游打造的,仅此一艘,后面没有需要暂时不会再进行建造,但这种巨舰的好处不仅限于此,而是在其强大的货运能力,只需要普通海船两倍的人手,便能运送普通货船至少五倍的货物,这些二十丈大小的海船看似巨大,实则只能用于近海航行,不适合远洋航行,一旦遇到大些的风浪便很危险,尤其是夏季风高浪急,更是容易倾覆……”
  “清河侯言之有理,船体越大越平稳,而且航行所需的人力物力并不会增加很多,从货运和掌控来说,大船的优势非常明显!”一个懂行的工部官员赶紧顶帖。
  “如此说来还是造这种大舰划算,但为何不多造一些?”一群公子当中来有人质疑,陈旭一瞅正是胡亥这货,明显又在其中挑拨离间想搞事。
  “对啊对啊,既然造大舰更划算,为何不把钱省下来全部造这种大舰,既安全又划算,一艘顶五艘……”有几位公子和一些随行的卿侯开始附和胡亥。
  “大船有好处,自然也有坏处,一是工艺复杂,二是对木料要求非常高,光是为了寻找打造这艘大船的龙骨,造船厂便先后寻访无数名川大山,费时年余才找到,砍伐运送到琅琊又耗时足足半年,先后动用人手数万,因此建造这种巨舰花钱还在其次,而是代价太大,有些得不偿失……”
  “还有就是船越大,操控起来也就越发困难,一旦发生事故,造成的损失也会被放大数倍,一艘小船倾覆,累及不过数十上百人,但这样一艘大船倾覆,可能瞬间上千人便葬身大海,而这种大船一旦损毁,代价更是承受不起,所以并非好处多便可以多造,而是要看需求,眼下需要的是更多近海航行的海船,二十丈的也已经勉强够用……”
  “原来如此,我等受教了!”一群公子和随行的卿侯一起拱手。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并非如此,而是钱……”陈旭笑着指着这艘巍峨如山一般漂浮在海湾之中的巨舰,“因为是第一艘四十丈巨舰,从设计到新建船坞再到建造成功,泰山号前后总耗时两年有余,共耗资三百八十余万钱,而海事学院今年一年的预算也才三百万钱,若是全部打造这种大船,怕是一艘都弄不出来,各种训练也都只能全部停止,而朝廷这些年虽然税收年年增长迅速,但需要开销的地方也如同流水一般出去,不知道又从哪里能够挤出来钱来多打造几艘这样的巨舰!”
  “左相说的是,如今财政署的确挤不出来多余的钱款建造巨舰,工部和海事学院呈报的新造舰计划冯相也只同意了三艘二十丈训练舰,这种耗资巨大的巨舰莫说冯相不会同意,即便同意怕是其他署衙都会上奏阻止……”财政署随行的一个官员站出来为陈旭的说法站台。
  “难道不可以让中央钱庄多发行一些债券和兑票么?”一个很有想法的公子弱弱的说。
  “嘁~~”
  虽然没有人站出来反驳,但人群的集体反应表示了对这个说法的不屑和反击。
  “公子,发债债券朝廷需要支付大额利息,坦途计划的五亿债券眼下每年都要多付近千万的利息,负担不小,兑票也不是说发就能发,需要有等同价值的金银铜钱作抵押才行,钱庄有多少钱财才能发多少兑票,发多了兑票就不值钱了!”有对金融比较了解的官员小声解释。
  “不会啊,我们平日有兑票不都是按数字兑取的吗,怎么会不值钱呢,是一万就能取一万,是十万就能取十万……”
  “哼,朕给你一张十亿的兑票,你去给朕取出来!”
  面对自己这个金融白痴的儿子,一直没有说话的始皇帝终于忍不住冷哼。
  这个公子还准备开口,但瞬间似乎想通了一点儿什么,额头上的虚汗滚滚而落,赶紧低着头满脸通红的拱手:“儿臣思虑不周,说错了!”
  “知之为知之自,不知为不知,眼下如此多的卿侯重臣,还有太师当面,不懂便问,怎能胡言乱语,此次回去之后到京师大学好好学习,若是毕业答辩不能合格,就留在京师吧!”始皇帝拂袖往大船的跳板走去。
  “陛下息怒,不知者不罪,九公子也不过是心有疑惑罢了!”陈旭和一群大臣赶紧都跟上去劝说。
  一群公子有的紧张,有的后怕,有的怜悯,还有的露出幸灾乐祸的神情闹哄哄一起尾随而去,只留下脸红耳赤的九公子一个人站在原地发呆。
  一句多嘴的话,几乎一下将他在始皇帝心目中积累起来的好感和信任摧毁的干干净净。
  本来这次能够有幸被始皇帝点名跟着一起出来巡游,观看大秦壮丽山河美景的同时学习各种治国理政的方略,只要不犯错误,这一趟回去之后必然会有很大的收获,至少将来封一个郡王没问题,但不料这一路玩的实在太开心了,有些得意忘形过头了。
  而九公子的遭遇在所有随行的公子和卿侯来看,只能算他倒霉,所谓祸从口出,言多必失,这便是胡乱多嘴的下场,因此也没有人来管他,只等始皇帝和一群人都顺着码头的跳板开始上船之后,才有一些熟悉的宫人内侍上来劝解安慰追上去。
  十艘舰船,七艘长二十丈,两艘长三十丈,一艘长四十丈。
  除开始皇帝乘坐的最大旗舰配备火炮之外,其他的舰船火炮全部拆除。
  而且整支舰队没有一个火枪兵,所有舰船都只配备了海事学院精选出来的舰长、大副、各级管事和船工水手,其余多余的人员一个都不许有。
  陈旭蒙毅等随行的公子卿侯等数十人全部跟随始皇帝上了最大的旗舰,五百玄武卫和五百精选的卫尉禁军也都上船守护,剩下的禁军和随行的宫人内侍宫女御厨御医等大部分都分散登上另外九艘大船,还有一部分则护送车马等从陆路提前去琅琊海港等待。
  等随行人员和物资全部登船,得到始皇帝的许可之后,率领这支舰队的海事学院院长曹参下达了起航命令。
  随着一面红底金星的旗帜顺着主桅杆升起,在悠长的号角声中,十艘舰船全部开始收起跳板和舷梯,升帆起锚一艘接一艘的离开码头,排列成一个巨大尖锐的楔形往海湾的出海口而去。
  迎面,就是只相隔十里左右的舟山群岛中距离大陆最近的鹰山岛。
  舰队驶出海湾,站在楼舱顶上通过肉眼就已经能够看到海岛上的建筑和海岸边的渔船,而通过望远镜,已经在海滩上迎接等待的人都能看清楚,甚至还能看到一面面迎风招展的旌旗和手持长戈刀剑列队维持秩序的警卒尉卒。
第1536章
尿不到一壶
  去年九月,陈旭路过舟山群岛,拜访了桃花岛主兼方仙道首领安期生,然后一通好酒好茶加抢夺地产房屋的威胁,安期生不得不妥协,将项氏反叛势力背后的首席智库居巢公范增勾引出来,然后范增也很没骨气的就妥协了,答应帮忙将盘踞舟山群岛上的项氏余孽等不轨之徒一网打尽。
  舟山群岛大大小小数百个岛屿,而且在这个船舶和海运不发达的年代,互相有来往,但要想大规模的调集军队进行围剿比登天还难,陆地上的匪徒往荒山野岭中一钻都找不到,更别说这种大海上了,若是没有周密的策划和出其不意的计策,基本上只能任凭其逍遥自在,偶尔还会三五成群的划船跑陆地上偷鸡摸狗干点儿贼寇勾当。
  不过有了范增这个反贼集团的军事智囊当叛徒,实际上盘踞在舟山群岛上的匪徒基本上也就在脑门上画了句号。
  这件事当初陈旭与范增说好之后也就没有怎么操心了,写了一封信让他自己去找当时的会稽郡守江珩。
  江珩虽然是个文官,但这种瓮中捉鳖已经策划好的计划还是能够完成,加上郡尉和警署的配合,而且还有陈旭特意留下来让商骐掌控的三艘大船,要将这片海岛肃清已经是水到渠成之事。
  果然,陈旭离开之后不久,范增便让周殷携带陈旭书信来吴中找到江珩沟通此事,而江珩也已经得到过陈旭的提醒,自然双方一拍即合开始密谋计议。
  后来周殷回到舟山群岛之后,便按照计策以居巢公的名义放出风声,通知旧楚历正(子)月初一在桃花山聚会,同时讨论一件重大,而这件重大事件隐隐透露便是抢夺几艘路过舟山的大海船,然后一起去南海甚至西方发展图谋建国!
  这个消息一出,顿时盘踞在舟山群岛之上的项氏余孽全都蠢蠢欲动,就连这些年互相在岛上结交的那些奸盗掳掠的强匪也都兴奋激动,得到消息后决定参加进来。
  自从陈旭第一次乘坐十艘大帆船招摇过舟山之后,这种大船便让整个群岛的渔民和匪徒惊为仙家法器,再后来,这种大船便隔三差五的在舟山附近转悠来去,后来经过不断打听,得知吴中黄埔口岸常年都有三艘停靠,来去于杭州、句章和闽中一带运送货物。
  若是能够将这三艘大船抢夺到手,就能乘船远航南海甚至西方,天大地大从此逍遥自在,再也不用躲在这个小小的舟山提心吊胆了。
  如今岛上的土匪强盗可都不是小白,昔日都是豪强之辈,读书识字的不少,有了报纸这种东西,对天下大势了解的门清,无聊打渔凑在一起吃喝聊天说的都是天下大事,言必称西方诸国,不然就体现不出自己的优势来,而一旦提到大秦,一个个又感觉菊花凉飕飕的,感觉看不到未来。
  大秦越来越强,唯有离开这个曾经以为是天堂的地方才能活命。
  项伯和钟离昧被杀的消息已经在会稽和闽中郡流传开来,因此当初跟着造反的人越发的心惊胆战,每天都如坐针毡一般。
  而这次突然得知居巢公召集大家群策群力商议夺船出海之事,于是所有人都突然感觉看到了生命的曙光,有一种即将逃脱升天的兴奋和喜悦,而且为了增强实力,得到消息的人更是划着船去其他岛屿将消息传播的天花乱坠。
  于是,还没等到正月初一,便已经有大量项氏余孽和意图跟着一起离开的抢匪迫不及待的聚集在桃花岛,开始喝酒吃肉讨论夺船的方案和将来去了西方是先刚安息还是先刚罗马的远大理想。
  正月初一当天,整个桃花岛上更是渔船云集人头攒动,除开两三百个当初参加过项氏造反的叛军之外,还多了四五百个以前在大陆干过奸杀掳掠勾当的强匪,一个个提着刀枪剑戟袒胸露怀聚在一起喧哗吵闹要干一番大事,其中有人高呼夺船,还有些头脑发热的聚在一起讨论是不是先洗劫一下吴中的官库弄些盘缠,甚至还有人建议再劫几十百把个娇滴滴的小娘子带上在路上快活等等。
  喧哗吵闹之中,时间转瞬便到了正午时分,基本上该来的都来了,海面上已经看不见前来的渔船。
  而就在许多人吵闹不堪甚至还有人质疑居巢公为何还不来的时候,只见桃花山顶上一声悠扬的铜钟声响起,然后就听见几声悠长的号角声,只见东南海面有一首巨大的帆船迎风破浪而来,船上隐约可见密密麻麻的旌旗和长戈,而就在许多匪徒惊呼骚乱,还有警觉之人准备驾舟离开之时,只见西北海面,同样号声起伏,两艘巨大的舰船气势汹汹如同犁地一般挤开浩荡的碧波碾压而来。
  “我等上了居巢公的当也!”
  “范增老贼,我等必不与你善罢甘休!”
  此时几乎所有人都已经明白过来,吵吵嚷嚷之中有人往岛上躲避,有人抢夺渔船想要逃走,瞬间码头一片混乱,停靠的数百艘渔船拥挤在一起冲撞不断,霎时便不断有人落水,哭嚷嚎叫咒骂不绝于耳。
  三艘大帆船来的极快,霎时便到了渔船聚集的码头,大船甲板上全都是甲胄齐全的警卒尉卒,刀枪寒光闪闪,弓弩密密麻麻,逼近之后大船并不减速,直接撞入凌乱奔逃的渔船之中,大量划船准备逃脱的匪徒纷纷哀嚎落水,随着江珩一声令下,通通鼓声中,三艘大船上箭矢如雨射向渔船和码头。
  这是一场赤裸碾压式的压制,即便是匪徒中精通箭术刀枪的不少,但今日并非有备而来,大部分都是赤手空拳,而且面对大船上居高临下的攻击,除开只恨爹妈少生料两条腿之外,便只能在凌厉的箭矢之中纷纷扑倒。
  码头上的战斗如同砍瓜切菜,数百匪徒转瞬便折损近半,其他逃得快的自然往岛上山岭密林之中逃窜,但为时已晚,随着不断的呐喊声传来,只见密林之中有数百披挂整齐的兵卒也挥舞刀剑弓弩杀了出来,甚至许多人意图逃到桃花山的道观中避难,但很快就被一群手提刀剑的道士打了出来,为首一个须发如雪仙风道骨的老道士下手最恨,身形鬼魅拳出如风,一拳一个一拳一个,所过之处匪徒纷纷哀嚎倒地。
  这是一个周密策划的圈套。
  两个月的安排,就是等待今天收网。
  三艘大船先控制码头,然后大量兵卒下船配合埋伏在岛上的兵卒和方仙道的术士一起动手,擦拳磨掌兴致勃勃前来商讨的叛军余孽和匪徒几乎一个都没走脱。
  一场追逐猎杀,不到一个时辰便宣告结束。
  生俘两百余人,杀死三百余人,击伤三百余人,风景优美的桃花岛哀嚎遍野鲜血横流,无论匪徒还是警尉将卒抑或是方仙道一众道士,全都浑身浴血面目扭曲,有些是愤怒和痛恨,有些是无奈与叹息,还有的是兴奋和激动,但无一例外,所有人都知道这一场厮杀之后,舟山群岛从此再无匪乱。
  而这一场剿匪之战的详细情形在一月底便由江珩奏书递送京师,不过见证过七国之战动辄数十万数百万大军调动,动辄斩杀数万坑杀数十万的始皇帝和满朝文武来说,这个胜利聊胜于无,兵部很轻描淡写的批复将卒按例论功行赏之外就没有了。
  这份奏书递送到中书省,陈旭见到非常激动,兴冲冲的拿去给始皇帝看,但始皇帝却一眼瞥过之后咧嘴露出一个很满意的笑容,然后也不讨论此事,拉着陈旭去打了几圈麻将。
  于是陈旭一腔热情也被浇的有些冷落,后来与蒙毅说起此事,蒙毅撇嘴说:“剿杀几百个匪徒有甚子好高兴的,不过一片海外荒岛罢了,你有这闲心,还不如多捞点儿珍珠珊瑚给老夫带回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30/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