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10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61/1072

  徐福:……
  徐福走了,走的很匆忙也很爽快,如同被狗撵一般,连夜买的火车票……嗯,诊金都没要便急匆匆催促车夫逃出了太师府。
  对于娶一个林仙儿这种无数王侯公卿都馋涎欲滴的优伶,徐福也还是很有兴趣,但喜当爹这种事例外。
  尤其是林仙儿腹中的这个胎儿很要命,一旦将来事情暴露出来,只怕遗祸全族。
  因此即便是徐福与陈旭好到可以穿同一条裤子,也还是义正言辞的拒绝了这个美丽的诱惑,决心回去之后开始修炼葵花宝典,免得陈旭强行将这个祸害塞给他。
第1574章
一举两得
  徐福不当接盘侠,陈旭自然只能另想办法。
  而且林仙儿名声响亮,整个在咸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且正值青春貌美,如何给她找一个合适的接盘侠也很需要动一些脑筋,终归不能太差,普通不知怜香惜玉的平民愚夫肯定不行。
  于是徐福走后,陈旭召集虞无涯等人商量这件事。
  “别人为你出生入死,如今用完了你便想一脚把别人踹开?”对于陈旭的想法,夏子衿横眉冷目不屑一顾。
  “那你想我如何安排?”陈旭头痛不已,这女人从来都没过他好脸色,要不是看在虞无涯的面子上,陈旭早就……有多远躲多远。
  夏子衿是敢跟黄石公拼命的品种,虽然根本不是黄石公的对手,但战斗力估计和盖聂不相上下,虞无涯都被他虐的死死的,陈旭这种三脚猫的功夫,在她眼中完全不够看,而且这个女人背后还有一个神秘的师门,竟然会传说中的炼丹,鬼谷子赤松子都和这个门派有密切联系,这种神秘莫测的门派最好还是不要得罪为好,不然一定死的很难看。
  “当然是娶她!”夏子衿冷冷的开口。
  “怎么可能,子衿姐姐莫要乱说话,我夫君是何等高贵之人,岂能娶一个曲园贱奴,更何况她还怀有身孕!”嬴诗嫚第一个就跳起来反对。
  “就是,我家夫君是当朝太师,还是左相上卿,又是仙家弟子,岂能娶一个如此身份低贱的女子!”大肚婆蒙婉也愤愤不平的冲着夏子衿翻白眼儿。
  “嘁,为何不能,你们家夫君十年前还不是个光屁股到处跑的山村野夫,别人林仙儿好歹还是周王室后裔,身份地位那点儿就差了!”
  夏子衿根本就不给嬴诗嫚和蒙婉面子,总体来说,她虽然整天在侯府生活,吃陈旭的喝陈旭的,但却特立独行,除开水轻柔外几乎不会给任何人好脸色,尤其是陈旭,完全属于吃干抹净不认账的那种品种。
  在她眼中,陈旭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骗子,而且娶了一屋子妻妾,这种花心大萝卜最让她不爽。
  “子衿莫要瞎说八道,恩公不能娶林仙儿,的确身份地位都不合适,而且胡亥和恩公是生死仇敌,难道恩公给胡亥把孩儿养大?”自己老婆干的事儿虞无涯都看不下去了,脸色发黑的跳出来指责夏子衿。
  “哼,你们这些男人都是一个德行,遇到好事便想占为己有,遇到坏的便推三阻四!”夏子衿冷哼。
  “夏姑娘说的倒是有理,但我已经有这么多妻妾了,虞大哥倒是只有一个,我倒是觉得虞大哥帮忙娶了林仙儿比价好,很快就能当爹……”陈旭躺在摇摇椅上捏着下巴自言自语。
  “咦,恩公这个提议不错,胡亥的儿子,到时候揍起来也不心疼!”虞无涯双眼放光惊喜不已。
  “你敢!难怪最近对我指手画脚的不满,原来是惦记上了这个女人,走,跟我回翠华峰去!”夏子衿一伸手便捉住虞无涯腰上的软肉。
  “诶诶,子衿放手,我怎会喜欢这样一个曲园女子,只是帮恩公解忧而已……”虞无涯一路被拖着离开,嚷嚷着不停。
  “夏姑娘,记得尽快把培元丹尽快送回来!”陈旭脸皮抽抽着冲着两人大声提醒。
  “放心,一个月后回来!”夏子衿的声音传来,很快两人的身影便消失在了后院当中。
  “夏姐姐真的不讲道理!”蒙婉犹自还生气,搂着陈旭的胳膊坐在旁边嘟嘴。
  “就是,哪有这样强迫夫君的,她又不是我们家的人,何况虞大哥就她一个,妾室都不让娶,简直是一个妒妇!”就连平日温柔平和,知书达理的嬴诗嫚都气的脸色有些发白。
  “好了好了,你们都是知书达理之人,怎能这样埋汰夏姑娘,她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嘴上说说而已!”陈旭哭笑不得一左一右搂着蒙婉和嬴诗嫚安慰。
  “夫君放心,我们绝对不会当妒妇,您以后想再娶多少姬妾都行,但唯独林仙儿不合适,您还是要听我们的话,若是觉得的确有些亏欠她,就多给他一些田产房产补偿,哪怕是将春芳园买下来送给她都无妨!”蒙婉撒娇劝说。
  “咦,婉儿的话倒是提醒了我!”陈旭一下坐起来,顿时慌得两个女人赶紧扶着陈旭,生怕他这一惊一乍的将伤口撕裂了。
  “夫君想到了什么?真的打算将春芳园买下来送给她?”嬴诗嫚略有些心疼的问。
  “送不送到无所谓,最主要的是必须给她一个合适的安排,如今春芳园被中尉府查抄,买下来到的确是个好机会,花不了多少钱,最主要的里面有一个人很合适当接盘侠!”陈旭捏着下巴眼睛放光。
  “夫君说的莫非是张良?”一直未曾开口的水轻柔好奇的询问。
  “不错,张良还关在刑部大牢之中,嘿嘿,我去把他弄出来,然后让他娶了林仙儿,而且买下春芳园,刚好将清河剧院也迁过去,可谓一举两得!”陈旭点头。
  “张良在下邳已有妻室,还有一对儿女,平民只能一夫一妻,您让他娶林仙儿恐怕不太妥当!”水轻柔略有些担忧的说。
  “嘿嘿,不怕,张良如今还是罪犯身份,要想洗白我还得想一些办法,何况眼下中尉府查证并不顺利,赵亥胡亥等人隐瞒了诸多当朝卿侯重臣参与的直接证据,若是没有足够的证据,许多当时支持胡亥的人就可以推脱只是被胡亥的假诏迷惑而已,为了稳固朝堂局势,陛下或许就会网开一面,而张良作为赵亥的谋士,内幕知道的一定不少,因此要想彻底将这件谋逆大案彻底查清,张良就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只要拿到确凿的证据,赵亥等人就能被顺利定罪,而张良要想洗白,只有我出面才行,不然他就真的成了参与谋逆篡位的核心分子,陛下会将他五马分尸。”陈旭干笑着说。
  “那夫君还等什么?这都过去十多天了,您还是赶紧去把他从监牢里救出来啊!”水轻柔有些急了。
  “不急,这个货自作聪明这次给我惹了不小的麻烦,我故意让他多吃一些苦头,这些六国遗贵,尤其是他这种聪明绝顶之人,需要好好的敲打一番,这次的事搞得这么麻烦,可以说他功不可没……”陈旭说到最后几个字,咬牙切齿的脸皮有些扭曲。
  可以说如果没有张良出谋划策,赵亥胡亥等人根本就不可能聚集如此大的一股力量,许多重臣卿侯也不一定就会投靠胡亥,特别是陆嚣这个执掌中尉禁军的大统领,其他还有一些人肯定也是被他用计赚进去的,这些人立场有些不稳定,但不造反当个官为大秦继续处理政务丝毫没有问题。
  但正是张良准备让陈旭搞一桌大餐,准备的有些太过充足,一下将朝堂和三省六部中几乎三分之一的重臣全部牵连进来,这便造成了很长时间朝堂的运转将会不太顺利。
  而这股余波也会影响到整个大秦的政治经济和各种改革的发展,至少会持续数年的时间。
  唯一的好消息是冯去疾和蒙毅两位上卿对始皇帝够忠心,没有倒戈,不然这次的平叛会更加困难。
  或许这些是张良对陈旭的试探,也或许是张良对陈旭这个仙家弟子信心十足。
  但不管怎么说,张良的做法让陈旭陷入了一定程度的被动当中,甚至差点儿功亏一篑,需要被好好敲打一番才行。
  一天之后,三味茶舍。
  虽然还是初冬时节,但今年的冬天似乎特别冷,刚进入十月,凛冽的寒风吹在身上已经冰寒刺骨。
  三味茶舍一间静谧温暖的茶室当中,陈旭和蒙毅二人相对坐饮茶,炉火熊熊,热炕温暖,袅袅蒸腾的热气之中漂浮着一股沁人心脾的茶香。
  隔着透明的玻璃窗户,可以看见寒风似乎还有细细碎碎的雪粒翻卷飘扬。
  室内室外,似乎完全就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蒙毅脸色看起来有些疲惫。
  自从搞定胡亥集团的政变之后,加上始皇帝醒来重新执掌大秦,陈旭也告诉他天书警示的大劫已经度过,因此蒙毅最近忙并快乐着,每天都在审讯赵亥齐宕等一群参与牟利篡位的王侯重臣,揪着小辫子使劲儿锤,恨不得一个个都锤出屎来,特别是当夜围攻他家的司马欣,不仅被抄家,而且府上真的是鸡鸭猪狗都没放过,刮地三尺想要找出铁证将其夷三族才能泄心头之恨。
  那一场战斗,蒙府家臣和护卫死伤两百余人,蒙毅自己都还中了一弩被司马欣砍了一刀,要不是蒙云等人赶回家救援及时,只怕这条老命便没了。
  可惜无论蒙毅和陆嚣如何用力,但除开齐宕和申公兖府上查出了诸侯国印和提前置备的王服之外,剩下的参与者都没有找到更多的直接证据,平日来往都没有书信,都是私下讨论,而赵亥等人也自知此次罪责难逃,竟然都不开口招供,胡亥更是疯疯癫癫整日在监牢之中撞墙唱歌,自称朕是大秦二世,已经处于极度癫狂之中,而其他被抓捕的卿侯大臣,更加不会轻易招供,一招便是万劫不复,不招说不定还能从轻处罚,因此几乎所有参与者都一口咬定,是被胡亥的假诏书蒙蔽,这才支持胡亥的储君身份。
  作为执掌法令文书和监察文武百官的蒙毅,自然只能密令陆嚣和阴戊两人严加审讯的同时到处寻找证人证词收集证据,虽然每天都有一些突破和进展,但显然速度不够理想。
  因此即便是陈旭被胡亥打了一枪差点儿挂了,前后十多天蒙毅也只前去卫生院和太师府探看了两次,不是翁婿关系不好,而是实在没时间。
  始皇帝要求在一个月之内将所有参与谋逆之人依法定罪,眼下过去了半个月,能够定罪的就只有申公兖和齐宕两人,剩下还有几个四品五品的官员和闲散卿侯,而虽然有这些人的指证,但赵亥有些核心东西掌控的比较严密,被指证的几个人都拿不到能够被确认参与谋逆的直接证据。
  比如来往的书信或者诸侯国印信等明确准备造反的物品等等。
第1575章
割裂的大秦
  大秦的法制进行的可以说十分彻底,甚至有些变态。
  和后世儒家兴起之后的人治德治朝代完全不一样,眼下的大秦哪怕是偷一筐桑叶或者一个鸡蛋,都有法律可以进行审判,审判的标准就是这东西值多少钱,按照偷盗多少钱进行惩处,以前是罚役或者罚款,现在就是挨揍或劳动改造。
  因此即便是谋逆篡位这种事,同样要找到证据依法审讯定罪,蒙毅这个最高检察院兼法院头子,自然也一直都严格的依法办事,而始皇帝也几乎不插手审判,也很少直接定罪。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这句话现在所有人都知道,每期报纸上都有这句话,而陈旭也屡次提醒始皇帝,无论多大的犯罪,都需要收集罪证进行合法审判,已让大秦的法制能够深入人心得到万民的拥护。
  而只有法制精神得到深入普及,未来大秦才能够走的更远。
  一个朝令夕改的政府是没有公信力的。
  而一个自己都不尊重法律的帝王和朝廷,只会让法律蒙羞。
  良好的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法律一旦崩溃,道德也会随之垮塌。
  因此自从陈旭当上左相的这些年来,始皇帝几乎已经不再亲自插手为犯罪的卿侯大臣定罪,更不会轻易赦免罪行。
  可以说正是因为当初始皇帝连续两次赦免赵高的死罪,这才导致大秦有此一劫。
  陈旭曾经了解的历史如此,眼下这个时空的大秦同样如此。
  若是第一次蒙毅审判赵高死罪被始皇帝同意,一刀砍了,便不会有历史上赵高伙同李斯矫诏篡位的故事,也不会有眼下赵高虽死,但却留下一卷诏书造成的这次政变动荡。
  所以在君权至上和法律公正之间,必须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分界点。
  最终让君权也统一在法制的框架之下,这才是杜绝这种事发生的必要条件。
  不然换个随心所欲的皇帝,一个可以蔑视一切律法的君王,大秦这种所谓的法制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
  陈旭这几天自然也了解蒙毅和陆嚣等人的审讯没有太多进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61/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